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共1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共1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作者介绍
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湖南桃园人。当代诗人。1950年参加中华人民解放军并考入部队文工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在朝鲜战争中负伤转至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在《河北文艺》发布处女作。1956年报名到大西北拓荒。
作者介绍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并关入荣湟源看守所。后来被当做“有文化的犯人”选拔出来,在一家监狱工厂学炼钢。颠沛于青海垦区二十余年。“文革”后平反,仍坚持留在青海,在青海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出版诗集有《昌耀抒情诗集》。1994年出版《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962年8月。1957年昌耀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仅得以“赎罪者”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1962年昌耀已陷入冷寂和沉闷了,由此,他得以用理智和清醒,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
这首诗最后完成在1983年,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这也体现了诗人已经从一个“英雄”的年代大步跨入了一个真正的“人”的年代。
题目解说
“峨日朵”,实际上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于“峨堡”一词的发音。那么,“峨日朵雪峰”便是指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据此推测,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命名,只是诗人采用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整体感知
诵读《峨日朵雪峰之侧》,概括这首诗给你的感觉?
博大、苍凉、浑厚、孤独
攀登者形象
1、品读诗句“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如何理解本句中“太阳”这一意象?
太阳在这里象征着真理与信仰,诗人通过写太阳越入山海,道出了时代的变革。
2、品读诗句“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如何理解本句中“石砾”这一意象?
石砾是堆砌上去而根基根本毫不稳固,作者用石砾指代荒谬年代所谓的理想、信念、追求,而石砾的滑坡则意味着时代正从泛滥的狂热、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
3、品读诗句“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如何理解“指关节”,以及“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这个句子?
这一句则选用了“指关节”作为典型意象,即使血滴已经从鞋底渗出,指关节却依然牢牢地揳入巨石的罅隙,“指关节”就象征诗人即使面对千般险阻、万般苦痛,仍毫不退缩的坚定意志。
5、品读诗句“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如何理解本句中“蜘蛛”这一意象?
4、品读诗句“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如何理解本句中“雄鹰”和“雪豹”这两个意象?
“雄鹰”和“雪豹”一个是蓝天领主,一个是雪原上的霸主,威风凛凛,是真正的强者,“雄鹰”“雪豹”的形象在这里就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的强大、雄壮和坚韧。
选用了一个“小得可怜的蜘蛛”作为典型意象,这里的蜘蛛,与自己一同悬挂于悬崖峭壁之上,一同经历着此刻的艰难处境,“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蜘蛛,即诗人的自喻。
写作特点
①视听结合:
视觉——“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器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
写作特点
②强烈的对比:
两组意象形成鲜明而浓烈的对比:强大和弱小、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
写作特点
③拟人: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
中心思想
诗人在诗中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