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教案学科 音乐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1课时教材 粤教版 授课类型 唱歌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是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是反映中国共青团和广大青年形象的歌曲,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风格多样,能展现青年精神风貌,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爱国情怀有重要作用。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高,处于变声期,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他们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演唱基础,但音准、节奏把控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喜欢流行音乐,音乐理论知识薄弱,对复杂作品理解不足。接受能力强,但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待提高,课堂注意力和参与度有待加强。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通过聆听、学唱和讨论,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及音乐特点。2. 能够准确感知歌曲中不同乐段的情绪变化和音乐风格。艺术表现1. 熟练学会演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并精准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2. 能够运用恰当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展现歌曲的精神内涵。创意实践1. 能用肢体语言、乐器等多种形式富有创意地表现音乐。2. 尝试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改编和再创作。文化理解1. 深刻培养对共青团的热爱和认同感,增强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感。2. 理解共青团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熟练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准确表现歌曲的情感。2. 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增强对共青团的认识。3. 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做到音准、节奏准确。难点1. 深入理解歌曲中复杂的音乐要素,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等。2. 在演唱中准确表达出歌曲所蕴含的自豪感和使命感。3. 引导学生用多样化的形式表现音乐,培养创意实践能力。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打击乐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问题导入 引导提问(1) 教师热情地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了解共青团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2) 详细介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定义,强调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3) 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共青团的宗旨是什么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4) 在学生回答后,准确讲解共青团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5) 接着提问:“共青团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6) 详细阐述共青团的基本任务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帮助青年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引导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锻炼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7) 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走进国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同时在黑板上书写板书《光荣啊,中国共青团》。(8) 用期待的眼神鼓励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歌曲充满好奇和热情。 1. 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关于共青团的问题。2. 认真聆听教师对共青团相关知识的讲解。3. 对即将学习的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4. 关注黑板上的板书内容。评价任务 回答积极:☆☆☆理解准确:☆☆☆兴趣浓厚:☆☆☆设计意图 通过一系列关于共青团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同时增强学生对共青团的初步了解。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聆听音乐,感受情绪(1) 教师充满激情地介绍歌曲背景:“《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是由胡宏伟作词、雷雨声谱曲创作的一首反映中国共青团和广大青年形象的歌曲。这首歌曲感情表现丰富,形象鲜明,具有进行曲的特点,朝气蓬勃,节奏鲜明,较好地表现了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2) 播放歌曲音频,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并提出问题:“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旋律有什么特点?速度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3) 在学生聆听结束后,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4) 总结学生的回答,明确指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是A大调,4/4拍,中速、朝气蓬勃的。(5) 带领学生带着感情朗诵歌词,体会歌词的内涵和韵律。(6) 再次提问:“通过聆听分析,歌曲由几个乐段组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7)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为后续的教唱做好铺垫。(8) 用温和的语气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分析音乐,表现音乐(1) 详细讲解歌曲结构:“歌曲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铿锵有力,生动反映了共青团员生动活泼的生活气息。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乐句简谱。”(2) 教师在钢琴上弹奏第一乐句简谱,让学生跟着学唱。(3) 强调附点音符的演唱要点:“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请再次演唱。”(4)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然后让学生填词演唱。(5) 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教唱第二、三、四乐句简谱,分别强调空拍、附点音符、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同音高连音线等演唱要点。(6) 介绍第二乐段的特点:“第二乐段旋律起伏跌宕,抒情优美,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第二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乐句简谱。”(7) 教唱第二乐段的四个乐句,强调大附点音符、同音高连音线、切分节奏、变化音#4等演唱要点。(8) 教唱第三乐段,强调大附点音符、换气点、大小附点节奏、切分节奏、重音记号等演唱要点,最后让学生跟音频整体演唱。 1. 认真聆听教师对歌曲背景的介绍。2. 用心聆听歌曲,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3. 跟着教师朗诵歌词,感受歌词的情感。4. 努力学习简谱和歌词,积极参与演唱。评价任务 聆听专注:☆☆☆回答准确:☆☆☆演唱进步:☆☆☆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对音乐的情绪、速度、结构等建立初步的认知。通过逐句教唱,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活动一:上台表演 组织表演(1) 教师热情地说:“下面我们找几位同学上台边演唱边做声势动作表现音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2) 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声势动作示例,如拍手、跺脚、挥动手臂等。(3) 邀请学生主动上台表演,对于主动上台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4) 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5) 表演结束后,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分享,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6)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7) 再次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表演中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8) 用欢快的语气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 1. 积极响应教师的邀请,主动上台表演。2. 认真学习教师提供的声势动作示例。3. 用心表演,展现自己的风采。4.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分享。评价任务 表演积极:☆☆☆动作协调:☆☆☆创意丰富:☆☆☆设计意图 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体会舞台的乐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活动二:欣赏视频 播放视频(1) 教师说:“下面通过视频感受一下。”播放与《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相关的视频,如共青团的活动、青年志愿者的事迹等。(2) 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画面和情节,感受共青团的精神和力量。(3) 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通过学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4)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5)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升华,进一步强调共青团的重要性和使命。(6) 引导学生将歌曲的情感和精神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7) 用坚定的语气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共青团的精神。(8) 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1.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视频中的氛围和情感。2. 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3. 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 聆听教师的总结和引导,增强对共青团的认识。评价任务 观看专注:☆☆☆思考深入:☆☆☆分享积极:☆☆☆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视频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共青团的热爱和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意义。结语 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同学们,谈谈你们本节课的收获吧。”(2)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收获给予肯定和鼓励。(3)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这首歌曲的意义和价值。(4) 再次激发学生对共青团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5)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演唱歌曲,传承和弘扬共青团的精神。(6) 用亲切的语气祝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7)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积极表现表示感谢。(8) 宣布本节课结束。 1. 积极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2. 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和鼓励。3. 牢记教师的嘱托,在课后继续练习歌曲。4. 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评价任务 回顾全面:☆☆☆分享真诚:☆☆☆态度积极:☆☆☆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教师的总结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回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给家人听。2. 复习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和旋律,加深记忆。3.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共青团的历史和事迹。拓展作业1. 尝试用一种乐器为歌曲进行简单的伴奏。2. 与同学合作,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如舞蹈、朗诵等。3. 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学习这首歌曲的感受和体会。板书设计《光荣啊,中国共青团》1=A大调 4/4拍 中速、朝气蓬勃的第一乐段:铿锵有力第二乐段:抒情优美第三乐段:有气势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如提问导入、聆听音乐、教唱歌曲、上台表演、欣赏视频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2. 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培养了学生对共青团的热爱和认同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感。3. 在教唱歌曲时,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学生在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不足之处1. 在学生上台表演环节,部分学生比较害羞,参与度不够高,今后可以提前做好动员工作,鼓励更多的学生勇敢展示自己。2. 在拓展思路环节,学生的讨论深度还不够,可能是引导不够到位,今后需要更加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3. 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更加深入和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