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感知与判断 是人的心理活动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控制着我们绝大部分的行为。感知——这是什么?判断——要怎么做?一、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是什么《秋风纨扇图》 唐寅 明《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 阿历山德罗斯 前150年《秋风纨扇图》《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材质空间感含义评价纸本绘画二维平面托物言志积极入世文人思想石质雕塑三维立体艺术理想化西方艺术的典范美术鉴赏四步骤:描述、 分析、解释、评价。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直观感受形式构成特征作品意义判断优劣美术作品对作品的再创造1.描述《清明上河图》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北宋 张择端 绢本设色对作品的直观感受2.分析探讨作品的形式构成特征霍贝玛《林间小道》散点透视 :画面中画家的视角是不断移动的,因而产生了多个消失点。3.解释《清明上河图》为什么能名列十大传世名画 ,意义何在?拥挤的虹桥和旁边即将要撞上来的船----------危虹桥上以文官为代表的车轿和以武官为代表的马匹互不相让-----斗4.评价界画:中国画的类别 作画时要使用界尺引线,才能做到横平竖直,故称“界画”。判断作品的优劣元 李容瑾 《汉苑图》《荷花翠鸟图》清 朱耷元代 汤垕《画鉴》:“绘画十三科,山水打头, 界画垫底”自明代起,界画日渐冷落,长期被视为工匠之作,文人画家无人问津。《千里江山图》宋 王希孟《清明上河图》宋 张择端一、中国传统绘画的品评二、形式鉴赏三、社会学式鉴赏二、鉴赏方法还有哪些1.中国传统绘画的品评《雨后空林》 元 倪瓒一河两岸三段式理想现实2.形式鉴赏《最后的晚餐》1495 达芬奇我们“观看”,却从未真正“看见”雷内·马格利特 《图像的叛逆》 19353.社会学式鉴赏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我们只相信我们能看到的东西约翰-伯格 《观看之道》美术鉴赏基础课后作业:为什么要多看原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