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以下图示是小明制作的中国远古时期人类发展时间轴,①处对应的古人类是( )
A.郧县人 B.北京人 C.和县人 D.蓝田人”
2.他竭尽全力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其门而不入”。他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商鞅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其中“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 )
A.加强地方管辖 B.提高军队战斗力 C.削弱国家实力 D.增加农民负担
4.西汉建立之初,社会残破不堪,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
A.休养生息 B.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 D.焚书坑儒
5.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下列可以用于研究“丝绸之路”的第一手史料是( )
A.文物:西汉鎏金铜马 B.音乐:《丝路流风》
C.著作:《丝绸之路》 D.电影:《丝路英雄》
6.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隋炀帝”“进士科”“金榜题名”等信息有关的制度是( )
A.察举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
7.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8年可以表述为
A.公元6世纪初 B.公元6世纪末 C.公元7世纪初 D.公元7世纪末( )
8.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历史学习。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9.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农业丰产丰收、公私仓廪充实、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画卷。这一“盛世画卷”是( )
A.光武中兴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0.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导致诗中这种社会现象的是( )
A.黄巾起义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11.历史漫画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往往能形象地反映一定的政治内涵。如图所示漫画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外戚专权 B.藩镇割据 C.武将专权 D.崇文抑武
12.岳飞一生廉洁正直,尽忠报国,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得到人们的尊崇和怀念。以下与岳飞有关的历史事迹是( )
A.率军抗金 B.组织抗元 C.收复台湾 D.斥逐沙俄
13.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主题,中国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元朝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澎湖巡检司 D.驻藏办事大臣
14.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15.《马可 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但直到1974年,才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证实了中国古代这一技术的创新。这说明( )
A.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 B.考古发现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
C.中国古代船只都有水密隔舱 D.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
16.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文献描述的技术成就是( )
A.蔡伦造纸法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法
17.宋元十分重视海外贸易。这一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驿站 B.通判 C.节度使 D.市舶司
18.南瓜原产于美洲,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本草纲目》中记载:“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据此可知,这部著作( )
A.见证中外物种交流 B.开创农书撰写先河 C.修正前人错误记载 D.推动耕作技术革新
19.历史史实是指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解释是指客观的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与方法。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1046年,周军乘胜占领商朝朝歌,商朝灭亡
B.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于大兴
C.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1644年,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北京城下,明朝灭亡
20.明朝抗倭战争胜利后,逐渐放弃了一直实行的海禁政策,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明朝开始主动走向世界并参与全球贸易。上述观点旨在强调明朝抗倭战争的( )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21.下图是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某中枢机构的相关知识卡片。 据此可知该机构是( )
A.尚书省 B.枢密院 C.锦衣卫 D.军机处
22.清朝时期,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是( )
A.杜尔伯特部 B.土尔扈特部 C.准嘎尔部 D.和硕特部
2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采取的政策是( )
A.闭关政策 B.文化专制 C.垦荒政策 D.摊丁入亩
24.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间,讲究唱念做打,以脸谱来烘托人物性格的“国粹”是( )
A.京剧 B.昆曲 C.秦腔 D.川剧
2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涌现出无数的优秀作品。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吴承恩-—《红楼梦》 B.司马光——-《资治通鉴》
C.张仲景——《千金方》 D.贾思勰——《农政全书》
二、填空题
26.唐朝时期, 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27.北宋前期,商业经济繁荣,为了携带方便,四川地区发行了“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8.明朝时,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手工业生产基地。松江是棉纺织业中心,苏州是丝织业中心, 是制瓷中心。
29.1571年(隆庆五年),明朝封蒙古俺答汗为王,并达成通贡和互市的协议,结束了明朝与蒙古约200年的敌对状态。此次和议史称“ ”。
30.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 ,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包等习俗。该节日于2001年1月1日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三、综合题
31.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勤劳的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劳动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七年级兴趣小组以“历史中的劳动”为主题制作了以下任务单,请你参与其中。
任务一【赏析历史图片——劳动工具革新】
(1)上述图片均为中国古代劳动生产工具,请分别写出图二图三的名称。
任务二【制作历史卡片——劳动成果品鉴】
(2)请补充任务二中“____”的内容。
任务三【解读历史材料——劳动促进发展】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根据任务三中的材料,指出江南地区经济状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任务四【继承千年传统——劳动价值引领】
材料三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是成长成才的必修课。
——摘编自《人民日报》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体现劳动价值?
32.中华民族的民族智慧根植历史,蕴意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讲仁爱 重民本】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1)写出材料一体现的政治主张。
【尚和合 求大同】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史事。其中体现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唐蕃友好关系的是 ;体现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是 ;体现改善和巩固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民族交融的是 (只填字母)。
【修睦邻 悦往来】
材料三 郑和船队每一次归国时,都有许多外国使节随队前来中国,如第五次下西洋回国时带来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贡使,第六次下西洋回国时带来十六国贡使……郑和在海外未劫掠任何财物,未侵占一寸土地,更未驻一兵一卒。
——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积极影响。
四、材料题
33.中国古代创造了独具特色、源远流长的监察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监察基石】
材料一 秦朝的中央官制(部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①处所代表的官职。
【地方察考利刃】
材料二 汉武帝时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代表朝廷监察 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横征暴敛、滥用刑罚、结党营私等。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写出材料二体现的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该制度的目的。
【决策预警机制】
材料三 言谏制度到唐朝已逐步成熟。如魏征写给唐太宗的《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唐太宗深为感动……此时,御史负责弹劾,肃正纲纪,谏官负责谏睁,直言规劝。
——摘编自魏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借鉴》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谏官”的职能。
【权力制束坚盾】
材料四 建立独立和健全的监察组织系统与工作机制,确保监察机构的重要地位,是监察功能得以发挥的基本条件和组织保证,这是我国古代监察法治的精华和吏治的宝贵经验,也是现代国家行政监察和吏治的基本要求。
——摘编自曹平《中国古代吏治经验及其借鉴价值》
(4)根据材料四,归纳古代监察制度为现代国家监察工作提供的经验。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A B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D B C D A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A A B
26.长安
27.交子
28.景德镇
29.隆庆和议
30.端午节
31.(1)名称:图二耧车;图三秧马。
(2)补充:时期:南北朝。历史价值: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成果三:《天工开物》。
(3)变化:江南经济由西汉时期的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到南朝时期的经济繁荣;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还带来充足劳动力,再加上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社会安定等。
(4)做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勤奋努力学习,以积极、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良好习惯,养成自律、坚持、专注等良好学习习惯。
32.(1)主张: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 )。
(2) ①A ②C ③B
(3)特点:友好交往;交往范围广。积极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
33.(1)官职:御史大夫。
(2)制度:刺史制度。目的: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横征暴敛、滥用刑罚、结党营私等。
(3)职能:直言皇帝过失,规劝皇帝改正错误。
(4)经验:建立独立和健全的监察组织系统与工作机制,确保监察机构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