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龙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一、主题一 校园悟理 校园是承载文化、科技、体育、劳动的教育王国,在这里,我们领悟到物理学科的魅力!1.(2025八下·龙岗期末)小明要在班级文化墙上贴一张科技节海报。请完成1~2题。(1)如图所示,要将海报贴正,他应进行的调整是A.将海报向右平移 B.将海报绕O点逆时针转C.将铅垂线向左平移 D.将铅垂线绕O点顺时针转(2)若铅锤重1N、线重0.1N,当铅锤静止悬挂时,它所受力的合力为A.ON B.1N C.1.1N D.0.9N2.(2025八下·龙岗期末)科技节期间,年级开展“水火箭”比赛。如下图所示,将水火箭放置于发射架上,利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向上升空。请完成3~4题。(1)水火箭启动时,动力的主要来源是A.水火箭自身的惯性 B.高压气体对水的推力C.水对水火箭的推力 D.空气对水火箭的升力(2)①裁判组应将水火箭运动的 作为评判标准更合理。②为提高比赛成绩,请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 .3.(2025八下·龙岗期末)课间,小明用一个空塑料瓶、一根筷子、一块塑料片、一个玻璃球、一块橡皮膏和一根塑料管自制了一台简易活塞式抽水机,如图所示,请完成5~6题。(1)小明对自制抽水机各部件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A.塑料瓶:剪开后分别作为抽水机的圆筒和活塞B.塑料管:作为进水管将水引入圆筒C.玻璃球:作为进水阀门,活塞向上提起时打开进水通道D.塑料片:活塞上提时会关闭,盖住活塞上的孔N,防止空气进入(2)有经验的人在使用抽水机时,先往圆筒里倒一点水,目的是增强活塞与筒壁间的 ,确保向上提活塞时筒内 降低。4.(2025八下·龙岗期末)体育课上,同学们在操场开展“脚印会说话”的实践活动。小明站立在水平沙地上留下两个鞋印,测出鞋印深度均为1.5cm,于是他取下一只鞋放在方格纸上描出轮廓,如图所示。已知方格纸中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2cm,计算面积时,凡大于或接近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随后,小华在鞋印旁边相同的沙地上放一底面积为20cm2的平底容器,在容器中缓慢加入适当重物,当容器下陷深度达到1.5cm时,测出容器及内部重物的总质量为4kg·求:(g取10N/kg)(1)小明一只鞋鞋底的面积约为多少cm2.(2)站立时,小明对沙地产生的压强大小;(3)小明的质量约是多少?二、主题二 天工传承 《天工开物》一书凝聚了中国古代科技与工艺的智慧,而如今的科学家们也在用自己的智慧编撰着“新”的天工开物。5.(2025八下·龙岗期末)《天工开物》记载了水確春米(指碾米脱壳)的场景:水流冲击水轮转动,同时带动多个春锤上下运动。水確取代了人力或畜力,使得农民在一天内能春出更多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机械无法解决的问题是A.一天内做的总功增加 B.增大了功率C.完成相同的任务所用时间更少 D.减少了额外功6.(2025八下·龙岗期末)题图为在建跨度拱桥的简图,钢绳1通过滑轮拉着重为800N的桥面材料,若某段时间内将桥面材料竖直上升了10cm,其中滑轮A重为20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A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滑轮B可以省力C.钢绳1的拉力为400ND.钢绳1拉动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最大为80%7.(2025八下·龙岗期末)建桥时,使用钢绳通过滑轮B拉着在建的桥拱,题图为简化图,其中0为支点,O为桥拱的重心,请画出动力臂L及阻力凡.(保留作图痕迹)8.(2025八下·龙岗期末)雪龙二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它能采用不同的破冰方案攻破不同厚度的冰层。冰层厚度 破冰方案小于1.5m 连续破冰:利用船艏特殊的凸起(叫破冰艏柱),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刃”,可以增大 ,以4~5km/h的速度轻易劈开厚度小于1.5m的冰层。1.5m~3m 冲撞式破冰:船头水下有一个约20°的锐角,它能帮助船体冲上冰层,依靠船体自身 的将冰层压碎。>10m的冰脊 舰向破冰:船尾下方的吊舱推进器上有螺旋桨可高速旋转,将海面下的冰脊削碎。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具有较大的 能。9.(2025八下·龙岗期末)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天工Ultra”机器人夺得本届冠军,整个比赛过程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天工Ultra”在比赛中的相关数据见表格,g取10N/kg.求:奔跑驱动力 200N 平均速度 2.1m/s奔跑功率 420W 一块电池的总能量 1.5x106J比赛里程 21km 电机的工作效率(电池总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80%(1)完成整个比赛总耗时多久?(2)整个比赛过程,奔跑驱动力做的有用功是多少?(3)一块电池能供机器人跑多远?三、主题三 科学探究 动手发现奥秘,探究获得真知,“问题-证据-解释-交流”,我能!10.(2025八下·龙岗期末)为迎战体育节拔河比赛,同学们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商讨比赛策略。⑴【理论分析】双方受力分析:每队都受到绳子的拉力、地面对人的摩擦力、自身重力及地面的支持力。比赛僵持时两队之间的拉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⑵决定输赢的关键:比赛双方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指向 (选填“自己一方”或“对手方”),因此,为赢得比赛,应穿着防滑性强的鞋子。【提出问题与猜想假设】为探究鞋子的防滑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进行猜想:可能与鞋底材质、鞋底花纹、接触面上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材质有关。【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鞋子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经过多次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已知:A鞋重3N,B鞋重4N,两只鞋鞋底的材质相同但花纹不同。实验序号 实验用鞋 接触面材质 图示 鞋子受到的摩擦力① 一只A鞋 木质桌面 2.2N② 一只A鞋 橡胶垫 1.8N③ 一只A鞋 玻璃板 1.0N④ 一只B鞋压在A鞋上 玻璃板 2.5N⑤ 两只B鞋压在A鞋上 玻璃板 4.0N⑥ 一只B鞋 玻璃板 1.2N【实验结论】⑶由实验①②③可知,鞋子的防滑性能与 有关:⑷由实验③④⑤可知,其他条件一定时, 越大,鞋子受到的摩擦力越大:⑸由实验③和⑥可知,鞋子的防滑性能与鞋底花纹有关。【交流评估】⑹依据实验结论(4),请提出一条赢得拔河比赛的策略: 。⑺小美同学认为实验结论(5)不科学,原因是 。11.(2025八下·龙岗期末)杆秤的本质是杠杆,其制作技艺是我国的非遗之一。小明对杠杆的平衡条件展开探究,器材如下(每个钩码重0.5N):【实验思路】先保持杠杆一侧的两个量不变,如左侧的阻力和阻力臂,改变另一侧的两个量,即右侧的动力和动力臂。然后再保持右侧的动力和动力臂不变,改变左侧的阻力和阻力臂。综合分析后找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四个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⑴调平:如图甲所示,若要使水平台面上的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应将两端的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此操作的目的除了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还便于 。⑵收集证据:如图乙所示,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第一组数据见下表。按照实验思路,将两组预设数据填入表格中(每次实验只填三个数据,第四个数据为实测值,无需填写)。次序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1.0 10.0 0.5 20.02 3 【实验结论】F1L1=F2L2【交流评估】⑶图丙中ABO是一根轻质杠杆,它与图乙中研究的杠杆有何不同: 。若保持动力F与杠杆垂直,要使杠杆绕O点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动力F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⑷实验结束后,小明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制作了一个简易杆秤,如图丁所示,它由秤盘(A)、提纽(O)、秤砣(B)组成。针对不同场景需要对该杆秤进行改进,请选择其中一个维度,写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改进维度 (二选一,打“√”) 增大称量范围( ) 提高称量精度( )改进办法 四、主题四 工程实践 巧手实践创物,智慧破解难题,匠心筑梦未来,你我皆是工程达人!12.(2025八下·龙岗期末)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同学们制作了简易密度计,请完成下列任务:(1)【原理分析】在图甲中画出自制密度计在液体中静止时的受力示意图 。(2)【标度】在不同种类的液体中进行多次实验,标出相应的刻度线即可。图乙已标出1.0(单位:g/cm2)的刻度,请再大致标出0.8和1.2两条刻度线 。(3)【生活中的灵感】图丙是钓鱼常用的一种钓具,由鱼钩、铅坠、浮漂(7颗相同浮子)组成,可通过观察漂浮在水面的浮子个数判断鱼是否上钩。理想状态下,浸没在水中的浮子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漂浮在水面的浮子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忽略鱼线弯曲造成的影响,即不计漂浮浮子与浸没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丁所示,要使4颗浮子浸没在水中、3颗浮子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鱼钩上应挂 g鱼饵, 该钓具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ρ鱼饵为 1.5g/cm3)。名称 1颗浮子 铅坠 鱼钩 鱼线质量m/g 0.4 0.9 0.4 不计体积V/cm3 0.8 0.1 不计 不计(4)当鱼饵被全部吃掉,而鱼未上钩,稳定后,浮子仍处于理想状态,此时有 颗浮子漂浮在水面上。(5)【产品迭代】小明发现将密度计稍作改良便可用做钓具,在右上图所示的设计中,较实用的一款是 (填字母),简述理由 。13.(2025八下·龙岗期末)风车是利用风力做功的装置,某科技小组对风车的工作过程等进行了相关研究:(1)当风正面垂直吹向静止叶片时,如图甲所示,从正面看,叶片A会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2)质量为m、速度为v的物体,其动能的表达式为E=mrv2. 如图乙所示,每秒流经风车叶片的空气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形风柱”。某风车的叶片长度为l,已知空气密度为ρ,当风速为v时,该“风柱”模型具有的风能表达式为E= (表达式中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3)某风力发电站风车的风能利用率可达45%.风能利用率指可用的风能与经过叶片的风能的比值。若实际每秒经过叶片的风能E与风速的三次方v3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v≤3m/s时,风车几乎无法获得风能;当5m/s≤v<10m/s时,E与v3成正比。则当风速v=10m/s时,1h内可用的风能为 J(为方便计算,π取近似值为3)。14.(2025八下·龙岗期末)【科普阅读】你阅读了本学期的物理科普必读书目《天工开物》吗?(1)请帮《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工艺找到正确的归属吧,请连线: 。(2)读了《天工开物·舟车》篇后,你特别想抒发的一句感叹是 (20字左右皆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A【知识点】重力的方向;平衡力的辨别;力的合成与应用【解析】【解答】(1)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要将海报贴正,他应将海报绕O点逆时针转,海报的右边与重锤线重合即可,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当铅锤静止悬挂时,受力平衡,此时所受合力为0,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分析】(1) 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可作出选择。(2) 物体受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所受合力为0。(1)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要将海报贴正,他应将海报绕O点逆时针转,海报的右边与重锤线重合即可,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当铅锤静止悬挂时,受力平衡,此时所受合力为0,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答案】(1)C(2)水平距离;当发射角度接近45度时,火箭的飞行轨迹通常最为理想,既能保证较长的飞行距离,又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制作水火箭模型【解析】【解答】(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力时,会受到反方向的作用力。水火箭启动时,瓶内高压气体将水向下高速喷出,水对水火箭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水火箭上升,所以动力主要来源是水对水火箭的推力,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①飞行距离或滞空时间较为合理。在常见的水火箭比赛中,通常以水火箭的飞行距离作为评判标准,飞行距离越远成绩越好。也有部分比赛会以滞空时间作为评判标准,滞空时间越长,说明水火箭性能越好。②为提高比赛成绩,合理调整发射角度,当发射角度接近45度时,火箭的飞行轨迹通常最为理想,既能保证较长的飞行距离,又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分析】(1)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对水火箭进行受力分析即可;(2)①火箭的飞行距离越大,则火箭的性能更好;②可从水火箭发射角度大小对飞行距离远近的影响解答。(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力时,会受到反方向的作用力。水火箭启动时,瓶内高压气体将水向下高速喷出,水对水火箭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水火箭上升,所以动力主要来源是水对水火箭的推力,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①飞行距离或滞空时间较为合理。在常见的水火箭比赛中,通常以水火箭的飞行距离作为评判标准,飞行距离越远成绩越好。也有部分比赛会以滞空时间作为评判标准,滞空时间越长,说明水火箭性能越好。②为提高比赛成绩,合理调整发射角度,当发射角度接近45度时,火箭的飞行轨迹通常最为理想,既能保证较长的飞行距离,又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3.【答案】(1)B(2)气密性;气压【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解答】(1) A.塑料瓶:剪开后分别作为抽水机的圆筒和活塞,故A正确不合题意;B.塑料管:作为排水管将水排出井筒,故B错误符合题意;C.玻璃球:作为进水阀门,活塞向上提起时打开进水通道,故C正确不合题意;D.塑料片:活塞上提时会关闭,盖住活塞上的孔N,防止空气进入,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有经验的人在使用抽水机时,先往圆筒里倒一点水,目的是增强活塞与筒壁间的气密性,确保向上提活塞时筒内气压降低。【分析】(1)根据图片结合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分析各个部分的功能;(2)活塞式抽水机利用井筒内外气压差将水压入井筒,且内外气压差越大,井水进入井筒越多。(1) A.塑料瓶:剪开后分别作为抽水机的圆筒和活塞,故A正确不合题意;B.塑料管:作为排水管将水排出井筒,故B错误符合题意;C.玻璃球:作为进水阀门,活塞向上提起时打开进水通道,故C正确不合题意;D.塑料片:活塞上提时会关闭,盖住活塞上的孔N,防止空气进入,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有经验的人在使用抽水机时,先往圆筒里倒一点水,目的是增强活塞与筒壁间的气密性,确保向上提活塞时筒内气压降低。4.【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一个小格的面积;取41~44格,均给分,如。(2)解:在水平沙地,,,则 小明对沙地产生的压强。(3)解: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小明的质量约为。【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中每一小格表示4cm2,印轮廓所围小方格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弃,可数出共有多少个格,然后求出图中脚印面积;(2)当容器下陷的深度与脚印的深度相同时,说明平底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与小明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求出平底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据此确定小明对地产生的压强;(3)根据求出小明对地面的压力,重力等于压力,利用G=mg求出小明的质量。5.【答案】D【知识点】功率的概念;功;有用功和额外功【解析】【解答】 A.水流冲击水轮转动,同时带动多个舂锤上下运动,一天内做的总功增加,故A正确;B.一天内做的总功增加,增大了功率,故B正确;C.一天内做的总功增加,完成相同的任务所用时间更少,故C正确;D.克服滑轮重和齿轮重以及摩擦做的功(对我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为额外功,不能减少,故D错误。故选D。【分析】 对我们有用的功为有用功,对机械做的功为总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6.【答案】D【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解答】 AB.由图可知,B滑轮固定不动,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A滑轮随桥面材料一起移动,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AB错误;C.由图可知,n=2,若不计钢绳自重、摩擦,钢绳1的拉力为:,故C错误;D.不计钢绳自重和摩擦,钢绳1拉动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最大,最大为:,故D正确。故选D。【分析】 AB.使用过程中,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滑轮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根据滑轮组装置确定绳子股数,根据算出钢绳1的拉力;D.不计钢绳自重和摩擦,根据算出钢绳1拉动的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7.【答案】【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解析】【解答】 过桥拱的重心O'作竖直向下的拉力即为阻力F2;钢绳拉桥拱向上的拉力为动力,过支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如图所示:【分析】 桥拱对钢绳的拉力即为阻力,拉力F2的作用点为桥拱的重心O',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已知支点O和动力的方向,根据力臂的定义过支点O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8.【答案】压强;重力;动【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重力的方向;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 1)船头底部设计得犹如一把利刃,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能增大对冰层的压强,从而实现破冰;(2)当船冲到冰面上,浮力变小,它对冰的压力是船的自身重力,依靠重力将冰压碎;(3)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因为速度大所以具有较大的动能。【分析】 (1)根据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3)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9.【答案】(1)解:。(2)解:。(3)解: 由 得,;。【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比赛的路程和机器人的平均速度,根据求完成整个比赛的时间;(2)根据求奔跑驱动力做的有用功;(3)根据可得一块电池所能提供的有用功,根据W=Fs求一块电池能供机器人跑的路程。10.【答案】相等;自己一方;接触面材质;压力;选用体重大的同学参赛;没有控制接触面上的压力相同【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方向;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 (1)在比赛进入相持阶段,比赛双方的同学们对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2)在比赛过程中,在双方手中绳子都不脱动的情况下,比赛双方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与绳子的拉力方向相反,故比赛双方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指向自己一方;(3)由表中序号为①②③的数据可知,压力相同,而接触面材质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鞋子的防滑性能与接触面材质有关;(4)由表中序号为③④⑤的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的材质相同时,接触面上压力越大,鞋子外底所受摩擦力越大;(6)拔河比赛中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所以应选择体重大的同学,鞋子应穿鞋底较粗糙的鞋子;(7)两类鞋子的质量可能不同,重力大小可能不同,造成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分析】 (1)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3)(4)(6)(7)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1.【答案】右;测量力臂;丙图中杠杆需要考虑自重影响、支点不在杠杆重心处;变小;增加杆秤长度【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 (1)应该向较高的一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本题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侧较高,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根据要求,保持一侧两个量不变,改变另一侧力的大小,如下表:次序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1.0 10.0 0.5 20.02 1.0 20.0 2.0 3 2.0 1.0 30.0(3)比较图乙、丙可发现:图乙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重心处,而图丙需要考虑杠杆自重的影响,支点不在杠杆的重心处;由题知,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杠杆向上的力F,将杠杆沿逆时针方向向上缓慢转动,如图丙所示,因动力始终垂直杠杆向上,则动力臂始终等于杠杆的长,即动力臂L1不变,但从A位置到B位置时,阻力G的力臂L2变小,且阻力为G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是变小的;(4)想要增大杆秤的量程,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要想称的物体更重,即F1增大时,杠杆要继续平衡,可减小L1,即将提纽O向左移,或者增大F2或L2,即增大秤砣的质量,延长秤杆,或者减小提纽到秤盘之间的距离;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杆秤,即在测量的质量一定时,应增大各刻度间的距离,从而标出更多的刻度值,达到增大精确度的目的,改进方法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一是减小秤砣质量,二是增大提纽到秤盘中间的距离,如下表:【分析】 (1)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应该向较高的一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取力臂;(2)根据要求,可保持一侧两个量不变,改变另一侧力的大小;(3)比较图乙、丙即可得到答案;分析杠杆转动前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力F的变化;(4)想要增大杆秤的量程,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分析解答。在测量的质量一定时,应增大各刻度间的距离。12.【答案】(1)(2)(3)1.2(4)4(5)b;b更容易竖直漂浮在水中【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密度计在液面漂浮,则它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都作用在重心上,如下图所示:(2)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液面上,则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则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即密度计上的刻度值上小下大。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成反比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变化量相同时,越靠下则间距越小。由此可知,0.8在1上面,1.2在1下面,且下面的间距小于上面的间距,如下图所示:(3)根据题意可知,将4颗浮子、铅坠和鱼钩和鱼线、鱼饵看做一个整体,它们在水中悬浮,则F浮力=G总;103kg/m3×10N/kg×(0.8×4+0.1+)×10-6m3=10N/kg×(0.4×4+0.9+0.4+m鱼饵)×10-3kg;解得:m鱼饵=1.2g。【分析】(1)对密度计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可;(2)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确定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刻度的变化规律即可;(3)根据题意可知,浮子,铅坠和鱼钩和鱼饵的总重力应该等于它们受到的总浮力,据此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列式计算即可。13.【答案】(1)顺时针(2)(3)2.916X1010【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解答】(1) 由图甲可知,风叶上表面一面较平,下面一面较弯曲,风正面垂直吹向静止叶片时,上面流速慢,压强大,下面流速快,压强小,故叶片受到向下的压强差,则叶片会顺时针转动;(2)根据题意可知, “风柱”的横截面S=πr2=πl2,“风柱”的长度L=vt=v×1m/s,“风柱”的体积V=SL=πl2v,“风柱”的质量为m=ρV=ρπl2v;那么“风柱”模型具有的风能表达式为E=。(3)当5m/s≤v≤10m/s时,E与v3成正比,由图i可知,图像的斜率相同,则;解得:E10=60π×105J=1.8×107J;则1h内可用的风能为:1.8×107J×3600×45%=2.916×1010J。【分析】(1)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 先求出风柱的横截面积和长度,再求出体积,利用公式m=ρV求出质量,最后根据动能表达式计算即可;(3)首先根据“ 当5m/s≤v<10m/s时,E与v3成正比”计算1h内经过叶片的风能,再与风能利用率相乘即可。14.【答案】(1)(2)古船扬帆破浪志,木轮载满民生情!【知识点】科学探索【解析】【解答】(1)《天工开物》中的“粹精”指的是谷物加工,取得谷物中纯粹、精华的部分,因此与“攻稻”对应;“杀青” 是指在造纸过程中,将嫩竹截成段后,放置在山塘中浸泡一百天以上,然后取出用木棒敲打,洗掉粗壳与青皮的过程,因此与“造竹纸”对应;“作咸”指的是食盐的生产与制作,因此与“井盐”对应;“酒母”指的是酒曲,因此与“曲蘖”对应。如下图所示:(2) 读了《天工开物·舟车》篇后,我特别想抒发的一句感叹是:古船扬帆破浪志,木轮载满民生情!。【分析】(1) 根据对《天工开物》中 记载的加工工艺的认识分析解答;(2)根据自己对 《天工开物·舟车》篇的认识和理解分析解答。1 / 1广东省深圳龙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一、主题一 校园悟理 校园是承载文化、科技、体育、劳动的教育王国,在这里,我们领悟到物理学科的魅力!1.(2025八下·龙岗期末)小明要在班级文化墙上贴一张科技节海报。请完成1~2题。(1)如图所示,要将海报贴正,他应进行的调整是A.将海报向右平移 B.将海报绕O点逆时针转C.将铅垂线向左平移 D.将铅垂线绕O点顺时针转(2)若铅锤重1N、线重0.1N,当铅锤静止悬挂时,它所受力的合力为A.ON B.1N C.1.1N D.0.9N【答案】(1)B(2)A【知识点】重力的方向;平衡力的辨别;力的合成与应用【解析】【解答】(1)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要将海报贴正,他应将海报绕O点逆时针转,海报的右边与重锤线重合即可,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当铅锤静止悬挂时,受力平衡,此时所受合力为0,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分析】(1) 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可作出选择。(2) 物体受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所受合力为0。(1)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由图可知,要将海报贴正,他应将海报绕O点逆时针转,海报的右边与重锤线重合即可,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当铅锤静止悬挂时,受力平衡,此时所受合力为0,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025八下·龙岗期末)科技节期间,年级开展“水火箭”比赛。如下图所示,将水火箭放置于发射架上,利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向上升空。请完成3~4题。(1)水火箭启动时,动力的主要来源是A.水火箭自身的惯性 B.高压气体对水的推力C.水对水火箭的推力 D.空气对水火箭的升力(2)①裁判组应将水火箭运动的 作为评判标准更合理。②为提高比赛成绩,请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 .【答案】(1)C(2)水平距离;当发射角度接近45度时,火箭的飞行轨迹通常最为理想,既能保证较长的飞行距离,又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制作水火箭模型【解析】【解答】(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力时,会受到反方向的作用力。水火箭启动时,瓶内高压气体将水向下高速喷出,水对水火箭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水火箭上升,所以动力主要来源是水对水火箭的推力,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①飞行距离或滞空时间较为合理。在常见的水火箭比赛中,通常以水火箭的飞行距离作为评判标准,飞行距离越远成绩越好。也有部分比赛会以滞空时间作为评判标准,滞空时间越长,说明水火箭性能越好。②为提高比赛成绩,合理调整发射角度,当发射角度接近45度时,火箭的飞行轨迹通常最为理想,既能保证较长的飞行距离,又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分析】(1)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对水火箭进行受力分析即可;(2)①火箭的飞行距离越大,则火箭的性能更好;②可从水火箭发射角度大小对飞行距离远近的影响解答。(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力时,会受到反方向的作用力。水火箭启动时,瓶内高压气体将水向下高速喷出,水对水火箭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水火箭上升,所以动力主要来源是水对水火箭的推力,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①飞行距离或滞空时间较为合理。在常见的水火箭比赛中,通常以水火箭的飞行距离作为评判标准,飞行距离越远成绩越好。也有部分比赛会以滞空时间作为评判标准,滞空时间越长,说明水火箭性能越好。②为提高比赛成绩,合理调整发射角度,当发射角度接近45度时,火箭的飞行轨迹通常最为理想,既能保证较长的飞行距离,又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3.(2025八下·龙岗期末)课间,小明用一个空塑料瓶、一根筷子、一块塑料片、一个玻璃球、一块橡皮膏和一根塑料管自制了一台简易活塞式抽水机,如图所示,请完成5~6题。(1)小明对自制抽水机各部件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A.塑料瓶:剪开后分别作为抽水机的圆筒和活塞B.塑料管:作为进水管将水引入圆筒C.玻璃球:作为进水阀门,活塞向上提起时打开进水通道D.塑料片:活塞上提时会关闭,盖住活塞上的孔N,防止空气进入(2)有经验的人在使用抽水机时,先往圆筒里倒一点水,目的是增强活塞与筒壁间的 ,确保向上提活塞时筒内 降低。【答案】(1)B(2)气密性;气压【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解答】(1) A.塑料瓶:剪开后分别作为抽水机的圆筒和活塞,故A正确不合题意;B.塑料管:作为排水管将水排出井筒,故B错误符合题意;C.玻璃球:作为进水阀门,活塞向上提起时打开进水通道,故C正确不合题意;D.塑料片:活塞上提时会关闭,盖住活塞上的孔N,防止空气进入,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有经验的人在使用抽水机时,先往圆筒里倒一点水,目的是增强活塞与筒壁间的气密性,确保向上提活塞时筒内气压降低。【分析】(1)根据图片结合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分析各个部分的功能;(2)活塞式抽水机利用井筒内外气压差将水压入井筒,且内外气压差越大,井水进入井筒越多。(1) A.塑料瓶:剪开后分别作为抽水机的圆筒和活塞,故A正确不合题意;B.塑料管:作为排水管将水排出井筒,故B错误符合题意;C.玻璃球:作为进水阀门,活塞向上提起时打开进水通道,故C正确不合题意;D.塑料片:活塞上提时会关闭,盖住活塞上的孔N,防止空气进入,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有经验的人在使用抽水机时,先往圆筒里倒一点水,目的是增强活塞与筒壁间的气密性,确保向上提活塞时筒内气压降低。4.(2025八下·龙岗期末)体育课上,同学们在操场开展“脚印会说话”的实践活动。小明站立在水平沙地上留下两个鞋印,测出鞋印深度均为1.5cm,于是他取下一只鞋放在方格纸上描出轮廓,如图所示。已知方格纸中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2cm,计算面积时,凡大于或接近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随后,小华在鞋印旁边相同的沙地上放一底面积为20cm2的平底容器,在容器中缓慢加入适当重物,当容器下陷深度达到1.5cm时,测出容器及内部重物的总质量为4kg·求:(g取10N/kg)(1)小明一只鞋鞋底的面积约为多少cm2.(2)站立时,小明对沙地产生的压强大小;(3)小明的质量约是多少?【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一个小格的面积;取41~44格,均给分,如。(2)解:在水平沙地,,,则 小明对沙地产生的压强。(3)解: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小明的质量约为。【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图中每一小格表示4cm2,印轮廓所围小方格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弃,可数出共有多少个格,然后求出图中脚印面积;(2)当容器下陷的深度与脚印的深度相同时,说明平底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与小明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求出平底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据此确定小明对地产生的压强;(3)根据求出小明对地面的压力,重力等于压力,利用G=mg求出小明的质量。二、主题二 天工传承 《天工开物》一书凝聚了中国古代科技与工艺的智慧,而如今的科学家们也在用自己的智慧编撰着“新”的天工开物。5.(2025八下·龙岗期末)《天工开物》记载了水確春米(指碾米脱壳)的场景:水流冲击水轮转动,同时带动多个春锤上下运动。水確取代了人力或畜力,使得农民在一天内能春出更多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机械无法解决的问题是A.一天内做的总功增加 B.增大了功率C.完成相同的任务所用时间更少 D.减少了额外功【答案】D【知识点】功率的概念;功;有用功和额外功【解析】【解答】 A.水流冲击水轮转动,同时带动多个舂锤上下运动,一天内做的总功增加,故A正确;B.一天内做的总功增加,增大了功率,故B正确;C.一天内做的总功增加,完成相同的任务所用时间更少,故C正确;D.克服滑轮重和齿轮重以及摩擦做的功(对我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为额外功,不能减少,故D错误。故选D。【分析】 对我们有用的功为有用功,对机械做的功为总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6.(2025八下·龙岗期末)题图为在建跨度拱桥的简图,钢绳1通过滑轮拉着重为800N的桥面材料,若某段时间内将桥面材料竖直上升了10cm,其中滑轮A重为20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A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滑轮B可以省力C.钢绳1的拉力为400ND.钢绳1拉动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最大为80%【答案】D【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解析】【解答】 AB.由图可知,B滑轮固定不动,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A滑轮随桥面材料一起移动,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AB错误;C.由图可知,n=2,若不计钢绳自重、摩擦,钢绳1的拉力为:,故C错误;D.不计钢绳自重和摩擦,钢绳1拉动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最大,最大为:,故D正确。故选D。【分析】 AB.使用过程中,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滑轮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是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根据滑轮组装置确定绳子股数,根据算出钢绳1的拉力;D.不计钢绳自重和摩擦,根据算出钢绳1拉动的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7.(2025八下·龙岗期末)建桥时,使用钢绳通过滑轮B拉着在建的桥拱,题图为简化图,其中0为支点,O为桥拱的重心,请画出动力臂L及阻力凡.(保留作图痕迹)【答案】【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解析】【解答】 过桥拱的重心O'作竖直向下的拉力即为阻力F2;钢绳拉桥拱向上的拉力为动力,过支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如图所示:【分析】 桥拱对钢绳的拉力即为阻力,拉力F2的作用点为桥拱的重心O',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已知支点O和动力的方向,根据力臂的定义过支点O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8.(2025八下·龙岗期末)雪龙二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它能采用不同的破冰方案攻破不同厚度的冰层。冰层厚度 破冰方案小于1.5m 连续破冰:利用船艏特殊的凸起(叫破冰艏柱),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刃”,可以增大 ,以4~5km/h的速度轻易劈开厚度小于1.5m的冰层。1.5m~3m 冲撞式破冰:船头水下有一个约20°的锐角,它能帮助船体冲上冰层,依靠船体自身 的将冰层压碎。>10m的冰脊 舰向破冰:船尾下方的吊舱推进器上有螺旋桨可高速旋转,将海面下的冰脊削碎。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具有较大的 能。【答案】压强;重力;动【知识点】动能大小的比较;重力的方向;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解析】【解答】 1)船头底部设计得犹如一把利刃,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能增大对冰层的压强,从而实现破冰;(2)当船冲到冰面上,浮力变小,它对冰的压力是船的自身重力,依靠重力将冰压碎;(3)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因为速度大所以具有较大的动能。【分析】 (1)根据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3)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动能,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9.(2025八下·龙岗期末)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天工Ultra”机器人夺得本届冠军,整个比赛过程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天工Ultra”在比赛中的相关数据见表格,g取10N/kg.求:奔跑驱动力 200N 平均速度 2.1m/s奔跑功率 420W 一块电池的总能量 1.5x106J比赛里程 21km 电机的工作效率(电池总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80%(1)完成整个比赛总耗时多久?(2)整个比赛过程,奔跑驱动力做的有用功是多少?(3)一块电池能供机器人跑多远?【答案】(1)解:。(2)解:。(3)解: 由 得,;。【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比赛的路程和机器人的平均速度,根据求完成整个比赛的时间;(2)根据求奔跑驱动力做的有用功;(3)根据可得一块电池所能提供的有用功,根据W=Fs求一块电池能供机器人跑的路程。三、主题三 科学探究 动手发现奥秘,探究获得真知,“问题-证据-解释-交流”,我能!10.(2025八下·龙岗期末)为迎战体育节拔河比赛,同学们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商讨比赛策略。⑴【理论分析】双方受力分析:每队都受到绳子的拉力、地面对人的摩擦力、自身重力及地面的支持力。比赛僵持时两队之间的拉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⑵决定输赢的关键:比赛双方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指向 (选填“自己一方”或“对手方”),因此,为赢得比赛,应穿着防滑性强的鞋子。【提出问题与猜想假设】为探究鞋子的防滑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进行猜想:可能与鞋底材质、鞋底花纹、接触面上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材质有关。【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鞋子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经过多次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已知:A鞋重3N,B鞋重4N,两只鞋鞋底的材质相同但花纹不同。实验序号 实验用鞋 接触面材质 图示 鞋子受到的摩擦力① 一只A鞋 木质桌面 2.2N② 一只A鞋 橡胶垫 1.8N③ 一只A鞋 玻璃板 1.0N④ 一只B鞋压在A鞋上 玻璃板 2.5N⑤ 两只B鞋压在A鞋上 玻璃板 4.0N⑥ 一只B鞋 玻璃板 1.2N【实验结论】⑶由实验①②③可知,鞋子的防滑性能与 有关:⑷由实验③④⑤可知,其他条件一定时, 越大,鞋子受到的摩擦力越大:⑸由实验③和⑥可知,鞋子的防滑性能与鞋底花纹有关。【交流评估】⑹依据实验结论(4),请提出一条赢得拔河比赛的策略: 。⑺小美同学认为实验结论(5)不科学,原因是 。【答案】相等;自己一方;接触面材质;压力;选用体重大的同学参赛;没有控制接触面上的压力相同【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方向;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解析】【解答】 (1)在比赛进入相持阶段,比赛双方的同学们对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2)在比赛过程中,在双方手中绳子都不脱动的情况下,比赛双方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与绳子的拉力方向相反,故比赛双方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指向自己一方;(3)由表中序号为①②③的数据可知,压力相同,而接触面材质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鞋子的防滑性能与接触面材质有关;(4)由表中序号为③④⑤的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的材质相同时,接触面上压力越大,鞋子外底所受摩擦力越大;(6)拔河比赛中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所以应选择体重大的同学,鞋子应穿鞋底较粗糙的鞋子;(7)两类鞋子的质量可能不同,重力大小可能不同,造成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分析】 (1)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3)(4)(6)(7)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1.(2025八下·龙岗期末)杆秤的本质是杠杆,其制作技艺是我国的非遗之一。小明对杠杆的平衡条件展开探究,器材如下(每个钩码重0.5N):【实验思路】先保持杠杆一侧的两个量不变,如左侧的阻力和阻力臂,改变另一侧的两个量,即右侧的动力和动力臂。然后再保持右侧的动力和动力臂不变,改变左侧的阻力和阻力臂。综合分析后找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四个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⑴调平:如图甲所示,若要使水平台面上的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应将两端的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此操作的目的除了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还便于 。⑵收集证据:如图乙所示,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第一组数据见下表。按照实验思路,将两组预设数据填入表格中(每次实验只填三个数据,第四个数据为实测值,无需填写)。次序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1.0 10.0 0.5 20.02 3 【实验结论】F1L1=F2L2【交流评估】⑶图丙中ABO是一根轻质杠杆,它与图乙中研究的杠杆有何不同: 。若保持动力F与杠杆垂直,要使杠杆绕O点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动力F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⑷实验结束后,小明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制作了一个简易杆秤,如图丁所示,它由秤盘(A)、提纽(O)、秤砣(B)组成。针对不同场景需要对该杆秤进行改进,请选择其中一个维度,写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改进维度 (二选一,打“√”) 增大称量范围( ) 提高称量精度( )改进办法 【答案】右;测量力臂;丙图中杠杆需要考虑自重影响、支点不在杠杆重心处;变小;增加杆秤长度【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 (1)应该向较高的一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本题杠杆左端下沉,说明右侧较高,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根据要求,保持一侧两个量不变,改变另一侧力的大小,如下表:次序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 1.0 10.0 0.5 20.02 1.0 20.0 2.0 3 2.0 1.0 30.0(3)比较图乙、丙可发现:图乙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重心处,而图丙需要考虑杠杆自重的影响,支点不在杠杆的重心处;由题知,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杠杆向上的力F,将杠杆沿逆时针方向向上缓慢转动,如图丙所示,因动力始终垂直杠杆向上,则动力臂始终等于杠杆的长,即动力臂L1不变,但从A位置到B位置时,阻力G的力臂L2变小,且阻力为G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是变小的;(4)想要增大杆秤的量程,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要想称的物体更重,即F1增大时,杠杆要继续平衡,可减小L1,即将提纽O向左移,或者增大F2或L2,即增大秤砣的质量,延长秤杆,或者减小提纽到秤盘之间的距离;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杆秤,即在测量的质量一定时,应增大各刻度间的距离,从而标出更多的刻度值,达到增大精确度的目的,改进方法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一是减小秤砣质量,二是增大提纽到秤盘中间的距离,如下表:【分析】 (1)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应该向较高的一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取力臂;(2)根据要求,可保持一侧两个量不变,改变另一侧力的大小;(3)比较图乙、丙即可得到答案;分析杠杆转动前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力F的变化;(4)想要增大杆秤的量程,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分析解答。在测量的质量一定时,应增大各刻度间的距离。四、主题四 工程实践 巧手实践创物,智慧破解难题,匠心筑梦未来,你我皆是工程达人!12.(2025八下·龙岗期末)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同学们制作了简易密度计,请完成下列任务:(1)【原理分析】在图甲中画出自制密度计在液体中静止时的受力示意图 。(2)【标度】在不同种类的液体中进行多次实验,标出相应的刻度线即可。图乙已标出1.0(单位:g/cm2)的刻度,请再大致标出0.8和1.2两条刻度线 。(3)【生活中的灵感】图丙是钓鱼常用的一种钓具,由鱼钩、铅坠、浮漂(7颗相同浮子)组成,可通过观察漂浮在水面的浮子个数判断鱼是否上钩。理想状态下,浸没在水中的浮子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漂浮在水面的浮子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忽略鱼线弯曲造成的影响,即不计漂浮浮子与浸没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丁所示,要使4颗浮子浸没在水中、3颗浮子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鱼钩上应挂 g鱼饵, 该钓具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ρ鱼饵为 1.5g/cm3)。名称 1颗浮子 铅坠 鱼钩 鱼线质量m/g 0.4 0.9 0.4 不计体积V/cm3 0.8 0.1 不计 不计(4)当鱼饵被全部吃掉,而鱼未上钩,稳定后,浮子仍处于理想状态,此时有 颗浮子漂浮在水面上。(5)【产品迭代】小明发现将密度计稍作改良便可用做钓具,在右上图所示的设计中,较实用的一款是 (填字母),简述理由 。【答案】(1)(2)(3)1.2(4)4(5)b;b更容易竖直漂浮在水中【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密度计在液面漂浮,则它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都作用在重心上,如下图所示:(2)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液面上,则它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则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即密度计上的刻度值上小下大。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成反比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变化量相同时,越靠下则间距越小。由此可知,0.8在1上面,1.2在1下面,且下面的间距小于上面的间距,如下图所示:(3)根据题意可知,将4颗浮子、铅坠和鱼钩和鱼线、鱼饵看做一个整体,它们在水中悬浮,则F浮力=G总;103kg/m3×10N/kg×(0.8×4+0.1+)×10-6m3=10N/kg×(0.4×4+0.9+0.4+m鱼饵)×10-3kg;解得:m鱼饵=1.2g。【分析】(1)对密度计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带箭头的线段即可;(2)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确定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刻度的变化规律即可;(3)根据题意可知,浮子,铅坠和鱼钩和鱼饵的总重力应该等于它们受到的总浮力,据此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列式计算即可。13.(2025八下·龙岗期末)风车是利用风力做功的装置,某科技小组对风车的工作过程等进行了相关研究:(1)当风正面垂直吹向静止叶片时,如图甲所示,从正面看,叶片A会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2)质量为m、速度为v的物体,其动能的表达式为E=mrv2. 如图乙所示,每秒流经风车叶片的空气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形风柱”。某风车的叶片长度为l,已知空气密度为ρ,当风速为v时,该“风柱”模型具有的风能表达式为E= (表达式中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3)某风力发电站风车的风能利用率可达45%.风能利用率指可用的风能与经过叶片的风能的比值。若实际每秒经过叶片的风能E与风速的三次方v3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v≤3m/s时,风车几乎无法获得风能;当5m/s≤v<10m/s时,E与v3成正比。则当风速v=10m/s时,1h内可用的风能为 J(为方便计算,π取近似值为3)。【答案】(1)顺时针(2)(3)2.916X1010【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解答】(1) 由图甲可知,风叶上表面一面较平,下面一面较弯曲,风正面垂直吹向静止叶片时,上面流速慢,压强大,下面流速快,压强小,故叶片受到向下的压强差,则叶片会顺时针转动;(2)根据题意可知, “风柱”的横截面S=πr2=πl2,“风柱”的长度L=vt=v×1m/s,“风柱”的体积V=SL=πl2v,“风柱”的质量为m=ρV=ρπl2v;那么“风柱”模型具有的风能表达式为E=。(3)当5m/s≤v≤10m/s时,E与v3成正比,由图i可知,图像的斜率相同,则;解得:E10=60π×105J=1.8×107J;则1h内可用的风能为:1.8×107J×3600×45%=2.916×1010J。【分析】(1)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 先求出风柱的横截面积和长度,再求出体积,利用公式m=ρV求出质量,最后根据动能表达式计算即可;(3)首先根据“ 当5m/s≤v<10m/s时,E与v3成正比”计算1h内经过叶片的风能,再与风能利用率相乘即可。14.(2025八下·龙岗期末)【科普阅读】你阅读了本学期的物理科普必读书目《天工开物》吗?(1)请帮《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工艺找到正确的归属吧,请连线: 。(2)读了《天工开物·舟车》篇后,你特别想抒发的一句感叹是 (20字左右皆可)。【答案】(1)(2)古船扬帆破浪志,木轮载满民生情!【知识点】科学探索【解析】【解答】(1)《天工开物》中的“粹精”指的是谷物加工,取得谷物中纯粹、精华的部分,因此与“攻稻”对应;“杀青” 是指在造纸过程中,将嫩竹截成段后,放置在山塘中浸泡一百天以上,然后取出用木棒敲打,洗掉粗壳与青皮的过程,因此与“造竹纸”对应;“作咸”指的是食盐的生产与制作,因此与“井盐”对应;“酒母”指的是酒曲,因此与“曲蘖”对应。如下图所示:(2) 读了《天工开物·舟车》篇后,我特别想抒发的一句感叹是:古船扬帆破浪志,木轮载满民生情!。【分析】(1) 根据对《天工开物》中 记载的加工工艺的认识分析解答;(2)根据自己对 《天工开物·舟车》篇的认识和理解分析解答。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龙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龙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