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资源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2025五下·河池期末)1840年6月,    正式爆发,这场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
【答案】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鸦片战争。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亲自指挥销毁没收的鸦片,由此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2.(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
【答案】《辛丑条约》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通过这一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故答案为:《辛丑条约》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3.(2025五下·河池期末)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    。
【答案】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武昌起义胜利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仅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故答案为:辛亥革命。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4.(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答案】李大钊
【解析】【分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惊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明灯,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各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刊物,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李大钊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故答案为:李大钊。
【点评】李大钊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5.(2025五下·河池期末)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秘密召开。
【答案】上海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故答案为:上海。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6.(2025五下·河池期末)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
【答案】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
故答案为:卢沟桥事变。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经过14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7.(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答案】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爆发,中国守军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奋起抵抗。台儿庄战役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故答案为:台儿庄战役。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经过14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8.(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 彻底失败和世界     战争的最后胜利。
【答案】反法西斯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故答案为:反法西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经过14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9.(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 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    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 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答案】三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 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故答案为:三。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经过三年多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0.(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答案】北京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故答案为:北京。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1.(2025五下·河池期末)《南京条约》中要求将中国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京条约》,知道其内容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2.(2025五下·河池期末)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它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武昌起义胜利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仅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件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但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要求同学们牢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意义。
13.(2025五下·河池期末)李大钊创办了最早的中文马克思主义刊物《新青年》。(  )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4.(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  )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何叔衡等13人。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15.(2025五下·河池期末)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概括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16.(2025五下·河池期末)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 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的指挥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7.(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此开始。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经过三年多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8.(2025五下·河池期末)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群众胜利地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
【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党中央、毛泽东在西柏坡运筹帷幄,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取得的关键成果,主要作用是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奠定全国解放的基础。而"战略大转移"通常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军事或政治迁移,如长征中的红军转移、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建立等。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被称为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19.(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025五下·河池期末)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 平环境。(  )
【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捍卫了和平。
21.(2025五下·河池期末)1839年6月3日,(  )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邓世昌
【答案】B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分析得知,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亲自指挥销毁没收的鸦片,由此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22.(2025五下·河池期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 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分析得知,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瑷珲条约》。中俄《瑷珲条约》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23.(2025五下·河池期末)“五四”运动发生在(  )。
A.1910年 B.1919 年 C.1912 年
【答案】B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主义在中的传播及其与工人动动相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4.(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C.李大钊发表《青春》 一文
【答案】A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新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分析得知,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5.(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
A.1920 年 B.1921 年 C.1922 年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分析得知,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26.(2025五下·河池期末)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A.1945 年 8 月 1 5 日
B.1945 年 9 月 2 日
C.1945 年 9 月 9 日
【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分析得知,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7.(2025五下·河池期末)以下战役中,不属于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型关战役
【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党中央、毛泽东在西柏坡运筹帷幄,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取得的关键成果,主要作用是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奠定全国解放的基础。分析得知,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被称为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28.(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分析得知,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9.(2025五下·河池期末)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
A.1964 年 B.1967 年 C.1970 年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分析得知,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30.(2025五下·河池期末)改革开放首先从(  ) 开 始 。
A.城 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分析得知,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改革创新谋发展。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改革开放成为时代最强音。
31.(2025五下·河池期末)将下列优秀家风与其对应的内容连线。
尊老爱幼 生活中不浪费,珍惜劳动成果
邻里团结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向上
诚实守信 说话算数,信守承诺
勤俭节约 关心和爱护长辈与晚辈
自立自强 与邻居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答案】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优秀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无言的教育、一部无字的典籍,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优秀家风意蕴深远,是凝聚情感、涵养德行、砥砺成才的人生信条。生活中不浪费,珍惜劳动成果,体现出了勤俭节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向上,体现出了自立自强;说话算数,信守承诺体现出了诚实守信;关心和爱护长辈与晚辈体现的是尊老爱幼;与邻居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体现出的事邻里团结。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了解中国常见的优秀家风,以及传承优秀家风的重要性。
32.(2025五下·河池期末)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2025五下·河池期末)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剧变。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了武昌起义,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剧变。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故答案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剧变。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34.(2025五下·河池期末)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答案】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抗日战争,又被称为抗战、日本侵华战争等,其开始于1931年,结束于1945年,共经历十四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故答案为: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经过14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5.(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政权。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
故答案为: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重点在于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政策。
36.(2025五下·河池期末)“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 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 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 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 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 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 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 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 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 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 有收获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在根据地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具体来说,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寻找新的根据地。
(2)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红军的英勇和坚定,展示了红军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力。长征证明了红军是不可战胜的,而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最终以失败告终。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是宣传队:长征过程中,红军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还在沿途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向广大民众传播了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长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红军的革命道路,增强了民众的革命意识;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过程中,红军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发芽、成长,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长征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在根据地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具体来说,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寻找新的根据地。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红军的英勇和坚定,展示了红军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力。长征证明了红军是不可战胜的,而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最终以失败告终。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是宣传队:长征过程中,红军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还在沿途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向广大民众传播了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长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红军的革命道路,增强了民众的革命意识;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过程中,红军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发芽、成长,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长征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答案为:(1)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在根据地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具体来说,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寻找新的根据地。(2)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红军的英勇和坚定,展示了红军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力。长征证明了红军是不可战胜的,而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最终以失败告终。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是宣传队:长征过程中,红军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还在沿途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向广大民众传播了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长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红军的革命道路,增强了民众的革命意识;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过程中,红军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发芽、成长,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长征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1 / 1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2025五下·河池期末)1840年6月,    正式爆发,这场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
2.(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
3.(2025五下·河池期末)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    。
4.(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5.(2025五下·河池期末)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秘密召开。
6.(2025五下·河池期末)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
7.(2025五下·河池期末)    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8.(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 彻底失败和世界     战争的最后胜利。
9.(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 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    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 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10.(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11.(2025五下·河池期末)《南京条约》中要求将中国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
12.(2025五下·河池期末)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它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13.(2025五下·河池期末)李大钊创办了最早的中文马克思主义刊物《新青年》。(  )
14.(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  )
15.(2025五下·河池期末)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
16.(2025五下·河池期末)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 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17.(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18.(2025五下·河池期末)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群众胜利地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
19.(2025五下·河池期末)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20.(2025五下·河池期末)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 平环境。(  )
21.(2025五下·河池期末)1839年6月3日,(  )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邓世昌
22.(2025五下·河池期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 勘分西北界约记》
23.(2025五下·河池期末)“五四”运动发生在(  )。
A.1910年 B.1919 年 C.1912 年
24.(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C.李大钊发表《青春》 一文
25.(2025五下·河池期末)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
A.1920 年 B.1921 年 C.1922 年
26.(2025五下·河池期末)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A.1945 年 8 月 1 5 日
B.1945 年 9 月 2 日
C.1945 年 9 月 9 日
27.(2025五下·河池期末)以下战役中,不属于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型关战役
28.(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29.(2025五下·河池期末)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
A.1964 年 B.1967 年 C.1970 年
30.(2025五下·河池期末)改革开放首先从(  ) 开 始 。
A.城 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31.(2025五下·河池期末)将下列优秀家风与其对应的内容连线。
尊老爱幼 生活中不浪费,珍惜劳动成果
邻里团结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向上
诚实守信 说话算数,信守承诺
勤俭节约 关心和爱护长辈与晚辈
自立自强 与邻居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32.(2025五下·河池期末)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3.(2025五下·河池期末)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2025五下·河池期末)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35.(2025五下·河池期末)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36.(2025五下·河池期末)“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 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 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 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 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 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 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 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 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 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 有收获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鸦片战争。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亲自指挥销毁没收的鸦片,由此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2.【答案】《辛丑条约》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通过这一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故答案为:《辛丑条约》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3.【答案】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武昌起义胜利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仅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故答案为:辛亥革命。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4.【答案】李大钊
【解析】【分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惊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明灯,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各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刊物,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李大钊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故答案为:李大钊。
【点评】李大钊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5.【答案】上海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故答案为:上海。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6.【答案】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
故答案为:卢沟桥事变。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经过14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7.【答案】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爆发,中国守军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奋起抵抗。台儿庄战役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故答案为:台儿庄战役。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经过14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8.【答案】反法西斯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故答案为:反法西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经过14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9.【答案】三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 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故答案为:三。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经过三年多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0.【答案】北京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故答案为:北京。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1.【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中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京条约》,知道其内容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2.【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武昌起义胜利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仅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件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但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要求同学们牢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意义。
13.【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4.【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何叔衡等13人。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15.【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概括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16.【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的指挥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7.【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由此开始。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经过三年多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8.【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党中央、毛泽东在西柏坡运筹帷幄,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取得的关键成果,主要作用是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奠定全国解放的基础。而"战略大转移"通常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军事或政治迁移,如长征中的红军转移、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建立等。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被称为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19.【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0.【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捍卫了和平。
21.【答案】B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分析得知,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亲自指挥销毁没收的鸦片,由此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22.【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分析得知,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瑷珲条约》。中俄《瑷珲条约》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23.【答案】B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主义在中的传播及其与工人动动相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4.【答案】A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新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分析得知,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分析得知,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26.【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分析得知,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7.【答案】C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党中央、毛泽东在西柏坡运筹帷幄,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取得的关键成果,主要作用是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奠定全国解放的基础。分析得知,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被称为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28.【答案】A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分析得知,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9.【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分析得知,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30.【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分析得知,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改革创新谋发展。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改革开放成为时代最强音。
31.【答案】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优秀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无言的教育、一部无字的典籍,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优秀家风意蕴深远,是凝聚情感、涵养德行、砥砺成才的人生信条。生活中不浪费,珍惜劳动成果,体现出了勤俭节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向上,体现出了自立自强;说话算数,信守承诺体现出了诚实守信;关心和爱护长辈与晚辈体现的是尊老爱幼;与邻居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体现出的事邻里团结。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了解中国常见的优秀家风,以及传承优秀家风的重要性。
32.【答案】《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3.【答案】“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剧变。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了武昌起义,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剧变。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故答案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剧变。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34.【答案】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抗日战争,又被称为抗战、日本侵华战争等,其开始于1931年,结束于1945年,共经历十四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故答案为: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经过14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5.【答案】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政权。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
故答案为:和平解放西藏;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等。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重点在于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政策。
36.【答案】(1)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在根据地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具体来说,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寻找新的根据地。
(2)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红军的英勇和坚定,展示了红军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力。长征证明了红军是不可战胜的,而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最终以失败告终。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是宣传队:长征过程中,红军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还在沿途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向广大民众传播了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长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红军的革命道路,增强了民众的革命意识;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过程中,红军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发芽、成长,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长征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分析】通过学习可知,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在根据地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具体来说,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寻找新的根据地。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红军的英勇和坚定,展示了红军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力。长征证明了红军是不可战胜的,而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最终以失败告终。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是宣传队:长征过程中,红军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还在沿途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向广大民众传播了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长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红军的革命道路,增强了民众的革命意识;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过程中,红军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发芽、成长,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长征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答案为:(1)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在根据地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具体来说,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以保存有生力量,寻找新的根据地。(2)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向全世界宣告了红军的英勇和坚定,展示了红军的革命精神和战斗力。长征证明了红军是不可战胜的,而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最终以失败告终。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是宣传队:长征过程中,红军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还在沿途进行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向广大民众传播了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和政策。长征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红军的革命道路,增强了民众的革命意识;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过程中,红军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发芽、成长,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长征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