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木水火土 核心素养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金木水火土 核心素养教案(表格式,2课时)

资源简介

课题 识字2.金木水火土 课时 2
教材 分析 《金木水火土》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揭示了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即以自然界的5 种物质——金、木、水、火、土,这是构成宇宙万物及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开拓多种识字的渠道,鼓励学生借助做动作想象、观察直观图片形象记忆、生活中识字以及用熟字组成新词等方法对汉字进行识记。
学情 分析 这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写字,可以用口诀为学生讲解田字格及书写注意事项。利用生动的田字格拍手操、执笔口诀和坐姿口诀,形象的笔画动态演示等,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汉字的特点,感受中华汉字文化。 语言运用: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并能运用。 思维能力:结合图文,联系日常生活,在语境中理解词句。 审美创造:品味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儿歌小韵文,感受朗读的节奏美,培养语感。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 “金木水火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五行文化,感受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总结,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重点 难点 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片等方法,认识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 读准字音,正确书写汉字。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通过游戏、想象等方式理解课文,练习朗读。 2.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一句。 3.认识田字格和笔画横,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会写“一、二、三”。
环节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活动】 1. 上课啦!请同学们先检查坐姿,真棒! 读书姿势歌 身坐直,脚放平, 书本稳稳手中拿, 还要稍稍向外斜。 2. (出示大树上有松鼠的图片)看,大树上有几只松鼠呀?我们一起数一数:1 只、2 只…… 3. 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就和数字有关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金木水火土》。(板书课题,带领学生齐读)
【学生活动】 1. 调整坐姿,做好上课准备。 2. 观察图片,跟着老师一起数松鼠数量。 3. 齐读课题,对新课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数数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课题,为学习数字类生字做铺垫。
环节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教师活动】 1.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 9 页,用手指着课文,认真听老师读一遍。 2. 这篇儿歌读起来很有节奏,很好听,大家想不想试试?读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字别紧张,打个小圆圈做标记就好。 3. 读书要注意姿势哦!大家调整好姿势,自己大声读一读课文吧。 4. 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我们一起齐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学生活动】 1. 翻书指读,听老师范读。 2. 跟随老师朗读,标记不认识的字。 3. 调整姿势,自由朗读课文。 4. 指名朗读,参与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熟悉生字的读音和节奏。
环节三:字音、字义识记,学习“一二三四五”
【教师活动】 1.联系生活,认读“一二三” (1)对应图片出示 “一” 我们经常说到“一”,比如,一条鱼、一个桃、一棵树、一本书 “二” 两头牛,两根香蕉 “三” 三只猫,三颗草莓 (2)观察“一二三”的区别 师:“一”就是一横,“二”就是两横,“三”就是三横,但是它们的长短又是不一样的。 (3)认读“四五”。四朵花、四支铅笔;五角星,五根手指。 2.各种形式朗读,顺着读,倒着读,打乱顺序读。 3.与阿拉伯数字,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 1. 结合图片,认识 “一、二、三、四、五” 的含义。 2. 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区别。 3. 参与朗读游戏,巩固数字认读。 4. 对比阿拉伯数字,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图片和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掌握认读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四:学习“金木水火土”
【教师活动】 1.联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师:“金木水火土”这句话听上去很难理解,但是这五种物质却就在我们身边。请你找一找。 预设:我妈妈戴的项链是金的。我看到公园里有木桥。我们洗手就要用到水。 妈妈做饭就会用到火。小草生长在土里。 2.出示图片,理解“金木水火土” 金:这是厨房用具是也是用金属做成的,也是属于“金”。 木:这是树木,生活中有很多用木做成的东西。 水:这是河流,里面流动的就是水。水的作用和危害。 火:这是火,火的作用和危害。 土:这是土地,土有多种形态。 小结:金木水火土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学生活动】 1. 联系生活,交流对 “金木水火土” 的认识。 2. 观看图片,进一步理解 “金木水火土” 的含义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 “金木水火土” 的含义,感受它们与生活的联系。
环节五:学习笔画,练习生字
【教师活动】 1.认识田字格 (1)出示田字格,标上名字。 师:这是田字格,有四个小格,每一小格都有它自己的名字。 (2)识记田字格。 师:怎么记住田字格,有首儿歌帮助我们记忆。通过拍手识记田字格拍手歌。 2.学写汉字“一、二、三”。 (1)出示汉字,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写字姿势儿歌:学写字,要牢记, 头正肩平脚着地,三个“一”字要牢记, 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 手离笔尖要一寸,大指二指对齐捏,三指在下来托起,四指五指往里卷, 笔杆离开虎口处,拳心要空腕用力, 提笔就是来练字。) (2)学写汉字“一”。 师:拿出你的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书空。写“一”字,就是一横。从左到右,注意它的位置,写法提示:从左到右,起笔时略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左边稍微低一点,右边稍高,写在横中线上。请同学们翻开书,描红两个,写一个。 (3)学写汉字“二、三”。 播放动画笔顺。讲解“二、三”书写要领:“二、三”笔顺都是从上到下,“二”写法提示:两横上短下长,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三”字写法提示:第二横最短,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三横最长。
【学生活动】 1. 认识田字格各部分名称,念儿歌记忆。 2. 听儿歌,调整写字姿势。 3. 跟随老师书空,按要求描红、书写 “一、二、三”。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田字格、学习写字姿势和笔画,让学生掌握 “一、二、三” 的书写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识字2 金木水火土(第 1 课时)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田字格(示意图)
一 二 三(书写范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游戏、图片等形式,学生对 “一二三四五” 和 “金木水火土” 的认读效果较好,多数学生能理解字义并正确朗读。田字格和写字姿势的教学扎实,学生书写 “一、二、三” 时姿势较规范。 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对 “四、五” 的认读不够熟练;“金木水火土” 的含义较抽象,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书写时,“二、三” 的横间距掌握不够好。 改进措施:下次教学可增加 “四、五” 的认读游戏,如数字卡片配对;结合更多生活实例讲解 “金木水火土”,加深理解;书写时加强巡视,个别指导横间距的把控。
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会写“上”和笔画竖。 2.学习“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一句。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环节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今天我们来玩个 “小松鼠摘松果” 的游戏吧!每个松果上都有一个生字,读对了就能帮小松鼠摘下松果哦。 2. 大家表现真棒,摘了这么多松果!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木水火土》的后半部分。
【学生活动】 1. 积极参与游戏,认读生字卡片上的字。 2. 对新课内容产生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新课。
环节二:联系生活,理解“天地分上下”
【教师活动】 1.教师播放《盘古开天辟地》动画视频。 师:通过动画,我们知道了头上为天,脚下为地。天在上,地在下。这就是“天地分上下”。 2.联系生活,理解“上下”。 (1)在教室里找一找。()在上,()在下。黑板在上,桌子在下。 (2)出示图片。小鸟在大树上,小猫在大树下。
【学生活动】 1. 观看动画,理解天和地的位置关系。 2. 在教室中寻找上下位置关系的事物,并用句子表达。 3. 观察图片,模仿说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上下” 的含义和 “天地分上下” 的意思,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环节三:结合图片,理解“日月照今古”
【教师活动】 1.教师解释意思 师:日就是太阳,月就是月亮,今就是现在,古就是时古代,古代有日月,现在也有日月。 2.联系生活说说“日月”其他的意思。 师:今天是“几月几日”,明天是“几月几日”,昨天是“几月几日”。 3.识字翻翻乐。
【学生活动】 1. 观察图片,理解 “日、月、今、古” 的含义,明白 “日月照今古” 的意思。 2. 了解 “日、月” 在生活中的其他用法。 3. 参与 “识字翻翻乐” 游戏,积累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游戏,帮助学生理解 “日月照今古” 的含义,拓展 “日、月” 的用法,丰富词汇积累。
环节四: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教师活动】 1.节奏朗读,师生合作 师:同学们对于生字都会认了,那读课文也会更加顺畅,我们将这些生字送回课文中,再来读一读吧。除了读流畅,我们还要读出节奏。 教师读一行,学生读一行,还可以进行交换。 2.图文对照,进行背诵 (1)摆图成儿歌。 (2)你背我填。
【学生活动】 1. 参与师生合作朗读,读出课文节奏。 2. 借助图片和填空形式,尝试背诵课文。 3. 指名背诵,参与全班齐背。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积累语言。
环节五:认识笔画“竖”,学写“上”
【教师活动】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上”:观察“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指导“竖”的写法:“竖”要写的垂直,如果竖不垂直,字就不正。 3.教师示范“上”,学生书空后描红。写法提示:从上往下,竖写在竖中线上,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方,下横要长一些。
【学生活动】 1. 认识笔画 “竖”,观察其写法。 2. 观察 “上” 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书写要领。 3. 跟随动画书空 “上” 字,在练习本上描红、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动画,让学生掌握 “竖” 的写法和 “上” 字的书写要领,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环节六:看图说话
【教师活动】 1. (出示图片)看,树上有几只小猴?书架上有几本书?小明家住几楼?(可根据图片内容设定)大家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回答。 2. 再来说说什么在上,什么在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图片说句子)
【学生活动】 1.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同桌间互相提问回答。 2. 结合实际说 “什么在上,什么在下” 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说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七:作业设置
1.在田字格里写五个“竖”画,三个“上”字。 2.自己评一评。对照课文,修改书写不当的地方,从“书写姿势正确”“笔画正确”“笔画位置”三个方面给自己送上小星星。 3.把《金木水火土》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数字) 金木水火土。(自然界的五种物质)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动画、游戏等形式,学生较好地理解了 “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的含义,能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上” 字的书写教学扎实,多数学生能掌握书写要领。 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对 “今、古” 的理解不够深入;书写 “上” 字时,竖画不够垂直,短横和长横的位置把握不够准确。 改进措施:下次教学可结合历史故事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今、古” 的区别;书写时加强个别指导,强调竖画的垂直和横画的位置,可借助田字格中的辅助线帮助学生定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