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态和谐新景观》教案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生态和谐新景观》是岭南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它聚焦现代景观艺术设计。教材介绍了现代景观设计的风格、设计理念及不同案例,能让学生了解景观设计与多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对景观艺术的审美和创新能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现代景观艺术设计了解较少。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探索新事物。不过,在理解抽象的设计理念和复杂的生态关系上可能存在困难。教学中可结合实例和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突破障碍。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能够感知现代景观艺术设计中生态、艺术、人文、科技融合之美。2. 体会不同风格现代景观的独特审美价值。艺术表现1. 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现代景观的设计特点和风格。2. 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景观设计案例。创意实践1. 能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景观设计思路。2. 初步具备将生态和谐理念融入景观设计的能力。文化理解1. 理解现代景观设计中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2. 认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掌握现代生态和谐新景观的设计理念,如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等。2. 了解绿色建筑与城市绿化、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3. 理解现代景观设计如何融生态、艺术、人文、科技于一体。难点1. 深入理解生态和谐新景观的内涵,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思考中。2. 分析现代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关系及传承创新。3. 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的现代景观设计方案。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知导入 介绍现代景观艺术设计(1) 向学生讲解现代景观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建立在人文、艺术、自然学科的基础之上。例如,在一些大型城市公园的设计中,会考虑到周边居民的活动需求(人文因素),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景观布局(艺术因素),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地形和生态环境(自然因素)。(2) 强调现代景观艺术设计通过构建充满人文精神的生态空间,体现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形态。比如,一些城市的广场设计,不仅有美丽的景观,还设置了休闲设施和文化展示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3) 展示一些现代景观艺术设计的优秀案例图片,如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它将科技与自然完美结合,打造出独特的生态景观。(4)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学生对这些景观的初步印象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态和谐新景观,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将探讨学习现代景观艺术设计的风格。(6) 再次强调现代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后续的学习。(7)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大致内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学习框架。(8) 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艺术、人文等元素。 1.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2. 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3. 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4.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评价任务 参与度:☆☆☆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现代景观艺术设计和展示案例,让学生对该领域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1) 提出问题:“如何理解生态和谐新景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身的理解。(2) 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3) 提出第二个问题:“现代景观建设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和谐共生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4) 提醒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要结合之前看到的案例和生活中的实际景观。(5) 邀请部分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6)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合理观点,同时补充和完善学生的回答。(7) 再次强调生态和谐新景观的重要性和设计的多方面性。(8) 鼓励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继续深入思考这些问题。 1. 分组进行讨论。2. 积极参与小组交流。3. 推选代表发言。4. 聆听教师点评。评价任务 讨论参与度:☆☆☆观点合理性:☆☆☆表达准确性:☆☆☆设计意图 通过思考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初步思考生态和谐新景观的设计方向。新知讲解 活动一:创新设计理念讲解 讲解生态优先理念(1) 向学生解释现代化景观设计应当以生态为核心,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例如,在湿地景观设计中,要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为鸟类和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2) 展示一些以生态优先为设计理念的景观案例图片,如一些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设计,让学生观察这些景观中是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3)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保留原有植被、设置生态廊道等。(4)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体现生态优先理念的景观。(5) 总结生态优先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方式。(6) 强调生态优先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和核心。(7)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中也要优先考虑生态因素。(8) 提醒学生要关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性。讲解可持续发展理念(1) 说明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比如,利用太阳能板为景观照明提供能源,采用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灌溉。(2) 展示相关案例图片,如一些绿色建筑的景观设计,介绍其中运用的可持续发展技术。(3)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技术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4) 提问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看法。(5) 总结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意义。(6) 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7) 鼓励学生在设计中尝试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方法。(8) 提醒学生要考虑景观的长期效益和环境影响。 1.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2. 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3. 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4. 思考相关设计理念。评价任务 理解程度:☆☆☆分析能力:☆☆☆参与积极性:☆☆☆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讲解创新设计理念,让学生掌握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新知讲解 活动二:绿色建筑与城市绿化讲解 讲解生态建筑(1) 向学生介绍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能耗排放,打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建筑。例如,一些采用节能材料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建筑。(2) 展示生态建筑的案例图片,如德国的被动式房屋,介绍其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和节能效果。(3)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建筑是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如建筑的朝向、外观设计等。(4) 提问学生对生态建筑的优点和意义的理解。(5) 总结生态建筑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和价值。(6) 强调生态建筑是实现生态和谐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7) 鼓励学生在设计中考虑采用生态建筑技术。(8) 提醒学生要关注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讲解城市绿化(1) 说明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比如,建设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2) 展示城市绿化的案例图片,如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建设,介绍其城市绿化的成果和经验。(3) 引导学生分析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的影响。(4) 提问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中对城市绿化的感受和建议。(5) 总结城市绿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6) 强调城市绿化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7)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城市绿化活动。(8) 提醒学生要爱护城市绿化成果。 1.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2. 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3. 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4. 思考相关设计内容。评价任务 知识掌握:☆☆☆分析能力:☆☆☆参与度:☆☆☆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与城市绿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新知讲解 活动三: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讲解 讲解生态保护理念(1) 强调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例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设计中,要严格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2) 展示相关案例图片,如大熊猫栖息地的景观设计,介绍其中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3)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措施如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4) 提问学生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5) 总结生态保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和具体做法。(6) 强调生态保护是现代景观设计的社会责任。(7) 鼓励学生在设计中也要考虑生态保护因素。(8) 提醒学生要尊重自然和生命。讲解文化传承理念(1) 说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借鉴传统建筑与景观设计理念,融入现代化景观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并存。比如,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设计中,会保留和修复古建筑,同时融入现代元素。(2) 展示相关案例图片,如苏州博物馆,介绍其如何借鉴传统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同时融入现代建筑技术。(3)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是如何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4) 提问学生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和看法。(5) 总结文化传承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和方法。(6) 强调文化传承是现代景观设计的灵魂和特色。(7) 鼓励学生在设计中挖掘和运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8) 提醒学生要注重文化的内涵和表达。 1.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2. 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3. 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4. 思考相关文化内涵。评价任务 理解深度:☆☆☆思考能力:☆☆☆文化意识:☆☆☆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白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艺术欣赏 对比苏州博物馆与传统苏州园林(1) 展示苏州博物馆和传统苏州园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外观和布局特点。(2) 引导学生对比两者的异同点,如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元素等。(3) 提问学生对两者的感受和喜好。(4) 讲解苏州博物馆是如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融入传统苏州园林的元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5) 分析现代景观设计是如何融生态、艺术、人文、科技于一体的,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进行说明。(6) 总结现代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关系,强调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7) 鼓励学生在欣赏景观时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8) 提醒学生要学习传统园林艺术中的优秀设计理念和方法。 1. 观察图片。2. 对比两者异同。3. 回答教师问题。4. 思考现代景观设计特点。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欣赏,让学生理解现代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分析能力。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搜集1 - 2个现代生态和谐新景观的资料,分析其设计理念及如何实现和谐共生。2. 用文字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景观,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3. 绘制一幅简单的现代景观设计草图,体现生态和谐理念。拓展作业1. 与同学合作,设计一个校园景观改造方案,运用所学的设计理念。2. 调查当地的一个景观项目,了解其设计过程和实施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3. 尝试用电脑软件制作一个简单的景观设计模型。板书设计生态和谐新景观一、创新设计理念1. 生态优先2. 可持续发展二、绿色建筑与城市绿化1. 生态建筑2. 城市绿化三、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1. 生态保护2. 文化传承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和合作探究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较高。在思考交流环节,学生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2. 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抽象的设计理念和复杂的生态关系。例如,在讲解生态优先理念时,通过湿地景观设计案例,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3.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艺术欣赏环节,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景观的特点和价值。不足之处1. 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理解一些复杂的设计理念时存在困难。2. 实践练习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裕,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设计作品。3. 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