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人教版(2024)第四章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CHANGES AND DISTRIBUTION OF PERCIPITATION
情境导入
诗词里的降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瑞雪兆丰年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你还知道哪些和降水有关的故事词
1.结合实例,掌握有关降水的概念和主要形式。
(综合思维)
2.根据地图、资料图表等多种形式的降水资料,分析归纳影响降水变化的主要因素;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区域认知)
3.根据降水图文资料,能够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地理实践力)
素养目标
PART . ONE
降水的变化
percipitation variation
一、降水的变化——自主学习
1.降水的概念及形式:从大气中降落的 、 、 等
,统称为降水。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根据单位时间内 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 、大雨、 等不同等级。
3.降水量的测量:基本仪器是 ,单位是( )
4.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 )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
化。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不同地区年降水
量的 不相同。


冰雹
降雨
降雨量
中雨
暴雨
雨量器
毫米(mm)
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季节分配
阅读课本79-80页,结合视频内容,完成填空: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一、降水的变化——降水形式


冰雹
想一想雾、霜、露水,属于降水吗?
一、降水的变化——降水形式
雾、霜、露水属不属于降水!!!
为什么雾、霜、露水不属于降水呢?一起来看看降水的形成过程吧
级别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日降水量(mm)
<10.0
10.0 — 24.9
25.0 — 49.9
100 — 249
>250.0
50.0 — 99.9
一、降水的变化——降水等级
一、降水的变化
中雨
小雨
大雨
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湿,但无积水或积水形成很慢。
雨滴下降连续成线,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
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溅很高,雨声激烈;地面积水形成很快。
暴雨
雨如倾盆,雨声猛烈,积水形成特别快,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
暴雨
一、降水的变化——降水测量
盛水器
漏斗
储水筒
储水瓶
盛雪口
筒盖
雨量器
量杯
测量仪器:
测量时间:
测量单位:
把一月内每日的降水量相加
把一年内每月的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雨量器和量杯
8时和20时各测量记录一次,两次结果的和为日降水量。
mm(毫米)
暴雨
一、降水的变化——降水测量
古代如何观测和记录降水
我国古代的降水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古代降水记载中,科学价值较高的是清代的《晴雨录》,它是有组织的、连续的天气记录。《晴雨录》记载的内容通常包括阴晴、雨雪、雷电、风等,其中关于雨雪的记载还特别注明下雨、下雪的起止时间,并用大、小、细、微等标量雨雪程度。此外,清代还用“雨雪分寸”衡量雨雪的大小程度。所谓“雨雪分寸”,就是用尺寸(市尺)记录每次下雨后雨水渗入土壤的深度,或者每次下雪的积雪厚度。“雨雪分寸”可以反映土壤含水状况。
时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00
175
150
125
100
75
50
25
0
2
6
4
8
10
12
月份
降水量/毫米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多雨、湿润)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少雨)
3.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4.该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5~10月份
11月~次年4月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大约745毫米
(1)绘制降水柱状图
多雨 >100mm
湿润 50mm~100mm
少雨 <50mm
一、降水的变化——降水柱状图
4、降水柱状图
(2)判读降水柱状图
降水量/毫米
(2)描述降水的变化
均匀
季节变化小
不均匀
季节变化大
A
B
一、降水的变化——降水柱状图
a.根据降水量判断多少:
0~50mm 少雨/干燥
50~100mm 湿润
>100mm 多雨
b.根据差值判断变化:
看:看最大最小值出现的月份
算:计算最大最小值差值
描述:差值大则季节变化大;反之则季节变化小。如右图:
全年多雨型
全年少雨型
冬季多雨型
夏季多雨型
全年湿润型
(2)描述降水的变化——实战演练
一、降水的变化——降水柱状图
全年多雨
全年少雨
全年湿润
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
夏季少雨
冬季多雨
PART . TWO
降水的分布
distribution of percipitation
二、降水的分布
降水的分布情况:通常用 来表示。
等降水量线图
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400
400
400
400
400
500
500
500
500
600
600
600
600
600
等降水量线特点:
A
B
C
等温线
等高线
等降水量线
①同线等量
②同图等距
③闭合曲线
④密大疏小
二、降水的分布
二、降水的分布
合作学习:根据课本82页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图4.21),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降水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下?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的降水有什么差异?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哪坡降水会多呢?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降水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下?
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一般500mm以下
一般1000mm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超过2000mm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一般500mm以下
二、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降水的分布——规律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降水有什么差异?
规律2: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一般200mm以下
一般1000mm以上
A
B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C
D
二、降水的分布——规律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规律3: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A
B
C
欧洲西部
中亚地区
东北地区
二、降水的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4.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哪坡降水会多呢?
规律4: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雨极”是(       ) 
世界的“干极”是(  )   
(1)赤道附近的年降水量大多在    毫米以上,
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    毫米以下。
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逐渐( )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   毫米以上,
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是   毫米以下。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逐渐(   )
2000
500
减少
1000
200
减少
印度的乞拉朋齐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
我国的干极和湿极在哪里?
二、降水的分布——小结
(4)山地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南北绵延约1000千米。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离岸风和秘鲁寒流综合影响下,使本区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1861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雨量达到了20447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
二、降水的分布——知识扩展
PART . THREE
知识回顾
review of knowledge
降水
降水的变化
降水的分布
降水的类型:降雨降雪降冰雹等
降水的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
绘制和阅读降水柱状图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影响因素:地形)
课堂总结
1.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世界年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趋势是(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先增多,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地迎风坡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
C.山地背风坡降水多 D.两极地区降水多
课堂练习
知识迁移
降水与农业
降水与交通
降水与传统民居
思考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