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9张PPT)课标要求和学科素养Curriculum requirements and subject literacy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标要求学科素养1.举例分析,说明影响洋流运动的主要因素。(综合思维)2.结合图示,理解、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及主要洋流。(区域认知)3.结合实例分析,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情景导入1992年1月,一艘货轮从中国香港驶往美国西海岸,途中在国际日界线附近遭遇风暴;有几个集装箱倾覆海中,数万只玩具鸭散落在海面;之后,在世界很多海岸陆续发现了玩具鸭。玩具鸭漂流记这些玩具鸭为什么会出现在世界不同的地区 你能推测它们的漂流轨迹吗 一、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二、洋流的分类——按海水温度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一般从较低纬度→较高纬度)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一般从较高纬度→较低纬度)二、洋流的分类——寒暖流与等温线关系判读NS10℃15℃20℃20℃15℃10℃暖流暖流寒流寒流①判断半球,越往北,温度越低,则为北半球;越往南,温度越低,则为南半球②判断流向,“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③判断性质,“低来寒、高来暖”,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的洋流是暖流④“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度海区读某海域水温图(图L3 2 6),完成1-2题。1.根据图中水温的分布特点可知,甲海区( )A.位于北半球,有暖流经过 B.位于北半球,有寒流经过C.位于南半球,有暖流经过 D.位于南半球,有寒流经过D 1.暖流的水温不一定高于寒流①比较两条洋流的水温高低,必须在同一纬度条件下才能比较。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②不同纬度的海区,寒暖流的水温不能比较高低。2.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不一定是暖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的是暖流。但也有例外,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吹离岸风,受上升补偿流影响(深层水温低于表层水温),虽然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但仍是寒流。洋流的命名规则?+洋流寒暖性质加利福尼亚 寒流东澳大利亚 暖流二、洋流的分类——按成因(一)风海流风海流盛行风作用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大规模的洋流,这种洋流叫做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基岩东南信风【活动探究】——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1.对照全球风带模式图,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加注箭头,标明洋流运动方向。2.阅读图4.11,说明全球风带和全球洋流系统之间的关系。盛行风是海水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图4.11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顺逆逆顺90°N90°S30°S60°S0°30°N60°N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90°S90°N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盛行风使其动“”(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面(2)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影响,洋流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①盛行风使其——动②陆地使其——阻③地转偏向力使其——偏盛行风吹拂表层海水运动带动下层海水运动洋流形成二、洋流的分类——按成因(一)风海流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基岩东南信风补偿流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水平补偿)的海水或下层的海水(垂直补偿)便来补充,这样形成洋流称补偿流(如秘鲁寒流、赤道逆流。)二、洋流的分类——按成因(二)补偿流洋流(补偿流)盛行风2补偿流上升流下降流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波浪传播至岸边,或吹向海岸的风,都可能在岸边形成海水的堆积,从而造成海水离岸的回流,回流的海水汇集于波浪小的地方,再沿一狭窄的带形区转向大海,形成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一一离岸流。离岸流包括裂流根、流颈和流头三部分,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之间,持续时间不长,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离岸流强度与潮汐、风向、沿海海底地形等多种因素相关。下图示意近岸海水输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近岸海水输移中,流速较快的是( )A.陆地沿岸 B.裂流根C.流颈 D.流头1.C 解析受向岸波浪及海洋顶托作用的影响,流颈地区其区域空间较窄,受狭管效应的影响,此处水流速度较快,C选项正确。受陆地阻挡的影响,陆地沿岸地区其水流速度较慢,A选项错误。裂流根及流头地区流域空间较宽阔,受海水冲击影响,其流水速度相对较慢,B、D选项错误。故选C。2.下列沿海海底地形中,最容易形成强离岸流的是( )2.B 解析 离岸流是指海水离岸的回流。A图中的海底地貌地势较平缓,从岸边向海洋回流时,受地势变低的影响回流速度较快;B图中可以看到在离岸一定距离的地区出现了海岭,使得此处地势相对较陡,离岸流在更陡的地势加持状态下,其流速更快,离岸流势力更强;C图中在离岸一定位置有一个海沟,海沟会严重阻碍回流,使回流速度减慢;D图中在离岸一定地区出现了小海岭,相较于B图海岭的高度更低,所能形成的回流作用较弱一些,B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B。波浪传播至岸边,或吹向海岸的风,都可能在岸边形成海水的堆积,从而造成海水离岸的回流,回流的海水汇集于波浪小的地方,再沿一狭窄的带形区转向大海,形成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一一离岸流。离岸流包括裂流根、流颈和流头三部分,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之间,持续时间不长,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离岸流强度与潮汐、风向、沿海海底地形等多种因素相关。下图示意近岸海水输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波浪传播至岸边,或吹向海岸的风,都可能在岸边形成海水的堆积,从而造成海水离岸的回流,回流的海水汇集于波浪小的地方,再沿一狭窄的带形区转向大海,形成一股狭窄而强劲的水流一一离岸流。离岸流包括裂流根、流颈和流头三部分,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之间,持续时间不长,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离岸流强度与潮汐、风向、沿海海底地形等多种因素相关。下图示意近岸海水输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离岸流往往暗藏在波光旖旎的海面下,成为海滨浴场的最大危险。但通常从岸边高处更加容易判断,其主要依据( )A.离岸流所处水域比较浑浊B.离岸流所处水域比较清澈C.离岸流所处水域流速较快D.离岸流所处水域流速较慢3.A 解析 由于离岸流是从陆地流向海洋,受海底地形变低的影响,其流速更快,容易将沿海地区的泥沙带至深海,使得水域较为浑浊,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通过肉眼无法准确的判断出海洋离岸流的流速,C、D选项排除。故选A。【点睛】离岸流,学名裂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其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之间,有的长达700~800米。这束水流虽然不长,但速度很快,流速可高达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把油和水置在同一个水槽中,中间用隔板隔开,当中间的隔板抽开后会怎样流动?水油二、洋流的分类——按成因(三)密度流表层:油往水的上面流动 底层:水往油的下面流动原因: 因为水的密度大,油的密度小,密度大的往下流动,密度小的往上流动。二、洋流的分类——按成因(三)密度流淡盐水密度小浓盐水密度大表层海水:密度小→密度大底层海水:密度小←密度大密度流由于不同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等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从而引起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密度流例: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密度流二、洋流的分类——按成因(三)密度流大西洋地中海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很少相对封闭盐度大密度大盐度小密度小直布罗陀海峡海底山脉密度低的海区密度高的海区表层海水底层海水 地中海大西洋看图思考:推测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洋流流向①判断海区密度并说明判断依据②判断海区间洋流流向【区域认知】——密度流 洋流多出现在较为封闭的海区的出口处(海峡)①直布罗陀海峡:表层大西洋→地中海;②卡特加特海峡:表层波罗的海→北海;③曼德海峡:表层印度洋→红海;④土耳其海峡:表层黑海→地中海;⑤霍尔木兹海峡:表层印度洋→波斯湾。三、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太平洋海区、大西洋海区、印度洋海区。0°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北 赤 道 暖 流南赤道暖流北太平洋暖流西 风 漂 流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加斯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赤道 逆 流秘鲁寒流日本暖流顺逆逆1、太平洋洋流分布三、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太平洋海区、大西洋海区、印度洋海区。0°北大西洋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南赤道暖流本格拉寒流巴西暖流西 风 漂 流北赤道暖流北大西洋暖流顺逆逆三.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太平洋海区、大西洋海区、印度洋海区。2、大西洋洋流分布三、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海区环流规律A-中低纬度海区(北印度洋除外)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无,有西风漂流三、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中高纬海区环流规律C—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南极大陆外围,海面广阔。这里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0°I 冬季为什么北印度洋环流冬逆夏顺?为什么索马里洋流冬暖夏寒?结合南亚季风思考0°印度洋冬季索马里暖流0°印度洋夏季索马里寒流苏门答腊岛苏门答腊岛三、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太平洋海区、大西洋海区、印度洋海区。3、印度洋洋流分布3、印度洋洋流分布(1).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①南亚夏季风:西南季风②环流成因: 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于是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北移,引起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强盛时,海水向东流,加强了南赤道暖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整个北印度洋海区的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③索马里洋流: 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北半球夏季(7月),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0°I 夏季西南季风索马里寒流离岸风上升补偿流为什么北印度洋环流冬逆夏顺?为什么索马里洋流冬暖夏寒?三、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太平洋海区、大西洋海区、印度洋海区。3、印度洋洋流分布(1)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①南亚冬季风:东北季风②环流成因: 冬季,亚洲大陆是高气压,而印度洋为低压,从亚洲大陆向印度洋吹东北季风,东北季风盛行时,北印度洋的海水在东北季风的吹动下向西流,洋流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形成显著的赤道逆流。整个北印度洋海区的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③索马里洋流:索马里暖流北半球冬季(1月),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流,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为什么北印度洋环流冬逆夏顺?为什么索马里洋流冬暖夏寒?0°印度洋冬季索马里暖流苏门答腊岛三、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太平洋海区、大西洋海区、印度洋海区。特殊的索马里洋流索马里洋流特殊性表现在:①性质随季节变化:冬季是暖流,夏季是寒流。②索马里洋流不符合一般寒暖流规律,从低纬度海域流向高纬度反而是寒流。解密索马里洋流性质特殊性原因(1)几个关键词①离岸风:“离岸”,即往离开岸边的方向运动,指大致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②近岸风(向岸风):“近岸”,即往靠近岸边的方向运动,指大致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③上升流:由于表层海水不断向周围流出,下层海水不断自下而上补充的洋流。④下降流:由于表层海水不断从四周汇聚,迫使沿岸表层海水下沉。离岸风带着表层海水远离海岸,表层海水流出(损失),所以深层水上泛补给,形成上升流。A带着B走,C上来补充(如下方左图)特殊的索马里洋流夏季受西南风离岸风的影响,上升补偿流导致深层海水上泛,温度较低,所以相对于冬季而言,此季节的洋流为寒流。冬季北印度洋环流再加上与赤道逆流形成一环流,所以整体导致海水温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在索马里海岸向较低纬度流去,为暖流。夏季的索马里洋流在强劲的西南季风度岸影响下,沿非洲索马里半岛东岸从西南向东北流动,每昼夜的流速高达115---150千米,有时甚至达到220千米,这使大量的表层海水迅速流走,邻近海区的表层海水补偿不及,引起深水海盆中的海水迅速上升补偿,从深海水团补偿到表层的海水,水温较低,盐度也小,是低盐度的冷水团。更重要的是,上升的冷水团会不断随洋流向东北漂去,因而它虽然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但水温却比流经海区海水的温度要低,所以其性质属于寒流,而非暖流。1.与春季相比,夏季北印度洋水域( )A.水温低﹑盐度低 B.水温低.盐度高 C.水温高﹑盐度高 D.水温高﹑盐度低2.夏季北印度洋西侧水域表层海水温度偏低的直接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底层海水上泛 C.受淡水汇入影响 D.受海陆分布影响3.夏季①②海峡海水的流向分别是( )A.东北向西南、西北向东南 B.东北向西南、东南向西北C.西南向东北、东南向西北 D.西南向东北、西北向东南下图为北印度洋水域春夏季节表层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下图为北印度洋水域春夏季节表层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与春季相比,夏季北印度洋水域( )A.水温低﹑盐度低 B.水温低.盐度高 C.水温高﹑盐度高 D.水温高﹑盐度低1.A 解析 从图中的信息看,春季北印度洋水域气温在28-29℃之间,而夏季25-29℃,判断出夏季水温更低;且气温与盐度成正比,水温低,蒸发弱,盐度低,故与春季相比,夏季北冰洋水域水温低、盐度低,A正确,BCD错误。下图为北印度洋水域春夏季节表层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2.夏季北印度洋西侧水域表层海水温度偏低的直接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底层海水上泛 C.受淡水汇入影响 D.受海陆分布影响2.B 解析由于北印度洋西侧夏季受西南风离岸风的影响,上升流导致深层海水上泛,温度较低。所以直接原因是底层海水上泛。故B正确。北印度洋西侧由于海陆位置,且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才形成了离岸风,再导致海水上泛,故AD为根本原因,非直接原因,AD错误;淡水汇入与海水温度无关,故C错误。下图为北印度洋水域春夏季节表层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3.夏季①②海峡海水的流向分别是( )A.东北向西南、西北向东南 B.东北向西南、东南向西北C.西南向东北、东南向西北 D.西南向东北、西北向东南3.D 解析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①海域自西南向东北流;后因为海陆位置,遇到陆地无法继续往东北方向流,改为沿大陆边缘流动,故②自西北向东南流。3、印度洋洋流分布(2)南印度洋大洋环流0三、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太平洋海区、大西洋海区、印度洋海区。洋流成因东西流向只有赤道逆流是补偿流,其它均为风海流南北流向全部是补偿流洋流性质东西流向只有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其它均为暖流南北向洋流,流向赤道的是寒流,流向两极的是暖流(仅适用于此模型)【区域认知】——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全球洋流模式的形成图4-17 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西风漂流(暖)西风漂流(寒)补偿流补偿流补偿流补偿流30°N、顺30°S、逆60°N、逆活动: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与南北半球盛行西风带相对应的是自西向东的强盛的西风漂流,即北太平洋流、北大西洋流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它们也分别是南北半球反气旋式大环流的组成部分。①西风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等因素有关;②南极与其他大陆的分离极大加强了风势 。南极大陆四周没有其他陆地、山岳的阻隔,“风”率先降临,它自西向东环绕南极一周,无遮无拦的海面上风力时常高达7级以上,人称咆哮西风带。【课堂拓展】——西风漂流【课堂拓展】——北半球西风漂流(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到达格兰德转向东北,横越大西洋,称为北大西洋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将大量的高温、高盐海水带入北冰洋,对北冰洋的海洋水文状况影响深远,同时对北欧的气候状况也有巨大的影响。北太平洋暖流 : 日本暖流的延续,在北美沿岸附近分为两支:向南一支称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它汇于北赤道流,构成了北太平洋反气旋式大环流;向北一支称为阿拉斯加暖流,它与阿留申流汇合,连同亚洲沿岸南下的亲潮共同构成了北太平洋高纬海区的气旋式小环流。【课堂拓展】——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在由于南极周围海域连成一片,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环绕整个南极大陆。西风漂流在太平洋东岸的向北分支称为秘鲁流;在大西洋东岸的向北分支称为本格拉流;在印度洋的向北分支称为西澳流。在南北半球西风漂流区内,存在着频繁的气旋活动,降水量较多,气旋大风不断出现,海况恶劣,特别在南半球的冬季,风与浪更大,故航海家有“咆哮 45°、咆哮好望角”的传称。为什么北半球西风带形成的洋流是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暖流(来自低纬的盛行西风,温暖),分别是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①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影响其周围海区的水温;②极地东风带来大量漂浮的冰山,浮冰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使海水温度降低;③强劲干冷的极地东风带动南极周边冷海水往低纬流动,加剧了海水的降温;④西风带附近多降水(多锋面雨、气旋雨),阴雨天气较多,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西风漂流海区的特点:①风暴频繁,气象不稳定,海流不稳定,风浪大;②低温、 低盐。自学窗富兰克林和湾流18世纪,轮船开始采用蒸汽动力。当时从英国到北美,邮政船往往比商船慢两周。这个现象引起了时任北美邮政部门官员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好奇。恰好有人告诉他,在大西洋中有一股洋流,邮政船总是在洋流中逆流行驶,而商船一般会选择避开洋流的航线行驶。自学窗富兰克林和湾流富兰克林根据描述将这个洋流画在大西洋海图上(图4.10),并在穿行大西洋时注意观察洋流的方向和速度。他还在洋流通道上投放漂流瓶,收集捡拾者反馈的发现地点和时间,验证了洋流运动的路径。1770年,他在英国发表了海图,并将这股洋流命名为湾流(现名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供来往北美和西欧航线间的轮船使用,这大大节省了燃料和时间。1.湾流无论在水量、热量和盐量输送等方面,都明显大于黑潮。试解释湾流成为全球最大暖流的原因。由于南美洲大陆轮廓的关系,墨西哥湾暖流由大西洋南北赤道暖流两支洋流汇聚转化而成暖流在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一带曲折运动,加热时间充分墨西哥湾一带较为封闭,信风促使大量暖流在此聚集,形成一个“蓄热水库”信风把大量海流汇入墨西哥湾,加上密西西比河的径流补给,使得墨西哥湾的海平面拾升,与大西洋形成落差,加强了暖流的动能日本暖流(黑潮)vs墨西哥湾暖流(湾流)2.黑潮很强大,但冬季对欧亚大陆东岸气温的调节作用比较微弱。试从季风、地形等角度思考其原因。冬季,欧亚大陆东岸盛行偏北风,受偏北风影响,大陆东岸形成南下沿岸冷水流,阻挡黑潮北上,使冬季黑潮对欧亚大陆东岸气温的调节作用比较微弱冬季盛行的西北季风(离岸风)也减弱了黑潮对欧亚大陆东岸气温的调节作用日本暖流(黑潮)vs墨西哥湾暖流(湾流)图 日本暖流中国沿海洋流我国海区的海流有两大特点:一是由黑潮(日本暖流)支流的余脉组成;二是由季风吹动所产生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4黄海暖流、3对马暖流、2台湾暖流,皆可视为“黑潮”分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有寒流流经(5黄海沿岸流)②我国季节变化明显的洋流。台湾海峡、南海等海域的洋流流向7冬季自北向南,8夏季自南向北。①我国季节变化不明显的洋流热盐环流——深层洋流在海水表层和深层都有洋流存在。表层洋流主要是由盛行风驱动的,深层洋流则是由海水密度的差异所驱动的。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是由海水盐度和温度的变化引起,因此深层洋流被称为热盐环流,又叫作大洋传送带,它是一种全球性温度、盐度的海洋循环系统。它不断地将低纬度地区赤道附近的热量通过海水带到中高纬度的海域,从而缓和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变化,维持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热盐环流是根据深层水体的年龄测算发现的。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大约每2000年循环一次。它控制着全球大洋约90%的水体,对地球气侯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且可能是触发气侯突变的因素之一。热盐环流的循环依赖海水中温度与盐度的差异,而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它的运转。因为全球变暖会直接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冰川融水和降水大量增加,并使得北大西洋海水升温,这将会削弱北大西洋与赤道海水之间的温度和盐度差距,进而使得热盐环流减弱,甚至可能消失。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庞大的洋流循环将会减弱,甚至崩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将急剧变冷,并导致全球气候发生紊乱。这些玩具鸭为什么会出现在世界不同的地区 你能推测它们的漂流轨迹吗 图4.8 玩具鸭发现地点示意全球海洋是连通的,漂浮在海面上的物质会随着洋流作环球旅行。散落在海面的玩具鸭可能随着洋流到达全球不同地区的海岸玩具鸭漂流记ABCD沿岸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海洋污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分布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暖流流经地区,空气暖湿,(大气不稳定,对流强烈)气流上升,降水较为丰富寒流流经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少,下层冷却,(易形成逆温)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如图所示地区鲸湾港附近有本格拉寒流经过,伊尼扬巴内附近有暖流(莫桑比克暖流)经过。虽然两地地处同一纬度,但无论冬夏,鲸湾港的气温都比伊尼扬巴的气温低。【案例分析】北大西洋暖流——与欧洲西北部气候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水量每小时达900亿吨,相当于大陆总径流量的20多倍。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北部,使得北纬55°~70°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图4-19哥伦布航海路线示意(1)都柏林比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高,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都柏林沿岸为北大西洋暖流,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的作用,使都柏林1月份温度较高;圣约翰斯沿岸为拉布拉多寒流,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的作用,使圣约翰斯1月份温度较低。【案例分析】北大西洋暖流——与欧洲西北部气候【案例分析】北大西洋暖流——与欧洲西北部气候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拉布拉多寒流)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北大西洋暖流)却呈现森林景观。(2)拉布拉多半岛和同纬度大洋东岸自然景观差异明显的原因?森林景观苔原景观摩尔曼斯克北大西洋暖流66°34′N从图中可以看出,摩尔曼斯克的纬度位置已处在北极圈以北,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成为终年不冻港。世界上纬度最高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巴西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123Tropical rain forest on the east coast of subtropical continent副热带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位于副热带区域,气温高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除此以外也存在一些非地带性的分布:①西非海岸 ②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③澳大利亚东北部 ④中美地区⑤巴西东南沿海Distribution of coastal desert and cold current effect in the world世界沿岸荒漠分布与寒流效应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那利寒流56487寒流与沿岸荒漠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的寒流之一,从南纬45°开始,沿南美大陆西岸北流,一直到达赤道附近,流程达4600多千米,水温比邻近海区低7~10℃。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温度较低为何南美洲西部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范围可以向北延伸至赤道附近?①秘鲁寒流流经,使得沿岸地区湿度降低,沙漠范围扩大;②地处东南信风背风坡,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大西洋的水汽。【活动探究】 赤道上的“寒冷岛”——科隆群岛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如图),离南美西海岸约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其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年降水量578毫米。1.比较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2.对照洋流分布图,找出影响科隆群岛的洋流。3.解释洋流对科隆群岛气候的影响。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科隆群岛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气温年较差小,空气湿度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所以降水较少。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比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降水少。科隆群岛是太平洋东部的岛群,跨赤道两侧,处在寒暖洋流交汇处,来自南部的秘鲁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汇于此。其主要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①秘鲁寒流导致沿岸深层冷水上泛,并把南极附近海区的冷水源源不断地向北方低纬度输送。②降温减湿:受秘鲁寒流影响,岛上气候凉爽,并且极为干旱。科隆群岛年平均气温约21℃,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秘鲁寒流北大西洋暖流东格陵兰寒流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世界渔场的分布分析四大渔场的成因?与洋流的关系?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浮游生物丰富,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故鱼群密集,是世界第一大渔场。渔场与洋流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如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和日本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型渔场水障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②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渔场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上升补偿流)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水平补偿流冷水上涌东 南 信 风东南信风(离岸风)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涌海底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盛鱼的饵料充足鱼类聚集→大渔场【思维整合】——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1、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部份,这里水浅但光线充足,生物的光合作用强。虽然大陆架的面积与海洋总面积相比微不足道,只占到7.5%,但渔业总产量却占海洋渔业总产量的90%以上。2、河流入海口附近入海河流一般会带来大陆冲积物和无机盐类物质,是浮游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所以河口地区鱼类一般也众多。3、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易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将沉积在海底的腐烂生物以及其他营养盐类物质带至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素养提升】——厄加勒斯浅滩的沙丁鱼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如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了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 km,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 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3)说出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的常见天气特点。①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②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③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如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了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 km,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 000多千米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素养提升】——厄加勒斯浅滩的沙丁鱼(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①5~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②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③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3)说出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的常见天气特点。①多晴天,云量少;②风力较弱;③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解析:沙丁鱼大迁徙时间为每年5~7月,此时为南半球冬季,且南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风力小。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航行速度探究:郑和下西洋六次都是在冬季出发,夏季返航,这是为什么?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从北部航行到美国的,共化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从南部航行到美洲,结果只化了20天。为什么路程变长了,航行的时间反而变短了呢?第一次:逆风(盛行西风)逆水(北大西洋暖流)。第二次:顺风(东北信风)顺水(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海轮顺洋流航行,其航行速度要比逆洋流航行快得多,有利于缩短航行时间、节省燃料;【案例分析】——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海雾概念:海雾是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导致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形成:气温下降或空气水汽含量升高,达到饱和,就会凝结,形成雾。①中低纬度的洋面,多见于夏季,由于太阳辐射较强,海水蒸发较为旺盛,天气具有暖湿的特点。寒流流经的时候,会导致近洋面的气温下降,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②中高纬度地区, 多见于冬季,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暖流流经的时候,由于暖流温度较高,海水蒸发较强,进入冷空气中的水汽多,受冷空气降温的影响,空气中的水汽也就会凝结,形成海雾。③寒暖流交汇处:海表气温和海温存在显著差异,暖湿气流快速冷却,形成大规模的海雾,降低能见度,影响航行。英国南安普敦法国瑟堡美国纽约爱尔兰皇后港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泰坦尼克号遇难位置及可能原因?在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拉布拉多寒流和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相遇,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降低了海上能见度,影响海上航运。拉布拉多寒流从北极地区挟带冰山南下,给海上海运造成威胁。近年来全球变暖加剧,北极海冰加速消融,这种威胁不断扩大。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冰山【案例分析】——泰坦尼克号航行路线与洋流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 的美誉1912年4月14日23时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1517人丧生,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为什么呢?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不利影响: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扩大污染范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8.8级强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引发核泄露。2013年4月7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一条被困在日本海啸破坏的小船里的小鱼,经历超过两年时间漂流了八千多公里,横穿太平洋到达了美国西海岸,被称为“鱼坚强”。写出“鱼坚强”漂流的可能洋流路径。本节主要内容2018年1月6日20时,巴拿马籍“桑吉号”油轮与中国香港籍散货船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原油泄漏,海区污染严重,同时油轮漂向东海南部海域,最终于14日13时沉没。读事故海域图,完成1~2题。1.油轮向东南漂,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长江径流 B.冬季风C.撞击的冲击力 D.日本暖流2.关于该海区的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B.把油污带向日本,使北海道渔场减产C.向南航行的货轮,顺流省时D.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1.B 解析 油轮向东南漂,说明受到西北风的影响,最可能的是冬季风造成的,选B。2.D 解析该海区洋流为冬季风吹拂形成的沿岸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油污向东南方向扩散,不会对日本的北海道渔场造成影响;向南航行的货轮,主要是受到风力作用,不是洋流形成的;洋流可以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选D。下图为某一科考路线图。读图,回答3~4题。3.考察人员经过②附近海域时,发现海面常有大雾笼罩,最可能的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使得暖流携带的大量水汽凝结B.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处迎风坡,多雨雾天C.沙漠地区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冷却凝结D.沿岸有寒流经过,使底层大气降温,水汽凝结4.关于流经③处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快途经海轮的航速B.不利于渔场的形成C.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3. D 解析 ②附近海域有秘鲁寒流流经,寒流使近海面大气气温下降,随着气温下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4.C 解析 ③处海域洋流为秘鲁寒流。洋流可以加快向北航行的海轮的航速,也可以降低向南航行的海轮的航速;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的海区易形成渔场,该洋流属于上升流,利于渔场的形成;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洋流可加快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分解速度但导致污染范围扩大。【2012年海南卷】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18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5~6题。5. 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C.③附近 D.④附近6.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5. C 解析读图可知,②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全年高于0 ℃;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拉布拉多寒流可携带极地冰山至③附近海域。故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是③地附近。6. B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之间航线与北大西洋暖流分布基本一致,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流,由甲到乙顺流省时,由乙到甲逆流耗时较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