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生物试卷(六)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 题,每小题4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学者按选择结果将自然选择分为三种类型,即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如图。横坐标是按一定顺序排布的种群个体表型特征,纵坐标是表型频率,阴影区是环境压力作用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种类型的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随机的B.稳定选择有利于表型频率高的个体C.定向选择的结果是使种群表型均值发生偏移D.分裂选择对表型频率高的个体不利,使其表型频率降低2.现有甲、乙两种牵牛花,花冠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紫花,不含A基因的牵牛花开白花。甲开白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多,主要靠蛾类传粉;乙开紫花,释放的挥发物质少,主要靠蜂类传粉。若将A基因转入甲,其花颜色由白变紫,其他性状不变,但对蛾类的吸引下降,对蜂类的吸引增强。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牵牛花传粉昆虫的差异,对维持两物种生殖隔离具有重要作用B.在蛾类多而蜂类少的环境下,甲有选择优势,A基因突变加快C.将A基因引入甲植物种群后,甲植物种群的基因库未发生改变D.甲释放的挥发物是吸引蛾类传粉的决定性因素3.浙江浦江县上山村发现了距今1万年的稻作遗址,证明我国先民在1万年前就开始了野生稻驯化。经过长期驯化和改良,现代稻产量不断提高。尤其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成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创造水稻高产新记录,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在水稻驯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现代稻的基因库与野生稻的基因库完全相同C.驯化形成的现代稻保留了野生稻的各种性状D.超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基因重组原理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部分造血干细胞中,发生了如图所示变化,产生的BCR-ABL融合基因能编码一种活性加强的酪氨酸激酶,诱导细胞癌变。该病目前没有根治药物,但药物“格列卫”能有效控制病情。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CML患者体内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其异常染色体可通过减数分裂遗传给后代B.染色体检查可用于CML诊断C.“格列卫”的作用原理可能是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D.图中所示的变异不会导致细胞中基因总数目的变化5.某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是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示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则未标出的基因分别是A和aB.若发生的是显性突变,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B、aB、ab或Ab、aB、abC.若图示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则可使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类型由2种增加到4种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从而可遗传给后代B.基因突变一定导致遗传性状发生改变C.基因突变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或者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基因突变一定对个体和物种是有害的7.miRNA是含有茎环结构的miRNA前体经过加工之后的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18~25个核苷酸)。如图是某真核细胞中miRNA抑制X基因表达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iRNA基因中多于36~50个核苷酸B.过程①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C.miRNA前体中不含有氢键D.miRNA抑制X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8.翻译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反密码子第1位碱基常为次黄嘌呤(I),与密码子第3位碱基A、U、C皆可配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分子内部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反密码子为5'-CAU-3'的tRNA可转运多种氨基酸C.mRNA的每个密码子都能结合相应的tRNAD.碱基I与密码子中碱基配对的特点,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9.四氯化碳中毒时,会使得肝细胞内质网膜上的多聚核糖体解聚及脱落,导致肝细胞功能损伤。下图表示粗面内质网上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转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mRNA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有利于缩短每条肽链合成所需的时间B.图中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往右C.图示过程均可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D.四氯化碳中毒会导致蛋白质无法进入内质网加工10.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端粒DNA序列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逐渐缩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会受损伤,使细胞活动逐渐异常。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以修复延长端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端粒随分裂次数增加逐渐缩短,增殖能力减弱B.端粒严重缩短后,可能引起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C.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起作用D.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的端粒长度相同11.某蛔虫(2n=4)的基因型为AaBb,其细胞中的DNA双链均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将该蛔虫放入只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后,分裂产生的一个子细胞染色体及其基因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遗传物质的异常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4条染色体均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只进行减数分裂B.若细胞中只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至少经过了三次DNA复制C.若细胞只有①③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互换D.若只有①②号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只发生了1次有丝分裂1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的活动如图所示(甲和丙为悬浮液,乙和丁为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其他操作正常,随①过程时间延长,则甲中含有35S的蛋白质外壳的量会增多B.若各过程操作正确,则乙中存在35S标记的子代噬菌体C.丙中可能含有32P的亲代噬菌体、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含32P和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D.若②和③操作不当,会使丁中含32P的放射性增强13.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5种可能 B.若卵细胞为Ee,则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C.若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则第二极体最多有4种可能D.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则第一极体最多有3种可能14.下列关于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B.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C.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是患者15.下图为白花三叶草叶片细胞内氰化物代谢途径,欲探究控制氰化物合成的基因是否独立遗传,现用两种叶片不含氰的白花三叶草杂交,F1叶片中均含氰,F1自交产生F2。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叶片细胞中的D、H基因都表达才能产生氰化物B.推测F2叶片不含氰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3/7或1/4C.推测F2中叶片含氰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1种或4种D.若F2中含氰个体占9/16,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16.镰状细胞贫血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镰状细胞贫血的幼年患者由于缺氧而导致50%的个体不能发育到成年。现有一个生活在某高原地区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1∶2的幼年群体,待他们成年之后,这一群体作为亲本随机婚配后,子一代成年群体中携带者所占的比例为( )A.12/23 B.12/25 C.1/4 D.4/7第II卷(非选择题)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17.落粒性是作物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对收获种子的作物来说,落粒性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普通荞麦是非落粒的,但自交不亲和(自交无法产生后代)。进行杂交时,普通荞麦的非落粒性常常会丧失。研究者就荞麦非落粒性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1)荞麦的自交不亲和性有利于增加种群的 多样性。(2)选取不同的非落粒品系与落粒品系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结果如下表。杂交组合 亲本 F2表型及比例一 非落粒品系1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 =47:35(约9:7)二 非落粒品系2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85:28(约3:1)三 非落粒品系3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39:59(约 27:37)①表分析,荞麦的落粒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该性状由 对基因控制,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②若用 A/a、B/b……表示落粒与否的控制基因,则杂交组合三所得F2中,纯合落粒个体的基因型为 ,所占比例为 。(3)为进一步验证控制落粒性状的基因对数,请在(2)的亲本、F1和F2中选择合适的植株,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18.某金鱼品种有色鳞与无色鳞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上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性别的影响。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问题。杂交组合 亲本类型雌 雄Ⅰ 有色鳞♀×有色鳞♂ 有色鳞437 有色鳞215Ⅱ 无色鳞♀×有色鳞♂ 无色鳞220有色鳞222 无色鳞226有色鳞224Ⅲ Ⅱ组中的有色鳞自交 无色鳞242有色鳞716 无色鳞238有色鳞486(1)在有色鳞与无色鳞这对相对性状中 为显性性状,I组亲本的基因型是 。(2)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 (填“显”或“隐”)性基因。研究发现该致死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自然条件下即使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的突变率也比较低,原因是 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 保证复制精确的进行。(3)Ⅲ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有色鳞与无色鳞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请利用第Ⅲ组材料设计方案验证你的解释:①设计思路: 。②结果和结论:若 ,则假设正确。19.科学家在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可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完成推断过程:(1)实验方法:首先选用纯种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雌雄两亲本的表型分别为母本表型 (填“刚毛”或“截毛”,下同);父本表型 。(2)预测结果: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子代雄果蝇基因型为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雄果蝇基因型为 。20.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产生的心脏疾病。一项新的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见图。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 回答下列问题:(1)放射刺激心肌细胞产生的 会攻击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导致放射性心肌损伤。(2)前体mRNA是通过 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可被剪切成circRNA等多种RNA。circRNA和mRNA在细胞质中通过对 的竞争性结合,调节基因表达。(3)据图分析,miRNA表达量升高可影响细胞凋亡,其可能的原因是 。(4)根据以上信息,除了减少miRNA的表达之外,试提出一个治疗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新思路 。21.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果肉颜色有红色、黄色和橙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皮颜色有黄色和无色。科研人员选取黄色皮黄色肉和无色皮橙色肉番茄杂交,F1全是黄色皮红色肉,F1自交,F2中黄色皮红色肉542株、黄色皮橙色肉238 株、黄色皮黄色肉180株、无色皮红色肉181株、无色皮黄色肉61株、无色皮橙色肉82 株。不考虑致死和突变。(1)控制番茄果肉颜色基因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 。(2)只考虑果肉颜色,F2中红色肉番茄基因型有 种,让F2中所有红色肉番茄随机交配,F3表型及比例为 。(3)果皮颜色中 为显性。已知果皮黄色基因是由无色基因突变而来。经DNA测序发现,无色基因序列长度为557个碱基对(bp),黄色基因内部出现了限制酶 EcoRI的识别位点。用EcoRI处理F2不同植株的果皮基因,对产物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与F1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有 号。黄色基因的产生最可能是由于无色基因中发生碱基 。(4)若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耐贮存基因M和抗冻基因N转入番茄。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已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从中选取耐贮存抗冻的单株S进行自交获得F1,F1中耐贮存抗冻106株、不耐贮存不抗冻7株。以插入基因数最少来推测,在植株S中耐贮存基因和抗冻基因分别有 个和 个。植株S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及比例为 (用M/m、N/n表示)。F1中耐贮存抗冻与不耐贮存不抗冻植株杂交,则子代中出现不耐贮存不抗冻植株的概率为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D A C A A D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C D B D17.(1)遗传/基因(2) 显性 三 杂交组合三 F2中落粒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 27/64=(3/4)3 依据 n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是(3/4)n,可判断这两对杂交组合涉及3对等位基因 AABBCC 1/64(3)测交方案:取杂交组合三的 F1与非落粒品系 3 测交,观察后代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测交后代中落粒:非落粒=1:718.(1) 有色鳞 AA(♀)、Aa(♂)(2) 隐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 AA的雄性个体含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 甲组取Ⅲ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雌性个体与无色鳞雄性个体测交,乙组取Ⅲ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雄性个体与无色鳞雌性个体测交,分别统计两组测交子代的有色鳞与无色鳞的分离比 甲组子代的有色鳞与无色鳞的分离比为2:1, 乙组子代的有色鳞与无色鳞的分离比为1:119.(1)截毛 刚毛(2) 刚毛 XbYB 截毛 XbY20.(1)自由基(2) RNA聚合 miRNA(3)P蛋白能抑制细胞凋亡,miRNA表达量升高,与P基因的mRNA结合并将其降解的概率上升,导致合成的P蛋白减少,无法抑制细胞凋亡(4)可通过增大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P基因的mRNA结合,从而提高P基因的表达量,抑制细胞凋亡21.(1)遵循 F2果肉颜色表型及比例为红色 ∶黄色 ∶橙色≈9 ∶3 ∶4(2) 4 红色 ∶黄色 ∶橙色=64 ∶8 ∶9(3) 黄色 4 和8 替换(4) 2 2 MMNN:MmNn:mmnn=1 ∶2 ∶ 1 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