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专项培优 病句辨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秋 芝罘区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进。B.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C.一部小说的优劣或是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D.在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中,教师要切忌不以自己的情感左右惩戒,尤其不能在明显不理性的时候使用惩戒。2.(2024秋 肥城市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猪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B.每年的九月十八日,防空警报的响声都在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C.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活动,其原因是土壤中缺少氧气造成的。D.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小镇青年创造了更多条件,提供了更多机会。3.(2024秋 临清市期末)下面是小文为杭州亚运会写的新闻稿,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①过去10多天里,体育健儿们弘扬和传承体育精神,追求卓越,奋勇争先。同时,②亚洲健儿在拼搏奋进中追逐梦想,在相聚相知中增进友谊。体育铺路架桥,文明交流互鉴,③杭州亚运会成为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柬埔寨首相顾问包索说:“④杭州亚运会尽管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还促进了亚洲人民之间的友谊、团结与合作。”A.① B.② C.③ D.④4.(2024秋 周村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倡议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B.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C.我市区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D.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被更广泛地使用和接受。5.(2024秋 垦利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必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B.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C.走近美丽的西湖公园,我禁不住驻足欣赏。D.杨振宁这位科学大师,时刻关注和支持着中国的经济建设。6.(2024秋 市中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来自大约151个左右国家的代表在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探讨未来合作的无限可能。B.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能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关键要通过生动鲜活的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C.如今,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只是“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日益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模式转变。D.通过杭州亚运会,使世人了解到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贡献世界。7.(2024秋 讷河市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冬天的济南是一个温晴的季节。B.他对自己在期末考试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充满了自信。C.据统计,全世界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接近10%左右。D.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深切地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8.(2024秋 临沭县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B.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C.读汪曾祺的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D.学校开展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自我安全保护。9.(2024秋 定陶区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安顺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B.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C.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老师的讲课。D.通过这次活动,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10.(2024秋 滨城区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滨州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B.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成为爆款的原因,是因为其挖掘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并让它传透了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造成的。C.我们是否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D.为了杜绝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班召开了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班会。11.(2024秋 淄川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鲁迅对花草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对他一生的写作有很大影响。B.在新时代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让航天人有了绽放青春的舞台。C.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之所以屡创佳绩,是因为其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所成就的。D.丝绸之路不仅交流了思想,同时也输送了技术,它承载着我们民族最初的梦想。12.(2024秋 成武县期末)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静下心来读书,能否专心致志地学习,是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齐心协力完成。C.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D.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13.(2024秋 铁岭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羌族特色文化,使映秀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大,中国游客的国际形象明显提高。C.在街道社区的宣传动员下,全市人民掀起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D.“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14.(2024秋 鄄城县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张华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得主。B.吉安市各中小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C.我国把12月2日作为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众熟知“122”是交通事故的报警电话。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5.(2024秋 沾化区期末)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减少了一倍。B.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C.经过激烈的比赛,中国队夺得了202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所有项目的冠军。D.在今晚的文艺演出中,我们班的滑稽表演,让全校师生忍俊不禁地笑了。16.(2024秋 成华区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都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各国选手,大约高达35000人参加了比赛。B.当三名航天员走出载人飞船返回舱时,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C.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孙悟空是塑造得最成功、最受欢迎。D.这次比赛促进了我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17.(2024秋 会同县期末)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形成良好的家风,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美满,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B.选取一个弘扬家风的正确角度,便成为家风建设的关键。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C.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一个家庭中,从小重视子女阅读习惯,涵养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家风,D.对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的发展都大有裨益。A.A B.B C.C D.D18.(2021秋 盐池县期末)参观完冰心文学馆、余光中文学馆、许地山文学馆后,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参观感言。下列参观感言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参观人员素质的优劣,是提升冰心文学馆办馆品质的保证。B.自余光中文学馆开馆以来,让各地专家学者纷纷到此参观。C.位于漳州古城区的许地山文学馆是中小学生课外实践基地。D.文学家们怀着热忱的心为我们留下和创作了许多宝贵作品。19.(2024秋 公安县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B.进入夏季,该地区气温逐渐升高,最高气温达到大约33℃左右。C.我们相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这类溺水事故,各个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20.(2024秋 陇西县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一一地球。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期末专项培优 病句辨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秋 芝罘区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进。B.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C.一部小说的优劣或是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D.在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中,教师要切忌不以自己的情感左右惩戒,尤其不能在明显不理性的时候使用惩戒。【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我国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战略”;B.正确;C.有误,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在“构筑”前加“是否”;D.有误,否定不当,去掉第一个“不”。故选:B。2.(2024秋 肥城市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猪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B.每年的九月十八日,防空警报的响声都在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C.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活动,其原因是土壤中缺少氧气造成的。D.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小镇青年创造了更多条件,提供了更多机会。【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在“抽样检测”的后面加上“力度”;B.正确;C.有误,句式杂糅,可删去“其原因”或“造成的”;D.有误,主语残缺,可删去“随着”。故选:B。3.(2024秋 临清市期末)下面是小文为杭州亚运会写的新闻稿,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①过去10多天里,体育健儿们弘扬和传承体育精神,追求卓越,奋勇争先。同时,②亚洲健儿在拼搏奋进中追逐梦想,在相聚相知中增进友谊。体育铺路架桥,文明交流互鉴,③杭州亚运会成为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柬埔寨首相顾问包索说:“④杭州亚运会尽管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还促进了亚洲人民之间的友谊、团结与合作。”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应该把“弘扬”和“传承”位置调换。B.正确。C.有误,成分残缺,应该在句末加“的生动实践”。D.有误,关联词搭配不当,把“尽管”改为“不仅”。故选:B。4.(2024秋 周村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倡议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B.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C.我市区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D.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被更广泛地使用和接受。【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解答】A.有误,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将“兴衰”改为“兴盛”;B.正确;C.有误,成分不全,缺宾语,应在“抽样检测”后加上“力度”;D.有误,语序不当,应先“接受”后“使用”,故“接受”和“使用”调换位置;故选:B。5.(2024秋 垦利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必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B.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C.走近美丽的西湖公园,我禁不住驻足欣赏。D.杨振宁这位科学大师,时刻关注和支持着中国的经济建设。【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在“爱读书”后加上“的习惯”;BCD.正确。故选:A。6.(2024秋 市中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来自大约151个左右国家的代表在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探讨未来合作的无限可能。B.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能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关键要通过生动鲜活的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C.如今,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只是“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日益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模式转变。D.通过杭州亚运会,使世人了解到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贡献世界。【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重复赘余,可删掉“大约”或“左右”;B.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C.正确;D.有误,缺主语,可删掉“通过”或“使”。故选:C。7.(2024秋 讷河市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冬天的济南是一个温晴的季节。B.他对自己在期末考试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充满了自信。C.据统计,全世界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接近10%左右。D.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深切地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主宾搭配不当,将“冬天”和“济南”对换位置,或将“季节”改为“地方”;B.有误,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C.有误,前后矛盾,“接近10%”是指不到10%,“10%左右”是指10%上或下,“接近”和“左右”任意去掉一个;D.正确。故选:D。8.(2024秋 临沭县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B.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C.读汪曾祺的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D.学校开展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自我安全保护。【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A.有误,两面对一面,在“能”后面加“否”;B.正确;C.有误,成分残缺,删去“的时候”;D.有误,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意识”。故选:B。9.(2024秋 定陶区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安顺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B.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C.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新来老师的讲课。D.通过这次活动,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A.搭配不当,把“安顺”和“冬天”位置互换;B.有误,搭配不当,把“成败”改成“成功”;C.有误,搭配不当,应该改成“注视着这位新来老师,倾听着他的讲课”;D.正确。故选:D。10.(2024秋 滨城区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滨州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B.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成为爆款的原因,是因为其挖掘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并让它传透了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造成的。C.我们是否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D.为了杜绝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班召开了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班会。【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A.正确;B.有误,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因为”或“造成的”;C.有误,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或在“取得”前加上“能否”;D.有误,否定不当,可删去“不再”。故选:A。11.(2024秋 淄川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鲁迅对花草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对他一生的写作有很大影响。B.在新时代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让航天人有了绽放青春的舞台。C.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之所以屡创佳绩,是因为其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所成就的。D.丝绸之路不仅交流了思想,同时也输送了技术,它承载着我们民族最初的梦想。【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A.正确;B.有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在……中”或“让”;C.有误,句式杂糅,删去“所成就的”或“之所以……因为”;D.有误,语序不当,“不仅……也”表示递进关系,将“交流了思想”与“输送了技术”调换位置。故选:A。12.(2024秋 成武县期末)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静下心来读书,能否专心致志地学习,是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齐心协力完成。C.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D.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A.有误,两面对一面,去掉“否”;B.有误,否定不当,可去掉“不再”;C.有误,搭配不当,删去“人生感受和”;D.正确。故选:D。13.(2024秋 铁岭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挖掘羌族特色文化,使映秀县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大,中国游客的国际形象明显提高。C.在街道社区的宣传动员下,全市人民掀起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D.“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解答】A.滥用介词。句中去掉“通过”或“使”。B.搭配不当。“素质”不能“加大”,应把“加大”改为“提高”。C.没有语病。D.成分赘余。“大约”与“左右”去掉一个。故选:C。14.(2024秋 鄄城县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张华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得主。B.吉安市各中小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C.我国把12月2日作为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众熟知“122”是交通事故的报警电话。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所给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通过压缩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来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句式杂糅,可将“得主”删去;B.有误,主客体颠倒,可将“学生非常受欢迎”改为“非常受学生欢迎”;C.正确;D.有误,成分残缺,可在“思想道德”后面添加“教育”。故选:C。15.(2024秋 沾化区期末)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减少了一倍。B.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C.经过激烈的比赛,中国队夺得了202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所有项目的冠军。D.在今晚的文艺演出中,我们班的滑稽表演,让全校师生忍俊不禁地笑了。【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解答】A.有误,不合逻辑,“减少”不能用倍数,“一倍”可改为“一半”;B.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C.正确;D.有误,词义重复,可删掉“地笑了”。故选:C。16.(2024秋 成华区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都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各国选手,大约高达35000人参加了比赛。B.当三名航天员走出载人飞船返回舱时,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C.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孙悟空是塑造得最成功、最受欢迎。D.这次比赛促进了我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解答】A.有误,重复啰嗦,可删掉“大约”或“高达”。B.正确。C.有误,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的艺术形象之一”。D.有误,搭配不当,可将“促进”改为“激发”。故选:B。17.(2024秋 会同县期末)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形成良好的家风,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美满,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B.选取一个弘扬家风的正确角度,便成为家风建设的关键。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C.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一个家庭中,从小重视子女阅读习惯,涵养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家风,D.对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的发展都大有裨益。A.A B.B C.C D.D【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BC.正确;D.有误,语序不当,应将“社会”与“家庭”互换位置。故选:D。18.(2021秋 盐池县期末)参观完冰心文学馆、余光中文学馆、许地山文学馆后,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参观感言。下列参观感言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参观人员素质的优劣,是提升冰心文学馆办馆品质的保证。B.自余光中文学馆开馆以来,让各地专家学者纷纷到此参观。C.位于漳州古城区的许地山文学馆是中小学生课外实践基地。D.文学家们怀着热忱的心为我们留下和创作了许多宝贵作品。【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解答】A.有误,前后表达不一致,可把“优劣”改为“优秀”;B.有误,缺主语,可把“让”去掉;C.正确;D.有误,语序不当,可把“留下”与“创作”调换位置。故选:C。19.(2024秋 公安县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B.进入夏季,该地区气温逐渐升高,最高气温达到大约33℃左右。C.我们相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这类溺水事故,各个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使”;B.有误,语义重复,应删去“左右”;C.正确;D.有误,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再”。故选:C。20.(2024秋 陇西县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一一地球。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解答】A.搭配不当,“牺牲精神”与“传扬”不能搭配;B.缺主语,可去掉“在…中”或“使”;C.没有语病;D.重复赘余,“非常”与“分外”重复,可去掉其中一个。故选: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