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提优卷A(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提优卷A(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提优卷A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10分 成绩:
一、读语段,根据拼音写字词。(4分)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你看,chán( )着头巾的阿pó( )正在低ǎi( )的茶林中采茶;dǒng shì( )的孩子正把茶叶铺在luó kuāng
( )里晾晒;几个老人正举杯品茶,共享茶yùn( )。
二、根据字典中“待”字的解释,完成练习。(4分)
待dāi:停留,逗留,迟延。
待dài:①等,等候。②对待,招待。③需要。④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 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1.写出下面句子中“待”字的正确读音。与其这样待( )着无所事事,还不如主动去学习,要知道,“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 )人”。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待人接物( ) 拭目以待(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镜匣(jiá) 获悉(xī) B.眼睑(jiǎn) 雏鸟(chú)
C.趴下(pā) 享受(xiǎng) D.幽深(yōu) 喱喱嘴(zā)
2.亮亮在习作中写道:“蒲公英虽普通,却从不羡mù其他植物。”但他不会写“mù”字,根据下列解释,他应该选( )
A.暮:傍晚,日落的时候。 B.幕: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
C.慕:羡慕,仰慕。 D.募;广泛征求。
3.老师说:“阅读让我们领悟成长的智慧。我们要学会以温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以昂扬的姿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用思考与创新开辟未知世界的探索之路。”请你指出田田对老师的话语理解正确的一项( )
A.话语中“温和”指人的态度平和。
B.话语中“姿态”指人的动作姿势。
C.话语中“开辟”指开垦荒芜的土地。
4.下列句子的意思与其他三项区别最大的一项是( )
A.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B.信赖,难道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C.信赖,怎能创造不出美好的境界 D.信赖,不可能创造不出美好的境界。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起初,白的,紫的,还有淡红的,星星点点浮在土豆秧上。
②蹲在一朵紫色的花儿前,我眯起眼深深地嗅着,这花儿除了香还有些甜。
③没几天,土豆花儿就开满了田地,远远地就能闻到它沁人的香。
④在土豆花丛中,我偏爱紫色的花儿。
⑤我用手轻轻触动花蕊,竞沾了一指金粉。
⑥一场雨过后,土豆花儿开了。
A.⑥①③④②⑤ B.⑥①③②④⑤ C.⑥③①②④⑤ D.④⑥③①②⑤
6.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一文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和活动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在作者眼里,白鹭是一首散文诗,也是一首铿锵的歌。
B.《落花生》一文借助花生朴实无华却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了做人的道理。
C.《桂花雨》一文中,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与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D.《珍珠鸟》是一篇散文,文章写出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意,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主旨,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①花生的价钱便宜。 ②妈妈总是告诉我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便宜pián yi:①价钱低。②不应得的利益。③使得到便宜。
(1)结合词典中的解释,句①中的“便宜”意思是 ,句②中的“便宜”意思是 。(填序号)(1分)
(2)请根据句②中“便宜”的意思,用“便宜”写一句话。(2分)
2.(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莺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1)这两句话将 与 、 、 进行对比,这样写的好处有(多选)(4分)( )
A.突出了白鹭身段适宜的特点。
B.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C.让读者对其他鸟类的认识更具体。
D.加强了读者对白鹭特点的认识,增强了感染力。
(2)请你仿照上面的写法,再描写一种事物。(2分)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万物有灵,郭沫若赞美白鹭;白鹭之美,美在“ ,
,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白鹭之美,美在“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 ”。
2.《落花生》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对花生的议论,告诉我们“人要做
的人,不要做 ,而对别人 的人”的道理。
3. 代诗人虞世南写的《蝉》一诗中,“ , ”两句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依托,自能声名远扬。
六、语文与生活。(5分)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日,为此给力小学师生到南京中山陵景区开展了主题为“缅怀先驱,接续奋斗”的纪念活动,请你参与。
1.在制定此次班级活动公约时,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下列不符合“文明守礼,爱护环境”的活动宗旨的一项是(2分)( )
A.准时到达集合点,活动全程佩戴红领巾。
B.参观时轻声交流,不用手指触碰展品。
C.用笔记本记录见闻,不采摘植物做标本。
D.自由活动时在草坪上追逐玩耍,大声喧哗,分享零食。
2.参观途中,图图发现景区草坪上有游客丢弃的矿泉水瓶,便叫你一起跨过隔离带捡瓶子,他还说:“我们是在做好事,跨过隔离带没关系。”你会怎样委婉劝阻他呢 (3分)
七、片段联读,完成练习。(12分)
(一)桂 花 雨(节选)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①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共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二)月 光 饼(节选)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
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阅读链接】这两个片段的作者琦君,出生于浙江温州。十二岁时,一家人迁居杭州。1949年,琦君离开家乡到台湾。此后,一直没有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两个片段描写的场景。(2分)
(1)
(2)
2.读片段(一)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4分)
(1)这两句话中,最能表现桂花香气浓郁的一个字是“ ”。(1分)
(2)将句①改为肯定句: (1分)
(3)下列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这两句话都写了桂花的香气,不过句①侧重于展现桂花的香气持续时间长,句②写出了桂花的香气蔓延范围广。
B.句①用双重否定句来写桂花盛开,不仅强调了桂花的香气,也表达了桂花盛开时作者内心的喜悦、激动。
C.句②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是因为桂花不仅在开放的时候香,晒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让四季香甜,也让乡亲们的生活充满香甜。
3.“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里的“下雨”指的是 ,这句话写出了桂花 、 的特点。(3分)
4.“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片段(二)结尾本应该用问号,作者为什么用感叹号呢 联系阅读链接,写写你的理解。(3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清塘荷韵(节选)
季羡林
①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要丝,一片旖施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永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日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②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授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缘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面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儿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人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有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位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③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滥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缘叶,在离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之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淳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我
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④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廷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廷,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⑤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辨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有删改)
1.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时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荷的生长 ① 长出五六个叶片 ③
“我”的心情 灰心 ② ④
2.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短文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并且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排比等多种写作手法。
B.作者的荷花从有到无,荷花的凋零过程给人凄凉、萧条之感,不禁惹人怜惜。
C.在作者最初投放莲子后,从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的情景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荷花的期待与欣慰。
D.因水土不服,湖北的硬壳莲子无法在北京的池塘生长。
3.短文画“ ”句子中的加点字“卧”在表达上的好处是 。(2分)
4.请简要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2分)
5.短文题为“清塘荷韵”,本应详写荷花的叶之韵、花之韵,为什么还要详写荷叶的生长过程 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至少从两方面来分析)(4分)
九、习作。(30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也许有与《桂花雨》的作者类似的经历,如摘柿子、打枣子、吃樱桃、掰玉米、挖红薯……这些经历也许会比作者童年时代的“摇桂花”更有趣,更值得留恋和回忆。请你敞开心扉,打开记忆的闸门,用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童年的美好记忆。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缠 婆 矮 懂事 箩筐 韵
二、1.dāi dài 2.②①
三、1.A 2.C 3.A 4.B 5.A 6.A
四、1.(1)①② (2)示例:他太贪心了,总想占别人的便宜。
2.(1)白鹭 白鹤 朱鹭苍鹭ABD
(2)示例:野菊花不像玫瑰那样艳丽,也不像茉莉那样芬芳,它只是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却带给人无尽的遐思和回味。
五、1.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站着钓鱼 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2.有用 只讲体面 没有好处
3.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六、1.D
2.示例:图图,我们虽然是想捡瓶子做好事,但是随意跨过隔离带会破坏草坪,这也是不文明的行为呢,而且可能还会影响到其他游客参观。我们可以找工作人员借个长夹子,在隔离带外面把瓶子夹出来,这样既做了好事,又能保持文明,你觉得呢
七、1.(1)刮台风前,“我们”使劲摇桂花树,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都是的场景。
(2)中秋时节故乡制作、供奉月光饼及吃月光饼的场景。
2.(1)浸(2)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3)A
3.桂花纷纷飘落 多 香
4.示例:联系阅读链接可知,作者离开故乡后一直未能回去,感叹号比问号更能强烈地表达她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用感叹号突显了她年复一年对家乡和月光饼的想念,以及无法回到故乡的遗憾与浓烈的乡愁,情感表达更为充沛、直接。
八、1.①没有露出什么荷叶②虽微有希望但仍令人灰心③荷叶遮蔽了半个池塘,荷花接踵而至④狂喜
2.C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刚长出的荷叶的状态
4.第四年,池塘里的荷叶生长迅速,“我”内心狂喜。
5.示例:①详写荷叶的生长过程体现了荷花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写景状物的脉络;②在写荷叶的生长过程时穿插作者或担心或期盼的心理活动,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荷的挚爱之情;③详写荷叶的生长过程表现了短文歌颂顽强生命力的主旨;④详写荷叶的生长过程丰富了读者的知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