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选择性必修一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课标要求
1.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
理解维护国家统一、
捍卫国家主权的意义;
2.引用实例,比较不同国家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
阐明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1.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表现和★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2.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3.★单一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权力划分、特征、分类
4.★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权力划分、特点,邦联的含义及典型案例
5.★国家安全的地位、核心和总体国家安全观
6.★“一国两制”的内涵、制度优势与对待态度
必备知识
温故
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知新
如何维护主权的独立、领土的完整、政权的稳定,保障国家管理的有效与便利?
国家结构形式
需要采取一定形式便于管理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单元逻辑
内容
形式
国家性质(国体)
国家本质
国家管理形式
(政体)
国家结构形式
强调处理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
(横向落实权力)
强调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要包括:单一制和复合制
(纵向落实权力)
①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权力(权力的归属)
②强调国家的阶级性
注意:国家形式包括国家管理形式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制度
区县、乡镇级国家机关
地市级国家机关
省级国家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
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司法、监察
(横)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
结构
形式
(纵)
国家结构形式
VS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以中国为例)
中央国家机关
1.国家主权的含义、地位、表现和主权国家基本权利?(P15)
2.政权分层的原因?(P16)
3.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P16)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划分?(P16)
5.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原则?(P17)
自学指导
请用2分钟,结合课本P14-17,在教材中找到答案,用铅笔勾画出来并做好知识点标记。
自学指导
新课导入
思考:结合教材P15知识,分析中国采取反制措施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2024年12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美国近期多次宣布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有关规定,中方决定对美国军工企业及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
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1、内涵及特点
对内:国家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
对外:国家主权具有排他性
(1)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2)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相关链接)。
(3)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2、地位
主权的完整性
对于现代国家的意义
(1)对内: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
(2)对外: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4、确认
(1)对外: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排他性)
(2)对内:根据本国的情况,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国家形式(管理/结构形式),组织自己的政府,独立自主地决定、处理本国的内部事务(至高无上性)
3、体现
含义 内容及侧重点
政权 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 侧重于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统治阶级是谁,代表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主权 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在国际交往中,侧重强调国家的主权属性
人权 一个国家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人权享有的范围和程度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它需要物质、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人权问题有国际性的一面,但本质上属于一国内政
◎主权与人权的关系:
主权对实现人权有决定性作用,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人权高于主权?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但任何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不能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
主权高于人权
知识拓展
5.基本权利
权利 含义 表现 关键词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①管人:本国公民、侨民、领土内的外国人;(撤侨、护航行动)
②领土内的物品及驻外使馆
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国际法上:地位平等
外交上: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
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①防御:国防建设,如建立军队、建筑要塞、划定防控识别区等以防外来侵犯;②自卫:国家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等(如还击入侵)
【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自己意志,自主决定”
“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
“某国宣布/决定”
“保护本国公民”
“维护侨民利益”
“管理驻外使馆”
“国家不分大小享有投票权”
“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
“法律地位平等”
“国防建设”
“建筑要塞”
“还击入侵”
“捍卫主权”
1.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反对外部压力。
独立权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自己也永远不称霸。
平等权
3.利比亚骚乱,我国派专机接回滞留的中国人。
管辖权
4.中国目前是世界上除美国外建造航母数量最多的国家,除了辽宁舰和山东舰,又成功下水了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超级航母福建舰。
自卫权
5.索马里海盗的猖獗活动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保护中国海外公民安全,是政府的应尽之责。
管辖权
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
独立权
下列行为体现的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7.加拿大籍人员康明凯涉嫌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和情报,已严重触犯了中国法律,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审查 。
管辖权
8.联合国会员国的旗帜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个是阿富汗,最后一个是津巴布韦。
平等权
牛刀小试
材料一: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了管理的便利,将全国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这些行政区域组成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材料二:上述行政区域的形成,充分考虑了民族、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另外,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国家可根据需要对行政区划作必要的调整和变更。例如,为了推动长江三峡建设和西部大开发,1997年我国将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成立了我国的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
思考:以我国为例,为什么当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要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呢?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哪些?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探究与分享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1、行政区划的设置依据(P16)
(1)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但大部分国家不可能通过唯一的中央政府进行管理;
(2)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
(3)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2、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
(1)原则:各自行使法定范围内的权力,权力划分往往通过国家宪法加以规定;
(2)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
(3)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3、我国行政区划类型
一般行政地方(省市县)、民族自治地方(5个)和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注: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①原因: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②表现: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1)党的组织体系角度
(2)国家机构角度
①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表现: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4.我国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原则:民主集中制
知识拓展
中央组织
基层组织
党的组织体系
地方组织
党的中央组织主要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党中央)
党的地方组织包括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和它们选举产生的委员会。(省委、市委、县委、乡委)
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建立的党的组织
(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知识回顾: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地位: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也是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人民民主选举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大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一委两院”都由人大产生,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各司其职,贯彻执行人大决定,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本框小结
主权统一与
政权分层
中央与地方
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的内涵和特点
国家主权的地位
国家主权的体现和确认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行政区划的设置依据
中央和地方职权划分
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我国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原则
1.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解析:国家的结构形式,决定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政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解析: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易错辨析
3.国家主权通常以约定俗成的形式加以规定。
解析:国家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或基本法中加以规定。
4.平等权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解析:独立权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实战演练
1.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它对内体现为一国对本国领土范围内互联网事务的最高管辖权,对外体现为各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下列关于网络主权对应正确的是
①自卫权——各国对本国领土范围内互联网事务有最高管辖权
②管辖权——维护本国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法利益
③平等权——各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
④独立权——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和网络管理模式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菲律宾不顾我国一再劝阻和警告,仍执意派出2艘船只擅自闯入仁爱礁海域,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我国海警船依法予以拦阻,并采取了警示性执法措施。我国在仁爱礁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定的,我国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捍卫国家主权的依据是( )
①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②国家主权是一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③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④国家主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实战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