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爱鸟护鸟之情》教案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岭南版《艺术·美术》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材通过展示鸟类的自然之美,引导学生了解观鸟活动的准备和鸟类知识,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通过拍摄、制作宣传片和海报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和实践能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他们对鸟类知识的了解可能有限,在户外实践和美术创作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鸟活动,激发他们对鸟类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创作中的难题。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感受鸟类的自然之美,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2. 体会观鸟活动中自然环境与鸟类的和谐之美。艺术表现1. 掌握拍摄鸟类的基本技巧,能够拍摄出清晰、有美感的鸟类照片或视频。2. 学会剪辑爱鸟宣传片,运用合适的素材和手法进行艺术表达。创意实践1.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爱鸟宣传片和海报的制作,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2. 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爱鸟护鸟的主题。文化理解1. 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2. 传播爱鸟护鸟的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掌握户外观鸟活动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2. 了解常见鸟类的分类和生活习性。3. 学会拍摄鸟类的技巧和剪辑宣传片的方法。难点1. 在户外环境中准确观察和记录鸟类的特征和行为。2. 运用创意和技巧制作出有感染力的爱鸟宣传片和海报。3. 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望远镜、鸟类图鉴、相机、三脚架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视频欣赏(1)播放一段精美的鸟类视频,视频中展示各种鸟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场景,如飞翔、觅食、栖息等,让学生感受鸟类的自然之美。(2)在视频播放过程中,适时暂停,引导学生观察鸟类的外形特征、羽毛颜色、飞行姿态等,并提问学生看到这些鸟类的感受。(3)播放结束后,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视频中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4)提出问题:“大家想不想走进大自然,亲自去观察和记录这些可爱的鸟类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5)介绍观鸟活动的意义,强调观鸟不仅可以欣赏鸟类的美丽,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保护自然。(6)展示一些户外观鸟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观鸟活动的乐趣和魅力。(7)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观鸟的经历或对观鸟的期待。(8)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鸟护鸟之情。 1.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鸟类的自然之美。2. 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感受。3. 表达对观鸟活动的兴趣和期待。4. 倾听老师介绍观鸟活动的意义。评价任务 观看专注度:☆☆☆回答积极性:☆☆☆兴趣激发度:☆☆☆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欣赏和问题引导,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和对观鸟活动的向往,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知识讲解 观鸟准备(1)详细讲解到户外进行观鸟活动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首先介绍着装方面,强调选择暗淡低调颜色的重要性,如黑、深灰、深绿、棕色、迷彩等,避免穿鲜艳颜色或白色、反光材质的衣服。同时,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推荐合适的衣物,如冲锋衣、宽沿遮阳帽、防水户外鞋等,并解释为什么鞋子要选择防水且不易发出声响的登山鞋。(2)介绍观鸟工具,展示望远镜和鸟类图鉴,说明望远镜的作用和不同类型望远镜的适用场景,如双筒望远镜适合观测林鸟,单筒望远镜适合观察较远的水鸟等。同时,介绍鸟类图鉴可以帮助识别和了解观察到的鸟类。此外,提及可以带上相机或手机用于拍摄记录。(3)讲解生活必需品的准备,提醒学生带上足够的干粮、水和纸巾等,以及防虫喷雾和雨具等应对户外多变环境的物品。强调一个大容量的背包的必要性,方便携带各种物品。(4)强调了解鸟类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观鸟前学习一些基本的鸟类知识,如鸟类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这有助于更好地观察和识别鸟类。(5)介绍观鸟原则,要求学生在观鸟过程中尊重鸟类,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或做出其他可能惊扰鸟类的行为。同时,提醒学生遵守当地的规定,不要在禁止观鸟的区域进行活动。(6)讲解户外观鸟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靠近危险区域,如悬崖、河流等,尽量选择结伴而行,相互照应。(7)展示一些观鸟活动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观鸟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8)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自己对观鸟准备工作的理解和疑问,并给予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1. 认真听讲,记录观鸟准备的要点。2. 观察老师展示的观鸟工具,了解其用途。3. 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疑问。4. 提出自己在观鸟准备方面的困惑。评价任务 听讲专注度:☆☆☆讨论参与度:☆☆☆疑问提出量:☆☆☆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全面了解户外观鸟活动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为后续的户外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鸟类认知 活动一:认识常见鸟类 图片展示(1)展示戴胜鸟和黑头黄鹂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特征,如戴胜鸟有细长嘴和可展开的羽冠,黑头黄鹂黄身黑头。(2)介绍戴胜鸟和黑头黄鹂的分类和生活习性,戴胜鸟属佛法僧目戴胜科,栖息于田野草地,以昆虫蠕虫为食;黑头黄鹂属雀形目黄鹂科,栖山地丘陵,食果虫,叫声清脆,繁殖期筑巢于枝端。(3)提出问题:“大家还知道哪些常见的鸟类呢?”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鸟类。(4)展示喜鹊、牡丹鹦鹉、山雀、翠鸟等鸟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并尝试描述。(5)播放关于这些鸟类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6)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视频内容和自己的观察,填写鸟类分类及习性的表格。(7)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8)邀请小组代表分享填写的表格内容,进行总结和点评,纠正错误,补充遗漏的信息。 1. 观察图片,描述鸟类的外形特征。2. 分享自己认识的鸟类。3. 观看视频,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4. 参与小组讨论,填写表格并分享。评价任务 观察描述能力:☆☆☆知识分享度:☆☆☆表格完成质量:☆☆☆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常见鸟类的外形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小组分享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拍摄技巧讲解 活动二:学习拍摄技巧 技巧讲解(1)讲解拍摄鸟类时对焦模式的选择,如拍摄静止的鸟可以使用单点对焦,精准对焦在鸟的眼睛等关键部位;拍摄运动中的鸟则适合使用连续自动对焦,以确保鸟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对焦。(2)介绍不同光线条件对拍摄鸟类的影响,如光线直接照射在鸟类身上,能清晰地展现鸟的羽毛颜色和细节,但画面可能会比较平淡,缺乏立体感,适合拍摄色彩鲜艳的鸟类;逆光适合拍摄鸟类的剪影效果,能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但要注意对鸟的边缘进行适当的曝光控制,避免主体完全变黑;侧光可以突出鸟类的轮廓和立体感,使鸟身体产生明暗对比,增加画面的层次感。(3)强调清晨和傍晚时分是拍摄鸟类的好时机,因为此时的光线较为柔和,色彩也更加丰富,很多鸟类在这个时间段活动频繁,是拍摄它们觅食、归巢等行为的好机会。(4)讲解长焦镜头在观鸟拍摄中的重要性,它可以在不打扰鸟类的情况下将远处的鸟拉近拍摄,获得清晰的画面,同时还能压缩背景,使鸟与背景分离,突出主题。(5)展示一些优秀的鸟类摄影作品,分析作品中运用的拍摄技巧和表现手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6)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自己在拍摄鸟类方面的经验和疑问。(7)邀请有拍摄经验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拍摄心得和技巧。(8)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内容,再次强调拍摄鸟类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 1. 认真听讲,记录拍摄技巧要点。2. 观察优秀摄影作品,分析拍摄技巧。3. 参与小组讨论,交流经验和疑问。4. 倾听同学分享,学习拍摄心得。评价任务 技巧掌握度:☆☆☆作品分析能力:☆☆☆讨论参与度:☆☆☆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的讲解和优秀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拍摄鸟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小组讨论和同学分享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拍摄水平。宣传片制作指导 活动三:宣传片制作指导 创意启发(1)提出问题:“如果要制作一个爱鸟护鸟的宣传片,大家有哪些创意和想法呢?”引导学生思考宣传片的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2)展示一些优秀的爱鸟护鸟宣传片案例,分析它们的创意亮点、素材运用和剪辑手法,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确定宣传片的主题和初步方案。(4)巡视各小组,了解讨论情况,给予创意指导和建议,帮助小组完善方案。(5)讲解宣传片剪辑的基本技巧,如素材的选择和整理、镜头的衔接、节奏的把握、转场效果的运用等。(6)介绍一些常用的视频剪辑软件,如剪映、快影等,并简单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7)强调宣传片制作中要注意的问题,如素材尽量不要重复使用,保证视频镜头的多样化;注重声音与声音之间的衔接等。(8)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有特色的爱鸟护鸟宣传片。 1. 思考并分享宣传片的创意想法。2. 观看宣传片案例,学习创意和剪辑手法。3. 参与小组讨论,确定宣传片方案。4. 学习宣传片剪辑技巧和软件操作。评价任务 创意提出量:☆☆☆方案完善度:☆☆☆技巧学习效果:☆☆☆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帮助学生确定宣传片的主题和方案。讲解剪辑技巧和软件操作,为学生制作宣传片提供技术支持。总结与实践安排 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观鸟准备、鸟类认知、拍摄技巧和宣传片制作等方面的知识。(2)强调爱鸟护鸟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保护鸟类。(3)介绍户外实践活动的安排,以小组为单位拍摄3 - 5张鸟类照片或者视频,填写观鸟记录表,记录时间、地点、鸟种、行为、形态特征等内容。(4)再次强调户外实践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准时集合、乘车系安全带、活动听指挥、提前做好防护、爱护环境等。(5)提醒学生拍摄的照片或视频要留存好,为下节课制作爱鸟护鸟海报做准备。(6)鼓励学生在户外实践活动中积极观察、认真拍摄,充分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7)解答学生关于户外实践活动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活动安排和要求有清晰的了解。(8)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参与户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1. 倾听总结,回顾本节课知识。2. 明确爱鸟护鸟的意义和行动方向。3. 了解户外实践活动的安排和要求。4. 提出关于户外实践的疑问。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效果:☆☆☆行动意识激发度:☆☆☆实践安排理解度:☆☆☆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强化爱鸟护鸟的意识。明确户外实践活动的安排和要求,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观鸟准备、鸟类知识和拍摄技巧等内容。2. 准备好户外观鸟活动所需的物品。3. 思考爱鸟护鸟宣传片的进一步完善方案。拓展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鸟类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 向家人和朋友宣传爱鸟护鸟的知识和意义。3.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爱鸟护鸟的理解。板书设计爱鸟护鸟之情一、观鸟准备1. 着装2. 工具3. 必需品4. 知识5. 原则6. 安全二、鸟类认知戴胜鸟、黑头黄鹂等三、拍摄技巧对焦、光线、时机、镜头四、宣传片制作创意、剪辑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通过视频欣赏、图片展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2. 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安排,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 详细讲解了观鸟准备、拍摄技巧和宣传片制作等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和理解。不足之处1. 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2. 宣传片制作指导环节,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实践操作不够充分,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3. 户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安全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细节,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