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下期期末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1.C 2.C 3.D 4.C 5.A 6.B 7.A 8.D 9.B 10.C 11.C12.A 13.A 14.B 15.B 16.D 17.D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49 分)18.(12 分)①小方和小林没有做到客观评价自己、准确辨别自信的状态,小美的态度体现了真正的自信。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小方只参加擅长的项目,因害怕失败而回避不擅长的领域,缺乏面对挑战的勇气,看似谨慎,实则隐含自卑心理;小林盲目报名所有项目,高估自身能力,是自负的表现,可能导致失败后无法正确反思,不利于成长;小美理性评估自身能力,敢于尝试并接纳可能的失败,将挑战视为成长机会,这样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③自信的青春有力量。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过高也不过低估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直面困难,不惧失败,从容迎接挑战,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实力、提升能力。建议:观点明确,立场坚定,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分析透彻,表述规范,给 12-10分;观点明确,立场坚定,层次比较分明,逻辑比较严密,分析比较透彻,表述比较规范,给 9-6 分;观点模糊不清,立场不坚定,层次不分明,逻辑不严密,分析不透彻,表述不规范,给 5-1 分;观点错误,只作判断不作分析或表述与主题无关,给 0 分。19.(9 分)示例:问题: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做情绪情感的主人。(3 分)答案要点:①正确认识情绪:接纳情绪的正常性(如考试失利后的失落),学会用合理方式表达和调节情绪(如写日记、倾诉)。(2 分)②培养积极情感:有意识地增加积极情感体验,通过关爱他人(如帮助同桌)获得满足感,增强责任感与幸福感。(2 分)③理性处理矛盾:面对冲突时保持冷静,换位思考,提供情绪价值,用积极情感影响周围的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2 分)20.(14 分)(1)①法律保障生活,法律如“规矩”,明确行为边界,保障社会秩序。遵守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中学生学习和遵守法律规范,增强法治意识。(2 分)②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无小事,任何违法行为均需承担后果。中学生需从小事做起,严格自律,防患于未然。(2 分)③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中学生不应对违法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应增强责任意识,自觉用法律约束自身行为。(2 分)(2)①“触犯了民法典”错误,应改为“触犯了刑法”(2 分);因为林某以暴力、威胁手段多次强行索要财物,且涉案金额达到三千余元,情节严重,所以触犯的是刑法。(2 分)②“可以不用承担法律责任。”错误,应改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从轻或减轻处罚。”(2 分);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犯抢劫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追究刑事责任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 分)21.(14 分)(1)思想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如“冬至”时“数九”养生,体现人与自然的节律同步;顺应自然:如“谷雨”播种,顺应雨水丰沛的气候特点,确保作物生长。(评分:答出思想理念得 2 分,实例准确、逻辑清晰得 2 分,共 4 分)(2)尊重规律:如“惊蛰”后春雷始鸣,古人据此开始春耕,尊重物候规律;“芒种忙种,不可怠慢”——芒种时节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古人抓住这一关键期抢收抢种,体现对物候规律的精准把握。勤劳智慧:如“小满”时节灌溉农田,体现因地制宜的农耕智慧;“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及时投入劳作,避免延误农时,凸显“顺应天时、勤勉不怠”的生存智慧。(评分要求:从尊重规律、勤劳智慧两方面回答,答出一方面即可得 3 分,共 6分,内涵阐释+实例支撑)(3)选择角度:学校教育建议开展“节气农事体验营”,让学生参与播种、收割,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惜时精神;开设“节气诗词诵读会”,通过《悯农》等诗歌理解节俭美德。选择角度:日常生活学习“秋分”平分昼夜的智慧,合理规划每日时间,避免拖延;效仿“霜降腌菜”的传统,减少食物浪费,践行节俭环保理念。(评分: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具体建议给 2 分,并能写出其现实意义给 2 分,共4 分)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两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太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竞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聚填写在答題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闭卷考试。温郭提示:道德法治课租,道德法治课程,关注国计民生,侣导道德践行,引领人生航租。唱响自信之歌,依道中法前行,担当复兴大任,有我必定功成!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有人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面对青春期的各种变化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因发育较晚产生困扰,减少参与需要展示自我的集体活动B.认为背春期变化无法改变,对同学的嘲笑选择不争辩C.尊重身体变化差异性,注重品德提升和内在修养D.模仿同伴调自我表达方式,维护群体中的和谐关系2.下列诗句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的情感不一致的是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在“安全教育月”活动中,某校邀请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向全校学生普及加强自我保护,防范性侵害知识,下列可以在讲座中分享的自我保护小贴士的内容是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与异性成年人接触②保持沉默,避免彤响加害者的名誉和关系③端正行为态度,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盗④正视性别差异,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在学习〈走近民法典》一课过程中,第三学习小组准备选取一些案例帮助大家学习。下列案件符合要求的是①醉酒驾驶引发交通事故致人重伤,司机被判处有期徒刑②网胸商品虚假宜传,法院判决商家“退一赔三③租房合同未签订书面协议,房东要求租客支付拖欠租金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湖七年级道他与法的第1页(共6页)④市民起诉行政机关未依法公开环境监测数据,法院判今公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根据“情绪与情够关系示意图”,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Λ.情绪是短暂的情境反应,情感是稳定的深刻体验B.情感与情绪完全相同,可以随意控换使用情绪C.情感是短佰的,情绪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情照D.情绪和情感互不相关,没有联系6.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辅神,海透在诗书礼乐等箱神文明的创造中,休现在处事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强大的瓜陶教化、候聚示范作用。下列能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是①每年端午节,各地举行赛龙舟、包棕子等活动,纪念屈原②某企业将传统节日作为促销噱头,忽视其文化意义③某家长只让孩子学习数理化,反对接触古典文学④某学校开设茶艺、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2024年,“春节一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习俗(如扫尘祭祖、团圆守岁、拜年祈福等)承戟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家文化”伦理观念与社会服聚力。这些习俗A.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失去现实意义C.只存在于农村地区,城市中已消失D.以娱乐活动为主,文化价值不高8.中华美德传千古,躬身实践显真章。下列人物事迹与其身体力行的美德一致的有①袁隆平院士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九十高龄仍坚持下田实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一脚踏实地,矢志创新②韩旭辉扎根基层20余载,用生命诠释了人民公仆本色一做业乐样,名誉至上③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我,潜心研究核潜艇技术,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淡泊名利,忠诚报国④王继才夫妇坚守开山岛32年,在非常艰苦条件下为国戍边,风雨无阻、默歌奉献—坚守初心,恪尽职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小治在学习(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表达了他的理解,下列选项能更好表达他的现解的是(户口登(义务墩育法)(劳动法》】(老年人权益记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民法典》等保阴法》等出生上¥工作养老2024-2025学年度下学别别末所量检浏七年级诅的与达泊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2024-2025下期末七年级道德与法治.pdf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