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门峡市 2024-2025 学年下期末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1)(2 分) juān zhàn (2)(2 分) 祥 搏2.(每空一分,共 10 分)①前不见古人 ②后不见来者 ③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⑦谈笑有鸿儒 ⑧往来无白丁⑨出淤泥而不染 ⑩濯清涟而不妖3.(3 分)D。A选项(①④②③⑤):①句开头直接讲演播室的花瓣纹,没有前文对花卉图案彩陶文化渊源的铺垫,逻辑不连贯,所以 A选项错误。B选项(①②④③⑤):①句在前,②句在后,顺序颠倒,不符合先阐述文化渊源再介绍具体应用的逻辑,所以 B选项错误。C选项(④①③②⑤):④句开头讲“花瓣纹”成为象征,没有对花卉图案彩陶文化渊源的介绍,逻辑不连贯,所以 C选项错误。D选项(②①④③⑤):先由②句引出花卉图案彩陶与“华”“花”的联系,接着①句介绍演播室花瓣纹的设计来源,④句说明“花瓣纹”在现代技术下的呈现及仰韶文化被称为彩陶文化的原因,③句阐述仰韶文化与“满庭芳”词牌的结合,最后⑤句总结,逻辑连贯,所以 D 选项正确。4.(3 分)(找出病句并指出属于动宾搭配不当 1分,修改意见 2 分。)参考答案:原句“人们仿佛看到他们的生活场景和声音”中,“看到”与“声音”动宾搭配不当。(1 分) 可改为“人们仿佛看到他们的生活场景,听到他们的声音”,或直接删除“和声音”,即“人们仿佛看到他们的生活场景”(两种修改方法均可)。(2 分)5.(3 分)选取词语合理,对仗基本工整即可,宽对不苛求严格平仄。参考答案: 上联:农桑织今古 下联:彩陶绘芳华上联:制陶承技艺 下联:黄土蕴芳华上联:科技融今古 下联:彩陶绽芳华二、现代文阅读(共 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6-9题。(共 16 分)6.(4 分,意思对即可,答出 6个即可满分)参考答案: 母亲在临睡前给“我”(念书)或讲故事、母亲在煤油灯下翻阅旧书、夏日午后为我和弟弟读书、寒冬炕上为我们讲书、省吃俭用买书(或攒鸡蛋换书)、好友辍学时支持“我”继续读书、卖嫁妆银镯换书、暴雨蹚河水护送书、我考上师范离乡送书。7. (共 4 分,每小题 2 分,修辞手法和作用各 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1) (2分)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突出了蝉鸣的聒噪、持续及土坯房夏日高温的灼热。(2)(2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母亲的声音比作柳絮,生动形象地写出读书声音的轻柔,与“铿锵”形成强弱对比,表现母亲对所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强烈共鸣。8.( 共 4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 作者选取了多个与“母亲与书”相关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从“我”小时候母亲给“我”讲故事,到“我”上学后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再到“我”成为教师后对母亲读书影响的感悟,层层递进,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主题突出。9.( 共 4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情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更多孩子因热爱读书而获得美好生活的憧憬。(2 分) 深意:“正在更多孩子的眼里静静燃烧”象征着母亲热爱读书的精神像火种一样,不仅影响着我,还会在更多孩子心中传递和延续。(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0—12 题。(共 11 分)10. ( 2 分,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1)在手机信号全无,娱乐活动匮乏的荒凉的山坳里,为大家讲轻松的话题。(2)用独特的方法给战士们上识图用图课,显著提升大家的训练成绩。11.(3 分,每点 1 分,若有其他答案,答出三点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答案:①他思想活跃,时不时冒出一些奇思妙想;②他不太“听话”,凡事都有点自己的主意;③他勤奋好学,会不少才艺,训练成绩过硬;④他有说干就干、绝不拖延的行动力,身上散发着从容与乐观。12.(4 分,抑扬各 1分;作用 2 分。抑扬的内容各概括出一点即可)参考答案:文章先写谭志诚个性强、想法多,总是提出自己的见解,被班长们认为怕吃苦、不好管理,还因此没少挨批评,这是抑(1分)。而后着重描写他在“过冬大会战”中取得装煤最多的成绩,担任课目教练员时以独特方法引导战友们提升成绩,作为军械员时工作一丝不苟等诸多优秀表现,充分展现出他是一个有想法、有能力、能吃苦且对连队有积极贡献的好兵,这是“扬”(1 分)。通过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真实可信,也深刻反映出新时代士兵的特点,以及基层连队带兵观念需要与时俱进的主题。(2分)13.(2 分)明确表明“同意”或“不同意”的观点,得 0.5 分 。无观点表述不得分。能准确阐述最后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如照应题目等),得 0.5分。能正确指出最后一段在内容上的作用(如深化主题等),得 0.5 分。理由阐述结合文章内容,得 0.5 分。若理由阐述混乱、存在语病或错别字,酌情扣分。 参考答案:不同意。最后一段起到总结和升华的作用。一方面,再次强调谭志诚是“有个性”的好兵,照应题目;另一方面,指出基层连队还有很多这样的兵,以小见大,深化了新时代士兵给基层连队带来新气象这一主题,所以不能删除。如果同意该观点,理由阐述合理充分,也可按照上述标准酌情给分。三、古诗文阅读(15 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14-17 题。(11 分)14.(2 分)(1)益处,好处 (1 分)(2)③(1 分)15.(3 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与有识之士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你知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16. (3 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孙权劝学》中,孙权与吕蒙的对话自然推动情节发展,同时凸显人物性格与文章主旨。。孙权以“不可不学”点明劝学的目的,又用“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解释学习要求,再用“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回应吕蒙借口,层层推进,最终让吕蒙“乃始就学”。 参考答案:《卖油翁》中,借人物间的问答、争辩,自然推动情节发展,同时凸显人物性格与文章主旨。陈尧咨“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表现其态度傲慢,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的淡然回应,引发陈尧咨“尔安敢轻吾射!”的不满,卖油翁则通过“以我酌油知之”引出倒油演示,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17. (3 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孙权劝学》:以事证理,道理隐含在人物行动与结果中。不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的情节,以吕蒙从“不愿学”到“学有成”的转变,直接证明“开卷有益”“学习能改变人”的道理。。 (3 分)《卖油翁》:以事喻理,用具体事例类比抽象道理。通过卖油翁以“酌油过钱孔而钱不湿”的日常技艺,类比陈尧咨“善射”的本领,用“无他,但手熟尔”直接点明“熟能生巧”的道理。(3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 分) 18.(1 点 2分,共 4分,意思对即可)参考答案: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立功受赏等情节展现了她的英雄气概(2分);而木兰对家人的思念、回家后的梳妆打扮等情节则表现出她的女儿情怀。(2分)四、名著阅读(5分)19. 名著阅读(1)准确阐述祥子的想法(1 分)、经历(1 分),点明社会背景对其的影响(1 分),能将各要点合理串联(1 分)表述简洁准确(1 分)。参考答案:祥子想靠个人努力买车过上好日子。但他三起三落,车被抢、钱被敲诈、为葬妻卖车。当时社会黑暗混乱,像祥子这样的底层人民单靠个人力量无法成功,所以他这样说。(2)正确概括保尔的磨难(1 分),说明他对自己的要求(1 分),指出他为理想的具体行动(1 分),条理清晰,阐述过程逻辑合理(1 分)语言简洁,表意明确(1 分)。参考答案:保尔历经战场受伤、重病、瘫痪失明等磨难就像“铁环”一样,但他即使身体被“铁环”困住,也拼命用另一种方式为人民工作(在身体残疾时坚持写书)。他问自己这句话,是在困境中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五、作文(50分)《有一种力量,从未消失》参考 2024年河南省中招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下期末七年级语文答案.pdf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