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os260° sin260° =( )
A. 3 B. 1 1 32 2 C. 2 D. 2

2.复数 = 2 + ,它的共轭复数 对应的点位于第几象限(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 , 为空间中不重合的直线, , , 为空间中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 , ,则 ⊥ B.若 // , ,则 //
C.若 ⊥ , ⊥ ,则 ⊥ D.若 ⊥ , ⊥ ,则 //
4.已知 = (1, 3), = (2,0),则 在 上的投影向量为( )
A. (1,0) B. ( 3, 0) C. ( 12 ,
3
2 ) D. (
3 3
2 , 2 )
5.如图,正八面体(所有面都是等边三角形)中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36
B. 32
C. 63
D. 1
6.某商场组织了一次幸运抽奖活动,袋中装有标号分别为 1~8 的 8 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球,现抽奖者从中
抽取 1 个小球.事件 =“取出的小球编号为奇数”,事件 =“取出的小球编号为偶数”,事件 =“取出
的小球编号小于 6”,事件 =“取出的小球编号大于 6”,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与 互斥 B. 与 互为对立事件
C. 与 互为对立事件 D. 与 相互独立
7.为调查某地区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采用样本量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现抽取初中生 800 人,其每
天睡眠时间均值为 9 小时,方差为 1,抽取高中生 1200 人,其每天睡眠时间均值为 8 小时,方差为 0.5,
则估计该地区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的方差为( )
A. 0.96 B. 0.94 C. 0.79 D. 0.75
8.在锐角△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sin( ) = ,则 的取值范围为( )
A. ( 12 , 2) B. (
2
2 , 2) C. (
2 1
4 , 2 2) D. ( 4 , 4)
第 1页,共 9页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3 + 5 + 7是纯虚数
B.若 (1 + ) = 2,则 是方程 2 + 1 = 0 的一个复数根
C.若 ∈ ,则| 2| = | |2
D.若复数 满足 1 < | | < 2,则复数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构成的图形面积为
10.已知点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 的坐标为(3,2),点 的坐标为( 1,3),若点 满足 = 2 ,
⊥ ,垂足为 ,则( )
A. | | = 17 B. 5 7点 的坐标为( 3 , 3 )
C. △ 11的面积为 2 D.
= ( 9 613 , 13 )
11.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 中,∠ = ∠ = 90°, , 分别是 , 上的点,且 // , = =
2 = 2 = 2,将四边形 沿 向上折起,连接 , , .在折起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平面 B. 与 所成的角先变大后变小
C. 5几何体 体积有最大值3 D.平面 与平面 不可能垂直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已知圆锥高为 3 ,侧面积是底面积的 2 倍,则该圆锥的母线长为______ .
13 ( ) = 2 ( + .已知函数 )( ∈ 6 ),若 ( )在(0, )上有且仅有3 个零点,则正整数 的取值为______.
14.现有甲,乙,丙,丁四支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两支球队在比赛中都要相遇且仅相遇一次.若每场比
1
赛中每队胜、平、负的概率都为3,则在比赛结束时,甲队胜 2 场且乙队胜 2 场的概率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某市举办了党史知识竞赛,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参赛选手,统计成绩后对统计数据整理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
分布直方图.
第 2页,共 9页
(1)试估计全市参赛者成绩的第 40 百分位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和平均数(单位:分);
(2)若用按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50,60),[60,70),[70,80)三层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6 的样本,
再从这 6 人中随机抽取两人.求抽取的两人都及格(大于等于 60 分为及格)的概率.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向量 = (sin( 4 + ), 3 ), = (sin(

4 ), ),设函数 ( ) = .
(1)化简 ( )的解析式,并写出 ( )的最小正周期;
(2) ( + ) = 2 2 5 若 12 2 3 ,且 6 < < ,求 的值.
17.(本小题 15 分)
已知△ 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点 是△ 的内心,若 = 2, 3 = .
(1)求角 ;
(2)延长 2 3交 于点 ,若 = 3 ,求△ 的周长.
18.(本小题 17 分)
如图,在正方体 ′ ′ ′ ′中, = 2,点 为棱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点 为 ′ 上一点,
直线 交平面 ′ ′ ′ ′于点 .
(1)求证 ′ //平面 ′ .
(2)若 ′ ⊥ ,
第 3页,共 9页
(ⅰ)求证 ′ ⊥平面 ′ ;
(ⅱ) 3当 为何值时,直线 ′ 与平面 ′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
19.(本小题 17 分)
(本题需使用综合几何法,利用空间向量法不得分. )
如图,在四棱锥 中, ⊥ , ⊥ ,∠ = 45°, = 1, = 2, ⊥ .现设 = ,
= 4 ,其中 0 < < 3.
(1)求证:平面 ⊥平面 ;
(2)若 = 3,求二面角 的余弦的取值范围;
(3)当∠ = 120°时,求三棱锥 的外接球体积的最小值.
第 4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 3
13.3
14. 127
15.(1)(0.005 + 0.010 + 0.015 + + 0.040) × 10 = 1,则 = 0.030,
∵ 0.05 + 0.1 + 0.15 = 0.3 < 0.4;0.3 + 0.3 = 0.6 > 0.4,
故 40 百分位数在[80,90),
40 80 + 0.4 0.3则 百分位数为 0.6 0.3 × 10 ≈ 83.3,
平均数为 55 × 0.05 + 65 × 0.1 + 75 × 0.15 + 85 × 0.3 + 95 × 0.4 = 84;
(2)因为按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故[50,60),[60,70),[70,80)三层中抽取的样本量分别为:
6 × 0.050.05+0.10+0.15 = 1,
6 × 0.10.05+0.10+0.15 = 2,
6 × 0.150.05+0.10+0.15 = 3,
从这 6 人中随机抽取两人,
记[50,60)中抽取的人编号为 1,
[60,70)抽取的人编号为 2、3,
[70,80)抽取的人编号为 4、5、6,
第 5页,共 9页
记事件 =“抽取的两人都及格”,
= {(1,2),(1,3),(1,4),(1,5),(1,6),(2,3),(2,4),(2,5),(2,6),(3,4),(3,5),(3,6),(4,5),(4,6),(5,6)},
所以 ( ) = 15,
= {(2,3),(2,4),(2,5),(2,6),(3,4),(3,5),(3,6),(4,5),(4,6),(5,6)},
所以 ( ) = 10,
( ) = ( ) 10 2所以 ( ) = 15 = 3.
16.(1)因为 = (sin( 4 + ), 3 ), = (sin(

4 ), ),
所以 ( ) = = sin( + )sin( 4 4 ) + 3
3 1 3
= cos( 4 )sin( 4 ) + 2 2 = 2 sin( 2 2 ) + 2 2
= 12 2 +
3 2
2 2 = sin(2 + 6 ),故最小正周期 = 2 = ;
(2) ( + ) = sin( + ) = 2 2 5 < < 7 7 < + 12 2 3 3 ,由 6 6,可得 6 3 <
3
2,
因为 cos( + 2 2 23 ) = 1 ( 3 ) =
1 = sin[( + ) 3,且 3 3 ],
所以 = sin( + 2 2 1 1 3 3 2 23 )cos 3 cos( + 3 )sin 3 = 3 × 2 + 3 × 2 = 6 .
17.(1)由正弦定理及 3 = 得, 3 = ,
因为 ≠ 0,所以 3 = ,即 = 3,
而 ∈ (0, ) ,所以 = 3.
(2)因为点 是△ 的内心,
所以 是∠ 的平分线,即∠ = ∠ = 6,
因为 △ = △ + △ ,
1
所以2 ∠ =
1
2 ∠ +
1
2 ∠ ,
即 32 =
2 3 13 2+
2 3 1,3 2
第 6页,共 9页
整理得 3 = 2( + )①,
由余弦定理得, 2 = 2 + 2 2 ∠ ,
所以 4 = 2 + 2 = ( + )2 3 ②,
由①②得 4 = ( + )2 2( + ),
解得 + = 1 ± 5,
因为 + > 0,所以 + = 1 + 5,
所以△ 的周长为 + + = 2 + 1 + 5 = 3 + 5.
18.(1)证明:∵ ′ ∩ = ,∴ ′, , , 四点共面,
∵平面 ′ ′ ′ ′//平面 ,平面 ′ ∩平面 ′ ′ ′ ′ = ′ ,
平面 ′ ∩平面 = ,
∴ ′ // ,
∵ ′ 平面 ′ , 平面 ′ ,
∴ ′ //平面 ′ ;
(2)( )证明:连接 ′,
∵ ⊥平面 ′ ′ , ′ 平面 ′ ′ ,∴ ⊥ ′ ,
又 ′ ⊥ ′, ′, 平面 ′ , ′ ∩ = ,
∴ ′ ⊥平面 ′ ,
∵ ′ 平面 ′ ,
∴ ′ ⊥ ′ ,
又∵ ′ ⊥ , ′ , 平面 ′ , ′ ∩ = ,
∴ ′ ⊥平面 ′ ;
(ⅱ)解:设 = ,作 ⊥ ′ 交 ′ 于点 ,
∵ ⊥ ′ , ⊥ ′ , ′ ∩ ′ = ′, ′ , ′ 平面 ′ ,
∴ ′ ⊥平面 ′ ,
第 7页,共 9页
∴ ∠ ′ 即为所求,
∵ ′ //平面 ′ ,
∴ ′ = 2 平面 ′ = = 2 , +4
∵ ′ ⊥平面 ′ , ′ 平面 ′ ,
2
∴ ′ ⊥ ′ ,∴ = 2 +4′ ,
2+8
设直线 ′ 与平面 ′ 所成角为 ,
2
= ′
2+4
= =
2+8
则 2+4 =
3
′ ,2 2+4 5
2+8
整理可得 4 8 2 9 = 0,解得 = 1,
∴ 3当 = 1 时,直线 ′ 与平面 ′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
19.(1)证明:因为 ⊥ , ⊥ , ∩ = , , 平面 ,
所以 ⊥平面 ,
又因为 平面 ,
所以平面 ⊥平面 .
(2)如图,因为 ⊥ , ⊥ ,
所以二面角 的平面角即为∠ .
2 2 2
cos∠ = +(4 ) 9 2 8 +7 72 (4 ) = 2 2+8 = 1 2 2 8 ,
在△ 中,由 (4 ) < 3 且(4 ) < 3 0 < < 3. 1,结合 可得 ∈ ( 2 , 3),
故 2 2 8 = 2( 2)2 8 ∈ [ 8, 72 ),所以 cos∠ 的范围是[
1
8 , 1),
1
即二面角 的余弦的取值范围是[ 8 , 1).
(3)如图,设△ 和△ 的外接圆圆心分别 和 ,
第 8页,共 9页
则球心为过点 和 且分别垂直于平面 、平面 的两直线的交点为 .
在△ 中,因为∠ = 120°,
由余弦定理得 = 2 + 2 2 cos∠
= 2 + (4 )2 2 (4 ) 120° = 2 4 + 16,
2
再由正弦定理得△ 的外接圆半径 1 = =
= 4 +162 120 3 .
在△ 中,由余弦定理得 = 2 + 2 2 cos∠
= ( 2)2 + (4 )2 2 × 2 × (4 ) 45° = 2 6 + 10,
2 6 +10
再由正弦定理得△ 的外接圆半径 2 = = 2 45 = 2 .
过点 作 ⊥ 于 ,连接 ,设 = ,显然四边形 为矩形,
所以 2 = 2 2 = 2 = 2 2,
则 2 21 = 2
2
2 ( 2 ) ,
2 2 2
即 2 = 2 2 2 4 +16 6 +10 8 +161 + 2 ( 2 ) = 3 + 2 4 ,
7 2 28 +76 7
整理得 2 = 12 = 12 ( 2)
2 + 4,
故当 = 2 时, 2取得最小值为 2,
4 ×23 32
此时三棱锥 外接球的体积最小值为 3 = 3 .
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