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 声与听觉(第1课时)目录题型分组练 2题型01 声音的特性 2题型0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题型03 响度 4题型04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题型05 音色 6题型06 波形图的识别 7创新拓展练 8新题速递 10题型分组练题型01 声音的特性1.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答案】B【解答】解: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故选:B。2.在音乐中,高音、中音和低音是用来描述声音频率的不同分类。“高”“中”“低”指的是声音的( )A.音色 B.速度 C.响度 D.音调【答案】D【解答】解:音乐中的“高”、“中”、“低”音指的是声音的振动频率不同,即音调不同,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3.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坝”,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微、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答案】B【解答】解: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故选:B。题型0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4.吹长笛时,通过抬起不同的手指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振幅 D.音色【答案】A【解答】解: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的长度越短,其振动越快(频率越大),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选:A。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的高度不同。用筷子敲击瓶身时,如果能够分别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答案】C【解答】解:当用筷子敲击瓶身时,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水柱越来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低;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丁、甲、乙、丙,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故选:C。6.在“探究敲击钢管发声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关系”的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小明选取管壁厚度相同、长度和直径不同的三根铜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1 20.5 1.50 21312 31.00 2.00 12843 48.50 2.50 656A.只能得出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的结论B.只能得出频率随直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C.选项A和B的结论都能得出D.选项A和B的结论都不能得出【答案】D【解答】解:探究发声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时,应使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频率与长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直径保持不变,改变长度;探究频率与直径的关系时,需要控制长度保持不变,改变直径;由表中数据可知,3次实验中管子的长度和直径都是变化的,所以不能得出选项A和B的结论;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题型03 响度7.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答案】D【解答】解:老师使用扩音设备后,学生感到声音的强度增大,听的更为清楚,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选:D。8.如图所示为某校庆祝国庆文艺表演时小宁敲鼓的图片,小宁用力敲鼓是为了改变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A【解答】解: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的振幅不同,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选:A。题型04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9.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答案】B【解答】解:A、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不符合题意。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不符合题意。D、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10.下列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实验中可行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图1)B.敲击鼓皮绷紧程度不同的鼓(图2)C.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图3)弦D.用同样的力敲击液面高低不同的水瓶(图4)【答案】A【解答】解:A、同一根琴弦时,琴弦的振动频率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时,琴弦的振幅改变,响度不同;可以探究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故A正确;B、不同的鼓,振动频率有可能不同,敲击鼓皮绷紧程度不同的鼓,存在频率和振幅的不同;不能够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故B错误;C、抽出钟罩内的空气,是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结论,故C错误;D、用同样的力敲击液面高低不同的水瓶,为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故D错误。故选:A。题型05 音色11.辛弃疾在《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能分辨出蛙声主要依据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答案】A【解答】解:人们一般利用音色来区分和辨别发声体,分辨出蛙声主要依据声音的音色。故选:A。12.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只有设置者才能用自己的声音打开设备,这种科技的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如图所示是设备正在进行声纹验证的情景,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答案】B【解答】解: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人音调和响度可能会相同,但每个人的音色都不相同,所以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题型06 波形图的识别1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答案】A【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D.丁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A【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次数相同,即甲乙的振动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振幅最小,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丙响度相同,故B错误;C、甲、乙、丙的振动有规律,丁振动无规律,因此甲、乙、丙为乐音,丁为噪音,甲和丁发声体的材料不同,故音色不同,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创新拓展练15.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下列有关二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二胡发出的优美声音一定是乐音【答案】A【解答】解: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二胡发出的优美声音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时,就会成为噪音,故D错误。故选A。16.“声纹锁”通过辨别主人的声音把门打开,它主要辨别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答案】D【解答】解:“声纹锁”通过辨别主人的声音把门打开,它主要辨别的是声音的特点,也就是音色,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7.动物园里大熊猫只有听见饲养员爷爷的呼唤才会过去,它们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答案】C【解答】解:人们一般利用音色来区分和辨别发声体,辨别声音主要依据声音的音色。故选:C。18.百度地图是一款热门的导航APP。在语音播报的设置上,用户可以从系统数百位明星红人的个性语音包中进行选择。用户在更换语音包时,改变了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律【答案】B【解答】解:每位明星红人发出声音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因此用户在更换语音包时,是为了改变了声音的音色,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王熙凤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贾母判断一定是“凤辣子”来了。贾母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答案】C【解答】解:本题中实际上是“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辨别是谁在说话,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故选:C。20.《国歌》中体现了: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在图中的国歌音乐简谱中,有许多不同的数字,那么这些数字代表了不同的(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 D.声音长短【答案】A【解答】解:1、2、3、4、5、6、7,按照声音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音乐简谱中,有许多不同的数字,因此这些数字代表不同的音调。故选:A。新题速递21.(2025春 余姚市期末)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经中央特批,湖北省6名演奏家用国家一级文物曾侯乙编钟(如图)共同演奏了大型交响乐《1997:天 地 人》的部分片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编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B.听到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C.在曾侯乙编钟上能演奏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敲击体积不同的编钟,响度一定不同【答案】D【解答】解:A、敲击编钟时编钟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于钟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观众耳内的,故B正确;C、编钟具有合瓦结构,所以敲击同一编钟的正面和侧面时编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声音,故C正确;D、敲击体积不同的编钟,则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由于不知道敲击力度的大小,无法判定响度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D。22.(2025春 杭州期末)提琴等弦乐器都是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的。演奏者演奏时,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改变,来改变琴弦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响度和音色【答案】A【解答】解: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琴弦的振动频率就发生变化,即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故选:A。23.(2025春 鹿城区期中)如图所示,小科和小敏探究音叉的振动现象。为了论证小科和小敏哪一位的观点是正确的,应当增加以下哪个实验?( )A.减轻敲击音叉的力量,观察敲击后另一支音叉是否随之振动B.将其中一支音叉更换成频率为500Hz的音叉,观察敲击后另一支音叉是否随之振动C.将两支音叉都更换成频率为500Hz的音叉,观察敲击后另一支音叉是否随之振动D.将其中一支音叉跟换成频率为360Hz但大小不同的音叉,观察敲击后另一支音叉是否随之振动【答案】B【解答】解:A、减轻敲击音叉的力量,音叉的振幅变小,响度变小,但不能改变振动的频率,故A错误;BCD、探究不同频率的音叉是否能产生共振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改变音叉振动的频率,所以应该将其中一支音叉更换成频率为500Hz的音叉,观察敲击后是否会共振,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24.(2025春 武义县期末)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鸟鸣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C.向吸管口吹气的力度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D.拉动棉签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答案】C【解答】解:A、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鸟鸣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故B正确;C、向吸管口吹气的力度越大,空气中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拉动棉签,吸管内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发生变化,造成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C。25.(2025春 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我校初三励志远足活动时某位同学敲鼓的图片,用力敲鼓是为了改变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答案】A【解答】解:用更大的力敲鼓,鼓的振幅变大,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更大。故选:A。26.(2025春 拱墅区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甲、乙______不同,乙、丙______不同,甲、乙、丙三者______相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音色;音调;响度 B.响度;音调;音色C.音调;响度;音色 D.响度;音色;音调【答案】B【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振幅不同,响度不同;乙和丙的振动幅度相同,响度相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甲、乙、丙三者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选:B。27.(2025春 余姚市期中)某声音测试仪器的产品参数如表:产品型号 G168升级版 备注测量范围 20~135dB 声音强弱等级的显示测量精度 ±1.5dB频率响应 27.5~8.5kHz 产品能工作的频率该仪器相等距离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声音强弱等级的示数如图,二者相较,则( )A.乙的音调一定较高B.甲的声音响度更大C.声源发甲声音时振动振幅小D.声源发乙声音时每秒振动次数较多【答案】B【解答】解:AD、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图上反映的是声音的强弱等级,因此不能确定甲乙的振动频率和音调的高低,故AD错误;BC、由图可知甲的声音强弱等级高于乙,因此甲的响度更大,则声源发出甲声音时振动的振幅大,故C错误,B正确。故选:B。28.(2025 上城区一模)项目组自制了小型发音器,如图所示:木块两端固定橡皮筋,中间用粉笔作为琴码支撑琴弦。当向右移动粉笔,再用相同的力拨动右侧琴弦。可改变声音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答案】B【解答】解:当向右移动粉笔,用相同的力拨动该琴弦,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9.(2025春 余姚市期中)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刚学完这首歌,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下面是它的一部分曲谱:曲谱中的数字反映的是声音三要素中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答案】B【解答】解:曲谱中的数字反映的是声音三要素中的音调,因为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0.(2025春 北仑区校级月考)如图甲、乙、丙、丁是不同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声音的响度最小B.乙、丙声音音色和音调均相同C.乙、丙声音的响度相同D.丁声音是一种噪声【答案】B【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振动时偏离中间位置的幅度最小,说明振幅最小,所以甲声音的响度最小,故A正确;B、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乙、丙振动的次数不同,即频率不相同,所以音调不相同;二者的波形相同,则音色相同,故B错误;C、乙和丙振动时偏离中间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则二者的响度相同,故C正确;D、甲、乙、丙的振动有规律,丁的振动无规律,因此甲、乙、丙声音为乐音,丁声音为噪声,故D正确。故选:B。31.(2025春 诸暨市期末)编钟是我国古代的击打乐器,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当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答案】B【解答】解: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质量大、体积大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相反,质量小、体积小的容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故用相同的力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选:B。32.(2025春 杭州期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答案】D【解答】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故B错误;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D。33.(2025春 新昌县期末)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的复原图。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振动 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音色 (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答案】振动;音色【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发声;由于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人们根据音色分辨出鼓和镯发声的。故答案为:振动;音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 声与听觉(第1课时)目录题型分组练 2题型01 声音的特性 2题型0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题型03 响度 4题型04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题型05 音色 6题型06 波形图的识别 7创新拓展练 8新题速递 10题型分组练题型01 声音的特性1.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2.在音乐中,高音、中音和低音是用来描述声音频率的不同分类。“高”“中”“低”指的是声音的( )A.音色 B.速度 C.响度 D.音调3.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坝”,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微、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题型02 音调与频率的关系4.吹长笛时,通过抬起不同的手指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振幅 D.音色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的高度不同。用筷子敲击瓶身时,如果能够分别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6.在“探究敲击钢管发声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关系”的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小明选取管壁厚度相同、长度和直径不同的三根铜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1 20.5 1.50 21312 31.00 2.00 12843 48.50 2.50 656A.只能得出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的结论B.只能得出频率随直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C.选项A和B的结论都能得出D.选项A和B的结论都不能得出题型03 响度7.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频率 D.响度8.如图所示为某校庆祝国庆文艺表演时小宁敲鼓的图片,小宁用力敲鼓是为了改变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题型04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9.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10.下列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实验中可行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弦(图1)B.敲击鼓皮绷紧程度不同的鼓(图2)C.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图3)弦D.用同样的力敲击液面高低不同的水瓶(图4)题型05 音色11.辛弃疾在《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能分辨出蛙声主要依据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12.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只有设置者才能用自己的声音打开设备,这种科技的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如图所示是设备正在进行声纹验证的情景,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题型06 波形图的识别1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D.丁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创新拓展练15.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下列有关二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二胡发出的优美声音一定是乐音16.“声纹锁”通过辨别主人的声音把门打开,它主要辨别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17.动物园里大熊猫只有听见饲养员爷爷的呼唤才会过去,它们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18.百度地图是一款热门的导航APP。在语音播报的设置上,用户可以从系统数百位明星红人的个性语音包中进行选择。用户在更换语音包时,改变了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律19.王熙凤出场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贾母判断一定是“凤辣子”来了。贾母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特性中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20.《国歌》中体现了: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在图中的国歌音乐简谱中,有许多不同的数字,那么这些数字代表了不同的(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 D.声音长短新题速递21.(2025春 余姚市期末)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经中央特批,湖北省6名演奏家用国家一级文物曾侯乙编钟(如图)共同演奏了大型交响乐《1997:天 地 人》的部分片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编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B.听到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C.在曾侯乙编钟上能演奏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敲击体积不同的编钟,响度一定不同22.(2025春 杭州期末)提琴等弦乐器都是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的。演奏者演奏时,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改变,来改变琴弦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响度和音色23.(2025春 鹿城区期中)如图所示,小科和小敏探究音叉的振动现象。为了论证小科和小敏哪一位的观点是正确的,应当增加以下哪个实验?( )A.减轻敲击音叉的力量,观察敲击后另一支音叉是否随之振动B.将其中一支音叉更换成频率为500Hz的音叉,观察敲击后另一支音叉是否随之振动C.将两支音叉都更换成频率为500Hz的音叉,观察敲击后另一支音叉是否随之振动D.将其中一支音叉跟换成频率为360Hz但大小不同的音叉,观察敲击后另一支音叉是否随之振动24.(2025春 武义县期末)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鸟鸣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C.向吸管口吹气的力度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D.拉动棉签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25.(2025春 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我校初三励志远足活动时某位同学敲鼓的图片,用力敲鼓是为了改变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26.(2025春 拱墅区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甲、乙______不同,乙、丙______不同,甲、乙、丙三者______相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音色;音调;响度 B.响度;音调;音色C.音调;响度;音色 D.响度;音色;音调27.(2025春 余姚市期中)某声音测试仪器的产品参数如表:产品型号 G168升级版 备注测量范围 20~135dB 声音强弱等级的显示测量精度 ±1.5dB频率响应 27.5~8.5kHz 产品能工作的频率该仪器相等距离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声音强弱等级的示数如图,二者相较,则( )A.乙的音调一定较高B.甲的声音响度更大C.声源发甲声音时振动振幅小D.声源发乙声音时每秒振动次数较多28.(2025 上城区一模)项目组自制了小型发音器,如图所示:木块两端固定橡皮筋,中间用粉笔作为琴码支撑琴弦。当向右移动粉笔,再用相同的力拨动右侧琴弦。可改变声音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29.(2025春 余姚市期中)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刚学完这首歌,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下面是它的一部分曲谱:曲谱中的数字反映的是声音三要素中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30.(2025春 北仑区校级月考)如图甲、乙、丙、丁是不同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声音的响度最小B.乙、丙声音音色和音调均相同C.乙、丙声音的响度相同D.丁声音是一种噪声31.(2025春 诸暨市期末)编钟是我国古代的击打乐器,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当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32.(2025春 杭州期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33.(2025春 新昌县期末)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的复原图。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 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 (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节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1课时)(培优考点练)(原卷版) .docx 第3节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第1课时)(培优考点练)(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