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松鹤延年笔随心》教案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松鹤延年笔随心》是岭南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此课聚焦写意画中松鹤主题,介绍写意画特点与技法。教材通过作品赏析、步骤讲解,让学生了解松鹤寓意,掌握绘画技巧,提升审美与创作能力,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有重要作用。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但对写意画接触少。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身心发展迅速,渴望展现自我。不过,写意画注重意境和神韵,用笔用墨技巧难掌握,学生在表现松鹤形态和神韵上会有困难。教学中应多示范、多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突破难点。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感受写意画松鹤作品的意境和神韵,提高对艺术的感知能力。2. 体会松鹤象征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审美理解。艺术表现1. 掌握松针、松干和鹤的写意绘画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作品。2. 运用写意笔触手法,表达松鹤的形态和精神内涵。创意实践1. 发挥想象,在《松鹤延年图》创作中融入个人创意。2. 尝试不同表现形式,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文化理解1. 了解写意画起源和发展,认识其文化价值。2. 理解松鹤在中国文化中的寓意,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写意画特点和松鹤寓意。2. 掌握松针、松干和鹤的写意绘画技巧。3. 运用写意笔触手法进行《松鹤延年图》创作。难点1. 体会写意画意境和神韵,用笔墨表达。2. 把握松鹤形态特征,画出其精神气质。3. 在创作中融入个人创意,展现独特风格。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知导入 展示作品并提问(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绘画作品,一幅是写意画,一幅是工笔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2) 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两幅作品,能说说它们各采用了什么绘画技巧吗?”给学生留出思考和讨论的时间。(3)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4) 在学生回答后,对写意画和工笔画的特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写意画注重意境和神韵,工笔画注重工整细腻。(5)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相较于工笔画,写意画更强调内在精神实质的表现,松和鹤象征着长寿和吉祥,那大家能不能用写意的方式来表现它们呢?”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6) 展示一些松鹤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松鹤的形态和神韵,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7) 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写意画松鹤。(8)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和达到的要求。 1. 观察展示的绘画作品。2.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3.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4.感受松鹤的形态和神韵。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参与度:☆☆☆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作品和提问,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写意画和工笔画有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新知讲解 写意画概念讲解(1) 运用多媒体展示写意画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写意画的定义:“写意是艺术创作术语,与‘写实’相对,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实质表现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2) 讲述写意画的起源和发展,提到它最初起源于绘画,兴起于北宋,要求在形象之中有所蕴涵和寄寓,让“象”具有表意功能或成为表意的手段,成为中国艺术审美重心自觉转向主体性的标志。(3) 对比写意画和工笔画的特点,举例说明写意画更注重意境和神韵的表达,而工笔画更注重工整细腻。(4) 展示一些写意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写意画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形象的表现和内在精神的传达。(5) 提问学生对写意画的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纠正。(6) 强调写意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写意画的意义。(7) 总结写意画的概念和特点,加深学生的记忆。(8)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绘画中运用写意手法表达松鹤的寓意。活动一:欣赏作品中松与鹤的用线和墨色特点(1) 展示《松龄鹤寿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醒学生注意画面中松与鹤的线条和墨色。(2) 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看看这幅《松龄鹤寿图》,松与鹤的用线有什么特点呢?”鼓励学生从线条的流畅性、变化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回答。(3) 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和补充:“这幅作品线条流畅自然,不仅在描绘松树、鹤等主体元素时如此,而且在勾勒背景、增添细节时也同样精彩。同时,线条的变化丰富,从而形成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4) 继续提问:“那墨色的运用又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观察墨色的深浅、浓淡变化。(5) 总结墨色的特点:“墨色的干枯对比使得画面层次更加分明。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变化,艺术家成功地表现了物体的远近、大小和质感。”(6) 展示《双鹤图》,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和分析这幅作品中松与鹤的用线和墨色特点。(7)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进行点评和总结。(8) 引导学生对比两幅作品,体会不同作品在用线和墨色上的差异和独特之处。活动二:观察不同名家画的松树特点及松针与松干的笔法(1) 展示不同名家画的松树作品,如溥佐的《松雀图》、吴冠中的《高松》等,让学生欣赏并观察。(2) 向学生提问:“大家看看这些名家画的松树,各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从松树的形态、气质等方面进行思考。(3) 分析溥佐《松雀图》中松树的特点:“溥佐的作品中,松树坚韧、挺拔、苍劲,体现了松树耐寒、抗旱、四季常青的特性。”(4) 分析吴冠中《高松》中松树的特点:“吴冠中的松树画作充满了对形式美的探求,如枝条伸展的韵律感、斑驳纹理中的节奏等,展现了他在水墨画创作上的独特追求。”(5) 引导学生观察松针和松干的笔法,展示松针和松干的画法步骤图。(6) 讲解松针画法的要点:“松针的画法主要注重形态的多样性和笔法的灵活性。松针的形状有扇形、车轮形、马尾形等,画松针时用笔要坚提有力、干脆利落,强调笔的提按和用笔方向的变化。”(7) 讲解松干画法的要点:“画松干时,笔墨要苍劲雄浑,以硬毫斗笔的侧锋与正锋不断地转换,边勾边皴。勾画时从松干暗面的一侧着手,用大笔触点按的笔法,随按随提,蘸一次墨需画完一段,待笔上完全枯干时再蘸新墨。亮面轮廓以虚笔断续地勾出。”(8)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感受松针和松干的笔法。活动三:鹤的写意画法和工笔画法区别及步骤讲解(1) 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松的画法,那鹤的写意画法和工笔画法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2) 在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写意画法注重用笔用墨,强调以形写神,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在表现鹤时,写意画更注重鹤的动态和意境,用笔以中锋转偏锋,在明暗处适当用笔侧擦出,以增加鹤的体积感。工笔画法则更加注重经营位置和做工精美,用笔工整,步骤清晰。工笔画对物体的再现更加客观,追求细致写实,一丝不苟。在工笔画中,鹤的每一个细节,如鹤嘴、鹤腿、鹤羽等都被精心描绘,注重线条美和层次感。”(3) 详细讲解鹤的写意绘画步骤:“先用白云笔厾画了丹顶红,狼毫笔勾画眼及喙。浓墨笔厾写鹤颈,运笔爽健、肯定。浅淡墨勾写鹤身及翅膀,勾画时用笔宜率性些。浅淡墨厾画腹部及腿部,接着勾画尾羽,浓墨画出黑羽毛。用勾线笔画鹤脚,浅淡墨收拾鹤身。最后还可以自己补充一些环境的细节绘画,让整体更协调美观。”(4) 边讲解边进行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绘画步骤。(5) 展示一些鹤的写意画和工笔画作品,让学生对比欣赏,加深对两种画法区别的理解。(6) 鼓励学生尝试用写意画法画一只鹤,提醒学生注意用笔和用墨的技巧。(7) 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8)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活动四:尝试用写意画法完成一幅《松鹤延年图》(1) 向学生布置任务:“同学们,现在大家尝试用写意画法完成一幅《松鹤延年图》。在绘画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我们所学的松针、松干和鹤的绘画技巧,以及写意笔触手法。”(2) 提醒学生在绘画前先构思画面,确定松鹤的位置和姿态,以及画面的整体布局。(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在作品中融入个人创意,如添加一些背景元素或改变松鹤的形态。(4) 巡视学生的创作过程,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5) 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耐心地进行解答和示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6) 提醒学生注意用笔用墨的技巧,如中锋侧锋转移、秃笔中锋等,以及画面的意境和神韵的表达。(7)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经验。(8) 对学生的创作表现进行阶段性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 1. 倾听老师讲解,理解写意画概念。2. 观察作品,思考并回答问题。3. 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4. 尝试用写意画法画鹤和创作《松鹤延年图》。评价任务 知识理解:☆☆☆观察分析:☆☆☆实践操作:☆☆☆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写意画知识,掌握松鹤绘画技巧,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艺术欣赏 展示学生作品并引导欣赏(1) 收集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完成的《松鹤延年图》作品,进行展示。(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作品,提醒学生从作品的构图、用线、墨色、意境等方面进行欣赏。(3) 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一幅最吸引你?为什么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4) 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作品的优点,如构图合理、用线流畅、墨色变化丰富等,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如形态不准确、意境不够等。(5)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作品中的优点,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运用。(6) 对表现优秀的作品进行重点表扬,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7)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8) 对本次艺术欣赏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欣赏他人作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作品中学习和借鉴。 1. 欣赏同学作品。2.思考并回答老师问题。3.学习他人作品优点。4.听取老师评价和建议。评价任务 欣赏能力:☆☆☆表达能力:☆☆☆学习态度:☆☆☆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学生作品,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课堂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1) 向学生说明评价的目的和方式:“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对大家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也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老师评价。”(2) 让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3) 组织学生进行同学评价,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作品,提出优点和建议。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提醒学生要尊重他人的作品,评价要客观、公正。(4)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评价,从构图、用线、墨色、意境、创意等方面进行分析,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5) 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强调评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6)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7) 引导学生将评价结果转化为学习动力,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改进和提高。(8) 对本次课堂评价活动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1. 进行自我评价。2.参与同学评价。3.听取老师评价。4.记录评价结果和建议。评价任务 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设计意图 通过多元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品,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完成一幅《松鹤延年图》,要求运用所学的写意绘画技巧,画面布局合理,松鹤形态生动。2. 对课堂上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注意提高画面的意境和神韵。3. 收集一些松鹤的图片或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写一篇简短的观后感。拓展作业1.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如彩色墨水、水彩等,创作一幅松鹤主题的作品,探索不同的表现效果。2. 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的《松鹤延年图》,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3. 了解更多关于松鹤文化的知识,如诗词、传说等,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板书设计《松鹤延年笔随心》一、写意画概念:强调内在精神特点:注重意境神韵二、松与鹤用线:流畅、变化丰富墨色:深浅、浓淡变化三、绘画技巧松针:多样、灵活松干:苍劲雄浑鹤:以形写神四、创作构图、创意、意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通过展示作品和提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2. 在讲解写意画知识和绘画技巧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和示范,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和创作,学生能够大胆尝试,发挥想象,创作出了一些有创意的作品。不足之处1.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在绘画技巧的掌握上存在困难。2.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学生的创作时间有些紧张,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作品。3. 评价环节中,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方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