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6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6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6月月考试卷
1.(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人类从哪里来 尽管历史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正在勾画日益清晰的轮廓。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祖先是现代类人猿
B.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
C.古人类化石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
D.森林大量消失是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重要原因
【答案】A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人类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
B、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约300万年前,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生活在东非大裂谷,B正确;
C、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距今年代越久远的, 在形态上与类人猿越相似;距今年代越近的,在形态上与人越相似。 这些都说明,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古 猿逐步进化而来的。古人类化石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C正确;
D、由于森林森林大量消失, 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转移到地面,改营地面生活, 在地面生活的过程中,古猿没 有尖牙利爪进行攻击以获取食物, 也不能快速奔跑以逃避敌害,因而 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 用树枝、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 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 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 来使用天然工具。森林大量消失是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重要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2.(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杀伤精子,降低受孕率甚至导致胎儿畸形。人产生精子的器官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输卵管 B.睾丸、输精管
C.睾丸、子宫 D.卵巢、胎盘
【答案】C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子宫是孕育胎儿和发生月经的地方。所以人产生精子的器官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睾丸、子宫。
故答案为:C。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管道,也是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排出月经和婴儿出生的通道;男性的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
3.(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青春期的特点不包括(  )
A.出现月经和遗精等正常生理现象
B.生殖器官开始形成,并迅速发育
C.身高突增是该时期最显著的特征
D.心理上出现从疏远异性到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女孩和男孩会分别出现月经、遗精等正常生理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生殖器官在出生前就已经形成了,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B符合题意;
C、身高突增,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是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青春期少年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①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②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思维的独立性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大大增强;情感趋于丰富,情绪容易波动;自我意识逐步明晰,内心世界趋向复杂;性意识开始出现,对异性产生兴趣和好感。
4.(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馅料主要为糯米,粽子中主要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答案】D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糯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所以粽子中主要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糖类。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成分, 每一类营养成分都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和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 供能量。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 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
5.(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代号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B1 钙 铁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佝偻病 贫血症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皮肤粗糙、夜盲症等,A正确;
B、维生素B1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脚气病,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B错误;
C、钙是构成牙齿和骨的重要成分。儿童缺乏钙,会引起佝偻病;中老年人缺乏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C正确;
D、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质的成分。血液中缺铁,会患贫血症,需要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虽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缺乏时会有出现不同的症状。
6.(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B.③既能分泌消化液,也能分泌激素
C.①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②中有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蛋白酶
【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④是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正确
B、③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还能分泌激素,胰腺上有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B正确;
C、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C错误;
D、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一条 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和胰腺;一类是 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壁内的胃腺和小肠壁内的肠腺。
7.(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合理营养有助于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及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食物多样化,并注意合理搭配
B.适当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C.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方法是燃烧法
D.多吃高能量食品可促进身体快速发育
【答案】D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A、食物多样化,并注意合理搭配,有助于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A正确;
B、新鲜的水果、蔬菜中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适当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B正确;
C、 食物的热价是指 1 克食物氧化 分解 ( 或在体外燃烧 ) 时所释放的热量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方法是燃烧法,C正确;
D、多吃高能量食品会引起营养失调,甚至会造成肥胖症。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 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营养不当,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发生营 养缺乏症或肥胖症。
8.(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新冠肺炎严重患者会出现持续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咽既属于呼吸道,又属于消化道
B.痰形成的场所是在咽部和喉部
C.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D.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答案】B
【知识点】人体能量的供给;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咽既属于呼吸道,又属于消化道,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A正确;
B、痰形成的场所是气管和支气,B错误;
C、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有机物 , 释放出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C正确;
D、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D正确 。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9.(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外界的空气寒冷、干燥,并混有灰尘和细菌,通过鼻腔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鼻腔中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是(  )
①鼻毛 ②鼻腔黏膜 ③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 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鼻腔是呼吸道的器官之一,与呼吸功能相适应,其内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和湿润空气,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减少了对肺的刺激.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鼻腔在呼吸道中的作用.呼吸道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保证气体畅通的结构;二、起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作用的结构.鼻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作用,这与其内部的鼻粘膜、鼻毛和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有关.
10.(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人体细胞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图中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B.②过程中,a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C.血液经过③过程,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a代表的气体是氧气,b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图中的①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正确;
B、②过程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周围血液之间,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肺泡中a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b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中的a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b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B正确;
C、③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周围血液之间,由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周围血液氧的浓度高,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C错误;
D、组织细胞在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所消 耗的氧气可以由呼吸系统不断地进行补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要经过 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a代表的气体是氧气,b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图中的:①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
11.(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饮酒一分醉,驾车千分险。”某司机在交警要求下正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下列对他呼吸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肺处于扩张状态 B.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C.胸廓的容积增大 D.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某司机正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廓缩小,肺回缩。分析得知B正确。
故答案为: B
【分析】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②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12.(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下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②的数量可以作为判断炎症的依据
C.③数量最多,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D.④是血浆,能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
【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红细胞,也称为红血球,是血液中为数最多的一类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确保身体各部位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A正确。B、白细胞,也称为白血球,是血液中除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外的所有细胞的总称。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防卫作用,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在身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显著增加,以应对病原体的入侵。因此,白细胞的数量可以作为判断身体是否存在炎症的依据,B正确。
C、虽然血小板在血液中的数量相对较多,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而不是止血和凝血。止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等多个环节,而血小板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错误。
D、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约占血液的55%。它含有多种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脂质和激素等。这些物质在血浆中溶解或悬浮,为身体各部位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带走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人体血液组成及其功能的理解。图中:①是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13.(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警察在刑事案件现场的血迹中提取嫌犯的DNA,可锁定嫌疑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下列可供警察提取嫌犯DNA的结构是(  )
A.白细胞 B.血浆
C.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A、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它具有细胞核,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警察可以从白细胞中提取到嫌犯的DNA,A正确。B、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它主要由水、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小分子物质组成,并不包含细胞结构,因此也不包含DNA,B错误。
C、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小细胞片段,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包含DNA,C错误。
D、成熟的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然而,与血小板一样,成熟的红细胞也没有细胞核,因此同样不包含DNA,D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细胞的结构以及D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即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14.(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古今医统大全》中记载:“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中医“切”的“脉”属于图示中的(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 中医的脉诊就是通过“切脉"掌握脉象,诊断出身体的某种疾病。这里的选择的“脉’’是指动脉。
A、该血管中血液由分支流到主干,为静脉,不符合题意;
B、该血管中血液流回心脏,属于静脉,不符合题意;
C、该血管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为动脉,符合题意;
D、该血管管腔较细,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属于毛细血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15.(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据研究,它很细,很长,遍布全身各处,它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物质交换的“中转站”,它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小动脉 D.小静脉
【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的血管。毛细血管分布广、数量多, 它们的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 过;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流动最慢。毛细血管的这 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动最慢,数量最多,分布广,这样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16.(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人体心脏分为四个腔,腔里充满了血液,但四个腔里的血液有所不同。在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
A.左心房和右心房 B.右心房和右心室
C.左心房和左心室 D.左心室和右心室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分为四个腔,只有单侧相通,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各不连通。在心脏四个腔中,左心房和左心室流动脉血;右心房和右心室里流静脉血。在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17.(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猪和人的心脏结构几乎完全相同。一名心脏衰竭的男子通过移植猪心延续了生命。那么,猪心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  )
A.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B.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C.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D.动脉→心室→心房→静脉
【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和心脏构成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 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与心室连通; 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 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与心房连通。
18.(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今年世界献血日主题——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失血的B型血病人最好输入B型血
B.一次献血800~1000毫升不影响健康
C.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输入浓缩红细胞悬液
D.任何公民都有无偿献血的义务和责任
【答案】A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A、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血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大量失血的B型血病人最好输入B型血,这是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A正确。B、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因此,一次献血800~1000毫升是远远超过安全献血量的,会对健康造成影响,B错误。
C、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失去大量血浆,因此应输入血浆而不是浓缩红细胞悬液。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浆中的代谢废物等,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及时补充血浆是非常重要的,C错误。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但并非任何公民都有无偿献血的义务和责任。无偿献血是公民自愿的行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无偿献血。然而,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患有某些疾病或身体状况不适合献血的人,他们并没有无偿献血的义务,D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献血和输血的相关知识。1.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
19.(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长期以来尿液检查是医生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某肾炎患者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输尿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 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正常情况下,血液中 的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肾小囊腔,所以正常人的尿中不会有红细胞 和蛋白质。当一个人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导 致红细胞和蛋白质进入尿液。肾炎患者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2)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 吸收作用。
20.(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长期用手机观看视频,手机发出的蓝光可能会损伤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过程中涉及的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是(  )
A.视网膜、耳蜗 B.视网膜、鼓膜
C.晶状体、大脑皮层 D.角膜、听小骨
【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 感受器 跳反射中枢 接受刺激并产生 神经冲动 。 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 耳蜗能够感受振动刺 激,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通过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所以,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是视网膜、耳蜗。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 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在视 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 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 而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 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1.(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那么细菌是通过(  )进入中耳,从而引起中耳发炎。(  )
A.鼓膜 B.听小骨 C.咽鼓管 D.耳蜗
【答案】C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咽鼓管连通与咽和鼓室之间,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病菌就有可能由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从而引发中耳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耳的结构模式图如下:
22.(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今年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体操女团再次夺冠,实现了亚运会13连冠。比赛中维持运动员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解析】【解答】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 维持身体的平衡 ,比赛中维持运动员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是小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23.(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当我们碰到高温物体时,会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参与该反射活动的相关结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和方向是:1→2→3→4→5
D.若[4]处受损,则无法感觉到烫
【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 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称为反射弧 ,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
B、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由大脑 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B正确;
C、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1→2→3→4→5,C正确;
D、若4传出神经处受损,神经冲动能够延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再通过脊髓白质传至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感觉到烫,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的任何 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
24.(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某同学注意到他们小区有一位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身高约1.0米。这位成年人可能在儿童时期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会患糖尿病,A不符合题意。
B、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B符合题意。
C、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长大后表现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症状,C不符合题意。
D、肾上腺素能让人呼吸加快和心跳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 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内的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体内环境的相 对稳定。
25.(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酸雨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B.酸雨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
C.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D.酸雨使土壤中汞、银、镉含量增高
【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A、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A正确;
B、酸雨降落到河流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B正确;
C、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C正确;
D、酸雨中并不含有汞、银、锱,所以土壤中的汞、银、镉含量增高,不是酸雨造成的,应该是水污染造成,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重大影响。它可以导致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生长,甚至导致农作物死亡。此外,酸雨还会影响水体的酸碱度,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26.(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马铃薯(土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但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种类较全面,且富含矿物质等。如图一和图二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三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组成,其中图二中b分泌的消化液叫   ,该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2)食用马铃薯时,马铃薯中的淀粉在1中会被分解成   。
(3)食用马铃薯后,马铃薯中的蛋白质首先在图一中的[   ]   内被初步消化,后在小肠内彻底分解成   ,再被人体吸收。其消化过程对应图三的曲线是   (填X或Y或Z)。
【答案】(1)消化腺;胰液
(2)麦芽糖
(3)2;胃;氨基酸;Z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1组成,其中图二中b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叫胰液,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2)1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食用马铃薯时,马铃薯中的淀粉在口腔中会被分解成麦芽糖。
(3)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所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其消化过程对应图三的曲线是Z。
【分析】(1)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小肠是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和肝脏以及分布在 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2) 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少量淀粉分解成麦 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
(3)淀粉的消化场所口腔和小肠,X曲线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蛋白质的消化场所是胃和小肠,Z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脂肪的消化只能在小肠中进行,Y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7.(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如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中空器官,图甲中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   ,它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2)心脏每个腔都与相应的血管相连,图甲中A相连接的血管c叫   ,该血管内流的血液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医生对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最先到达的心脏腔室是   。
(4)图甲中心脏内的血液只能从C流向D,A流向B,因为它们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
(5)图乙中的血液从D→⑥→①→②→A的循环途径是   循环。
【答案】(1)B;左心室
(2)肺静脉;动脉血
(3)右心房
(4)房室瓣
(5)肺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中空器官,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在心脏的四腔中,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图甲中心脏壁最厚的腔是B左心室。
(2)心脏每个腔都与相应的血管相连,图甲中A左心房相连接的血管c叫肺静脉。血液流经肺部毛细 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 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3)医生对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药物治疗,血液的流动路线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4)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 和动脉之间都有只能朝一个方向开闭的瓣膜,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 流动而不能倒流。图甲中心脏内的血液只能从C流向D,A流向B,因为它们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房室瓣。
(5)图乙中的血液从D右心室→⑥肺动脉→①肺部毛细血管→②肺静脉→A左心房的循环途径是肺循环循环。
【分析】(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脏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①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②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③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 和动脉之间都有只能朝一个方向开闭的瓣膜,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 流动而不能倒流。
(2)A左心房连接c肺静脉;B左心室连接a主动脉;C右心房连接d上腔静脉和g下腔静脉;D右心室连接b肺动脉。
(3)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4)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5)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8.(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说来源于食物中的一些有机物。只有获得足够的能量之后,人体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同时人体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才能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图1、2分别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模式图和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人体的泌尿系统由①肾脏、②   、③膀胱、④尿道组成,
(2)图2中3、4、5共同组成的结构叫   ,该结构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尿液的形成有关。
(3)通过图2中4和3的内壁的   作用和5的   作用两个生理过程形成了尿液,其中3中的液体叫做   。
(4)与1中的血液成分比较,6中的血液成分中的尿素含量   (填增多、减少、不变)。
【答案】(1)输尿管
(2)肾单位
(3)过滤;重吸收;原尿
(4)减少
【知识点】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图1中,人体的泌尿系统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 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2)图2中3肾小囊、4肾小球、5肾小管共同组成的结构叫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尿液的形成有关。
(3) 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4肾小球和3 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 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 原尿。 原尿流经5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5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 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4)因为原尿中的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而尿素全部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与1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成分比较,6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中的尿素含量减少。
【分析】(1)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形成的尿液,经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 在膀胱中暂时贮存。膀胱里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 在大脑的支配下,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皮质,由肾小球和包 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 肾单位将 流经的血液净化,同时产生尿液。
(3)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与肾动脉相比尿素、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29.(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探究实践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蝌蚪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 10只 破坏甲状腺 发育停止
乙 10只 破坏甲状腺,加入适量甲状腺激素 发育成蛙,蛙大小正常
丙 10只 不做处理 发育成蛙,蛙大小正常
丁 10只 加入适量甲状腺激素 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蛙
(1)表格中   组可以作为对照组,根据甲、乙、丙三组的结果同学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是由   分泌的。
(2)若用甲、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3)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发育成青蛙的巨型蝌蚪,同时该地区的居民大脖子病发病率也较高,由此推测,当地可能缺少   (某种无机盐),幼儿患   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1)丙;甲状腺
(2)甲状腺
(3)碘;呆小症
【知识点】激素调节;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1)根据实验内容可知,不做任何处理的组属于对照组,因此为丙组。甲组(破坏甲状腺)、乙组(破坏甲状腺,加入适量甲状腺激素)、丙组(不做处理)三组的实验结果不同,但是能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
(2)实验中丙组不做处理,甲组破坏甲状腺,若用甲、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
(3)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容易引起大脖子病 。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发育成青蛙的巨型蝌蚪,同时该地区的居民大脖子病发病率也较高,由此推测,当地可能缺少碘,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 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往往 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
(3)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 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则会患呆小症。
1 / 1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6月月考试卷
1.(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人类从哪里来 尽管历史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正在勾画日益清晰的轮廓。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祖先是现代类人猿
B.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
C.古人类化石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
D.森林大量消失是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重要原因
2.(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杀伤精子,降低受孕率甚至导致胎儿畸形。人产生精子的器官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输卵管 B.睾丸、输精管
C.睾丸、子宫 D.卵巢、胎盘
3.(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青春期的特点不包括(  )
A.出现月经和遗精等正常生理现象
B.生殖器官开始形成,并迅速发育
C.身高突增是该时期最显著的特征
D.心理上出现从疏远异性到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变化
4.(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食,馅料主要为糯米,粽子中主要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D.糖类
5.(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代号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B1 钙 铁
缺乏症 夜盲症 坏血病 佝偻病 贫血症
A.A B.B C.C D.D
6.(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B.③既能分泌消化液,也能分泌激素
C.①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②中有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蛋白酶
7.(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合理营养有助于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及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食物多样化,并注意合理搭配
B.适当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C.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方法是燃烧法
D.多吃高能量食品可促进身体快速发育
8.(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新冠肺炎严重患者会出现持续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这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咽既属于呼吸道,又属于消化道
B.痰形成的场所是在咽部和喉部
C.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D.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9.(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外界的空气寒冷、干燥,并混有灰尘和细菌,通过鼻腔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鼻腔中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是(  )
①鼻毛 ②鼻腔黏膜 ③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 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人体细胞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图中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B.②过程中,a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C.血液经过③过程,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a代表的气体是氧气,b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1.(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饮酒一分醉,驾车千分险。”某司机在交警要求下正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下列对他呼吸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肺处于扩张状态 B.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C.胸廓的容积增大 D.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12.(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下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②的数量可以作为判断炎症的依据
C.③数量最多,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D.④是血浆,能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
13.(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警察在刑事案件现场的血迹中提取嫌犯的DNA,可锁定嫌疑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下列可供警察提取嫌犯DNA的结构是(  )
A.白细胞 B.血浆
C.血小板 D.成熟的红细胞
14.(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古今医统大全》中记载:“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中医“切”的“脉”属于图示中的(  )
A. B.
C. D.
15.(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据研究,它很细,很长,遍布全身各处,它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物质交换的“中转站”,它是(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小动脉 D.小静脉
16.(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人体心脏分为四个腔,腔里充满了血液,但四个腔里的血液有所不同。在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  )
A.左心房和右心房 B.右心房和右心室
C.左心房和左心室 D.左心室和右心室
17.(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猪和人的心脏结构几乎完全相同。一名心脏衰竭的男子通过移植猪心延续了生命。那么,猪心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  )
A.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B.动脉→心房→心室→静脉
C.静脉→心室→心房→动脉 D.动脉→心室→心房→静脉
18.(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今年世界献血日主题——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失血的B型血病人最好输入B型血
B.一次献血800~1000毫升不影响健康
C.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输入浓缩红细胞悬液
D.任何公民都有无偿献血的义务和责任
19.(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长期以来尿液检查是医生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某肾炎患者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输尿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20.(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长期用手机观看视频,手机发出的蓝光可能会损伤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过程中涉及的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是(  )
A.视网膜、耳蜗 B.视网膜、鼓膜
C.晶状体、大脑皮层 D.角膜、听小骨
21.(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那么细菌是通过(  )进入中耳,从而引起中耳发炎。(  )
A.鼓膜 B.听小骨 C.咽鼓管 D.耳蜗
22.(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今年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体操女团再次夺冠,实现了亚运会13连冠。比赛中维持运动员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23.(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当我们碰到高温物体时,会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参与该反射活动的相关结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C.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和方向是:1→2→3→4→5
D.若[4]处受损,则无法感觉到烫
24.(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某同学注意到他们小区有一位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身高约1.0米。这位成年人可能在儿童时期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25.(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酸雨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B.酸雨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
C.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D.酸雨使土壤中汞、银、镉含量增高
26.(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马铃薯(土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但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种类较全面,且富含矿物质等。如图一和图二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三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组成,其中图二中b分泌的消化液叫   ,该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2)食用马铃薯时,马铃薯中的淀粉在1中会被分解成   。
(3)食用马铃薯后,马铃薯中的蛋白质首先在图一中的[   ]   内被初步消化,后在小肠内彻底分解成   ,再被人体吸收。其消化过程对应图三的曲线是   (填X或Y或Z)。
27.(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如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乙为血液循环流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中空器官,图甲中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   ,它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2)心脏每个腔都与相应的血管相连,图甲中A相连接的血管c叫   ,该血管内流的血液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医生对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最先到达的心脏腔室是   。
(4)图甲中心脏内的血液只能从C流向D,A流向B,因为它们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
(5)图乙中的血液从D→⑥→①→②→A的循环途径是   循环。
28.(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具体说来源于食物中的一些有机物。只有获得足够的能量之后,人体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同时人体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才能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图1、2分别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模式图和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人体的泌尿系统由①肾脏、②   、③膀胱、④尿道组成,
(2)图2中3、4、5共同组成的结构叫   ,该结构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尿液的形成有关。
(3)通过图2中4和3的内壁的   作用和5的   作用两个生理过程形成了尿液,其中3中的液体叫做   。
(4)与1中的血液成分比较,6中的血液成分中的尿素含量   (填增多、减少、不变)。
29.(2024七下·龙马潭月考)探究实践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蝌蚪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 10只 破坏甲状腺 发育停止
乙 10只 破坏甲状腺,加入适量甲状腺激素 发育成蛙,蛙大小正常
丙 10只 不做处理 发育成蛙,蛙大小正常
丁 10只 加入适量甲状腺激素 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蛙
(1)表格中   组可以作为对照组,根据甲、乙、丙三组的结果同学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是由   分泌的。
(2)若用甲、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3)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发育成青蛙的巨型蝌蚪,同时该地区的居民大脖子病发病率也较高,由此推测,当地可能缺少   (某种无机盐),幼儿患   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解析】【解答】A、人类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
B、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约300万年前,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生活在东非大裂谷,B正确;
C、 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距今年代越久远的, 在形态上与类人猿越相似;距今年代越近的,在形态上与人越相似。 这些都说明,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古 猿逐步进化而来的。古人类化石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C正确;
D、由于森林森林大量消失, 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转移到地面,改营地面生活, 在地面生活的过程中,古猿没 有尖牙利爪进行攻击以获取食物, 也不能快速奔跑以逃避敌害,因而 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 用树枝、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 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 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 来使用天然工具。森林大量消失是促使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重要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2.【答案】C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睾丸是男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子宫是孕育胎儿和发生月经的地方。所以人产生精子的器官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睾丸、子宫。
故答案为:C。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管道,也是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排出月经和婴儿出生的通道;男性的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
3.【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女孩和男孩会分别出现月经、遗精等正常生理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生殖器官在出生前就已经形成了,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B符合题意;
C、身高突增,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是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
D、青春期少年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①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②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思维的独立性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大大增强;情感趋于丰富,情绪容易波动;自我意识逐步明晰,内心世界趋向复杂;性意识开始出现,对异性产生兴趣和好感。
4.【答案】D
【知识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糯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所以粽子中主要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糖类。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营养成分, 每一类营养成分都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和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 供能量。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 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
5.【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皮肤粗糙、夜盲症等,A正确;
B、维生素B1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脚气病,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B错误;
C、钙是构成牙齿和骨的重要成分。儿童缺乏钙,会引起佝偻病;中老年人缺乏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C正确;
D、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质的成分。血液中缺铁,会患贫血症,需要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虽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缺乏时会有出现不同的症状。
6.【答案】C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④是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正确
B、③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还能分泌激素,胰腺上有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B正确;
C、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C错误;
D、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一条 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和胰腺;一类是 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壁内的胃腺和小肠壁内的肠腺。
7.【答案】D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A、食物多样化,并注意合理搭配,有助于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A正确;
B、新鲜的水果、蔬菜中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适当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B正确;
C、 食物的热价是指 1 克食物氧化 分解 ( 或在体外燃烧 ) 时所释放的热量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方法是燃烧法,C正确;
D、多吃高能量食品会引起营养失调,甚至会造成肥胖症。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 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 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营养不当,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发生营 养缺乏症或肥胖症。
8.【答案】B
【知识点】人体能量的供给;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咽既属于呼吸道,又属于消化道,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A正确;
B、痰形成的场所是气管和支气,B错误;
C、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氧化分解有机物 , 释放出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C正确;
D、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D正确 。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9.【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鼻腔是呼吸道的器官之一,与呼吸功能相适应,其内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和湿润空气,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减少了对肺的刺激.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鼻腔在呼吸道中的作用.呼吸道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保证气体畅通的结构;二、起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作用的结构.鼻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作用,这与其内部的鼻粘膜、鼻毛和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有关.
10.【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图中的①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正确;
B、②过程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周围血液之间,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由于肺泡中a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b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中的a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b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B正确;
C、③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周围血液之间,由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周围血液氧的浓度高,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C错误;
D、组织细胞在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所消 耗的氧气可以由呼吸系统不断地进行补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要经过 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a代表的气体是氧气,b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图中的:①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
11.【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某司机正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廓缩小,肺回缩。分析得知B正确。
故答案为: B
【分析】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①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②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12.【答案】C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红细胞,也称为红血球,是血液中为数最多的一类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确保身体各部位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A正确。B、白细胞,也称为白血球,是血液中除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外的所有细胞的总称。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防卫作用,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在身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显著增加,以应对病原体的入侵。因此,白细胞的数量可以作为判断身体是否存在炎症的依据,B正确。
C、虽然血小板在血液中的数量相对较多,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而不是止血和凝血。止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等多个环节,而血小板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错误。
D、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约占血液的55%。它含有多种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脂质和激素等。这些物质在血浆中溶解或悬浮,为身体各部位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带走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人体血液组成及其功能的理解。图中:①是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13.【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A、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它具有细胞核,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警察可以从白细胞中提取到嫌犯的DNA,A正确。B、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它主要由水、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小分子物质组成,并不包含细胞结构,因此也不包含DNA,B错误。
C、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小细胞片段,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血小板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包含DNA,C错误。
D、成熟的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然而,与血小板一样,成熟的红细胞也没有细胞核,因此同样不包含DNA,D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细胞的结构以及D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即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14.【答案】C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 中医的脉诊就是通过“切脉"掌握脉象,诊断出身体的某种疾病。这里的选择的“脉’’是指动脉。
A、该血管中血液由分支流到主干,为静脉,不符合题意;
B、该血管中血液流回心脏,属于静脉,不符合题意;
C、该血管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为动脉,符合题意;
D、该血管管腔较细,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属于毛细血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15.【答案】B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的血管。毛细血管分布广、数量多, 它们的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 过;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流动最慢。毛细血管的这 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动最慢,数量最多,分布广,这样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16.【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分为四个腔,只有单侧相通,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各不连通。在心脏四个腔中,左心房和左心室流动脉血;右心房和右心室里流静脉血。在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17.【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和心脏构成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 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与心室连通; 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 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与心房连通。
18.【答案】A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A、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血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大量失血的B型血病人最好输入B型血,这是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A正确。B、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因此,一次献血800~1000毫升是远远超过安全献血量的,会对健康造成影响,B错误。
C、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失去大量血浆,因此应输入血浆而不是浓缩红细胞悬液。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浆中的代谢废物等,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及时补充血浆是非常重要的,C错误。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但并非任何公民都有无偿献血的义务和责任。无偿献血是公民自愿的行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无偿献血。然而,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患有某些疾病或身体状况不适合献血的人,他们并没有无偿献血的义务,D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献血和输血的相关知识。1.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
19.【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 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正常情况下,血液中 的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肾小囊腔,所以正常人的尿中不会有红细胞 和蛋白质。当一个人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导 致红细胞和蛋白质进入尿液。肾炎患者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2)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 吸收作用。
20.【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 感受器 跳反射中枢 接受刺激并产生 神经冲动 。 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 耳蜗能够感受振动刺 激,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通过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所以,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是视网膜、耳蜗。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 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在视 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 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 而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 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1.【答案】C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咽鼓管连通与咽和鼓室之间,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病菌就有可能由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从而引发中耳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耳的结构模式图如下:
22.【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解析】【解答】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 维持身体的平衡 ,比赛中维持运动员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是小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23.【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A、 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称为反射弧 ,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
B、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由大脑 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B正确;
C、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1→2→3→4→5,C正确;
D、若4传出神经处受损,神经冲动能够延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再通过脊髓白质传至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感觉到烫,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的任何 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
24.【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会患糖尿病,A不符合题意。
B、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B符合题意。
C、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长大后表现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症状,C不符合题意。
D、肾上腺素能让人呼吸加快和心跳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 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体内的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体内环境的相 对稳定。
25.【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A、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A正确;
B、酸雨降落到河流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B正确;
C、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C正确;
D、酸雨中并不含有汞、银、锱,所以土壤中的汞、银、镉含量增高,不是酸雨造成的,应该是水污染造成,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重大影响。它可以导致土壤酸化,影响植物生长,甚至导致农作物死亡。此外,酸雨还会影响水体的酸碱度,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26.【答案】(1)消化腺;胰液
(2)麦芽糖
(3)2;胃;氨基酸;Z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1组成,其中图二中b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叫胰液,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2)1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食用马铃薯时,马铃薯中的淀粉在口腔中会被分解成麦芽糖。
(3)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所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其消化过程对应图三的曲线是Z。
【分析】(1)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小肠是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和肝脏以及分布在 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2) 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少量淀粉分解成麦 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
(3)淀粉的消化场所口腔和小肠,X曲线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蛋白质的消化场所是胃和小肠,Z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脂肪的消化只能在小肠中进行,Y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7.【答案】(1)B;左心室
(2)肺静脉;动脉血
(3)右心房
(4)房室瓣
(5)肺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是一个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中空器官,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在心脏的四腔中,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图甲中心脏壁最厚的腔是B左心室。
(2)心脏每个腔都与相应的血管相连,图甲中A左心房相连接的血管c叫肺静脉。血液流经肺部毛细 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 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3)医生对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药物治疗,血液的流动路线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4)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 和动脉之间都有只能朝一个方向开闭的瓣膜,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 流动而不能倒流。图甲中心脏内的血液只能从C流向D,A流向B,因为它们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房室瓣。
(5)图乙中的血液从D右心室→⑥肺动脉→①肺部毛细血管→②肺静脉→A左心房的循环途径是肺循环循环。
【分析】(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脏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①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②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③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 和动脉之间都有只能朝一个方向开闭的瓣膜,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 流动而不能倒流。
(2)A左心房连接c肺静脉;B左心室连接a主动脉;C右心房连接d上腔静脉和g下腔静脉;D右心室连接b肺动脉。
(3)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4)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5)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8.【答案】(1)输尿管
(2)肾单位
(3)过滤;重吸收;原尿
(4)减少
【知识点】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1)图1中,人体的泌尿系统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 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2)图2中3肾小囊、4肾小球、5肾小管共同组成的结构叫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尿液的形成有关。
(3) 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4肾小球和3 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 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 原尿。 原尿流经5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5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 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4)因为原尿中的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而尿素全部随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与1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成分比较,6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中的尿素含量减少。
【分析】(1)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形成的尿液,经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 在膀胱中暂时贮存。膀胱里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 在大脑的支配下,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2)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分布在皮质,由肾小球和包 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 肾单位将 流经的血液净化,同时产生尿液。
(3)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与肾动脉相比尿素、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29.【答案】(1)丙;甲状腺
(2)甲状腺
(3)碘;呆小症
【知识点】激素调节;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1)根据实验内容可知,不做任何处理的组属于对照组,因此为丙组。甲组(破坏甲状腺)、乙组(破坏甲状腺,加入适量甲状腺激素)、丙组(不做处理)三组的实验结果不同,但是能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
(2)实验中丙组不做处理,甲组破坏甲状腺,若用甲、丙两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
(3)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容易引起大脖子病 。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发育成青蛙的巨型蝌蚪,同时该地区的居民大脖子病发病率也较高,由此推测,当地可能缺少碘,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
【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 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往往 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
(3)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 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则会患呆小症。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