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1.(2025八下·绵阳期末)一个排球的重力大小约为A.0.3N B.3N C.30N D.300N【答案】B【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ABCD、一个排球的质量大约300g左右,根据重力公式可得G=mg=0.3kg10N/kg=3N,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可以先估测排球的实际质量,大约半斤左右,半斤是500g,选择最接近的,或者将各个选项中的重力换算成质量,选择最合理的即可。2.(2025八下·绵阳期末)下列实验仪器中,运用到大气压强的是A.胶头滴管 B.托盘天平 C.弹簧测力计 D.刻度尺【答案】A【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A、胶头滴管的使用过程是:挤压胶头排出内部空气,松手后,滴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液体被压入滴管中。其工作原理直接依赖大气压强,故A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是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与大气压强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通过弹簧形变来显示力的大小,不涉及大气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刻度尺是利用长度的基本测量原理,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与大气压强没有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通过分析各个仪器的使用原理进行判断。3.(2025八下·绵阳期末)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但有时候摩擦是有害的。下列情景中减小摩擦的是A.甲图:自行车减速刹车时用力捏车闸B.乙图: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要涂防滑粉C.丙图: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不断擦拭冰面D.丁图:矿泉水瓶瓶盖上刻有竖条纹【答案】C【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A、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钢圈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C、在冰壶运动中,刷冰使冰熔化,在冰壶和冰之间产生水,使冰壶与冰面分离,减小摩擦,故C正确;D、矿泉水瓶瓶盖上刻有竖条纹,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4.(2025八下·绵阳期末)投掷实心球是体育测试项目之一。某次训练中观察到下列情景,其中人对实心球没有做功的是A.将实心球从地面上捡起来 B.拿着实心球上楼回教室C.将实心球从胸口举过头顶 D.抱着实心球水平匀速行走【答案】D【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解答】A、从地面拿起实心球,人对实心球的力竖直向上,实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对实心球做功,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 拿着实心球上楼回教室 ,人对实心球的力竖直向上,实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对实心球做功,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 将实心球从胸口举过头 ,人对实心球的力竖直向上,实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对实心球做功,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 抱着实心球水平匀速行走 ,人对实心球的力竖直向上,实心球在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人对实心球没有做功,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5.(2025八下·绵阳期末)下列生活工具或实验仪器中,运用到连通器原理的是A. B.C. D.【答案】A【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 、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符合连通器原理 。B、该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测量质量,与连通器无关。C 、盆景利用的是大气压原理,不是连通器。D 、此装置是利用大气压相关原理(如验证大气压存在等 ),并非连通器。故选 A 。【分析】连通器指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所盛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液面总是相平的。6.(2025八下·绵阳期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描写秋风卷走杜甫屋顶茅草的情景。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屋外空气流速大于屋内流速,屋外压强大于屋内压强B.屋外空气流速大于屋内流速,屋外压强小于屋内压强C.屋外空气流速小于屋内流速,屋外压强小于屋内压强D.屋外空气流速小于屋内流速,屋外压强大于屋内压强【答案】B【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解答】ABCD、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即 由于屋外空气流速大于屋内流速,屋外压强小于屋内压强,屋顶 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茅草吸上去,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D。【分析】在气体或者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7.(2025八下·绵阳期末)我国高铁安全舒适、快捷平稳,在高速运行的列车窗台上甚至能立稳一枚硬币,如图所示。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A.列车速度越大,硬币的惯性越大B.列车速度越小,硬币的惯性越大C.若硬币倒向列车前进的方向,说明列车在加速D.若硬币倒向列车前进的方向,说明列车在减速【答案】D【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解析】【解答】A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等均无关,故AB错误;CD、如果列车突然减速,硬币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硬币倒向列车前进的方向,故C错误,D正确;D、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8.(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所示,在靠得较近的甲、乙两辆小车上分别固定一个磁体,松开手后,可以看到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无接触,不存在力的作用B.甲先对乙施力,然后乙才对甲施力C.甲对乙的作用力改变了乙的运动状态D.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是同一个力【答案】C【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解答】 A、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接触,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甲、乙虽无接触,但存在磁力的作用 ,A 错误。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力,这两个力是同时产生的,B 错误。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甲对乙有作用力,乙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改变了乙的运动状态,C 正确。D、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是两个不同的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错误。故选 C。【分析】(1)两个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和磁力;(2)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方向的改变。9.(2025八下·绵阳期末)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小球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更小 B.乙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更小C.甲烧杯中的小球所受浮力更大 D.乙烧杯中的小球所受浮力更大【答案】B【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B、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ρ甲液>ρ球,ρ乙液=ρ球.所以ρ甲液>ρ乙液,故A错误,B正确;CD、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CD错误;故选:B。【分析】(1)根据小球在甲、乙两杯中的状态判断两种液体与小球的密度关系,进而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小球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与其重力的关系,进而得出小球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10.(2025八下·绵阳期末)放在水平讲桌桌面上的一盒粉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选项中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粉笔所受重力和粉笔对桌面的压力B.粉笔对桌面的压力和讲桌所受的重力C.粉笔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D.粉笔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答案】D【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解析】【解答】A、重力是粉笔受到的力,而压力是桌面受到的力,故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粉笔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力方向垂直桌面向下,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即方向相同,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C、粉笔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作用在粉笔上,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粉笔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而两支粉笔的重力相等,所以两支粉笔受到的支持力相等,故C错误;D、粉笔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都作用在粉笔上,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支持力等于重力,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重力与压力的关系以及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关系;据此分析判断。11.(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50N的拉力,在4s内把一个重6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m,上升的高度0.5m。则此过程中A.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0% B.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0W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5N D.拉力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120J【答案】C【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解析】【解答】A、由题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故A错误;B、拉力的功率为:,故B错误;CD、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50N2m=100J,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Gh=60N0.5m=30J,故额外功为W额=W总-W有=fs,故摩擦力为:,故C正确,D错误。【分析】(1)机械效率为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根据机械效率公式计算解答;(2)根据功率公式计算解答;(3)使用斜面时,克服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额外功等于有用功和总功之和,即W总=W有+W额,有用功表达式为:W有=Gh,额外功表达式为:W额=fs,据此计算解答。12.(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甲所示,是采用多塔钢索斜拉结构的大桥。为探究主塔为什么建那么高,某同学制作了斜拉索大桥模型,如图乙所示。用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条OA模拟桥面,立柱GH模拟桥塔,OA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细线与GH上的B点相连。若保持OA水平,则A.只将细线在GH上的端点向上移动,绳子中的拉力将变小B.只将细线在GH上的端点向下移动,绳子中的拉力将变小C.只将细线在OA上的端点向右移动,绳子中的拉力将变小D.只将细线在OA上的端点向右移动,绳子中的拉力将保持不变【答案】A【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解析】【解答】AB.若OA不动, 只将细线在GH上的端点向上移动, 动力臂增大,阻力臂和阻力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减小,故拉力F减小,故A正确,B错误;CD.若OA 不动,只将细线一端的固定点A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动力臂减小,阻力臂和阻力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增大,故拉力F将变大,故CD错误。故选A。【分析】(1) 只将细线在GH上的端点向上移动, 阻力臂和阻力不变,分析动力臂随动力的变化,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判断;(2) 只将细线在OA上的端点向右移动 ,动力臂变小,阻力臂和阻力不变,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判断。13.(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g取10N/kg,则金属块A.所受重力大小为26NB.密度为2.3x103kg/m3C.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26ND.恰好完全浸没时,其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x103Pa【答案】B【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当物体没有与水面接触时,即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6N,此时金属块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即G=46N,故A 错误。BC、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示,根据称重法F浮=G-F示,可得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46N-26N=20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液排,金属块完全浸没时排浮水,已知,g=10N/kg,则。由G=mg可得金属块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可得金属块的密度,故B 正确,C错误。D、由图乙可知,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下底面下降高度h=50cm 30cm=20cm=0.2m,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p=1.0×103kg/m3×10N/kg×0.2m=2000Pa,D 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 (1)由乙图可知,物体下降30cm时,下底面和水开始接触,随着物体下降高度的变化,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变大,当物体下降到50cm时,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再继续下降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再发生变化;故当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所受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分析判断;(2)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利用称重法F浮=G-F示可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此时物体的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再利用G=mg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带入密度公式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3)由乙图分析可知,当物体下底面刚接触水面时下降的高度为30cm,到恰好完全浸没时,下降的高度为50cm,两次高度之差就是物体下底面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解答。14.(2025八下·绵阳期末)篮球是一项深受同学们喜爱的集体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在篮球从高处下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转化成为篮球的 能。【答案】减小;动【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守恒条件【解析】【解答】(1)篮球从高处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逐渐降低,根据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可知,其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2)因为忽略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篮球下落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篮球的动能。故答案依次为:减小;动 。【分析】(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2)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15.(2025八下·绵阳期末)某同学在厨房劳动时发现,小小的蜜橘会漂在水面,而体积更大的土豆却会沉在水底。由此可知:蜜橘所受浮力 其自身重力:土豆所受浮力 蜜橘所受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等于;大于【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蜜橘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漂浮时物体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因此,蜜橘所受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蜜橘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自身体积V排蜜橘 < V蜜橘;土豆沉在水底(假设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V排土豆 =V土豆。由于土豆体积更大,即 V蜜橘< V土豆,因此V排土豆 >V排蜜橘 ,即土豆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蜜橘排开液体的体积。 由于液体均为水(密度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开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因此,土豆所受浮力大于蜜橘所受浮力。故答案为:等于;大于。【分析】(1)漂浮的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浮力等于重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本题两个物体都浸在水中,故分析两个物体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即可判断所受浮力的关系;16.(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50N的拉力,拉着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水平向 。【答案】50;左【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解析】【解答】(1)当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水平向右的拉力为 50N,因此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 等于50N;(2)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答案为:50;左。【分析】(1)平衡状体指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体;(2)物体只受两个力且保持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为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7.(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所示,薄壁容器重4N,底面积为5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有400mL的水,水的深度为6cm,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N(g取10N/kg,ρ水=1.0×103kg/m3)【答案】1600;3【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解析】【解答】(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自身重力与水的重力之和。容器重力:G容=4N,水的体积:V水=400mL=400cm3=410-4m3,由密度公式可得水的质量:水的重力:G水=mg=0.4kg10N/kg=4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容+G水=8N,容器底面积:S= 50cm2=510-3m2,根据固体压强公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由液体压强公式 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600Pa × 510-3m2=3N。故答案为:1600; 3。【分析】(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解答;(2)先利用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再根据F=pS计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18.(2025八下·绵阳期末)将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当拉力F=5N时,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将该正方体置于足量水中,从正方体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正方体最终静止的过程中,正方体重力做的功为 J(忽略水面高度的变化,g取10N/kg,ρ水=1.0×103kg/m3)。【答案】300;0.64【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当拉力为8N时,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0,故此时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恰好为0,即此时物体所受拉力等于物体重力,即F=G=8N,故当物体受到拉力为0时,对桌面的压强为800Pa,由压强公式可知,正方体的底面积为:;当拉力为5N时,此时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为:F'=8N-5N=3N,对桌面的压强为:;(2)由(1)可知正方体的边长:a=0.1m,当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为:F浮= ρ水 gV排= 1.0×103kg/m3 × 10N/kg×(0.1m)3=10N>8N,故当正方体最终静止时,会漂浮在水中,此时所受浮力等于正方体的重力,即F浮'=G=8N,此时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为:,正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重力做的功:W=Gh=8N × 0.08m=0.64J。故答案为:300;0.64。【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当压强为0时,对桌面的压力为0,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可以判断物体所受重力,再结合图像可得到不受拉力时对桌面的压强,根据压强公司可得到正方体的底面积,再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对桌面的压力,带入压强公式计算解答;(2)利用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出物体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确定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利用V=Sh计算出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代入液体压强公式计算解答。19.(2025八下·绵阳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1)当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这是因为弹簧对木块的拉力和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2)甲、乙实验中,改变的实验变量是 :(选填“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压力”或“接触面的面积大小”)(3)通过甲、丙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 有关。【答案】(1)平衡力(2)接触面所受压力(3)粗糙程度【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 (1)由于木块匀速滑动,拉力和摩擦力均作用在木块上,故 弹簧对木块的拉力和 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2)由图可知,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没变,压力发生变化,故改变的实验变量是接触面所受压力;(3)图中甲和丙,甲是长木板,丙是毛巾,压力相同,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 粗糙程度的关系。故答案为:平衡力;接触面所受压力;粗糙程度。【分析】(1)作用在同一物体(木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统一直线上,所以是平衡力;(2)由控制变量法分析,图中改变的物理量即为实验中的变量;(3)分析图中变量,即为所探究的目的。20.(2025八下·绵阳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钢球从斜槽释放的高度h1(1)本实验中,反映钢球动能大小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选填序号)A.钢球从斜槽释放的高度hB.钢球的质量mC.木块被撞出的距离s(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钢球质量相同时, 越大,动能越大:(3)用 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超载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选填“甲乙”“甲丙”或“乙丙”)【答案】(1)C(2)速度(3)乙丙【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来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钢球从斜槽释放的高度h是控制钢球到达水平面速度的因素,钢球的质量m是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均不能反映钢球动能大小。 所以选C。(2)甲、乙两次实验中,钢球的质量相同(均为A球 ),从斜槽释放的高度h1(3)汽车超载行驶时,车的质量增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危险性大, 所以需要分析质量对动能的影响;要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速度相同,质量不同, 乙、丙两次实验中,钢球从斜槽释放的高度相同h2故答案为:(1)C;(2)速度;(3)乙丙。【分析】(1)物体对外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故判断物体动能大小可以通过小球对物体做的功即木块被撞的距离来判断;(2)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小球质量相同,所在高度不同,而小球所在斜面越高,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据此分析判断;(3) 汽车超载行驶时危险性大 ,是因为速度一定时,质量太大,导致动能大,据此分析判断。21.(2025八下·绵阳期末)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用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c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高s/cm 机械效率η%1 4 5 2.7 10 742 4 5 1.9 15 3 8 5 3.2 15 83(1)根据数据,可判断第1次实验是用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操作的;(2)第2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计算结果保留到1%)(3)比较第2、3次实验,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4)本实验中,涉及多个物理量的测量,请分析实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乙(2)70(3)物重越大(4)弹簧测力计读数时产生误差【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解析】【解答】(1)由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可知,测力计移动距离s = 10cm,物体上升高度h = 5cm,根据s = nh(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可得;即甲图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 = 2,乙图中n = 3,所以第1次实验是用甲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操作的。(2)由机械效率公式可得:;(3)第2、3次实验,使用同一滑轮组(乙图滑轮组 ),第3次实验物体重力\(G = 8N\)大于第2次的4N;机械效率分别为70%和83%,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4)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在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力,会造成拉力测量不准确;或测量物体上升高度、测力计移动距离时,刻度尺测量存在误差等 。所以误差产生的原因可以是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存在误差(或 “测量物体上升高度、测力计移动距离时,刻度尺测量存在误差” 等合理即可 ) 。故答案为:(1)乙;(2)70;(3)物重越大;(4)弹簧测力计读数时产生误差。【分析】(1)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的关系为:s=nh,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到n的数值即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据此分析判断;(2)利用计算解答;(3)分析 第2、3次实验, 可知物体的重力变大,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据此得出结论;(4)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弹簧测力计读数时产生误差、弹簧测力计在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力,会造成拉力测量不准确;或测量物体上升高度、测力计移动距离时,刻度尺测量存在误差等 。所以误差产生的原因可以是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存在误差(或 “测量物体上升高度、测力计移动距离时,刻度尺测量存在误差” 等合理即可 )22.(2025八下·绵阳期末)春节期间,某快递公司为保证“春节不打烊”,利用物流机器人配送快递,如图甲所示。该物流机器人在平直道路上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物流机器人的牵引力恒为300N。求:(1)0~80s牵引力做的功:(2)0~60s、60~80s牵引力做功的功率。【答案】(1)解: 根据图像0~80s,物流机器人通过的路程牵引力做的功(2)解:0~60s牵引力做的功【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0~80s物体移动的距离,根据W=Fs计算解答;(2)由公式W=Fs分别计算出 0~60s、60~80s 所做的功,再根据公式计算功率。23.(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甲所示,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放置一个边长为10cm,重力为6N的正方体物块,并用长15cm的细线将物块与容器底部相连。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将物块完全淹没,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向容器中加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当容器中水的深为4cm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3)缓慢加水过程中,细线拉力大小F与容器中水深h的关系式。【答案】(1)解: 物块的底面积(2)解: 当容器中的水深为4 cm时,若物块未浮起来,受到的浮力因为,所以假设成立,则容器底部对物块的支持力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对底部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解:设水深,当绳子中刚好产生拉力时,物体恰好处于漂浮状态,当绳子刚好产生拉力时水深,,当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不变,故所受拉力不变,此时水的深度为绳长加物体的高度之和为:,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体积增大,浮力不断变大,绳子所受拉力不断增大,此时拉力F=F浮-G,当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不变,故所受拉力不变,故有 细线拉力大小F与容器中水深h的关系式 为:(且)。【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物体对水平底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利用已知的压强和压力,代入计算解答;(2)首先计算物体此时所受浮力,判读物体的状态,再根据物体的状态分析物体受力,利用力之间的关系计算解答;(3)当绳子中刚好产生拉力时,物体恰好处于漂浮状态,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体积增大,浮力不断变大,绳子所受拉力不断增大,此时水的深度等于绳子的长度加物体浸入液体的高度之和,此时拉力F=F浮-G,据此列出相应的关系式。1 / 1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1.(2025八下·绵阳期末)一个排球的重力大小约为A.0.3N B.3N C.30N D.300N2.(2025八下·绵阳期末)下列实验仪器中,运用到大气压强的是A.胶头滴管 B.托盘天平 C.弹簧测力计 D.刻度尺3.(2025八下·绵阳期末)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但有时候摩擦是有害的。下列情景中减小摩擦的是A.甲图:自行车减速刹车时用力捏车闸B.乙图: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要涂防滑粉C.丙图:在冰壶运动中,运动员不断擦拭冰面D.丁图:矿泉水瓶瓶盖上刻有竖条纹4.(2025八下·绵阳期末)投掷实心球是体育测试项目之一。某次训练中观察到下列情景,其中人对实心球没有做功的是A.将实心球从地面上捡起来 B.拿着实心球上楼回教室C.将实心球从胸口举过头顶 D.抱着实心球水平匀速行走5.(2025八下·绵阳期末)下列生活工具或实验仪器中,运用到连通器原理的是A. B.C. D.6.(2025八下·绵阳期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描写秋风卷走杜甫屋顶茅草的情景。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屋外空气流速大于屋内流速,屋外压强大于屋内压强B.屋外空气流速大于屋内流速,屋外压强小于屋内压强C.屋外空气流速小于屋内流速,屋外压强小于屋内压强D.屋外空气流速小于屋内流速,屋外压强大于屋内压强7.(2025八下·绵阳期末)我国高铁安全舒适、快捷平稳,在高速运行的列车窗台上甚至能立稳一枚硬币,如图所示。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A.列车速度越大,硬币的惯性越大B.列车速度越小,硬币的惯性越大C.若硬币倒向列车前进的方向,说明列车在加速D.若硬币倒向列车前进的方向,说明列车在减速8.(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所示,在靠得较近的甲、乙两辆小车上分别固定一个磁体,松开手后,可以看到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无接触,不存在力的作用B.甲先对乙施力,然后乙才对甲施力C.甲对乙的作用力改变了乙的运动状态D.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是同一个力9.(2025八下·绵阳期末)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小球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更小 B.乙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更小C.甲烧杯中的小球所受浮力更大 D.乙烧杯中的小球所受浮力更大10.(2025八下·绵阳期末)放在水平讲桌桌面上的一盒粉笔处于静止状态,下列选项中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粉笔所受重力和粉笔对桌面的压力B.粉笔对桌面的压力和讲桌所受的重力C.粉笔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D.粉笔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11.(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50N的拉力,在4s内把一个重6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m,上升的高度0.5m。则此过程中A.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0% B.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0W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5N D.拉力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120J12.(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甲所示,是采用多塔钢索斜拉结构的大桥。为探究主塔为什么建那么高,某同学制作了斜拉索大桥模型,如图乙所示。用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条OA模拟桥面,立柱GH模拟桥塔,OA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细线与GH上的B点相连。若保持OA水平,则A.只将细线在GH上的端点向上移动,绳子中的拉力将变小B.只将细线在GH上的端点向下移动,绳子中的拉力将变小C.只将细线在OA上的端点向右移动,绳子中的拉力将变小D.只将细线在OA上的端点向右移动,绳子中的拉力将保持不变13.(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g取10N/kg,则金属块A.所受重力大小为26NB.密度为2.3x103kg/m3C.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26ND.恰好完全浸没时,其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x103Pa14.(2025八下·绵阳期末)篮球是一项深受同学们喜爱的集体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在篮球从高处下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转化成为篮球的 能。15.(2025八下·绵阳期末)某同学在厨房劳动时发现,小小的蜜橘会漂在水面,而体积更大的土豆却会沉在水底。由此可知:蜜橘所受浮力 其自身重力:土豆所受浮力 蜜橘所受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50N的拉力,拉着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是水平向 。17.(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所示,薄壁容器重4N,底面积为50cm2,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有400mL的水,水的深度为6cm,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N(g取10N/kg,ρ水=1.0×103kg/m3)18.(2025八下·绵阳期末)将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当拉力F=5N时,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将该正方体置于足量水中,从正方体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正方体最终静止的过程中,正方体重力做的功为 J(忽略水面高度的变化,g取10N/kg,ρ水=1.0×103kg/m3)。19.(2025八下·绵阳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1)当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这是因为弹簧对木块的拉力和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2)甲、乙实验中,改变的实验变量是 :(选填“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压力”或“接触面的面积大小”)(3)通过甲、丙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 有关。20.(2025八下·绵阳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钢球从斜槽释放的高度h1(1)本实验中,反映钢球动能大小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选填序号)A.钢球从斜槽释放的高度hB.钢球的质量mC.木块被撞出的距离s(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钢球质量相同时, 越大,动能越大:(3)用 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超载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选填“甲乙”“甲丙”或“乙丙”)21.(2025八下·绵阳期末)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用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c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高s/cm 机械效率η%1 4 5 2.7 10 742 4 5 1.9 15 3 8 5 3.2 15 83(1)根据数据,可判断第1次实验是用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操作的;(2)第2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计算结果保留到1%)(3)比较第2、3次实验,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4)本实验中,涉及多个物理量的测量,请分析实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22.(2025八下·绵阳期末)春节期间,某快递公司为保证“春节不打烊”,利用物流机器人配送快递,如图甲所示。该物流机器人在平直道路上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物流机器人的牵引力恒为300N。求:(1)0~80s牵引力做的功:(2)0~60s、60~80s牵引力做功的功率。23.(2025八下·绵阳期末)如图甲所示,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放置一个边长为10cm,重力为6N的正方体物块,并用长15cm的细线将物块与容器底部相连。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将物块完全淹没,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向容器中加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当容器中水的深为4cm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3)缓慢加水过程中,细线拉力大小F与容器中水深h的关系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ABCD、一个排球的质量大约300g左右,根据重力公式可得G=mg=0.3kg10N/kg=3N,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分析】可以先估测排球的实际质量,大约半斤左右,半斤是500g,选择最接近的,或者将各个选项中的重力换算成质量,选择最合理的即可。2.【答案】A【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A、胶头滴管的使用过程是:挤压胶头排出内部空气,松手后,滴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液体被压入滴管中。其工作原理直接依赖大气压强,故A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是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与大气压强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通过弹簧形变来显示力的大小,不涉及大气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刻度尺是利用长度的基本测量原理,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与大气压强没有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通过分析各个仪器的使用原理进行判断。3.【答案】C【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答】A、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钢圈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C、在冰壶运动中,刷冰使冰熔化,在冰壶和冰之间产生水,使冰壶与冰面分离,减小摩擦,故C正确;D、矿泉水瓶瓶盖上刻有竖条纹,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4.【答案】D【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解答】A、从地面拿起实心球,人对实心球的力竖直向上,实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对实心球做功,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 拿着实心球上楼回教室 ,人对实心球的力竖直向上,实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对实心球做功,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 将实心球从胸口举过头 ,人对实心球的力竖直向上,实心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对实心球做功,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 抱着实心球水平匀速行走 ,人对实心球的力竖直向上,实心球在水平方向移动了距离,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人对实心球没有做功,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5.【答案】A【知识点】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 、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符合连通器原理 。B、该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测量质量,与连通器无关。C 、盆景利用的是大气压原理,不是连通器。D 、此装置是利用大气压相关原理(如验证大气压存在等 ),并非连通器。故选 A 。【分析】连通器指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所盛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液面总是相平的。6.【答案】B【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解答】ABCD、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即 由于屋外空气流速大于屋内流速,屋外压强小于屋内压强,屋顶 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茅草吸上去,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D。【分析】在气体或者液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流速小的位置压强大。7.【答案】D【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解析】【解答】A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等均无关,故AB错误;CD、如果列车突然减速,硬币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硬币倒向列车前进的方向,故C错误,D正确;D、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8.【答案】C【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解答】 A、力的作用不一定需要接触,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甲、乙虽无接触,但存在磁力的作用 ,A 错误。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力,这两个力是同时产生的,B 错误。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甲对乙有作用力,乙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改变了乙的运动状态,C 正确。D、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是两个不同的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错误。故选 C。【分析】(1)两个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和磁力;(2)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方向的改变。9.【答案】B【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B、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ρ甲液>ρ球,ρ乙液=ρ球.所以ρ甲液>ρ乙液,故A错误,B正确;CD、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小球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CD错误;故选:B。【分析】(1)根据小球在甲、乙两杯中的状态判断两种液体与小球的密度关系,进而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小球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与其重力的关系,进而得出小球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10.【答案】D【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解析】【解答】A、重力是粉笔受到的力,而压力是桌面受到的力,故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粉笔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力方向垂直桌面向下,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即方向相同,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C、粉笔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作用在粉笔上,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粉笔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而两支粉笔的重力相等,所以两支粉笔受到的支持力相等,故C错误;D、粉笔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作用都作用在粉笔上,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支持力等于重力,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重力与压力的关系以及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关系;据此分析判断。11.【答案】C【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解析】【解答】A、由题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故A错误;B、拉力的功率为:,故B错误;CD、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50N2m=100J,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Gh=60N0.5m=30J,故额外功为W额=W总-W有=fs,故摩擦力为:,故C正确,D错误。【分析】(1)机械效率为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根据机械效率公式计算解答;(2)根据功率公式计算解答;(3)使用斜面时,克服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额外功等于有用功和总功之和,即W总=W有+W额,有用功表达式为:W有=Gh,额外功表达式为:W额=fs,据此计算解答。12.【答案】A【知识点】杠杆及其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解析】【解答】AB.若OA不动, 只将细线在GH上的端点向上移动, 动力臂增大,阻力臂和阻力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减小,故拉力F减小,故A正确,B错误;CD.若OA 不动,只将细线一端的固定点A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动力臂减小,阻力臂和阻力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增大,故拉力F将变大,故CD错误。故选A。【分析】(1) 只将细线在GH上的端点向上移动, 阻力臂和阻力不变,分析动力臂随动力的变化,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判断;(2) 只将细线在OA上的端点向右移动 ,动力臂变小,阻力臂和阻力不变,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判断。13.【答案】B【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A、由图乙可知,当物体没有与水面接触时,即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6N,此时金属块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金属块的重力,即G=46N,故A 错误。BC、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示,根据称重法F浮=G-F示,可得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46N-26N=20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液排,金属块完全浸没时排浮水,已知,g=10N/kg,则。由G=mg可得金属块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可得金属块的密度,故B 正确,C错误。D、由图乙可知,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下底面下降高度h=50cm 30cm=20cm=0.2m,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p=1.0×103kg/m3×10N/kg×0.2m=2000Pa,D 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 (1)由乙图可知,物体下降30cm时,下底面和水开始接触,随着物体下降高度的变化,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变大,当物体下降到50cm时,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再继续下降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再发生变化;故当物体没有浸入水中时,所受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分析判断;(2)当物体完全浸没时,利用称重法F浮=G-F示可计算出物体所受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此时物体的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再利用G=mg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带入密度公式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3)由乙图分析可知,当物体下底面刚接触水面时下降的高度为30cm,到恰好完全浸没时,下降的高度为50cm,两次高度之差就是物体下底面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解答。14.【答案】减小;动【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的影响因素;势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守恒条件【解析】【解答】(1)篮球从高处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逐渐降低,根据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可知,其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2)因为忽略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篮球下落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篮球的动能。故答案依次为:减小;动 。【分析】(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2)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15.【答案】等于;大于【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蜜橘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漂浮时物体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因此,蜜橘所受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蜜橘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自身体积V排蜜橘 < V蜜橘;土豆沉在水底(假设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V排土豆 =V土豆。由于土豆体积更大,即 V蜜橘< V土豆,因此V排土豆 >V排蜜橘 ,即土豆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蜜橘排开液体的体积。 由于液体均为水(密度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开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因此,土豆所受浮力大于蜜橘所受浮力。故答案为:等于;大于。【分析】(1)漂浮的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浮力等于重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本题两个物体都浸在水中,故分析两个物体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即可判断所受浮力的关系;16.【答案】50;左【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解析】【解答】(1)当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水平向右的拉力为 50N,因此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 等于50N;(2)摩擦力的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答案为:50;左。【分析】(1)平衡状体指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体;(2)物体只受两个力且保持平衡状态时所受的力为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7.【答案】1600;3【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解析】【解答】(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自身重力与水的重力之和。容器重力:G容=4N,水的体积:V水=400mL=400cm3=410-4m3,由密度公式可得水的质量:水的重力:G水=mg=0.4kg10N/kg=4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容+G水=8N,容器底面积:S= 50cm2=510-3m2,根据固体压强公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由液体压强公式 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600Pa × 510-3m2=3N。故答案为:1600; 3。【分析】(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解答;(2)先利用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强,再根据F=pS计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18.【答案】300;0.64【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当拉力为8N时,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0,故此时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恰好为0,即此时物体所受拉力等于物体重力,即F=G=8N,故当物体受到拉力为0时,对桌面的压强为800Pa,由压强公式可知,正方体的底面积为:;当拉力为5N时,此时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为:F'=8N-5N=3N,对桌面的压强为:;(2)由(1)可知正方体的边长:a=0.1m,当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为:F浮= ρ水 gV排= 1.0×103kg/m3 × 10N/kg×(0.1m)3=10N>8N,故当正方体最终静止时,会漂浮在水中,此时所受浮力等于正方体的重力,即F浮'=G=8N,此时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为:,正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为:重力做的功:W=Gh=8N × 0.08m=0.64J。故答案为:300;0.64。【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当压强为0时,对桌面的压力为0,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可以判断物体所受重力,再结合图像可得到不受拉力时对桌面的压强,根据压强公司可得到正方体的底面积,再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对桌面的压力,带入压强公式计算解答;(2)利用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出物体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确定物体在液体中静止时的状态,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利用V=Sh计算出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代入液体压强公式计算解答。19.【答案】(1)平衡力(2)接触面所受压力(3)粗糙程度【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 (1)由于木块匀速滑动,拉力和摩擦力均作用在木块上,故 弹簧对木块的拉力和 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2)由图可知,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没变,压力发生变化,故改变的实验变量是接触面所受压力;(3)图中甲和丙,甲是长木板,丙是毛巾,压力相同,粗糙程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 粗糙程度的关系。故答案为:平衡力;接触面所受压力;粗糙程度。【分析】(1)作用在同一物体(木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统一直线上,所以是平衡力;(2)由控制变量法分析,图中改变的物理量即为实验中的变量;(3)分析图中变量,即为所探究的目的。20.【答案】(1)C(2)速度(3)乙丙【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来比较钢球动能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钢球从斜槽释放的高度h是控制钢球到达水平面速度的因素,钢球的质量m是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均不能反映钢球动能大小。 所以选C。(2)甲、乙两次实验中,钢球的质量相同(均为A球 ),从斜槽释放的高度h1(3)汽车超载行驶时,车的质量增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危险性大, 所以需要分析质量对动能的影响;要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速度相同,质量不同, 乙、丙两次实验中,钢球从斜槽释放的高度相同h2故答案为:(1)C;(2)速度;(3)乙丙。【分析】(1)物体对外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故判断物体动能大小可以通过小球对物体做的功即木块被撞的距离来判断;(2)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小球质量相同,所在高度不同,而小球所在斜面越高,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据此分析判断;(3) 汽车超载行驶时危险性大 ,是因为速度一定时,质量太大,导致动能大,据此分析判断。21.【答案】(1)乙(2)70(3)物重越大(4)弹簧测力计读数时产生误差【知识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解析】【解答】(1)由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可知,测力计移动距离s = 10cm,物体上升高度h = 5cm,根据s = nh(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可得;即甲图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 = 2,乙图中n = 3,所以第1次实验是用甲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操作的。(2)由机械效率公式可得:;(3)第2、3次实验,使用同一滑轮组(乙图滑轮组 ),第3次实验物体重力\(G = 8N\)大于第2次的4N;机械效率分别为70%和83%,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4)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在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力,会造成拉力测量不准确;或测量物体上升高度、测力计移动距离时,刻度尺测量存在误差等 。所以误差产生的原因可以是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存在误差(或 “测量物体上升高度、测力计移动距离时,刻度尺测量存在误差” 等合理即可 ) 。故答案为:(1)乙;(2)70;(3)物重越大;(4)弹簧测力计读数时产生误差。【分析】(1)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的关系为:s=nh,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到n的数值即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据此分析判断;(2)利用计算解答;(3)分析 第2、3次实验, 可知物体的重力变大,分析机械效率的变化,据此得出结论;(4)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弹簧测力计读数时产生误差、弹簧测力计在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力,会造成拉力测量不准确;或测量物体上升高度、测力计移动距离时,刻度尺测量存在误差等 。所以误差产生的原因可以是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存在误差(或 “测量物体上升高度、测力计移动距离时,刻度尺测量存在误差” 等合理即可 )22.【答案】(1)解: 根据图像0~80s,物流机器人通过的路程牵引力做的功(2)解:0~60s牵引力做的功【知识点】功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0~80s物体移动的距离,根据W=Fs计算解答;(2)由公式W=Fs分别计算出 0~60s、60~80s 所做的功,再根据公式计算功率。23.【答案】(1)解: 物块的底面积(2)解: 当容器中的水深为4 cm时,若物块未浮起来,受到的浮力因为,所以假设成立,则容器底部对物块的支持力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容器对底部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解:设水深,当绳子中刚好产生拉力时,物体恰好处于漂浮状态,当绳子刚好产生拉力时水深,,当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不变,故所受拉力不变,此时水的深度为绳长加物体的高度之和为:,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体积增大,浮力不断变大,绳子所受拉力不断增大,此时拉力F=F浮-G,当物体完全浸没后,浮力不变,故所受拉力不变,故有 细线拉力大小F与容器中水深h的关系式 为:(且)。【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物体对水平底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利用已知的压强和压力,代入计算解答;(2)首先计算物体此时所受浮力,判读物体的状态,再根据物体的状态分析物体受力,利用力之间的关系计算解答;(3)当绳子中刚好产生拉力时,物体恰好处于漂浮状态,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体积增大,浮力不断变大,绳子所受拉力不断增大,此时水的深度等于绳子的长度加物体浸入液体的高度之和,此时拉力F=F浮-G,据此列出相应的关系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学生版).docx 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