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模拟生物试题(一)1.(2025·长沙模拟)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一群机器人穿着大花袄、扭着秧歌登场,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这群机器人不属于生物的原因是( )A.缺少自我意识 B.缺乏深度思考C.无法与人对话 D.不能生长和繁殖2.(2025·长沙模拟)某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在鱼缸里放置了适量的新鲜水草,此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使鱼缸更加美观 B.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C.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给金鱼提供恒定适宜的水温3.(2025·长沙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下列地点所属生态系统中具有此作用的是( )A.洋湖国家湿地公园 B.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C.仰天湖大草原 D.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4.(2025·长沙模拟)旱菜可适量食用,也可作为中药材,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其经高温烫煮后汤汁呈现出紫红色,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的( )A.细胞膜 B.液泡 C.细胞壁 D.细胞核5.(2025·长沙模拟)黔阳冰糖橙被誉为“橙之极品”,其结构中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A.橙皮 B.橙子瓣 C.白色丝络 D.叶肉6.(2025·长沙模拟)全世界大约有2000种鸟可以为植物传粉,它们将花药中的花粉传至( )A.花瓣 B.花丝 C.柱头 D.花柱7.(2025·长沙模拟)炎炎夏日,太阳会将建筑物晒得发烫,但行道树的叶片却不会被灼伤,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生理过程是(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8.(2025·长沙模拟)小湘妈妈体检时,医生建议她补充维生素D,适当摄入动物肝脏和鱼肝油等,推测其可能患有( )A.骨质疏松症 B.夜盲症 C.坏血病 D.贫血9.(2025·长沙模拟)二手烟对人的危害极大,其烟雾会随着呼吸系统最终到达( )A.肝脏 B.小肠 C.气管 D.肺10.(2025·长沙模拟)ICL晶体植入人的眼球中可以矫正近视。植入的ICL晶体相当于( )A.凸透镜 B.凹透镜 C.玻璃体 D.视网膜11.(2025·长沙模拟)“植物人”表现为有心跳和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说明没有损伤到(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12.(2025·长沙模拟)运动前适度的热身有助于关节囊分泌滑液到(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软骨 D.关节腔13.(2025·长沙模拟)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电子元件制作了反射弧模型(如图),其中模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结构是( )A.压力传感器 B.集成电路板 C.线路2 D.LED灯泡14.(2025·长沙模拟)重症感冒患者痊愈后再次出现相同症状时,正确的做法是( )A.直接服用之前剩下的药品 B.为更快康复,加大药量C.前往医院就诊检查 D.自行购买相同功效的药物15.(2025·长沙模拟)大雁在秋冬季节会成群结队南下迁徙,栖息时有的放哨、有的觅食,这属于(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16.(2025·长沙模拟)青口贝富含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内部柔软,外壳翠绿,推测其属于( )A.节肢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17.(2025·长沙模拟)华丽硫珠菌是一种巨型细菌,可用肉眼直接观察,无需借助显微镜。下列关于华丽硫珠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壁 B.依靠分裂生殖C.为真核生物 D.能够制造有机物18.(2025·长沙模拟)白颈长尾雉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山林地区,为保护这一物种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建立白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 B.将白颈长尾雉全部迁入动物园C.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D.建立白颈长尾雉精子库19.(2025·长沙模拟)螳螂是集多种价值于一体的重要资源昆虫,其虫体成熟前后形态和生活习性较为相似,则其发育过程不包括( )A.受精卵 B.蛹 C.若虫 D.成虫20.(2025·长沙模拟)红嘴相思鸟是湖南省的省鸟,如图鸟卵中起到固定卵黄,减少震动的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1.(2025·长沙模拟)将正在分裂的细胞制成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能在细胞核中观察到被染成深色的( )A.基因 B.染色体 C.DNA D.蛋白质22.(2025·长沙模拟)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喙形不同,以便取食不同类型的食物,请你推测出该现象的原因是( )A.人工选择 B.定向变异 C.自然选择 D.主动适应23.(2025·长沙模拟)《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凡狂犬咬人着讫,即令人狂”,患狂犬病的狗属于( )A.传播途径 B.病原体 C.抗原 D.传染源24.(2025·长沙模拟)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急救措施,下列属于其主要操作的是( )A.胸外按压 B.拨打急救电话C.测量心率 D.测量血压25.(2025·长沙模拟)为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兴趣小组测定了三种植物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率,实验结果如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条件 蚕豆种子 水浮莲种子 苋菜种子见光 97.1% 91.1% 1.8%不见光 96.8% 3.2% 96.6%A.蚕豆种子的萌发几乎不受光照影响B.光照会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C.实验过程需要保持温度相同D.光照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26.(2025·长沙模拟)以下分别是草履虫、根毛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三种细胞中的③ 控制着生命活动。(2)图甲中的生物不具有 (填细胞结构),因此不能通过自身制造有机物,其在水中旋转前进依靠的是 (填结构名称)。(3)图中利于吸收的结构有 (填序号)。27.(2025·长沙模拟)小龙虾的学名是克氏原螯虾,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体表被甲壳覆盖。小龙虾既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物种,也是一种入侵物种,其大量入侵可能会抢夺本土物种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破坏泥质堤坝等。小龙虾曾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泛滥成灾,人们采用人工捕捞、生物防治等方法控制其数量,近年来稻虾共作养殖模式被广泛应用(如图)。请回答问题:(1)据资料分析,小龙虾体表的甲壳具有 作用,水稻籽粒(不考虑稻壳)结构中具有类似作用的是 。(2)小龙虾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但其没有翅, (填“属于”或“不属于”)昆虫,小龙虾与害虫获得能量来源最终来源于 。(3)图中稻虾养殖模式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4)小龙虾作为入侵物种的危害有 (任答两点即可)。(5)资料中画线部分提到的控制小龙数量的方法和化学防治相比,优点是: (合理即可)。28.(2025·长沙模拟)小湘同学在学习完人体生理与健康后绘制了如下概念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食物中的淀粉等大分子有机物要经过 作用才能被细胞吸收。(2)D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其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3)氧气通过 作用进入B系统,C系统由心脏、 和血液组成。29.(2025·长沙模拟)2024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自体干细胞成功逆转1型糖尿病的研究成果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这在糖尿病治疗领域是重大突破。请回答下列问题:(1)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胰岛分泌的 不足,导致血液中的 不能被有效利用和储存。(2)如图,从患者体内提取的干细胞经诱导后通过①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加,随之经过[②] 过程形成了胰岛组织,这一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3)胰岛移植可以治疗1型糖尿病,移植他人的胰岛进入体内会被识别为 ,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请分析使用人体自身干细胞进行移植的优势: 。(4)糖尿病患者一般通过注射某种药物来缓解病情,若口服此种药物则会被胃液、肠液和胰液等分解为氨基酸,推测该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 。(5)请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提出两条预防糖尿病的建议: (合理即可)。30.(2025·长沙模拟)随着土壤盐渍化逐步加剧,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合理施用氮肥是否能缓解盐胁迫对西瓜植株根部的伤害,用西瓜幼苗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盐胁迫是一种影响植物生长的 (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2)本实验中施氮量为0的一组实验是 (填“对照”或“实验”)组,本实验中设计的施氮量梯度为 mmol·L-1。(3)西瓜幼苗总根长有差异,主要是由 不同引起的。测定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后,需要取 ,以减小实验误差。(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施氮能够 (填“促进”或“抑制”)西瓜幼苗根部的生长。(5)若同学们想进一步探究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的施氮肥量。请设计相关实验: 。31.(2025·长沙模拟)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用豌豆进行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其中一项杂交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基因用D、d表示):(1)孟德尔进行的7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除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外,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写出其余6对中的任意1对)。(2)F1高茎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F2中矮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数量之比接近 。(3)若将F1中的高茎豌豆与F2中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 ,请在图2中画出子代中矮茎豌豆的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4)若将高茎豌豆种植于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会遗传给后代吗?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BC.自我意识、深度思考和与人对话也不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故缺乏自我意识、深度思考、无法与人对话都不能作为判断机器人不属于生物的原因,ABC不符合题意。D.生长和繁殖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故不能生长和繁殖可用来判断机器人不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 水草有一定美化作用,但这不是在鱼缸放水草的 “主要目的” , A不符合题意。B. 水草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可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满足金鱼呼吸需求,这是主要目的 ,B符合题意。C. 水草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不是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C不符合题意。D.在鱼缸里放置了适量的新鲜水草,与“给金鱼提供恒定适宜的水温”无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3.【答案】B【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解析】【解答】A. 洋湖国家湿地公园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净化水质、蓄洪抗旱,不是 “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功能 )”, A不符合题意。B.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符合 “绿色水库” 的功能, B符合题意。C.仰天湖大草原属于草原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D.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属于海洋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生产氧气的70%;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农作物。4.【答案】A【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解析】【解答】A.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 所以, 高温烫煮破坏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原本在液泡中的色素等物质流出,使汤汁呈现紫红色 , A符合题意。B. 液泡是储存色素的结构,但色素流出是因为细胞膜被破坏,不是液泡被破坏导致色素流出 ,B不符合题意。C.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C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植物细胞中,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界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5.【答案】C【知识点】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解析】【解答】A. 橙皮位于橙子表面,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A错误。B. 橙子瓣主要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 B错误。C. 白色丝络能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属于输导组织 , C正确。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薄壁组织,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名称 分布 主要特征 功能分生组织 分生区、形成层、芽的生长点 细胞核大、细胞壁薄、细胞质浓 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组织 叶表皮、果皮、种皮 细胞排列紧密、整齐 保护作用营养组织 果肉、叶肉、储藏根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存营养物质输导组织 导管、筛管 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机械组织 茎、叶柄、果皮处 细胞壁较厚 支持和保护6.【答案】C【知识点】传粉及其类型【解析】【解答】A. 花瓣主要起保护和吸引昆虫等作用,花粉不会传至花瓣, A不符合题意。B. 花丝是支撑花药的结构,花粉从花药散发,不会传至花丝, B不符合题意。CD.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雌蕊,柱头 接受黏附并引导花粉萌发,花柱 作为花粉管的通道将精子输送至子房内部,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传粉就是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依靠的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7.【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A. 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储存能量,与降低叶片温度无关, A不符合题意。B. 蒸腾作用能散失水分,带走热量,降低叶片温度,所以行道树叶片不会被灼伤, B符合题意。C.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C不符合题意。D.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庞大的表面积,主要是根尖上着生的根毛,与土壤水分相接触,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8.【答案】A【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解析】【解答】A. 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 D 易患佝偻病(儿童 )、骨质疏松症(成人 )。补充维生素 D 和摄入动物肝脏(含维生素 D 等 )、鱼肝油(富含维生素 D ),可推测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 A符合题意。B.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得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B不符合题意。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时引起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故C不符合题意。D. 贫血多因缺铁或蛋白质等,与维生素 D 缺乏关联小,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标准米、标准粉、肾脏等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蛋黄、动物肝脏9.【答案】D【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解析】【解答】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首先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人体,随后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部。在肺部,这些有害物质可以进入血液,进而影响全身健康。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10.【答案】B【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解析】【解答】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常用于矫正远视眼,A不符合题意。B. ICL 晶体植入矫正近视,其原理类似于佩戴凹透镜,植入的 ICL 晶体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调整,使物像能准确成像在视网膜上,B符合题意。C.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位于晶状体后面,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主要起支撑眼球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并不具有矫正视力的光学功能,所以植入的ICL晶体不可能是玻璃体,C不符合题意。D.视网膜上面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并将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视网膜本身不是光学元件,不能矫正视力,所以植入的ICL晶体不可能是视网膜,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11.【答案】C【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解析】【解答】A. 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 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植物人” 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说明大脑可能受损, A错误。B.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植物人” 不能自主活动,说明小脑可能受损, B错误。C.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故“植物人”表现为有心跳和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说明没有损伤到脑干,C正确。D.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植物人的脊髓已经受损,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 功能大脑 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 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活动的中枢脊髓 能对外界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传导,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12.【答案】D【知识点】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解析】【解答】AB. 关节头和关节窝是关节面的组成部分,滑液不直接分泌到关节头、关节窝, AB不符合题意。C.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虽然它有助于减少摩擦,但滑液并不是直接分泌到关节软骨上的。滑液填充在关节腔中,间接地润滑关节软骨,C不符合题意。D.关节囊分泌的滑液进入关节腔,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在关节囊里面和外面还有韧带,使两块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因此关节既灵活又牢固。13.【答案】D【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解析】【解答】A.压力传感器模拟的是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非作出反应的结构,A不符合题意。B.集成电路板模拟的是神经中枢,负责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不是作出反应的结构,B不符合题意。C.线路2模拟的是传出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不是作出反应的结构,C不符合题意。D.LED灯泡模拟的是效应器,在反射弧模型中,它会在接收到信号后发光,模拟对刺激作出反应,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14.【答案】C【知识点】安全用药【解析】【解答】A. 之前剩下的药品可能因保存不当变质,且再次出现症状时病情可能有变化,直接服用存在安全风险, A错误。B. 加大药量会导致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危害身体健康,不能为追求更快康复而盲目加大药量, B错误。C.患了感冒,应去医院就诊,请医生根据症状开药方并遵医嘱服药,C正确。D.应对症用药,不能自行到药店购买OTC标志的感冒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身体不好,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15.【答案】B【知识点】社会行为;动物行为的类型【解析】【解答】A. 取食行为主要是指动物获取食物的行为,题干中 “放哨、觅食” 不只是单纯的取食,还有分工协作, A错误。B. 社会行为是指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大雁迁徙时成群结队,栖息时有放哨、觅食的分工,体现了群体内的分工合作,属于社会行为, B正确。C.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题干中未涉及此类行为,C错误。D. 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题干中未体现, 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的蜂群中,有蜂王、雄峰和工蜂之分,但它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猩猩和狒狒等群体中都有一只“首领”等。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平等”.营社群生活的动物还有蚂蚁、白蚁、大雁、狮子等。16.【答案】C【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A.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青口贝不具备这些特征, A错误。B.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青口贝不符合腔肠动物特征, B错误。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青口贝内部柔软,有外壳,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C正确。D.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沙蚕等,青口贝不满足这些特点,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17.【答案】B【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营养方式【解析】【解答】A. 细菌有细胞壁,华丽硫珠菌属于细菌,有细胞壁, A错误。B. 细菌依靠分裂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华丽硫珠菌作为细菌,依靠分裂生殖, B正确。C.细菌(如华丽硫珠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D.细菌(如华丽硫珠菌)体内无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和储存能量,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大多数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18.【答案】A【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析】【解答】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对于栖息在山林地区的白颈长尾雉,建立自然保护区能为其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保护其栖息地等, A符合题意。B. 将白颈长尾雉全部迁入动物园,属于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不是最有效的措施,且大规模迁移可能影响其生存繁衍, B不符合题意。C.国家还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C不符合题意。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建立白颈长尾雉精子库,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答案】B【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解析】【解答】 螳螂的虫体成熟前后形态和生活习性较为相似,说明它进行的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不包括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20.【答案】C【知识点】鸟卵的结构【解析】【解答】A. ①胚盘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A不符合题意。B. ②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物质,还能保护卵细胞, B不符合题意。C.③系带起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减少震动,卵细胞包括胚盘、卵黄和卵黄膜,C符合题意。D.④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图中:①胚盘,②卵白,③系带,④卵黄。鸟卵的结构: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膜:起保护作用。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21.【答案】B【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解答】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将正在分裂的细胞制成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后,能在细胞核中观察到被染成深色的染色体,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22.【答案】C【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解析】【解答】A. 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对生物的变异进行选择,题干中地雀喙形的差异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A不符合题意。B.变异不是定向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其发生并不以特定的环境适应为目标,B不符合题意。C.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由于环境不同,食物类型不同,喙形不同的地雀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符合题意。D. 生物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主动适应,生物不能主动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23.【答案】D【知识点】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解析】【解答】A、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患狂犬病的狗不是传播途径,A 错误。B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患狂犬病的狗是动物,不是病原体,狂犬病病毒才是病原体,B 错误。C 、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患狂犬病的狗不属于抗原的范畴(从传染病环节角度 ),C 错误。D、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狂犬病的狗能够散播狂犬病病毒,属于传染源,D 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24.【答案】A【知识点】急救常识【解析】【解答】A 、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胸外按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A 正确。B 、拨打急救电话是急救的前期步骤,但不是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B 错误。C 、测量心率是评估患者状况的手段,不是心肺复苏术的操作内容,C 错误。D 、测量血压同样是评估手段,并非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D 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心肺复苏第一步“胸外按压”。找到胸骨中下段,也即是两乳头联线的中点位置,或剑突上两横指。把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联线中点位置,手掌根部重叠,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按压深度为至少5cm。按压频率控制在100~120次/分,放松与按压比例为1:1,注意需让胸廓回弹。心肺复苏第二步“开放气道”。救援者需将伤者姿势摆正为仰卧位置,处于伤者右侧以方便施救。左手掌根轻压于伤者额头,并用右手食指与中指将伤者的下巴轻轻抬起。查看伤者是否还有呼吸或呼吸是否顺畅。心肺复苏第三步“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前要注意清理口腔(如可见有液体、固体异物、假牙等阻塞无意识患者的气道时,可采用手指清除法)。一般采用托颌法/仰头抬颏法。人工呼吸时注意捏闭鼻孔、口对全口、自然吸气、适力吹入。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连续吹气两次、胸廓起伏避免过度通气、不要吹气过多或吹气过猛。最后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患者的呼吸声或者触摸患者颈动脉是否搏动。25.【答案】D【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解答】A.蚕豆种子见光发芽率97.1%,不见光发芽率96.8%,两者差异小,说明蚕豆种子的萌发几乎不受光照影响,A不符合题意。B.见光条件下苋菜种子发芽率是1.8%,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是96.6%,所以苋菜种子在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低于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即光照会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B不符合题意。C.本实验是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故除光照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即实验过程需要保持温度相同,C不符合题意。D. 由实验结果可知,蚕豆种子萌发受光照影响小,水浮莲种子见光萌发好、不见光萌发差,苋菜种子不见光萌发好、见光萌发差,说明光照不是所有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6.【答案】(1)细胞核(2)叶绿体;纤毛(3)⑤⑥【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单细胞生物;小肠的结构和功能【解析】【解答】(1)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图中三种细胞中的③是细胞核,所以③细胞核控制着生命活动 。(2)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图甲是草履虫,不具有叶绿体,因此不能通过自身制造有机物,其在水中旋转前进依靠的是纤毛。(3)图中⑤是根毛,根毛的出现增大了吸水面积,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图中⑥是小肠绒毛,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分析】图中:①纤毛,②表膜,③细胞核,④细胞膜,⑤根毛,⑥小肠绒毛。(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内含遗传信息,控制着生命活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其内含有的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故图中三种细胞中的③细胞核控制着生命活动。(2)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图甲是草履虫,不具有叶绿体,因此不能通过自身制造有机物,其在水中旋转前进依靠的是纤毛。(3)图中⑤是根毛,根毛的出现增大了吸水面积,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图中⑥是小肠绒毛,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27.【答案】(1)保护;果皮(2)不属于;太阳能(3)3;杂草→小龙虾(4)抢夺本土物种生存资源(5)减少环境污染【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解答】(1)小龙虾体表的甲壳能保护其内部柔软结构,起到保护作用;水稻稻粒的果皮对内部的种子等有保护作用,所以水稻稻粒(不考虑稻壳 )结构中具有类似作用的是果皮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小龙虾没有翅,不具备昆虫的特征,所以不属于昆虫;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小龙虾与害虫获得能量需通过取食,其能量源头是太阳能 。(3)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杂草→害虫→小龙虾;杂草→小龙虾;水稻→害虫→小龙虾,共3条,其中最短的是杂草→小龙虾。(4)从题干可知,小龙虾作为入侵物种,会抢夺本土物种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还会破坏泥质堤坝等。(5)人工捕捞、生物防治相比化学防治,不会使用化学药剂,可减少环境污染,也不会伤害有益生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分析】(1) 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4)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1)小龙虾体表的甲壳可以保护内部柔软器官并起到支持作用。水稻籽粒是果实,因此水稻籽粒(不考虑稻壳)中,果皮包裹着种子,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和甲壳作用类似。(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小龙虾没有翅且身体分部与昆虫不同,所以不属于昆虫。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小龙虾与害虫获得能量来源最终都是太阳能。(3)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杂草→害虫→小龙虾;杂草→小龙虾;水稻→害虫→小龙虾,共3条,其中最短的是杂草→小龙虾。(4)从题干可知,小龙虾作为入侵物种,会抢夺本土物种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还会破坏泥质堤坝等。(5)人工捕捞、生物防治相比化学防治,不会使用化学药剂,可减少环境污染,也不会伤害有益生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28.【答案】(1)消化(2)肾脏;肾单位(3)扩散;血管【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泌尿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解析】【解答】(1)食物中的淀粉等大分子有机物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需要经过消化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如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后,才能被细胞吸收 。所以食物中的淀粉等大分子有机物要经过消化作用才能被细胞吸收 。(2)由图可知,D系统能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负责过滤、重吸收等尿液形成过程 。所以D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其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3)B系统是呼吸系统,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呼吸系统,由肺泡进入血液,随C循环系统运输到身体各处组织细,C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分析】图中: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1)淀粉初步消化场所是口腔,初步消化液是唾液,初步消化产物是麦芽糖,最终消化场所是小肠,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食物中的淀粉等大分子有机物要经过消化作用才能被细胞吸收。(2)D系统是泌尿系统,其主要器官是肾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3)B系统是呼吸系统,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呼吸系统,由肺泡进入血液,随C循环系统运输到身体各处组织细,C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29.【答案】(1)胰岛素;葡萄糖(2)细胞分化;没有(3)抗原;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4)蛋白质(5)控制饮食中糖分摄入,避免高糖食物;定期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食物的消化;激素调节;抗原和抗体;过敏反应和免疫排斥【解析】【解答】(1)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糖尿病主要因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导致血液中葡萄糖(血糖 )不能被有效利用和储存,血糖浓度升高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干细胞经过②细胞分化过程形成了胰岛组织,这一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3)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其是“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胰岛进入体内会被识别为抗原,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自体再生胰岛组织的形成,源于自体细胞,经一系列干细胞技术通过分化生成。将这种再生胰岛组织移植回患者体内,可以发挥其胰岛素分泌功能。这样使用人体自身干细胞进行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4)胃液、肠液、胰液含消化蛋白质的酶,药物口服被分解为氨基酸,说明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但一般胰岛素不能口服,这里根据消化结果推断成分 ) 。(5)糖尿病预防和注意事项一般有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避免不良习惯等。1.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建议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如糖果、肥肉等,增加蔬菜和全谷物比例。2.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能增强身体代谢。3.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建议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4.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血糖监测。5.避免不良习惯:避免不良习惯,如吸烟和酗酒,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建议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分析】图中: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1)结合分析,糖尿病一般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和储存,导致血糖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干细胞经过②细胞分化过程形成了胰岛组织,这一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3)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其是“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胰岛进入体内会被识别为抗原,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自体再生胰岛组织的形成,源于自体细胞,经一系列干细胞技术通过分化生成。将这种再生胰岛组织移植回患者体内,可以发挥其胰岛素分泌功能。这样使用人体自身干细胞进行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4)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因此,可推测该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5)糖尿病预防和注意事项一般有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避免不良习惯等。1.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建议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如糖果、肥肉等,增加蔬菜和全谷物比例。2.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能增强身体代谢。3.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建议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4.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血糖监测。5.避免不良习惯:避免不良习惯,如吸烟和酗酒,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建议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30.【答案】(1)非生物(2)对照;5(3)施氮量;平均值(4)促进(5)在0-20mmol·L-1之间缩小施氮量梯度,设置多个实验组,如0、2、4、6、8、10、12、14、16、18、20mmol·L-1,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找出总根长最长时对应的施氮量,即为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的施氮肥量【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解析】【解答】(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盐胁迫是土壤盐分过高形成的环境压力,属于非生物因素 。(2)在对照实验中,未经过实验变量改变的组是对照组,本实验中施氮量为0的一组实验是对照组。根据图表的施氮量可知,本实验中设计的施氮量梯度为5mmol·L-1。(3)氮肥主要作用包括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光合作用等。西瓜幼苗总根长有差异,主要是由施氮量不同引起的。测定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后,需要取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4)观图表曲线可知,当施氮量为0-15mmol·时,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是逐渐增加;后西瓜的总根长开始减小,可得出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施氮能够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的生长。(5)为探究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施氮肥量可通过以下实验操作,在0-20mmol·L-1之间缩小施氮量梯度,设置多个实验组,如0、2、4、6、8、10、12、14、16、18、20mmol·L-1,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找出总根长最长时对应的施氮量,即为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的施氮肥量。【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1)盐胁迫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过程产生显著影响。(2)在对照实验中,未经过实验变量改变的组是对照组,本实验中施氮量为0的一组实验是对照组。根据图表的施氮量可知,本实验中设计的施氮量梯度为5mmol·L-1。(3)氮肥主要作用包括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光合作用等。西瓜幼苗总根长有差异,主要是由施氮量不同引起的。测定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后,需要取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4)观图表曲线可知,当施氮量为0-15mmol·时,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是逐渐增加;后西瓜的总根长开始减小,可得出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施氮能够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的生长。(5)为探究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施氮肥量可通过以下实验操作,在0-20mmol·L-1之间缩小施氮量梯度,设置多个实验组,如0、2、4、6、8、10、12、14、16、18、20mmol·L-1,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找出总根长最长时对应的施氮量,即为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的施氮肥量。31.【答案】(1)圆粒和皱粒(2)变异;1:3(3)Dd;(4)不会;这种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以穿的变异,所以不会遗传给后代【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解析】【解答】(1)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孟德尔选用的豌豆 7 对相对性状,除高茎和矮茎外,还有圆粒和皱粒、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红花和白花、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豆荚绿色和豆荚黄色、花顶生和花腋生 等。(2)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F1高茎自交后代出现矮茎,亲子代间出现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F2中矮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数量之比为2001:6022≈1:3,即接近1:3。(3)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D,矮茎的基因组成为dd,则F1的基因组成为Dd;若将F1中的高茎豌豆(Dd)与F2中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后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下:在图2中画出子代中矮茎豌豆的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如下:(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是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异,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3)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1)孟德尔进行的7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除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外,其他六对性状包括:种子形状:圆粒和皱粒;种子颜色:黄色和绿色;花的颜色:紫色和白色;花的位置:腋生和终生;荚果形状:饱满和不饱满;籽粒颜色:灰色和白色。(2)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F1高茎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F2中矮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数量之比为2001:6022≈1:3,即接近1:3。(3)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D,矮茎的基因组成为dd,则F1的基因组成为Dd;若将F1中的高茎豌豆(Dd)与F2中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后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下:在图2中画出子代中矮茎豌豆的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如下:(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是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异,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1 / 1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模拟生物试题(一)1.(2025·长沙模拟)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一群机器人穿着大花袄、扭着秧歌登场,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这群机器人不属于生物的原因是( )A.缺少自我意识 B.缺乏深度思考C.无法与人对话 D.不能生长和繁殖【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BC.自我意识、深度思考和与人对话也不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故缺乏自我意识、深度思考、无法与人对话都不能作为判断机器人不属于生物的原因,ABC不符合题意。D.生长和繁殖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故不能生长和繁殖可用来判断机器人不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025·长沙模拟)某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在鱼缸里放置了适量的新鲜水草,此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使鱼缸更加美观 B.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C.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给金鱼提供恒定适宜的水温【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A. 水草有一定美化作用,但这不是在鱼缸放水草的 “主要目的” , A不符合题意。B. 水草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可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满足金鱼呼吸需求,这是主要目的 ,B符合题意。C. 水草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不是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C不符合题意。D.在鱼缸里放置了适量的新鲜水草,与“给金鱼提供恒定适宜的水温”无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3.(2025·长沙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下列地点所属生态系统中具有此作用的是( )A.洋湖国家湿地公园 B.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C.仰天湖大草原 D.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答案】B【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解析】【解答】A. 洋湖国家湿地公园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净化水质、蓄洪抗旱,不是 “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功能 )”, A不符合题意。B.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符合 “绿色水库” 的功能, B符合题意。C.仰天湖大草原属于草原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D.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属于海洋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生产氧气的70%;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农作物。4.(2025·长沙模拟)旱菜可适量食用,也可作为中药材,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其经高温烫煮后汤汁呈现出紫红色,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的( )A.细胞膜 B.液泡 C.细胞壁 D.细胞核【答案】A【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解析】【解答】A.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 所以, 高温烫煮破坏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原本在液泡中的色素等物质流出,使汤汁呈现紫红色 , A符合题意。B. 液泡是储存色素的结构,但色素流出是因为细胞膜被破坏,不是液泡被破坏导致色素流出 ,B不符合题意。C.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C不符合题意。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植物细胞中,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细胞的生活需要水和其他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界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但是它并没有将细胞封闭起来。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5.(2025·长沙模拟)黔阳冰糖橙被誉为“橙之极品”,其结构中属于输导组织的是( )A.橙皮 B.橙子瓣 C.白色丝络 D.叶肉【答案】C【知识点】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解析】【解答】A. 橙皮位于橙子表面,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A错误。B. 橙子瓣主要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 B错误。C. 白色丝络能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属于输导组织 , C正确。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薄壁组织,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名称 分布 主要特征 功能分生组织 分生区、形成层、芽的生长点 细胞核大、细胞壁薄、细胞质浓 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组织 叶表皮、果皮、种皮 细胞排列紧密、整齐 保护作用营养组织 果肉、叶肉、储藏根 细胞壁薄、液泡大 储存营养物质输导组织 导管、筛管 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机械组织 茎、叶柄、果皮处 细胞壁较厚 支持和保护6.(2025·长沙模拟)全世界大约有2000种鸟可以为植物传粉,它们将花药中的花粉传至( )A.花瓣 B.花丝 C.柱头 D.花柱【答案】C【知识点】传粉及其类型【解析】【解答】A. 花瓣主要起保护和吸引昆虫等作用,花粉不会传至花瓣, A不符合题意。B. 花丝是支撑花药的结构,花粉从花药散发,不会传至花丝, B不符合题意。CD.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雌蕊,柱头 接受黏附并引导花粉萌发,花柱 作为花粉管的通道将精子输送至子房内部,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传粉就是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异花传粉依靠的外力主要有昆虫和风力。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7.(2025·长沙模拟)炎炎夏日,太阳会将建筑物晒得发烫,但行道树的叶片却不会被灼伤,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生理过程是(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A. 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储存能量,与降低叶片温度无关, A不符合题意。B. 蒸腾作用能散失水分,带走热量,降低叶片温度,所以行道树叶片不会被灼伤, B符合题意。C.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C不符合题意。D.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庞大的表面积,主要是根尖上着生的根毛,与土壤水分相接触,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8.(2025·长沙模拟)小湘妈妈体检时,医生建议她补充维生素D,适当摄入动物肝脏和鱼肝油等,推测其可能患有( )A.骨质疏松症 B.夜盲症 C.坏血病 D.贫血【答案】A【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解析】【解答】A. 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 D 易患佝偻病(儿童 )、骨质疏松症(成人 )。补充维生素 D 和摄入动物肝脏(含维生素 D 等 )、鱼肝油(富含维生素 D ),可推测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 A符合题意。B.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得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B不符合题意。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时引起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故C不符合题意。D. 贫血多因缺铁或蛋白质等,与维生素 D 缺乏关联小,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标准米、标准粉、肾脏等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蛋黄、动物肝脏9.(2025·长沙模拟)二手烟对人的危害极大,其烟雾会随着呼吸系统最终到达( )A.肝脏 B.小肠 C.气管 D.肺【答案】D【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解析】【解答】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首先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人体,随后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部。在肺部,这些有害物质可以进入血液,进而影响全身健康。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10.(2025·长沙模拟)ICL晶体植入人的眼球中可以矫正近视。植入的ICL晶体相当于( )A.凸透镜 B.凹透镜 C.玻璃体 D.视网膜【答案】B【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解析】【解答】A.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常用于矫正远视眼,A不符合题意。B. ICL 晶体植入矫正近视,其原理类似于佩戴凹透镜,植入的 ICL 晶体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调整,使物像能准确成像在视网膜上,B符合题意。C.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位于晶状体后面,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主要起支撑眼球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并不具有矫正视力的光学功能,所以植入的ICL晶体不可能是玻璃体,C不符合题意。D.视网膜上面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并将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视网膜本身不是光学元件,不能矫正视力,所以植入的ICL晶体不可能是视网膜,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11.(2025·长沙模拟)“植物人”表现为有心跳和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说明没有损伤到(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答案】C【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解析】【解答】A. 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 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植物人” 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说明大脑可能受损, A错误。B.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植物人” 不能自主活动,说明小脑可能受损, B错误。C.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故“植物人”表现为有心跳和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说明没有损伤到脑干,C正确。D.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植物人的脊髓已经受损,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 功能大脑 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 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活动的中枢脊髓 能对外界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传导,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12.(2025·长沙模拟)运动前适度的热身有助于关节囊分泌滑液到( )A.关节头 B.关节窝 C.关节软骨 D.关节腔【答案】D【知识点】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解析】【解答】AB. 关节头和关节窝是关节面的组成部分,滑液不直接分泌到关节头、关节窝, AB不符合题意。C.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虽然它有助于减少摩擦,但滑液并不是直接分泌到关节软骨上的。滑液填充在关节腔中,间接地润滑关节软骨,C不符合题意。D.关节囊分泌的滑液进入关节腔,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在关节囊里面和外面还有韧带,使两块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因此关节既灵活又牢固。13.(2025·长沙模拟)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电子元件制作了反射弧模型(如图),其中模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结构是( )A.压力传感器 B.集成电路板 C.线路2 D.LED灯泡【答案】D【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解析】【解答】A.压力传感器模拟的是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非作出反应的结构,A不符合题意。B.集成电路板模拟的是神经中枢,负责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不是作出反应的结构,B不符合题意。C.线路2模拟的是传出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不是作出反应的结构,C不符合题意。D.LED灯泡模拟的是效应器,在反射弧模型中,它会在接收到信号后发光,模拟对刺激作出反应,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14.(2025·长沙模拟)重症感冒患者痊愈后再次出现相同症状时,正确的做法是( )A.直接服用之前剩下的药品 B.为更快康复,加大药量C.前往医院就诊检查 D.自行购买相同功效的药物【答案】C【知识点】安全用药【解析】【解答】A. 之前剩下的药品可能因保存不当变质,且再次出现症状时病情可能有变化,直接服用存在安全风险, A错误。B. 加大药量会导致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危害身体健康,不能为追求更快康复而盲目加大药量, B错误。C.患了感冒,应去医院就诊,请医生根据症状开药方并遵医嘱服药,C正确。D.应对症用药,不能自行到药店购买OTC标志的感冒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身体不好,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15.(2025·长沙模拟)大雁在秋冬季节会成群结队南下迁徙,栖息时有的放哨、有的觅食,这属于(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答案】B【知识点】社会行为;动物行为的类型【解析】【解答】A. 取食行为主要是指动物获取食物的行为,题干中 “放哨、觅食” 不只是单纯的取食,还有分工协作, A错误。B. 社会行为是指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大雁迁徙时成群结队,栖息时有放哨、觅食的分工,体现了群体内的分工合作,属于社会行为, B正确。C.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题干中未涉及此类行为,C错误。D. 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题干中未体现, 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的蜂群中,有蜂王、雄峰和工蜂之分,但它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猩猩和狒狒等群体中都有一只“首领”等。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平等”.营社群生活的动物还有蚂蚁、白蚁、大雁、狮子等。16.(2025·长沙模拟)青口贝富含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内部柔软,外壳翠绿,推测其属于( )A.节肢动物 B.腔肠动物 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答案】C【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解析】【解答】A.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青口贝不具备这些特征, A错误。B.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青口贝不符合腔肠动物特征, B错误。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青口贝内部柔软,有外壳,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C正确。D.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沙蚕等,青口贝不满足这些特点,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17.(2025·长沙模拟)华丽硫珠菌是一种巨型细菌,可用肉眼直接观察,无需借助显微镜。下列关于华丽硫珠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壁 B.依靠分裂生殖C.为真核生物 D.能够制造有机物【答案】B【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营养方式【解析】【解答】A. 细菌有细胞壁,华丽硫珠菌属于细菌,有细胞壁, A错误。B. 细菌依靠分裂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华丽硫珠菌作为细菌,依靠分裂生殖, B正确。C.细菌(如华丽硫珠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D.细菌(如华丽硫珠菌)体内无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和储存能量,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大多数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18.(2025·长沙模拟)白颈长尾雉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山林地区,为保护这一物种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建立白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 B.将白颈长尾雉全部迁入动物园C.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D.建立白颈长尾雉精子库【答案】A【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析】【解答】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对于栖息在山林地区的白颈长尾雉,建立自然保护区能为其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保护其栖息地等, A符合题意。B. 将白颈长尾雉全部迁入动物园,属于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不是最有效的措施,且大规模迁移可能影响其生存繁衍, B不符合题意。C.国家还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C不符合题意。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建立白颈长尾雉精子库,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2025·长沙模拟)螳螂是集多种价值于一体的重要资源昆虫,其虫体成熟前后形态和生活习性较为相似,则其发育过程不包括( )A.受精卵 B.蛹 C.若虫 D.成虫【答案】B【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解析】【解答】 螳螂的虫体成熟前后形态和生活习性较为相似,说明它进行的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不包括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20.(2025·长沙模拟)红嘴相思鸟是湖南省的省鸟,如图鸟卵中起到固定卵黄,减少震动的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知识点】鸟卵的结构【解析】【解答】A. ①胚盘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A不符合题意。B. ②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物质,还能保护卵细胞, B不符合题意。C.③系带起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减少震动,卵细胞包括胚盘、卵黄和卵黄膜,C符合题意。D.④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图中:①胚盘,②卵白,③系带,④卵黄。鸟卵的结构: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膜:起保护作用。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21.(2025·长沙模拟)将正在分裂的细胞制成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能在细胞核中观察到被染成深色的( )A.基因 B.染色体 C.DNA D.蛋白质【答案】B【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解答】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将正在分裂的细胞制成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后,能在细胞核中观察到被染成深色的染色体,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22.(2025·长沙模拟)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喙形不同,以便取食不同类型的食物,请你推测出该现象的原因是( )A.人工选择 B.定向变异 C.自然选择 D.主动适应【答案】C【知识点】生物进化的学说【解析】【解答】A. 人工选择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对生物的变异进行选择,题干中地雀喙形的差异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A不符合题意。B.变异不是定向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其发生并不以特定的环境适应为目标,B不符合题意。C.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由于环境不同,食物类型不同,喙形不同的地雀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符合题意。D. 生物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主动适应,生物不能主动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23.(2025·长沙模拟)《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凡狂犬咬人着讫,即令人狂”,患狂犬病的狗属于( )A.传播途径 B.病原体 C.抗原 D.传染源【答案】D【知识点】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解析】【解答】A、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患狂犬病的狗不是传播途径,A 错误。B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患狂犬病的狗是动物,不是病原体,狂犬病病毒才是病原体,B 错误。C 、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患狂犬病的狗不属于抗原的范畴(从传染病环节角度 ),C 错误。D、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狂犬病的狗能够散播狂犬病病毒,属于传染源,D 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24.(2025·长沙模拟)心肺复苏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急救措施,下列属于其主要操作的是( )A.胸外按压 B.拨打急救电话C.测量心率 D.测量血压【答案】A【知识点】急救常识【解析】【解答】A 、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胸外按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A 正确。B 、拨打急救电话是急救的前期步骤,但不是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B 错误。C 、测量心率是评估患者状况的手段,不是心肺复苏术的操作内容,C 错误。D 、测量血压同样是评估手段,并非心肺复苏术的主要操作,D 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心肺复苏第一步“胸外按压”。找到胸骨中下段,也即是两乳头联线的中点位置,或剑突上两横指。把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联线中点位置,手掌根部重叠,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按压深度为至少5cm。按压频率控制在100~120次/分,放松与按压比例为1:1,注意需让胸廓回弹。心肺复苏第二步“开放气道”。救援者需将伤者姿势摆正为仰卧位置,处于伤者右侧以方便施救。左手掌根轻压于伤者额头,并用右手食指与中指将伤者的下巴轻轻抬起。查看伤者是否还有呼吸或呼吸是否顺畅。心肺复苏第三步“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前要注意清理口腔(如可见有液体、固体异物、假牙等阻塞无意识患者的气道时,可采用手指清除法)。一般采用托颌法/仰头抬颏法。人工呼吸时注意捏闭鼻孔、口对全口、自然吸气、适力吹入。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连续吹气两次、胸廓起伏避免过度通气、不要吹气过多或吹气过猛。最后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患者的呼吸声或者触摸患者颈动脉是否搏动。25.(2025·长沙模拟)为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兴趣小组测定了三种植物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率,实验结果如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条件 蚕豆种子 水浮莲种子 苋菜种子见光 97.1% 91.1% 1.8%不见光 96.8% 3.2% 96.6%A.蚕豆种子的萌发几乎不受光照影响B.光照会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C.实验过程需要保持温度相同D.光照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答案】D【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解答】A.蚕豆种子见光发芽率97.1%,不见光发芽率96.8%,两者差异小,说明蚕豆种子的萌发几乎不受光照影响,A不符合题意。B.见光条件下苋菜种子发芽率是1.8%,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是96.6%,所以苋菜种子在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低于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即光照会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B不符合题意。C.本实验是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故除光照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即实验过程需要保持温度相同,C不符合题意。D. 由实验结果可知,蚕豆种子萌发受光照影响小,水浮莲种子见光萌发好、不见光萌发差,苋菜种子不见光萌发好、见光萌发差,说明光照不是所有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6.(2025·长沙模拟)以下分别是草履虫、根毛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三种细胞中的③ 控制着生命活动。(2)图甲中的生物不具有 (填细胞结构),因此不能通过自身制造有机物,其在水中旋转前进依靠的是 (填结构名称)。(3)图中利于吸收的结构有 (填序号)。【答案】(1)细胞核(2)叶绿体;纤毛(3)⑤⑥【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单细胞生物;小肠的结构和功能【解析】【解答】(1)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图中三种细胞中的③是细胞核,所以③细胞核控制着生命活动 。(2)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图甲是草履虫,不具有叶绿体,因此不能通过自身制造有机物,其在水中旋转前进依靠的是纤毛。(3)图中⑤是根毛,根毛的出现增大了吸水面积,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图中⑥是小肠绒毛,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分析】图中:①纤毛,②表膜,③细胞核,④细胞膜,⑤根毛,⑥小肠绒毛。(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内含遗传信息,控制着生命活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其内含有的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故图中三种细胞中的③细胞核控制着生命活动。(2)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图甲是草履虫,不具有叶绿体,因此不能通过自身制造有机物,其在水中旋转前进依靠的是纤毛。(3)图中⑤是根毛,根毛的出现增大了吸水面积,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图中⑥是小肠绒毛,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27.(2025·长沙模拟)小龙虾的学名是克氏原螯虾,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体表被甲壳覆盖。小龙虾既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物种,也是一种入侵物种,其大量入侵可能会抢夺本土物种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破坏泥质堤坝等。小龙虾曾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泛滥成灾,人们采用人工捕捞、生物防治等方法控制其数量,近年来稻虾共作养殖模式被广泛应用(如图)。请回答问题:(1)据资料分析,小龙虾体表的甲壳具有 作用,水稻籽粒(不考虑稻壳)结构中具有类似作用的是 。(2)小龙虾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但其没有翅, (填“属于”或“不属于”)昆虫,小龙虾与害虫获得能量来源最终来源于 。(3)图中稻虾养殖模式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4)小龙虾作为入侵物种的危害有 (任答两点即可)。(5)资料中画线部分提到的控制小龙数量的方法和化学防治相比,优点是: (合理即可)。【答案】(1)保护;果皮(2)不属于;太阳能(3)3;杂草→小龙虾(4)抢夺本土物种生存资源(5)减少环境污染【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解答】(1)小龙虾体表的甲壳能保护其内部柔软结构,起到保护作用;水稻稻粒的果皮对内部的种子等有保护作用,所以水稻稻粒(不考虑稻壳 )结构中具有类似作用的是果皮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小龙虾没有翅,不具备昆虫的特征,所以不属于昆虫;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小龙虾与害虫获得能量需通过取食,其能量源头是太阳能 。(3)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杂草→害虫→小龙虾;杂草→小龙虾;水稻→害虫→小龙虾,共3条,其中最短的是杂草→小龙虾。(4)从题干可知,小龙虾作为入侵物种,会抢夺本土物种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还会破坏泥质堤坝等。(5)人工捕捞、生物防治相比化学防治,不会使用化学药剂,可减少环境污染,也不会伤害有益生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分析】(1) 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4)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1)小龙虾体表的甲壳可以保护内部柔软器官并起到支持作用。水稻籽粒是果实,因此水稻籽粒(不考虑稻壳)中,果皮包裹着种子,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和甲壳作用类似。(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小龙虾没有翅且身体分部与昆虫不同,所以不属于昆虫。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小龙虾与害虫获得能量来源最终都是太阳能。(3)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的食物链有:杂草→害虫→小龙虾;杂草→小龙虾;水稻→害虫→小龙虾,共3条,其中最短的是杂草→小龙虾。(4)从题干可知,小龙虾作为入侵物种,会抢夺本土物种生存资源,捕食本地动植物,还会破坏泥质堤坝等。(5)人工捕捞、生物防治相比化学防治,不会使用化学药剂,可减少环境污染,也不会伤害有益生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28.(2025·长沙模拟)小湘同学在学习完人体生理与健康后绘制了如下概念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食物中的淀粉等大分子有机物要经过 作用才能被细胞吸收。(2)D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其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3)氧气通过 作用进入B系统,C系统由心脏、 和血液组成。【答案】(1)消化(2)肾脏;肾单位(3)扩散;血管【知识点】食物的消化;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泌尿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解析】【解答】(1)食物中的淀粉等大分子有机物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需要经过消化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如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后,才能被细胞吸收 。所以食物中的淀粉等大分子有机物要经过消化作用才能被细胞吸收 。(2)由图可知,D系统能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负责过滤、重吸收等尿液形成过程 。所以D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其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3)B系统是呼吸系统,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呼吸系统,由肺泡进入血液,随C循环系统运输到身体各处组织细,C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分析】图中: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1)淀粉初步消化场所是口腔,初步消化液是唾液,初步消化产物是麦芽糖,最终消化场所是小肠,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食物中的淀粉等大分子有机物要经过消化作用才能被细胞吸收。(2)D系统是泌尿系统,其主要器官是肾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3)B系统是呼吸系统,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呼吸系统,由肺泡进入血液,随C循环系统运输到身体各处组织细,C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29.(2025·长沙模拟)2024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自体干细胞成功逆转1型糖尿病的研究成果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这在糖尿病治疗领域是重大突破。请回答下列问题:(1)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胰岛分泌的 不足,导致血液中的 不能被有效利用和储存。(2)如图,从患者体内提取的干细胞经诱导后通过①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加,随之经过[②] 过程形成了胰岛组织,这一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3)胰岛移植可以治疗1型糖尿病,移植他人的胰岛进入体内会被识别为 ,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请分析使用人体自身干细胞进行移植的优势: 。(4)糖尿病患者一般通过注射某种药物来缓解病情,若口服此种药物则会被胃液、肠液和胰液等分解为氨基酸,推测该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 。(5)请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提出两条预防糖尿病的建议: (合理即可)。【答案】(1)胰岛素;葡萄糖(2)细胞分化;没有(3)抗原;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4)蛋白质(5)控制饮食中糖分摄入,避免高糖食物;定期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食物的消化;激素调节;抗原和抗体;过敏反应和免疫排斥【解析】【解答】(1)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糖尿病主要因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导致血液中葡萄糖(血糖 )不能被有效利用和储存,血糖浓度升高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干细胞经过②细胞分化过程形成了胰岛组织,这一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3)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其是“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胰岛进入体内会被识别为抗原,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自体再生胰岛组织的形成,源于自体细胞,经一系列干细胞技术通过分化生成。将这种再生胰岛组织移植回患者体内,可以发挥其胰岛素分泌功能。这样使用人体自身干细胞进行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4)胃液、肠液、胰液含消化蛋白质的酶,药物口服被分解为氨基酸,说明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但一般胰岛素不能口服,这里根据消化结果推断成分 ) 。(5)糖尿病预防和注意事项一般有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避免不良习惯等。1.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建议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如糖果、肥肉等,增加蔬菜和全谷物比例。2.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能增强身体代谢。3.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建议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4.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血糖监测。5.避免不良习惯:避免不良习惯,如吸烟和酗酒,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建议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分析】图中: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1)结合分析,糖尿病一般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和储存,导致血糖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干细胞经过②细胞分化过程形成了胰岛组织,这一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3)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其是“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胰岛进入体内会被识别为抗原,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自体再生胰岛组织的形成,源于自体细胞,经一系列干细胞技术通过分化生成。将这种再生胰岛组织移植回患者体内,可以发挥其胰岛素分泌功能。这样使用人体自身干细胞进行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4)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因此,可推测该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5)糖尿病预防和注意事项一般有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定期监测、避免不良习惯等。1.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建议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如糖果、肥肉等,增加蔬菜和全谷物比例。2.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能增强身体代谢。3.控制体重:控制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建议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4.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血糖监测。5.避免不良习惯:避免不良习惯,如吸烟和酗酒,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建议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30.(2025·长沙模拟)随着土壤盐渍化逐步加剧,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合理施用氮肥是否能缓解盐胁迫对西瓜植株根部的伤害,用西瓜幼苗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盐胁迫是一种影响植物生长的 (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2)本实验中施氮量为0的一组实验是 (填“对照”或“实验”)组,本实验中设计的施氮量梯度为 mmol·L-1。(3)西瓜幼苗总根长有差异,主要是由 不同引起的。测定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后,需要取 ,以减小实验误差。(4)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施氮能够 (填“促进”或“抑制”)西瓜幼苗根部的生长。(5)若同学们想进一步探究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的施氮肥量。请设计相关实验: 。【答案】(1)非生物(2)对照;5(3)施氮量;平均值(4)促进(5)在0-20mmol·L-1之间缩小施氮量梯度,设置多个实验组,如0、2、4、6、8、10、12、14、16、18、20mmol·L-1,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找出总根长最长时对应的施氮量,即为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的施氮肥量【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解析】【解答】(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盐胁迫是土壤盐分过高形成的环境压力,属于非生物因素 。(2)在对照实验中,未经过实验变量改变的组是对照组,本实验中施氮量为0的一组实验是对照组。根据图表的施氮量可知,本实验中设计的施氮量梯度为5mmol·L-1。(3)氮肥主要作用包括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光合作用等。西瓜幼苗总根长有差异,主要是由施氮量不同引起的。测定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后,需要取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4)观图表曲线可知,当施氮量为0-15mmol·时,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是逐渐增加;后西瓜的总根长开始减小,可得出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施氮能够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的生长。(5)为探究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施氮肥量可通过以下实验操作,在0-20mmol·L-1之间缩小施氮量梯度,设置多个实验组,如0、2、4、6、8、10、12、14、16、18、20mmol·L-1,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找出总根长最长时对应的施氮量,即为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的施氮肥量。【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1)盐胁迫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过程产生显著影响。(2)在对照实验中,未经过实验变量改变的组是对照组,本实验中施氮量为0的一组实验是对照组。根据图表的施氮量可知,本实验中设计的施氮量梯度为5mmol·L-1。(3)氮肥主要作用包括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光合作用等。西瓜幼苗总根长有差异,主要是由施氮量不同引起的。测定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后,需要取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4)观图表曲线可知,当施氮量为0-15mmol·时,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是逐渐增加;后西瓜的总根长开始减小,可得出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施氮能够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的生长。(5)为探究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施氮肥量可通过以下实验操作,在0-20mmol·L-1之间缩小施氮量梯度,设置多个实验组,如0、2、4、6、8、10、12、14、16、18、20mmol·L-1,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每组西瓜幼苗的总根长,找出总根长最长时对应的施氮量,即为促进西瓜幼苗根部生长效果最佳的施氮肥量。31.(2025·长沙模拟)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用豌豆进行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其中一项杂交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基因用D、d表示):(1)孟德尔进行的7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除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外,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写出其余6对中的任意1对)。(2)F1高茎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F2中矮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数量之比接近 。(3)若将F1中的高茎豌豆与F2中矮茎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 ,请在图2中画出子代中矮茎豌豆的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4)若将高茎豌豆种植于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会遗传给后代吗?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1)圆粒和皱粒(2)变异;1:3(3)Dd;(4)不会;这种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以穿的变异,所以不会遗传给后代【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解析】【解答】(1)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孟德尔选用的豌豆 7 对相对性状,除高茎和矮茎外,还有圆粒和皱粒、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红花和白花、豆荚饱满和豆荚不饱满、豆荚绿色和豆荚黄色、花顶生和花腋生 等。(2)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F1高茎自交后代出现矮茎,亲子代间出现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F2中矮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数量之比为2001:6022≈1:3,即接近1:3。(3)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D,矮茎的基因组成为dd,则F1的基因组成为Dd;若将F1中的高茎豌豆(Dd)与F2中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后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下:在图2中画出子代中矮茎豌豆的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如下:(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是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异,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3)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1)孟德尔进行的7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除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外,其他六对性状包括:种子形状:圆粒和皱粒;种子颜色:黄色和绿色;花的颜色:紫色和白色;花的位置:腋生和终生;荚果形状:饱满和不饱满;籽粒颜色:灰色和白色。(2)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F1高茎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F2中矮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数量之比为2001:6022≈1:3,即接近1:3。(3)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D,矮茎的基因组成为dd,则F1的基因组成为Dd;若将F1中的高茎豌豆(Dd)与F2中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后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为Dd。遗传图解如下:在图2中画出子代中矮茎豌豆的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过程如下:(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是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变异,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这种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模拟生物试题(一)(学生版).doc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模拟生物试题(一)(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