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生物试卷(八)(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生物试卷(八)(有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试生物试卷(八)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 题,每小题4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英国《每日却报》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根据两块头骨化石碎片鉴别了一个新的小型鳄鱼物种,它与恐龙共同生活在1.26亿年前,其体长仅61厘米,却长着锋利的牙齿。下列叙述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恐龙与小型鳄鱼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小型鳄鱼的进化与恐龙没有关联B.突变为小型鳄鱼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小型鳄鱼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鳄鱼群体D.自然选择决定了小型鳄鱼的进化方向
2.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个种群就是—个物种 ②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图1为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流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种群乙在被河流分割后某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其中P年时种群乙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40%、30%,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得aa个体每年减少10%,AA和Aa个体每年分别增加1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2中P点后的下一年中,种群乙中A的基因频率为55%
B.图1中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c表示生殖隔离
C.b过程会定向改变两种群的基因频率,最终使两种群的基因库有较大差异
D.图2中RT段A基因频率保持稳定,在T之后种群乙仍可能会发生进化
4.中外科学家经多年合作研究,发现circDNMT1(一种RNA分子)通过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蛋白结合诱发乳腺癌,为解决乳腺癌这一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53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B.p53蛋白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circDNMT1高表达会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变慢D.circDNMT1的基因编辑可用于乳腺癌的基础研究
5.DNA探针是能与目的DNA配对的带有标记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可检测识别区间的任意片段,并形成杂交信号。某探针可以检测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特定DNA区间。某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部分区段发生倒位,如下图所示。用上述探针检测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上“—”表示杂交信号),结果正确的是(  )
A.B.C. D.
6.三体生物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可形成含1条或2条该染色体的配子(只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现有一个三体且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植株甲,其细胞中该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以产生3种雌配子,2种雄配子B.甲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2:1:2
C.甲自交后代中该染色体为三体的植株占1/2D.甲自交后代中不含缺失染色体的植株占7/10
7.细菌内一条mRNA可能含有多个AUG密码子,仅起始密码子AUG上游有一段SD序列,该序列能与rRNA互补结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D序列很可能与转录过程的起始有关B.SD序列突变以后产生的多肽链会变长
C.mRNA中含有的多个AUG并不是都作为起始密码子D.一条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就表明有多个SD序列
8.真核细胞内的miRNA是仅由21~23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非编码RNA,miRNA是重要的双功能分子:在细胞质中,miRNA可以阻断mRNA的翻译进而发挥基因的负调控作用;在细胞核中,可以结合DNA的特殊区段,从而激活基因的转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中miRNA的水平没有差异
B.miRNA 的合成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可穿过核孔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C.在细胞质内,miRNA 可借助于A - T碱基对形成双链结构影响基因的表达
D.阻止细胞内miRNA与DNA特殊区段的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
9.基因X的表达需要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的复合物与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的结合,其表达产物可促进细胞凋亡,而生长阻滞特异转录物5(Gas5)是一种长链非编码RNA,其调控细胞凋亡的机理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as5是通过转录生成的不含有氢键的单链RNAB.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的化学组成与Gas5完全不同
C.Gas5直接抑制RNA聚合酶与基因X的启动子结合D.降低癌细胞中Gas5的含量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10.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11.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12.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腺嘌呤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总数的7/8
C.第四次复制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2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13.如图所示为某DNA复制过程的部分图解,其中rep蛋白具有解旋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rep蛋白可破坏A与C、T与G之间形成的氢键B.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
C.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随从链之间的缺口应需要DNA连接酶将其补齐
14.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B.含同源染色体2对、核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其中一个是极体
15.果蝇的灰身基因对黑身基因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对白眼基因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纯合黑身红眼雌蝇与一只纯合灰身白眼雄蝇杂交得F1,F1再自由交配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中会产生白眼雌蝇B.F1中无论雌雄都是灰身红眼
C.F2中雄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父方D.F1中雌蝇都是灰身红眼,雄蝇都是灰身白眼
16.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第II卷(非选择题)
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
17.如图①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②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b过程的实质是 ,其直接作用对象是 ,地球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 ] 。
(2)图②中在 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点时 (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 。
18.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已知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过程与分泌蛋白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Cl-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依据是 (答出两点即可)。
(2)图2显示了某种囊性纤维病的机理,而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 ,基因突变的意义是 (答出2点即可)。
(3)通过基因治疗把正常的CFTR蛋白基因导入到某患者的体细胞中,可以治愈囊性纤维病,从而使得其后代也一定不患病,该说法是 (填“正确的”或“错误的”),判断依据是 。
(4)某地区人群中每2500人中就有一个患囊性纤维病。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
①若II-3怀上二胎,为排除该二胎是否可能患囊性纤维病,可采取的产前诊断措施是
A.B超检查 B.羊水检查 C.基因检测 D.孕妇血细胞检查
②若II-2与人群中的一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 。
19.图甲、乙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主要是 。这一致病基因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过程②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字母:A.从左到右 B.从右到左)。
(2)若图甲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脯氨酸—苯丙氨酸—”,携带脯氨酸和苯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GGU、AAG,则物质a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 。图乙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 (填“相同”或“不相同”),判断的理由是 。
(3)某种实验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vy和a的控制,Avy为显性基因,表现为黄色体毛,a为隐性基因,表现为黑色体毛。将纯种黄色体毛的小鼠与纯种黑色体毛的小鼠杂交,子一代小鼠的基因型是Avya,预期的表型是 ,实际却表现出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毛色类型。原因是决定Avy基因表达水平的一段碱基序列,具有多个可发生DNA甲基化修饰的位点。位点的甲基化程度越高,基因Avy的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小鼠的体毛颜色就会趋向 。DNA甲基化常发生于DNA的CG序列密集区,发生甲基化后,这段DNA就可以和甲基化DNA结合蛋白相结合。推测甲基化程度影响基因表达的机制是 。
20.某XY性别决定型昆虫的长翅和短翅、七彩体色和单体色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可能位于同源区或者非同源区)。科研人员将长翅七彩体色雌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性昆虫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长翅单体色,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原因是 控制七彩体色和单体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 。
(2)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 ,让F2中长翅单体色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短翅单体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21.研究人员发现一株不同于野生长蔓西瓜的矮化西瓜,对其进行研究如下:
(1)将矮化西瓜自交得到F1,F1继续自交得到F2,发现F1、F2均表现矮化,表明矮秆性状是可以 的性状,将其命名为D品系。
(2)将D品系与野生型杂交,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规律。
组别 亲本 F1 F2
实验一 D品系♀×野生型♂ 野生型 野生型149株、矮化47株
实验二 D品系♂×野生型♀ 野生型 野生型109株、矮化34株
①实验一、二可判断 为隐性性状,长蔓和矮化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遗传遵循 定律。
②F2中同时出现野生型和矮化个体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其比接近于 ,推测F1产生了 种配子且比例为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C B C C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D B C
17.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c生殖隔离 QR 不一定 10%
18.(1) 主动运输 要消耗ATP,且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答出两点即可)
(2)不定向性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3)错误的 正常的CFTR蛋白基因导入的是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正常基因无法遗传给后代,其生殖细胞仍然可能会有致病基因,故其后代仍可能患病。
(4) C 1/153
19.细胞核 蛋白质的结构 A GGTAAG 相同 翻译过程的模板相同,生成的多肽氨基酸序列相同 黄色体毛 黑色 甲基化DNA结合蛋白与RNA聚合酶竞争结合位点,导致发生甲基化的DNA(基因)转录过程受到抑制,进而无法完成表达过程,影响 了相关性状的表达。
20.(1)基因的自由组合 长翅单体色:短翅单体色:长翅七彩体色:短翅七彩体色=9:3:3:1 X、Y AaXbYB
(2) 5/6 1/24
21.(1)遗传
(2) 矮化 一 基因的分离 性状分离 3:1 2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