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品美食守礼节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品美食守礼节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品美食守礼节》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它围绕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展开,介绍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特点。通过对比异同,让学生理解礼仪文化传承与演变,增强文化认同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对餐桌礼仪文化认知较浅。他们已有一定美术基础,能表达想法,但在挖掘文化内涵、创新表现礼仪方面有困难。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引导深入思考,鼓励用美术形式展现餐桌礼仪。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感受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的文化美,体会不同时代礼仪的特色。
2. 提高对饮食文化中礼仪元素的审美敏感度。
艺术表现
1. 掌握泥人制作技巧,用泥人作品表现家庭聚餐场景。
2. 能通过美术作品准确传达餐桌礼仪内涵。
创意实践
1. 运用多种方式表现和推广餐桌礼仪,发挥创新思维。
2. 小组合作完成泥塑作品,培养协作与创新能力。
文化理解
1. 了解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的异同,增强文化认同感。
2. 认识餐桌礼仪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的特点和规则。
2. 学会用泥人制作表现家庭聚餐场景,展现餐桌礼仪。
3. 理解餐桌礼仪在文化传承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1. 深入分析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异同的文化根源。
2. 在泥人作品中生动表现餐桌礼仪细节和人物动态。
3. 运用创新方式表现和推广餐桌礼仪。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泥人制作工具和材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问题情境
(1) 展示一些学生在餐厅不良行为的图片,如排队打闹、插队打饭、浪费粮食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中的行为,你们觉得这样做合适吗?”
(3)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如影响餐厅秩序、浪费资源等。
(4) 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品美食守礼节。
(5) 介绍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餐桌礼仪是重要组成部分。
(6) 强调良好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如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传承文化传统等。
(7) 展示课题“品美食守礼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接下来的学习,了解更多餐桌礼仪知识。 1. 观察图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 参与讨论,发表自己对不良行为的看法。
3. 倾听教师总结,了解本节课主题。
4. 对学习餐桌礼仪知识产生兴趣。
评价任务 观察认真:☆☆☆
讨论积极:☆☆☆
理解主题:☆☆☆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不良行为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良好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 古代餐桌礼仪讲解
(1) 展示《宴饮画像砖》和《文会图》,介绍这两幅作品的背景和出处。
(2)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行为和座次安排。
(3) 讲解古代餐桌礼仪的特点和规则,如尊卑有序,长者先动筷,晚辈后用。
(4) 举例说明适量取食的重要性,体现节俭美德。
(5) 强调食不言寝不语,用餐时保持安静是对食物和同桌人的尊重。
(6) 详细介绍古代宴会座次安排,如主位、宾位等,反映等级制度。
(7) 说明古代用餐的进食顺序,先宾后主,先长后幼。
(8) 讲解用餐时需遵守的礼节,不许喧哗、不许用手指食物等。
现代餐桌礼仪讲解
(1) 对比古代,介绍现代餐桌礼仪强调尊重个人选择,如尊重素食者或有特殊饮食需求的人。
(2) 说明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现代用餐流程趋向简化,如自助餐形式的普及。
(3) 强调现代餐桌礼仪倡导均衡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搭配和健康。
(4) 举例说明现代社交场合中常见的餐桌礼仪,如使用公筷公勺。
(5)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餐桌礼仪与古代的不同之处。
(6) 总结现代餐桌礼仪的特点,更加注重个人需求和健康。
(7)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现代餐桌礼仪。
(8) 组织学生讨论现代餐桌礼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 欣赏古代绘画作品,观察画面内容。
2. 倾听教师讲解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知识。
3.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讨论。
4. 对比古代与现代礼仪,总结不同特点。
评价任务 知识理解:☆☆☆
思考积极:☆☆☆
讨论参与:☆☆☆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古代绘画作品,结合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的特点和规则,对比异同,加深对餐桌礼仪文化的理解。
对比分析 活动一:对比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 座位安排对比
(1) 再次展示古代绘画作品,指出古代以长幼尊卑为座位安排原则。
(2) 举例说明古代不同场合的座次安排,如家庭聚餐、宴会等。
(3) 介绍现代座位安排更注重平等与舒适,座位安排更为灵活。
(4)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现代社交场合中遇到的座位安排情况。
(5) 对比古代与现代座位安排的差异,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原因。
(6) 引导学生思考座位安排变化反映的社会观念转变。
(7) 总结座位安排的变迁,强调不同时代的特色。
(8) 鼓励学生在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座位安排。
用餐方式对比
(1) 展示古代用餐工具图片,介绍古代多用筷子和匙。
(2) 讲解古代用餐方式的特点,如使用筷子的技巧和礼仪。
(3) 介绍现代融入了西式餐具,如刀叉,用餐方式更加国际化。
(4) 让学生体验用不同餐具用餐的感受。
(5) 对比古代与现代用餐方式的差异,分析其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6) 引导学生思考用餐方式变化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7) 总结用餐方式的演变,强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8) 鼓励学生尊重不同的用餐方式。 1. 观察古代与现代座位安排、用餐方式的图片。
2. 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3. 参与讨论,分析差异和文化原因。
4. 总结不同时代的特点。
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
分享积极:☆☆☆
分析准确:☆☆☆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的座位安排和用餐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礼仪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分析能力。
艺术创作指导 活动二:泥人制作表现餐桌礼仪 泥人制作技巧讲解
(1) 展示泥人制作工具和材料,介绍其用途。
(2) 示范泥人身体各部位的制作方法,如头部、四肢的捏制。
(3) 讲解组装身体各部位时注意动态的塑造,表现人物用餐的姿态。
(4) 强调泥人表情的刻画,体现不同人物的情绪。
(5) 展示一些优秀的泥人作品,分析其表现餐桌礼仪的特点。
(6) 让学生观察泥人作品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学习表现技巧。
(7) 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卫生和安全。
(8)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独特的泥人形象。
小组合作指导
(1) 组织学生分组,确定小组分工,如制作泥人、设计场景等。
(2) 引导小组讨论表现家庭聚餐的场景和情节。
(3) 要求小组制定制作计划,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
(4) 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解决遇到的问题。
(5) 鼓励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分享创意和经验。
(6) 提醒小组注意时间安排,合理分配制作时间。
(7) 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8) 关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氛围,促进成员之间的协作。 1. 观看教师示范,学习泥人制作技巧。
2. 参与小组讨论,确定表现内容和分工。
3. 按照计划进行泥人制作,发挥创意。
4. 与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作品。
评价任务 技巧掌握:☆☆☆
讨论积极:☆☆☆
合作良好:☆☆☆
设计意图 通过泥人制作技巧讲解和小组合作指导,让学生掌握泥人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用美术形式表现餐桌礼仪。
作品展示与评价 活动三:作品展示与交流 作品展示
(1) 各小组将完成的泥塑作品展示在展示区。
(2) 组织学生参观各小组作品,欣赏不同的表现风格。
(3) 让小组代表介绍作品的创意和表现的餐桌礼仪内容。
(4) 鼓励其他小组提问和交流,增进对作品的理解。
(5) 引导学生从泥人造型、场景设计、礼仪表现等方面评价作品。
(6) 提醒学生评价时要客观、公正,尊重他人的创意。
(7) 总结各小组作品的亮点和特色,给予肯定和鼓励。
(8)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1)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和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
(2) 引导学生从技能提升、创意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3) 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分享优点和建议。
(4) 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他人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
(5)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点评,给予专业的指导。
(6) 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提高。
(7)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和进步。
(8)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1. 展示小组作品,介绍创意和内容。
2. 参观其他小组作品,参与交流和评价。
3. 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4. 倾听教师总结,反思学习情况。
评价任务 展示清晰:☆☆☆
评价客观:☆☆☆
反思深刻:☆☆☆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反思和改进,增强学习动力。
课堂总结 总结内容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知识,强调其重要性。
(2) 总结泥人制作技巧和小组合作经验,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
(3) 强调餐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践行良好的礼仪。
(4) 展示一些推广餐桌礼仪的案例,如公益广告、宣传海报等。
(5)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美术作品推广餐桌礼仪,发挥美术的社会作用。
(6)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完善作品或创作新的推广作品。
(7)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关注饮食文化和礼仪,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
(8) 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宣布下课。 1. 倾听教师总结,回顾学习内容。
2. 思考如何推广餐桌礼仪。
3. 明确课后作业任务。
4. 表示在今后生活中践行礼仪。
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
思考积极:☆☆☆
态度认真:☆☆☆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强化餐桌礼仪意识,引导学生用美术服务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完善课堂上的泥塑作品,使其更加精致。
2. 用文字描述作品所表现的餐桌礼仪内容。
3. 收集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的资料,制作手抄报。
拓展作业
1. 创作一幅宣传海报,推广餐桌礼仪。
2. 与家人一起用餐时,提醒并践行良好的餐桌礼仪。
3. 尝试用其他美术形式表现餐桌礼仪,如绘画、剪纸等。
板书设计
第4课 品美食守礼节
一、古代餐桌礼仪
1. 尊卑有序
2. 适量取食
3. 食不言寝不语
4. 座次安排
5. 进食顺序
6. 用餐礼节
二、现代餐桌礼仪
1. 尊重个人选择
2. 简化用餐流程
3. 注重健康饮食
三、表现方式
泥人制作 小组合作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餐桌礼仪,学生对饮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2. 泥人制作和小组合作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3. 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成果,提高了表达和审美能力。
不足之处
1. 在讲解古代餐桌礼仪的文化根源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应结合更多实例深入讲解。
2. 小组合作过程中,个别小组存在分工不明确、协作不顺畅的问题,今后应加强指导。
3.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有些仓促,学生交流不够充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