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2025八下·南海期末)【传统文化主题】南海登滘龙舟赛以其独特的水上漂移技艺远近闻名,请完成 1~4 题.1.在龙舟比赛中,当龙舟突然直线向前加速时,由于惯性,站在龙舟上的队员身体会A.保持直立不动 B.向前倾斜C.向后倾斜 D.向一侧倾斜2.如题图所示为龙舟船桨示意图,0为支点,F1为选手施加的力,F2为水对桨的阻力,使用该船桨可以A.只省力 B.只省距离C.既省力又省距离 D.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3.桨手划桨时,桨叶入水的精确位置(如靠近船身或远离船身)会影响船的推进效率和稳定性,“桨叶入水的精确位置”主要指的是力的( )A.大小 B.方向 C.作用效果 D.作用点4.小明发现并行的龙舟不能靠得太近,其中蕴含的原理跟以下哪个相同A.用吸管吸饮料 B.地铁站里有安全线C.高压锅煮饭 D.骑车时需要带头盔5.(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所示,小明用碗沿撞击鸡蛋,鸡蛋破了,而碗完好无损,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B.鸡蛋对碗的力大于碗对鸡蛋的力C.碗对鸡蛋和鸡蛋对碗的力大小相等D.碗对鸡蛋和鸡蛋对碗的力方向相同6.(2025八下·南海期末)宋朝的怀丙利用浮船打捞铁牛,题图为打捞过程示意图,先将陷在河底的铁牛和装满泥沙的船用绳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铲走,铁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划到岸边,解开绳索卸下铁牛,就可将铁牛拖上岸,船在图中甲、乙、丙三个位置船所受浮力F甲、F乙、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7.(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甲所示,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图乙为小球静止在弹簧上时的平衡状态。当小球压缩该弹簧至最低点后被弹起,某一时刻弹簧长度如图丙所示。若整个过程均在弹簧弹性限度内,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且力的大小用线段长短表示,则图丙对应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8.(2025八下·南海期末)题图(a)是短道速滑运动员快速过弯时的情景,运动员的身体压得很低几乎贴近冰面,这是通过降低 的方法来增加稳定性、图(b)中双肩背包的背带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 ,图(c)中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 将水从井中抽出的。9.(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所示,小红用水平力推动一辆购物车匀速直线前进,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大小是一对 力,当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前进时,车所受的重力 (选填“有”或“没有”)做功,理由是 。10.(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甲所示,两个手指轻轻按压铅笔两端,两个手指的痛感不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 有关:如图乙所示,游泳时当人进入漩涡边沿后会被吸入漩涡中心.这是因为相对于漩涡边沿,辦涡中心流速 ,压强较 ,从而形成指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11.(2025八下·南海期末)【航天主题】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请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完成11~12题.(1)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载人飞船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2)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在与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首次出舱任务,航天员在太空上 (选坡“会”“不会”)受到地球的吸引;题图为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在出意外时可以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胶颗粒,是通过增大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12.(2025八下·南海期末)题图为狗拉着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对雪橇的水平拉力为1000N,拉着雪橇10s向前运动100m,狗的拉力对雪橇做功为 」.功率为 W,雪橇受到的摩擦力为 N.13.(2025八下·南海期末)某地拟建一座抽水蓄能电站,题14图是工程所在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 A 点大气压比B 点 (选填“高”或“低”).施工时选择线路CD作为输送建筑材料的线路更省力,是因为该路线坡度较 (选填“陡”或“缓”).为储存更多能量,水库应建在湖水的 (选填*左边”“右边”)一侧的高地上.14.(2025八下·南海期末)(1)如题图甲,小明和小丽一起用推车搬运新学期的用书,小丽水平向右的拉力F1=20N,小明向右的推力F2=30N,推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请在乙方框画出这两个力的合力。(2)如题图所示是小华家的升降式晾衣架,请完成晾衣绕线,使得转动把手所需施加的力等于动滑轮、横杆、衣架以及所挂衣服总重力的1/4(忽略绳索重量和摩擦力),(3)如题图甲所示,实践课上同学们用铲子铲土,图乙是其简化图,O为支点,请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A处的最小动力F1及其阻力的力臂L2.15.(2025八下·南海期末)(1)如图分别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正确的握持方式是 (选填“甲”或“乙”):按照正确方法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物体的重力为 N.(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需要调节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 ,原因是: 和 。(3)如题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按 (选填“a”或“b”)方式向下拉杠杆:杠杆左端使用钩码对杠杆施力,右端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力,你认为使用钩码还是弹簧测力计更加好,并说出其原因: 。16.(2025八下·南海期末)小海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1)为了测量摩擦大小,应将弹贺测力计拉动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 运动,如题图,小海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错误是 。(2)小明选用同一木块做了如题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小明将弹簧测力计放置在 方向上,检查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不考虑绳重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初步得出滑动账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4)小红改进实验,如题图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弹簧测力计示数依然不稳定,则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A.没有匀速拉去木板 B.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17.(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为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U形管所装液体是水).(1)手指轻按压强计上金属盒的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该装置 (填“漏气”或“不漏气”),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 的大小来反映压强的大小:(2)图中装置中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D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h=5cm,若将U形管内液体换成酒精后,则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将 5 cm(选填“<”, “=”或“>” ).(3)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通过比较D、E两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4)E图中压强计探头位置与D图相同,此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h'=6 cm,则可测得盐水的密度为 kg/m3. (ρ水=1×103kg/m3)18.(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2025 年在4月 19日,机器人天工 Ultra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夺得21 km赛道冠军.机械人质量为55 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 m2.(g 取10N/kg)求:(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2)机器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3)机器人运动时受到阻力为重力的0.1倍,比赛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19.(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艘薄膜式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该运输船满载时排水量为8.25×107kg,此时水面与船底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1.5 m.图乙为满载时船从启动到匀速行驶的ν-t图像,船受到的阻力恒为2x106N.(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 1x103kg/m3)求:(1)船满载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3)船匀速行驶时的功率.20.(2025八下·南海期末)小明同学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尝试制作微型密度计以测量小瓶酒精的密度。已知合格消毒酒精的密度范围为0.86g/cm3~0.88g/cm3.他们设计的密度计由标度杆(塑料管)、浮子(泡沫塑料球》和配重(铜丝》组成、如题图所示.(1)该密度计漂浮时,所受浮力 (选填“>”“=”或“<”)重力.(2)当酒精密度增大时,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 (选填“增大”或“减小”),标度杆上标记应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密度逐渐增大.(3)测量未知酒精时,液面位于标度杆的 A(0.86 g/cm3和B(0.88 g/cm3)之间,说明该酒精密度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4)若实际测量时液面位置难以分辨,可能的原因是标度杆直径过 (选填“大”或“小”),改进方法是 (写一条即可).21.(2025八下·南海期末)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健身项目,采用不同的万式做俯卧撑,健身效果通常不同。(1)图甲所示的是小京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他的身体与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模型,地面对脚的力作用在O点,双手的力作用在 点,小京的重心在 点.已知小京的体重为750N,OA 长为 1m,OB 长为 1.5 m.地面对双手的合力F1与身体垂直,求得F1的大小为 N(2)图所示的是小京手扶栏杆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此时他的身体姿态与图甲相同,只是身体与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栏杆对手的力F2与他的身体垂直,且仍作用在B点.支点O位置不变,此时阻力臂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栏杆对手的力F2比F1 (选填“大”或“小”)对于追求提升力量, 做俯卧撑的锻炼效果更加好(选“水平地面”或者“手扶栏杆”)22.(2025八下·南海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材料的拉伸性在食品运输和储存中,包装材料需具备较商的拉伸强度才不易破裂,因此离分子聚乙烯(HDPE)材料被大量使用,它还用于侧逸管道、排水系垅和防水腿,制造汽车上的油箱、挡泥板和内饰件,以及医疗器城和包装材斜等。拉伸强度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拉伸强度=拉伸力/拉伸面积,以MPa为单位,它是衡量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延展能力的重受指标,反映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最大能力,如题图是某种材料的力P=kML仲长曲线图,屈服点指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形变的临界点:弹性极限指材料可完全恢复形变的最大受力。材料在受力时,会经历弹性形变(可恢复)和塑性形变(不可恢复)两个阶段。材料受力后从弹性形变阶段,进入屈服点B后出现塑性阶段,最终在断裂点E失效。(1)图中曲线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橡皮筋长期使用后变松,说明橡皮筋处在图像中的 段:(2)在OA段,材料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L成正比,可表示为F=k△L,其中k为材料特性系数.k值越大说明材料越 (选填“难”或“易”)拉伸,利用此性质可制成测量工具 ,填测量工具名称):(3)请举出材料拉伸性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某型号汽车安全带要求材料在突发状况下既能适度拉伸缓冲又要及时锁止,锁止装置需断裂拉力≥500N.技术攻关小组测试了横截面积均为1mm2三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数据如表,其中最大弹性拉力是指材料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拉力,即弹性极限,根据参数表,选择材料 .(选填“A”“B”或“C”)最适合.材料 最大弹性拉力/N 断裂拉力/N 最大伸长率(%)A 150 450 220B 80 380 180C 200 600 250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B3.D4.B【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惯性及其现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杠杆的分类【解析】【解答】(1)ABCD、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的属性叫做惯性。 当龙舟突然直线向前加速时, 站在龙舟上的队员 身体的下半身要随龙舟加速运动,上半身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会向后倾斜。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ABCD、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运动员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就给赛艇一个向前的力,因此使赛艇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通过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可看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赛艇的桨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但好处是省距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ABCD、由题可知,“桨叶入水的精确位置”指力作用在水的位置,即力的作用点,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当龙舟快速在水中行驶时,由于龙舟的形状是流线型,两艘龙舟靠近时,中间水的流苏变快,压强变小,会在外侧水的压强下撞在一起;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A错误; B、地铁站里有安全线,地铁进站时,带动周围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故B正确;C、高压锅煮饭,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增大的原理,故C错误;D、骑车时需要带头盔,防止碰撞的时候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大量实验和实例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的属性叫做惯性。根据惯性的概念解答即可。(2)分析赛艇的桨,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很容易判断出是省力还是费力杠杆,使用此杠杆的好处是省距离。(3)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桨叶入水的位置精确,会使桨叶受力的作用点更准确;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力的大小、作用点和方向;(4)流体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1.ABCD、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的属性叫做惯性。 当龙舟突然直线向前加速时, 站在龙舟上的队员 身体的下半身要随龙舟加速运动,上半身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会向后倾斜。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ABCD、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运动员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就给赛艇一个向前的力,因此使赛艇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通过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可看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赛艇的桨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但好处是省距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ABCD、由题可知,“桨叶入水的精确位置”指力作用在水的位置,即力的作用点,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当龙舟快速在水中行驶时,由于龙舟的形状是流线型,两艘龙舟靠近时,中间水的流苏变快,压强变小,会在外侧水的压强下撞在一起;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A错误; B、地铁站里有安全线,地铁进站时,带动周围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故B正确;C、高压锅煮饭,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增大的原理,故C错误;D、骑车时需要带头盔,防止碰撞的时候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故D错误。故选B。5.【答案】C【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解答】ABCD、把鸡蛋向碗边沿一磕,碗对鸡蛋的力和鸡蛋对碗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6.【答案】B【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BCD、甲、乙、丙三个位置船所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小,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所受浮力逐渐变小,故F甲>F乙>F丙。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甲、乙、丙三个位置船所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小,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所受浮力的大小。7.【答案】B【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平衡力的辨别;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解答】ABCD、图甲是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图乙所示为小球静止在弹簧上时的平衡状态,此时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图丙与图甲比较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且重力大小大于弹力大小,所以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重力的线段长度应大于弹力的线段长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根据甲、乙、丙三图判断图丙所示小球的受力情况,即可得到答案。8.【答案】重心;压强;大气压【知识点】重心;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气压计和抽水机【解析】【解答】(1)重心的高低可以改变物体的稳定性,运动员的身体压得很低几乎贴近冰面,这是通过降低重心的方式来增加稳定性。(2) 图(b)中双肩背包的背带做的较宽, 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肩膀的压强;(3) 图(c)中活塞式抽水机是 通过将活塞提起后活塞下方空间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向将水压入抽水机内,即利用了大气压。故答案为:重心;压强;大气压。【分析】(1)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可以提高物体的稳度;(2)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3)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9.【答案】平衡;没有;重力与运动方向垂直(重力与运动距离)垂直【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解答】(1) 小红用水平力推动一辆购物车匀速直线前进, 购物车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两个力的作用,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2)由于购物车在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且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重力对购物车没有做功。故答案为:平衡;没有;重力与运动方向垂直(重力与运动距离)垂直。【分析】(1)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一定为平衡力;(2)当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该力对物体不做功。10.【答案】受力面积;快;小【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解答】(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两手指的受力面积不同,右边手指更疼,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知,二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2)第2空,第3空,相对于漩涡边沿,旋涡中心水的流速大、压强小,外侧流速小压强大,形成一个向旋涡中心的压力差,所以游泳时当人进入漩涡边沿后会被吸入漩涡中心。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大;小。【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2)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11.【答案】(1)增大;增大;增大(2)会;运动状态;摩擦力【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1)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故 载人飞船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故机械能增大;(2)第1空,航天员在太空上处于失重状态,但是仍然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安全绳,在出意外时可以让宇航员拉着绳子改变自己的运动方向返回轨道舱,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3空, 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胶颗粒, 使表面变的更粗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分析】(1)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高度越大,质量一定时,重力势能越大,物体的机械能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之和;(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地球与太空中的航天员之间也存在万有引力,也就是地球对航天员的吸引。所以航天员在太空上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航天员拉着绳子能从意外状态返回轨道舱,说明力改变了航天员的运动状态(从原来的意外运动状态变为返回轨道舱的运动状态)。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航天服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胶颗粒,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这样航天员在操作等过程中手与物体之间不容易打滑。(1)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故 载人飞船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故机械能增大;(2)第1空,航天员在太空上处于失重状态,但是仍然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安全绳,在出意外时可以让宇航员拉着绳子改变自己的运动方向返回轨道舱,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3空, 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胶颗粒, 使表面变的更粗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12.【答案】1×105;1×104;1000【知识点】功率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解答】(1)狗的拉力对雪橇做的功:W=Fs=1000N×100m=1×105J;狗的拉力对雪橇做功的功率:;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即:f=F=1000N。故答案为:1×105;1×104;1000。【分析】(1)已知拉力和距离,根据W=Fs求狗的拉力对雪橇做的功;(2)已知时间,根据求狗的拉力对雪橇做功的功率;(3)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13.【答案】低;缓;左边【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解析】【解答】(1)由等高地形图可知,A点的海拔高度大于B点,故A点的气压小于B点低;(2)根据这项工程所在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可知,两条线路的竖直高度相同,施工中应选择线路CD作为输送建筑材料的线路,理由:CD的长度大于AB的长度,而斜面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所以选择CD线路上山会更省力;(3)在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储存的重力势能越多,故蓄水库建的越高越好。故答案为:低;缓;左边。【分析】(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降低;(2)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斜坡越长,越省力;(3)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储存的重力势能越多,故蓄水库建的越高越好。14.【答案】(1)(2)(3)【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该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20N , 向右的推力F2=30N, 由于两个力方向相同,故两个力的合力为:F合=F2+F1=30N+20N=50N,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两个动滑轮,且 使得转动把手所需施加的力等于动滑轮、横杆、衣架以及所挂衣服总重力的1/4 ,故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4股,从天花板上向下依次绕过左下动滑轮和左上的定滑轮,然后经过右上定滑轮,向下绕过右下动滑轮,再往上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故将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点连接起来,作为动力臂是最大的,做动力臂的垂线,从A点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垂直OA,此力即为最小动力;反向延长阻力作用线F2,过支点O 做阻力作用线的垂线,用尖括号括起来,标出字母L2,即为阻力臂,如图所示:【分析】(1)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之和;(2)由题意,滑轮组省力情况由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决定,据此绕出滑轮组;(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最小动力问题,先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确定最大动力臂,再确定动力。15.【答案】(1)甲;2.8(2)水平平衡;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影响;便于测量力臂(3)a;测力计更好,因为可以测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准【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1)第1空,使用弹簧测立计时,要让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力的方向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弹第2空,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故应竖直使用,故正确的握持方式为甲;由图可知,弹簧测立即的一个大格表示1N,中间有5个小格,故分度值为0.2N,由指针的位置可知,示数为2.8N。(2)第1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需要调节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一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二是便于实验时测量力臂;(3) 在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下拉杠杆, 故应按a方式向下拉杠杆;使用 测力计更好,因为可以测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准。故答案为:(1)甲;2.8。(2)水平平衡;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影响,便测量力臂;(3)a;测力计更好,因为可以测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准。【分析】(1)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应让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据此分析判断;(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需要调节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目的:一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二是便于实验时测量力臂;(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竖直拉动杠杆,目的是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便于测出力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需要多次测量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故使用弹簧测力计能更准确等多的测量数据。16.【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细绳未水平拉动(2)竖直(3)压力大小;乙丙(4)B【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1)第1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第2空,如图1,小海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错误是细绳未水平拉动,即没有使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小明选用同一木块做了如图2所示的三次实验。小明将弹簧测力计放置在竖直方向上,检查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3)第1空,在木块A上叠放砝码,与图甲进行对比,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第2空,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根据乙、丙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即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4)如图3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木块始终相对于地面静止,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始终相等,则实验过程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但弹簧测力计示数依然不稳定,则其可能的原因是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故选B。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拉力与滑动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3)压力大小;乙、丙;(4)B。【分析】(1)将木块A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其原理是二力平衡;(2)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3)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判断摩擦力的变化,得出拉力大小的变化;(4)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更易操作。17.【答案】(1)漏气;高度差(2)不是;>(3)大小相等;密度(4)1.2×103【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解答】(1)第1空,手指轻按压强计上金属盒的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该装置漏气;第2空,由转换法,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来显示压强大小;(2)第1空, 图中装置中U形管 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故不属于连通器;第2空,由图可知,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为,这段液柱的压强就等于压强计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故U形管内换成酒精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不变,由p= ρ gh,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酒精液柱的高度差大于水的高度差,即 将U形管内液体换成酒精后,则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将 大于5cm;(3) 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 金属盒所在液体深度相同,方向不同,U形管液柱高度差相同,故可得出: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第2空,通过比较D、E两图可知,金属盒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U形管液柱高度差不相同,故可得出: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由D图可知,U形管内是水,高度差为h1=5cm=0.05m,金属盒在水中深度为h所受压强为:p=ρgh2= 1×103kg/m3 ×10N/kg×0.05m=500Pa,可知,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h=5cm=0.05m;由E图可知,金属盒在盐水中的深度与在水中深度相同,均为h=0.05m,因为U形管内是水,高度差为:h2=6cm=0.06m,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此时盐水的压强为:p盐水=p水柱=ρ水gh2= 1×103kg/m3 ×10N/kg×0.06m=600Pa,故由p= ρ gh可得盐水的密度为:。故答案为:(1)漏气;高度差;(2)不是;>;(3)大小相等;密度;(4)1.2×103。【分析】(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用手指轻轻按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变化都很小,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若液面灵活升降,则装置不漏气,压强计的气密性好;(2)连通器指两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U形管内液柱的压强差就等于金属盒在液体内部的压强;根据p= ρgh,在金属盒受到的压强一定时,U形管内的液体密度越小,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3)根据控制变量法以及U形管内液柱高度差分析判断;(4)因为金属盒在水中和盐水中深度相同,利用在水中时U形管的高度差就等于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可得打金属盒在盐水中的深度,根据p= ρ gh计算盐水的密度。18.【答案】(1)由题可知,机器人重力为:答:机器人所受的重力550N(2)机器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答:机器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3)解:机器人运动时受到阻力则克服阻力做功为:克服阻力做功答:机器人克服阻力做功【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解答;(2)物体在水平面上所受压力等于物体重力,再由压强公式计算解答;(3)利用题中条件可求出阻力,再由W=Fs计算解答。19.【答案】(1)由题可知,船底受到水的压强为:答:船满载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答: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3)解: 匀速行驶时功率为:答:船匀速行驶时的功率【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由液体压强公式计算解答;(2)由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计算解答;(3)由功率公式计算解答。20.【答案】(1)=(2)减小;自上而下(3)合格(4)大;换小直径的标度杆【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时,受到浮力和重力,故浮力等于重力;(2)第1空,由于密度计重力不变,酒精密度增大时,密度计仍然漂浮,故所受浮力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体积越小,即密度计浸入液体体积越小,故当酒精密度增大时,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减小;第2空,由于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体积越小,故密度计杆上越往下密度值越大,即 标度杆上标记应 自上而下密度逐渐增大;(3)已知合格消毒酒精的密度范围为0.86g/cm3~0.88g/cm3,测量未知酒精时,液面位于标度杆的 A(0.86 g/cm3和B(0.88 g/cm3)之间 ,故 该酒精密度 合格;(4)由于V浸=Sh,故当密度计横截面积越大时,标杆上两种液体密度之间的距离就越小, 故若实际测量时液面位置难以分辨,可能的原因是标度杆直径过 大,改进方法是换小直径的标度杆。故答案为:(1)=;(2)减小;自下而上;(3)合格;(4)大;换小直径的标度杆。【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分析判断;(2)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均为漂浮,故浮力不变,根据分析判断排开液体体积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判断;(3)根据给出的数据与标准数据对比判断;(4)密度计上的刻度值的距离是由密度计两种液体密度值之间的距离等于,密度计排开两种液体的体积差和横截面积之比决定的,据此分析判断。21.【答案】(1)B;A;500N(2)变小;小;水平地面【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第1空,第2空,如图甲所受,O为支点, 双手的力作用在B点, 小京的重心应在人体中心靠上一点的位置,故应在 A点;第3空,重力的力臂为OA,F的力臂为OB,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OB=GOA可得:;(2)由图可知,动力方向不变,支点位置不变,故动力臂L1不变,阻力来自于人的重力,故阻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阻力臂L2小于OA,即阻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L1不变,阻力臂L2变小,阻力等于重力,故动力F2变小,即F2比F1小,对于追求提升力量,水平地面做俯卧撑所用力更大,故锻炼效果更加好。故答案为:(1)B;A;500N;(2)变小;小;水平地面。【分析】(1)根据杠杆的五要素的概念分析判断;利用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解答;(2)分析人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时与水平地面的情况分析对比力臂的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判断。22.【答案】(1)形状;AB(2)难;弹簧测力计(3)橡皮筋(4)C【知识点】弹力【解析】【解答】(1)第1空,由图可知,在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故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第2空, 橡皮筋长期使用后变松, 但仍可发生弹性形变,且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状态,故说明橡皮筋处在弹性形变加塑性形变的阶段,即AB段;(2)第1空,由塑料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L成正比,可表示为F=k△L,可知,但材料被拉伸的长度相同时,k值越大,所需要的拉力越大,即越难拉伸;第2空,弹簧测力计利用了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L成正比的原理,故利用该关系可制成弹簧测力计;(3) 橡皮筋在使用时会被拉伸,是材料拉伸性能在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实例,所以答案为橡皮筋 ;(4)某型号汽车安全带要求材料在突发状况下既能适度拉伸缓冲又要及时锁止,锁止装置需断裂拉力≥500N。材料 A 的断裂拉力为 450N,小于 500N,不满足要求;材料 B 的断裂拉力为 380N,小于 500N,不满足要求;材料 C 的断裂拉力为 600N,大于 500N,且最大弹性拉力和最大伸长率也能满足适度拉伸缓冲的要求,所以最适合的材料是 C。故答案为:(1)形状;AB;(2)难;弹簧测力计;(3)橡皮筋;(4)C。【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根据题意分析判断;(2)由 材料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L成正比,据此分析判断;弹簧测力计利用了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L成正比的原理;(3)根据生活实际分析判断;(4)分析表格中三种材料的数据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1 / 1广东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2025八下·南海期末)【传统文化主题】南海登滘龙舟赛以其独特的水上漂移技艺远近闻名,请完成 1~4 题.1.在龙舟比赛中,当龙舟突然直线向前加速时,由于惯性,站在龙舟上的队员身体会A.保持直立不动 B.向前倾斜C.向后倾斜 D.向一侧倾斜2.如题图所示为龙舟船桨示意图,0为支点,F1为选手施加的力,F2为水对桨的阻力,使用该船桨可以A.只省力 B.只省距离C.既省力又省距离 D.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3.桨手划桨时,桨叶入水的精确位置(如靠近船身或远离船身)会影响船的推进效率和稳定性,“桨叶入水的精确位置”主要指的是力的( )A.大小 B.方向 C.作用效果 D.作用点4.小明发现并行的龙舟不能靠得太近,其中蕴含的原理跟以下哪个相同A.用吸管吸饮料 B.地铁站里有安全线C.高压锅煮饭 D.骑车时需要带头盔【答案】1.C2.B3.D4.B【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惯性及其现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杠杆的分类【解析】【解答】(1)ABCD、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的属性叫做惯性。 当龙舟突然直线向前加速时, 站在龙舟上的队员 身体的下半身要随龙舟加速运动,上半身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会向后倾斜。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ABCD、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运动员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就给赛艇一个向前的力,因此使赛艇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通过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可看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赛艇的桨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但好处是省距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ABCD、由题可知,“桨叶入水的精确位置”指力作用在水的位置,即力的作用点,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当龙舟快速在水中行驶时,由于龙舟的形状是流线型,两艘龙舟靠近时,中间水的流苏变快,压强变小,会在外侧水的压强下撞在一起;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A错误; B、地铁站里有安全线,地铁进站时,带动周围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故B正确;C、高压锅煮饭,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增大的原理,故C错误;D、骑车时需要带头盔,防止碰撞的时候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大量实验和实例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的属性叫做惯性。根据惯性的概念解答即可。(2)分析赛艇的桨,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很容易判断出是省力还是费力杠杆,使用此杠杆的好处是省距离。(3)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桨叶入水的位置精确,会使桨叶受力的作用点更准确;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力的大小、作用点和方向;(4)流体流速快的位置压强小。1.ABCD、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的属性叫做惯性。 当龙舟突然直线向前加速时, 站在龙舟上的队员 身体的下半身要随龙舟加速运动,上半身要保持原来的状态,会向后倾斜。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ABCD、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运动员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就给赛艇一个向前的力,因此使赛艇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通过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可看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赛艇的桨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但好处是省距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ABCD、由题可知,“桨叶入水的精确位置”指力作用在水的位置,即力的作用点,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当龙舟快速在水中行驶时,由于龙舟的形状是流线型,两艘龙舟靠近时,中间水的流苏变快,压强变小,会在外侧水的压强下撞在一起;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A错误; B、地铁站里有安全线,地铁进站时,带动周围空气流速变快,压强变小,故B正确;C、高压锅煮饭,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升高而增大的原理,故C错误;D、骑车时需要带头盔,防止碰撞的时候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故D错误。故选B。5.(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所示,小明用碗沿撞击鸡蛋,鸡蛋破了,而碗完好无损,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B.鸡蛋对碗的力大于碗对鸡蛋的力C.碗对鸡蛋和鸡蛋对碗的力大小相等D.碗对鸡蛋和鸡蛋对碗的力方向相同【答案】C【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解答】ABCD、把鸡蛋向碗边沿一磕,碗对鸡蛋的力和鸡蛋对碗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6.(2025八下·南海期末)宋朝的怀丙利用浮船打捞铁牛,题图为打捞过程示意图,先将陷在河底的铁牛和装满泥沙的船用绳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铲走,铁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划到岸边,解开绳索卸下铁牛,就可将铁牛拖上岸,船在图中甲、乙、丙三个位置船所受浮力F甲、F乙、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答案】B【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BCD、甲、乙、丙三个位置船所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小,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所受浮力逐渐变小,故F甲>F乙>F丙。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甲、乙、丙三个位置船所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小,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所受浮力的大小。7.(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甲所示,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图乙为小球静止在弹簧上时的平衡状态。当小球压缩该弹簧至最低点后被弹起,某一时刻弹簧长度如图丙所示。若整个过程均在弹簧弹性限度内,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且力的大小用线段长短表示,则图丙对应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平衡力的辨别;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解答】ABCD、图甲是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图乙所示为小球静止在弹簧上时的平衡状态,此时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图丙与图甲比较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弹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且重力大小大于弹力大小,所以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力,重力的线段长度应大于弹力的线段长度,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根据甲、乙、丙三图判断图丙所示小球的受力情况,即可得到答案。8.(2025八下·南海期末)题图(a)是短道速滑运动员快速过弯时的情景,运动员的身体压得很低几乎贴近冰面,这是通过降低 的方法来增加稳定性、图(b)中双肩背包的背带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 ,图(c)中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 将水从井中抽出的。【答案】重心;压强;大气压【知识点】重心;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气压计和抽水机【解析】【解答】(1)重心的高低可以改变物体的稳定性,运动员的身体压得很低几乎贴近冰面,这是通过降低重心的方式来增加稳定性。(2) 图(b)中双肩背包的背带做的较宽, 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肩膀的压强;(3) 图(c)中活塞式抽水机是 通过将活塞提起后活塞下方空间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向将水压入抽水机内,即利用了大气压。故答案为:重心;压强;大气压。【分析】(1)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可以提高物体的稳度;(2)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3)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9.(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所示,小红用水平力推动一辆购物车匀速直线前进,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大小是一对 力,当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前进时,车所受的重力 (选填“有”或“没有”)做功,理由是 。【答案】平衡;没有;重力与运动方向垂直(重力与运动距离)垂直【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解答】(1) 小红用水平力推动一辆购物车匀速直线前进, 购物车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两个力的作用,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2)由于购物车在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且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重力对购物车没有做功。故答案为:平衡;没有;重力与运动方向垂直(重力与运动距离)垂直。【分析】(1)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一定为平衡力;(2)当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该力对物体不做功。10.(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甲所示,两个手指轻轻按压铅笔两端,两个手指的痛感不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 有关:如图乙所示,游泳时当人进入漩涡边沿后会被吸入漩涡中心.这是因为相对于漩涡边沿,辦涡中心流速 ,压强较 ,从而形成指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答案】受力面积;快;小【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解答】(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两手指的受力面积不同,右边手指更疼,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知,二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2)第2空,第3空,相对于漩涡边沿,旋涡中心水的流速大、压强小,外侧流速小压强大,形成一个向旋涡中心的压力差,所以游泳时当人进入漩涡边沿后会被吸入漩涡中心。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大;小。【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2)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11.(2025八下·南海期末)【航天主题】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请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完成11~12题.(1)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载人飞船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2)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在与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首次出舱任务,航天员在太空上 (选坡“会”“不会”)受到地球的吸引;题图为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在出意外时可以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胶颗粒,是通过增大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答案】(1)增大;增大;增大(2)会;运动状态;摩擦力【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1)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故 载人飞船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故机械能增大;(2)第1空,航天员在太空上处于失重状态,但是仍然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安全绳,在出意外时可以让宇航员拉着绳子改变自己的运动方向返回轨道舱,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3空, 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胶颗粒, 使表面变的更粗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分析】(1)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高度越大,质量一定时,重力势能越大,物体的机械能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之和;(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地球与太空中的航天员之间也存在万有引力,也就是地球对航天员的吸引。所以航天员在太空上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航天员拉着绳子能从意外状态返回轨道舱,说明力改变了航天员的运动状态(从原来的意外运动状态变为返回轨道舱的运动状态)。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航天服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胶颗粒,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目的是增大摩擦力,这样航天员在操作等过程中手与物体之间不容易打滑。(1)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质量不变,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故 载人飞船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故机械能增大;(2)第1空,航天员在太空上处于失重状态,但是仍然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安全绳,在出意外时可以让宇航员拉着绳子改变自己的运动方向返回轨道舱,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3空, 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很多橡胶颗粒, 使表面变的更粗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12.(2025八下·南海期末)题图为狗拉着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对雪橇的水平拉力为1000N,拉着雪橇10s向前运动100m,狗的拉力对雪橇做功为 」.功率为 W,雪橇受到的摩擦力为 N.【答案】1×105;1×104;1000【知识点】功率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解答】(1)狗的拉力对雪橇做的功:W=Fs=1000N×100m=1×105J;狗的拉力对雪橇做功的功率:;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即:f=F=1000N。故答案为:1×105;1×104;1000。【分析】(1)已知拉力和距离,根据W=Fs求狗的拉力对雪橇做的功;(2)已知时间,根据求狗的拉力对雪橇做功的功率;(3)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13.(2025八下·南海期末)某地拟建一座抽水蓄能电站,题14图是工程所在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 A 点大气压比B 点 (选填“高”或“低”).施工时选择线路CD作为输送建筑材料的线路更省力,是因为该路线坡度较 (选填“陡”或“缓”).为储存更多能量,水库应建在湖水的 (选填*左边”“右边”)一侧的高地上.【答案】低;缓;左边【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解析】【解答】(1)由等高地形图可知,A点的海拔高度大于B点,故A点的气压小于B点低;(2)根据这项工程所在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可知,两条线路的竖直高度相同,施工中应选择线路CD作为输送建筑材料的线路,理由:CD的长度大于AB的长度,而斜面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所以选择CD线路上山会更省力;(3)在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储存的重力势能越多,故蓄水库建的越高越好。故答案为:低;缓;左边。【分析】(1)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降低;(2)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斜坡越长,越省力;(3)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储存的重力势能越多,故蓄水库建的越高越好。14.(2025八下·南海期末)(1)如题图甲,小明和小丽一起用推车搬运新学期的用书,小丽水平向右的拉力F1=20N,小明向右的推力F2=30N,推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请在乙方框画出这两个力的合力。(2)如题图所示是小华家的升降式晾衣架,请完成晾衣绕线,使得转动把手所需施加的力等于动滑轮、横杆、衣架以及所挂衣服总重力的1/4(忽略绳索重量和摩擦力),(3)如题图甲所示,实践课上同学们用铲子铲土,图乙是其简化图,O为支点,请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A处的最小动力F1及其阻力的力臂L2.【答案】(1)(2)(3)【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该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20N , 向右的推力F2=30N, 由于两个力方向相同,故两个力的合力为:F合=F2+F1=30N+20N=50N,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两个动滑轮,且 使得转动把手所需施加的力等于动滑轮、横杆、衣架以及所挂衣服总重力的1/4 ,故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为4股,从天花板上向下依次绕过左下动滑轮和左上的定滑轮,然后经过右上定滑轮,向下绕过右下动滑轮,再往上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故将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点连接起来,作为动力臂是最大的,做动力臂的垂线,从A点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垂直OA,此力即为最小动力;反向延长阻力作用线F2,过支点O 做阻力作用线的垂线,用尖括号括起来,标出字母L2,即为阻力臂,如图所示:【分析】(1)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之和;(2)由题意,滑轮组省力情况由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决定,据此绕出滑轮组;(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最小动力问题,先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确定最大动力臂,再确定动力。15.(2025八下·南海期末)(1)如图分别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正确的握持方式是 (选填“甲”或“乙”):按照正确方法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物体的重力为 N.(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需要调节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 ,原因是: 和 。(3)如题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按 (选填“a”或“b”)方式向下拉杠杆:杠杆左端使用钩码对杠杆施力,右端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力,你认为使用钩码还是弹簧测力计更加好,并说出其原因: 。【答案】(1)甲;2.8(2)水平平衡;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影响;便于测量力臂(3)a;测力计更好,因为可以测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准【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1)第1空,使用弹簧测立计时,要让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力的方向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弹第2空,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故应竖直使用,故正确的握持方式为甲;由图可知,弹簧测立即的一个大格表示1N,中间有5个小格,故分度值为0.2N,由指针的位置可知,示数为2.8N。(2)第1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需要调节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一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二是便于实验时测量力臂;(3) 在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下拉杠杆, 故应按a方式向下拉杠杆;使用 测力计更好,因为可以测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准。故答案为:(1)甲;2.8。(2)水平平衡;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影响,便测量力臂;(3)a;测力计更好,因为可以测量更多力的大小且更精准。【分析】(1)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应让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据此分析判断;(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需要调节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目的:一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二是便于实验时测量力臂;(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竖直拉动杠杆,目的是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便于测出力臂;探究杠杆平衡条件需要多次测量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故使用弹簧测力计能更准确等多的测量数据。16.(2025八下·南海期末)小海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1)为了测量摩擦大小,应将弹贺测力计拉动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 运动,如题图,小海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错误是 。(2)小明选用同一木块做了如题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小明将弹簧测力计放置在 方向上,检查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不考虑绳重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初步得出滑动账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4)小红改进实验,如题图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弹簧测力计示数依然不稳定,则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A.没有匀速拉去木板 B.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细绳未水平拉动(2)竖直(3)压力大小;乙丙(4)B【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1)第1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第2空,如图1,小海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错误是细绳未水平拉动,即没有使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小明选用同一木块做了如图2所示的三次实验。小明将弹簧测力计放置在竖直方向上,检查指针是否指向零刻度线;(3)第1空,在木块A上叠放砝码,与图甲进行对比,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第2空,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根据乙、丙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即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4)如图3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木板,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木块始终相对于地面静止,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始终相等,则实验过程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但弹簧测力计示数依然不稳定,则其可能的原因是木板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故选B。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拉力与滑动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3)压力大小;乙、丙;(4)B。【分析】(1)将木块A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其原理是二力平衡;(2)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3)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判断摩擦力的变化,得出拉力大小的变化;(4)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更易操作。17.(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为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U形管所装液体是水).(1)手指轻按压强计上金属盒的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该装置 (填“漏气”或“不漏气”),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 的大小来反映压强的大小:(2)图中装置中U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D图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h=5cm,若将U形管内液体换成酒精后,则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将 5 cm(选填“<”, “=”或“>” ).(3)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通过比较D、E两图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4)E图中压强计探头位置与D图相同,此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h'=6 cm,则可测得盐水的密度为 kg/m3. (ρ水=1×103kg/m3)【答案】(1)漏气;高度差(2)不是;>(3)大小相等;密度(4)1.2×103【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解答】(1)第1空,手指轻按压强计上金属盒的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该装置漏气;第2空,由转换法,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来显示压强大小;(2)第1空, 图中装置中U形管 一端封闭,一端开口,故不属于连通器;第2空,由图可知,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为,这段液柱的压强就等于压强计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故U形管内换成酒精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不变,由p= ρ gh,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酒精液柱的高度差大于水的高度差,即 将U形管内液体换成酒精后,则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将 大于5cm;(3) 通过比较A、B、C三图可知, 金属盒所在液体深度相同,方向不同,U形管液柱高度差相同,故可得出: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第2空,通过比较D、E两图可知,金属盒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U形管液柱高度差不相同,故可得出: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的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由D图可知,U形管内是水,高度差为h1=5cm=0.05m,金属盒在水中深度为h所受压强为:p=ρgh2= 1×103kg/m3 ×10N/kg×0.05m=500Pa,可知,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h=5cm=0.05m;由E图可知,金属盒在盐水中的深度与在水中深度相同,均为h=0.05m,因为U形管内是水,高度差为:h2=6cm=0.06m,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此时盐水的压强为:p盐水=p水柱=ρ水gh2= 1×103kg/m3 ×10N/kg×0.06m=600Pa,故由p= ρ gh可得盐水的密度为:。故答案为:(1)漏气;高度差;(2)不是;>;(3)大小相等;密度;(4)1.2×103。【分析】(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用手指轻轻按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变化都很小,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若液面灵活升降,则装置不漏气,压强计的气密性好;(2)连通器指两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U形管内液柱的压强差就等于金属盒在液体内部的压强;根据p= ρgh,在金属盒受到的压强一定时,U形管内的液体密度越小,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3)根据控制变量法以及U形管内液柱高度差分析判断;(4)因为金属盒在水中和盐水中深度相同,利用在水中时U形管的高度差就等于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可得打金属盒在盐水中的深度,根据p= ρ gh计算盐水的密度。18.(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2025 年在4月 19日,机器人天工 Ultra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夺得21 km赛道冠军.机械人质量为55 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 m2.(g 取10N/kg)求:(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2)机器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3)机器人运动时受到阻力为重力的0.1倍,比赛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答案】(1)由题可知,机器人重力为:答:机器人所受的重力550N(2)机器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答:机器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3)解:机器人运动时受到阻力则克服阻力做功为:克服阻力做功答:机器人克服阻力做功【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G=mg计算解答;(2)物体在水平面上所受压力等于物体重力,再由压强公式计算解答;(3)利用题中条件可求出阻力,再由W=Fs计算解答。19.(2025八下·南海期末)如题图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艘薄膜式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该运输船满载时排水量为8.25×107kg,此时水面与船底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1.5 m.图乙为满载时船从启动到匀速行驶的ν-t图像,船受到的阻力恒为2x106N.(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 1x103kg/m3)求:(1)船满载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3)船匀速行驶时的功率.【答案】(1)由题可知,船底受到水的压强为:答:船满载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答: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3)解: 匀速行驶时功率为:答:船匀速行驶时的功率【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由液体压强公式计算解答;(2)由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计算解答;(3)由功率公式计算解答。20.(2025八下·南海期末)小明同学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尝试制作微型密度计以测量小瓶酒精的密度。已知合格消毒酒精的密度范围为0.86g/cm3~0.88g/cm3.他们设计的密度计由标度杆(塑料管)、浮子(泡沫塑料球》和配重(铜丝》组成、如题图所示.(1)该密度计漂浮时,所受浮力 (选填“>”“=”或“<”)重力.(2)当酒精密度增大时,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 (选填“增大”或“减小”),标度杆上标记应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密度逐渐增大.(3)测量未知酒精时,液面位于标度杆的 A(0.86 g/cm3和B(0.88 g/cm3)之间,说明该酒精密度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4)若实际测量时液面位置难以分辨,可能的原因是标度杆直径过 (选填“大”或“小”),改进方法是 (写一条即可).【答案】(1)=(2)减小;自上而下(3)合格(4)大;换小直径的标度杆【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时,受到浮力和重力,故浮力等于重力;(2)第1空,由于密度计重力不变,酒精密度增大时,密度计仍然漂浮,故所受浮力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体积越小,即密度计浸入液体体积越小,故当酒精密度增大时,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减小;第2空,由于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体积越小,故密度计杆上越往下密度值越大,即 标度杆上标记应 自上而下密度逐渐增大;(3)已知合格消毒酒精的密度范围为0.86g/cm3~0.88g/cm3,测量未知酒精时,液面位于标度杆的 A(0.86 g/cm3和B(0.88 g/cm3)之间 ,故 该酒精密度 合格;(4)由于V浸=Sh,故当密度计横截面积越大时,标杆上两种液体密度之间的距离就越小, 故若实际测量时液面位置难以分辨,可能的原因是标度杆直径过 大,改进方法是换小直径的标度杆。故答案为:(1)=;(2)减小;自下而上;(3)合格;(4)大;换小直径的标度杆。【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分析判断;(2)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均为漂浮,故浮力不变,根据分析判断排开液体体积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判断;(3)根据给出的数据与标准数据对比判断;(4)密度计上的刻度值的距离是由密度计两种液体密度值之间的距离等于,密度计排开两种液体的体积差和横截面积之比决定的,据此分析判断。21.(2025八下·南海期末)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健身项目,采用不同的万式做俯卧撑,健身效果通常不同。(1)图甲所示的是小京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他的身体与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模型,地面对脚的力作用在O点,双手的力作用在 点,小京的重心在 点.已知小京的体重为750N,OA 长为 1m,OB 长为 1.5 m.地面对双手的合力F1与身体垂直,求得F1的大小为 N(2)图所示的是小京手扶栏杆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境,此时他的身体姿态与图甲相同,只是身体与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栏杆对手的力F2与他的身体垂直,且仍作用在B点.支点O位置不变,此时阻力臂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栏杆对手的力F2比F1 (选填“大”或“小”)对于追求提升力量, 做俯卧撑的锻炼效果更加好(选“水平地面”或者“手扶栏杆”)【答案】(1)B;A;500N(2)变小;小;水平地面【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第1空,第2空,如图甲所受,O为支点, 双手的力作用在B点, 小京的重心应在人体中心靠上一点的位置,故应在 A点;第3空,重力的力臂为OA,F的力臂为OB,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OB=GOA可得:;(2)由图可知,动力方向不变,支点位置不变,故动力臂L1不变,阻力来自于人的重力,故阻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阻力臂L2小于OA,即阻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L1不变,阻力臂L2变小,阻力等于重力,故动力F2变小,即F2比F1小,对于追求提升力量,水平地面做俯卧撑所用力更大,故锻炼效果更加好。故答案为:(1)B;A;500N;(2)变小;小;水平地面。【分析】(1)根据杠杆的五要素的概念分析判断;利用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解答;(2)分析人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时与水平地面的情况分析对比力臂的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判断。22.(2025八下·南海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材料的拉伸性在食品运输和储存中,包装材料需具备较商的拉伸强度才不易破裂,因此离分子聚乙烯(HDPE)材料被大量使用,它还用于侧逸管道、排水系垅和防水腿,制造汽车上的油箱、挡泥板和内饰件,以及医疗器城和包装材斜等。拉伸强度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拉伸强度=拉伸力/拉伸面积,以MPa为单位,它是衡量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延展能力的重受指标,反映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最大能力,如题图是某种材料的力P=kML仲长曲线图,屈服点指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形变的临界点:弹性极限指材料可完全恢复形变的最大受力。材料在受力时,会经历弹性形变(可恢复)和塑性形变(不可恢复)两个阶段。材料受力后从弹性形变阶段,进入屈服点B后出现塑性阶段,最终在断裂点E失效。(1)图中曲线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橡皮筋长期使用后变松,说明橡皮筋处在图像中的 段:(2)在OA段,材料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L成正比,可表示为F=k△L,其中k为材料特性系数.k值越大说明材料越 (选填“难”或“易”)拉伸,利用此性质可制成测量工具 ,填测量工具名称):(3)请举出材料拉伸性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某型号汽车安全带要求材料在突发状况下既能适度拉伸缓冲又要及时锁止,锁止装置需断裂拉力≥500N.技术攻关小组测试了横截面积均为1mm2三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得到数据如表,其中最大弹性拉力是指材料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拉力,即弹性极限,根据参数表,选择材料 .(选填“A”“B”或“C”)最适合.材料 最大弹性拉力/N 断裂拉力/N 最大伸长率(%)A 150 450 220B 80 380 180C 200 600 250【答案】(1)形状;AB(2)难;弹簧测力计(3)橡皮筋(4)C【知识点】弹力【解析】【解答】(1)第1空,由图可知,在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故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第2空, 橡皮筋长期使用后变松, 但仍可发生弹性形变,且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状态,故说明橡皮筋处在弹性形变加塑性形变的阶段,即AB段;(2)第1空,由塑料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L成正比,可表示为F=k△L,可知,但材料被拉伸的长度相同时,k值越大,所需要的拉力越大,即越难拉伸;第2空,弹簧测力计利用了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L成正比的原理,故利用该关系可制成弹簧测力计;(3) 橡皮筋在使用时会被拉伸,是材料拉伸性能在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实例,所以答案为橡皮筋 ;(4)某型号汽车安全带要求材料在突发状况下既能适度拉伸缓冲又要及时锁止,锁止装置需断裂拉力≥500N。材料 A 的断裂拉力为 450N,小于 500N,不满足要求;材料 B 的断裂拉力为 380N,小于 500N,不满足要求;材料 C 的断裂拉力为 600N,大于 500N,且最大弹性拉力和最大伸长率也能满足适度拉伸缓冲的要求,所以最适合的材料是 C。故答案为:(1)形状;AB;(2)难;弹簧测力计;(3)橡皮筋;(4)C。【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根据题意分析判断;(2)由 材料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L成正比,据此分析判断;弹簧测力计利用了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L成正比的原理;(3)根据生活实际分析判断;(4)分析表格中三种材料的数据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