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无脊椎动物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秋 龙华区期中)现存的动物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涡虫——有口无肛门
B.蝗虫——体表有石灰质贝壳
C.石鳖——体表覆甲
D.蚯蚓——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2.(2024秋 平山县校级期中)若把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几小时,蝗虫不会死亡,原因是蝗虫(  )
A.可以利用外骨骼辅助呼吸
B.可以吸收溶入水中的氧气
C.体内储存的氧气足够利用几小时
D.与气管相通的气门在其胸腹部
3.(2024秋 双城区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观察时,在溪流中发现了涡虫,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下列有关涡虫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殖器官发达 B.背腹扁平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辐射对称
海洋世界,浩瀚而神秘,蕴藏着无尽的生命奇迹。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穿梭于珊瑚丛中,形态各异的无脊椎动物在海底沙地上留下行踪。请完成4﹣5小题。
4.上述资料中珊瑚虫的主要特征是(  )
A.有外套膜 B.有刺细胞 C.身体分部 D.有肛门
5.下列形态各异的无脊椎动物中,身体呈两侧对称的是(  )
A.海葵 B.水螅 C.涡虫 D.海蜇
6.(2024秋 翔安区期中)人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钉螺、血吸虫分别是(  )
A.软体动物、扁形动物 B.节肢动物、扁形动物
C.软体动物、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7.(2024秋 长沙期中)你吃过“麻辣小龙虾”吗?其口感蜜辣、口味鲜香,是夏夜街边的经典小吃。下列生物中,与小龙虾属于同类生物的是(  )
A.蜈蚣、蚯蚓 B.蝎子、蜘蛛 C.蝌蚪、苍蝇 D.蝉、河蚌
在一次农村地区寄生虫病防治活动中,工作人员发现某家庭成员普遍感染蛔虫。蛔虫幼虫在人体内需经过肺部迁移,最终定居于小肠发育为成虫。请完成8﹣9小题。
8.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在人的小肠中营(  )
A.寄生生活 B.竞争生活 C.自由生活 D.附着生活
9.蛔虫和日本血吸虫共有的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有刺细胞
C.营寄生生活 D.有口无肛门
10.(2024秋 东川区期中)云南是动植物王国,森林国王要向昆虫发出邀请开会,哪种动物不应该参加(  )
A.蜻蜓 B.七星瓢虫 C.蜈蚣 D.蜜蜂
11.(2024秋 东丽区期中)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却不会被各种消化液消化掉,这得益于(  )
A.有口有肛门 B.生殖器官发达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刚毛和疣足
12.(2024秋 东川区期中)秀丽隐杆线虫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下列动物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血吸虫 B.绦虫 C.珊瑚虫 D.钩虫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2024秋 商水县月考)用一个较大的玻璃缸,下层装颜色较深的黏土,第二层装颜色较浅的沙土,上层装颜色较深的黏土。玻璃缸中的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三层土的总体积约占玻璃缸容积的四分之三,以保持玻璃缸内有足够的空气。选几条生长良好的蚯蚓,仔细观察其外部形态后放在玻璃缸内,玻璃缸上盖一玻璃片,但不要盖得过严(如图B)。将以上装置放于温暖、阳光不直射处,每天投入一些腐烂的树叶作为蚯蚓的食物,五六天后再观察土壤的分层状况及疏松情况。
(1)图A是蚯蚓的外形图,4端是    ,理由是    。
(2)实验过程中玻璃缸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目的是    。
(3)五六天后你观察到的现象:   。
(4)此实验说明    。
(5)由此启示我们对待蚯蚓的态度应该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秋 东丽区期中)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是一种常见的    动物,其身体由环装的体节构成。它靠    进行呼吸。
(2)蚯蚓的运动靠肌肉的运动和    的配合来完成。
(3)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拿蘸水的湿棉絮擦拭它的身体,这是为了让蚯蚓更好地    。
15.(2024秋 南昌期中)如图是水螅、涡虫、蛔虫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一可以看出水螅的身体呈    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组成。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    ,在触手处分布最多。
(2)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    对称,有明显的背腹之分。
(3)从结构上来看,蛔虫的消化器官比水螅和涡虫复杂高等。表现在有口有    。在生活方式上看,蛔虫与其他两种动物不同,营寄生生活,它身体表面的    ,可以保护它不被消化液消化分解。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无脊椎动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秋 龙华区期中)现存的动物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涡虫——有口无肛门
B.蝗虫——体表有石灰质贝壳
C.石鳖——体表覆甲
D.蚯蚓——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考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蚯蚓的特征;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1、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4、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解答】解: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在淡水中生活,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A正确。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不是贝壳,B错误。
C、石鳖生活在海洋中,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具有贝壳,用鳃呼吸,属于软体动物,C错误。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没有外骨骼,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特征。
2.(2024秋 平山县校级期中)若把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几小时,蝗虫不会死亡,原因是蝗虫(  )
A.可以利用外骨骼辅助呼吸
B.可以吸收溶入水中的氧气
C.体内储存的氧气足够利用几小时
D.与气管相通的气门在其胸腹部
【考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门,在胸腹部。
【解答】解:蝗虫是一种典型的节肢动物,躯体分头部、胸部和腹部,蝗虫用气管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气门分布在从中胸到腹部第八节之间共10对,所以把蝗虫的头部置于水中几小时,它不会窒息而死。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蝗虫气门的分布。
3.(2024秋 双城区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观察时,在溪流中发现了涡虫,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下列有关涡虫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殖器官发达 B.背腹扁平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呈辐射对称
【考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解答】解:A、扁形动物多数营寄生生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但生殖器官发达,以确保种族的延续,A正确。
BC、由分析可知,扁形动物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C正确。
D.腔肠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扁形动物的特征。
海洋世界,浩瀚而神秘,蕴藏着无尽的生命奇迹。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穿梭于珊瑚丛中,形态各异的无脊椎动物在海底沙地上留下行踪。请完成4﹣5小题。
4.上述资料中珊瑚虫的主要特征是(  )
A.有外套膜 B.有刺细胞 C.身体分部 D.有肛门
【考点】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腔肠(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
【解答】解:珊瑚虫属于腔肠(刺胞)动物,腔肠(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可见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腔肠(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5.下列形态各异的无脊椎动物中,身体呈两侧对称的是(  )
A.海葵 B.水螅 C.涡虫 D.海蜇
【考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腔肠(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
【解答】解:ABD.海葵、水螅、海蜇属于腔肠(刺胞)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故ABD不符合题意。C.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扁形动物和腔肠(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6.(2024秋 翔安区期中)人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钉螺、血吸虫分别是(  )
A.软体动物、扁形动物 B.节肢动物、扁形动物
C.软体动物、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考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解答】解:钉螺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属于软体动物;血吸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可见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软体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7.(2024秋 长沙期中)你吃过“麻辣小龙虾”吗?其口感蜜辣、口味鲜香,是夏夜街边的经典小吃。下列生物中,与小龙虾属于同类生物的是(  )
A.蜈蚣、蚯蚓 B.蝎子、蜘蛛 C.蝌蚪、苍蝇 D.蝉、河蚌
【考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
【解答】解:A、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A不符合题意。
B、蝎子和蜘蛛都属于节肢动物,B符合题意。
C、蝌蚪属于两栖动物,苍蝇属于节肢动物,C不符合题意。
D、蝉属于节肢动物,河蚌属于软体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昆虫的基本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在一次农村地区寄生虫病防治活动中,工作人员发现某家庭成员普遍感染蛔虫。蛔虫幼虫在人体内需经过肺部迁移,最终定居于小肠发育为成虫。请完成8﹣9小题。
8.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在人的小肠中营(  )
A.寄生生活 B.竞争生活 C.自由生活 D.附着生活
【考点】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解:蛔虫属于线形(线虫)动物,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身体细长如线,呈圆柱形;体壁有角质层;消化管简单,为一直管,口腔不发达,口后为一肌肉性管状咽,口呈三角形,外壁的辐射状肌肉发达,有吮吸功能。咽后为肠,肠壁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内缘有微绒毛。直肠短,以肛门开口于体外;蛔虫无消化腺。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这些特点都是与它的寄生生活相适应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线形(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相关知识。
9.蛔虫和日本血吸虫共有的特征是(  )
A.背腹扁平 B.有刺细胞
C.营寄生生活 D.有口无肛门
【考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1)线形(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解答】解:蛔虫和日本血吸虫都是营寄生生活的动物。蛔虫属于线形(线虫)动物,身体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线形(线虫)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10.(2024秋 东川区期中)云南是动植物王国,森林国王要向昆虫发出邀请开会,哪种动物不应该参加(  )
A.蜻蜓 B.七星瓢虫 C.蜈蚣 D.蜜蜂
【考点】昆虫纲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等。
【解答】解:蜻蜓、七星瓢虫、蜜蜂都有两对翅,三对足,都属于昆虫,蜈蚣没有翅,多对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11.(2024秋 东丽区期中)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却不会被各种消化液消化掉,这得益于(  )
A.有口有肛门 B.生殖器官发达
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刚毛和疣足
【考点】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解:蛔虫属于线虫动物,体壁有角质层,角质层可防止寄主消化液的侵蚀,因此能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而不会被消化,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
12.(2024秋 东川区期中)秀丽隐杆线虫是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下列动物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血吸虫 B.绦虫 C.珊瑚虫 D.钩虫
【考点】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线虫动物门的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线虫动物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解答】解:秀丽隐杆线虫属于线虫动物,钩虫与其属于同一类群。血吸虫、绦虫属于扁形动物,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2024秋 商水县月考)用一个较大的玻璃缸,下层装颜色较深的黏土,第二层装颜色较浅的沙土,上层装颜色较深的黏土。玻璃缸中的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三层土的总体积约占玻璃缸容积的四分之三,以保持玻璃缸内有足够的空气。选几条生长良好的蚯蚓,仔细观察其外部形态后放在玻璃缸内,玻璃缸上盖一玻璃片,但不要盖得过严(如图B)。将以上装置放于温暖、阳光不直射处,每天投入一些腐烂的树叶作为蚯蚓的食物,五六天后再观察土壤的分层状况及疏松情况。
(1)图A是蚯蚓的外形图,4端是  前端 ,理由是  蚯蚓身体的前部有环带 。
(2)实验过程中玻璃缸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目的是  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
(3)五六天后你观察到的现象: 原来土壤分层现象以不明显,土壤变疏松 。
(4)此实验说明  蚯蚓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 。
(5)由此启示我们对待蚯蚓的态度应该是  保护蚯蚓,即使用蚯蚓做实验,实验完后也应把它放回土壤中 。
【考点】蚯蚓的特征.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前端;蚯蚓身体的前部有环带;
(2)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3)原来土壤分层现象以不明显,土壤变疏松(合理即可);
(4)蚯蚓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
(5)保护蚯蚓,即使用蚯蚓做实验,实验完后也应把它放回土壤中(合理即可)。
【分析】图A中:1后端、2体节、3环带、4前端。
【解答】解:(1)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也与其他体节不同,而且比其他体节厚,如同在蚯蚓的身体上戴了一个环,称为环带。由图可知,4端是前端,理由是蚯蚓身体的前部有环带。
(2)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说明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故实验过程中玻璃缸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3)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故五六天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原来土壤分层现象以不明显,土壤变疏松。
(4)此实验的现象说明:蚯蚓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
(5)蚯蚓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并使土壤疏松。故我们对待蚯蚓的态度应该是保护蚯蚓,即使用蚯蚓做实验,实验完后也应把它放回土壤中。
故答案为:(1)前端;蚯蚓身体的前部有环带;
(2)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3)原来土壤分层现象以不明显,土壤变疏松(合理即可);
(4)蚯蚓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
(5)保护蚯蚓,即使用蚯蚓做实验,实验完后也应把它放回土壤中(合理即可)。
【点评】掌握蚯蚓的结构特征、探究蚯蚓的运动实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秋 东丽区期中)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是一种常见的  环节 动物,其身体由环装的体节构成。它靠  湿润的体壁 进行呼吸。
(2)蚯蚓的运动靠肌肉的运动和  刚毛 的配合来完成。
(3)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拿蘸水的湿棉絮擦拭它的身体,这是为了让蚯蚓更好地  呼吸 。
【考点】蚯蚓的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环节;湿润的体壁;
(2)刚毛;
(3)呼吸。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解答】解:(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因此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
(2)蚯蚓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是依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
(3)由(1)可知,在观察蚯蚓实验中,要经常拿蘸水的湿棉絮擦拭它的身体,这是为了让蚯蚓更好地呼吸。
故答案为:(1)环节;湿润的体壁;
(2)刚毛;
(3)呼吸。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蚯蚓的特征以及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明确蚯蚓是有益动物,要加以保护。
15.(2024秋 南昌期中)如图是水螅、涡虫、蛔虫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一可以看出水螅的身体呈  辐射 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组成。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  刺细胞 ,在触手处分布最多。
(2)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  两侧(或左右) 对称,有明显的背腹之分。
(3)从结构上来看,蛔虫的消化器官比水螅和涡虫复杂高等。表现在有口有  肛门 。在生活方式上看,蛔虫与其他两种动物不同,营寄生生活,它身体表面的  角质层 ,可以保护它不被消化液消化分解。
【考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辐射;刺细胞;(2)两侧(或左右);(3)肛门;角质层。
【分析】图一水螅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①是触手,②是口,③是消化腔;图二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④是眼点,⑤是口;图三蛔虫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⑥是肠,⑦是生殖器官。
【解答】解:(1)图一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无前后、左右和背腹之分;水螅的身体是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的,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叫中胶层。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在触手周围分布最多,帮助捕捉食物。
(2)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3)从结构上来看,图三蛔虫的消化器官比图一水螅、图二涡虫的复杂,表现在有口有肛门,因为图一水螅、图二涡虫都是有口无肛门。蛔虫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寄生动物体内的消化的食物,所以蛔虫的消化道简单,营寄生生活,涡虫是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水螅是营自由生活的腔肠动物。因此,从结构上来看,蛔虫的消化器官比水螅和涡虫复杂高等,表现在有口有肛门。在生活方式上看,蛔虫与其他两种动物不同,营寄生生活。蛔虫身体表面的角质层,可以保护它不被消化液消化分解。
故答案为:(1)辐射;刺细胞;(2)两侧(或左右);(3)肛门;角质层。
【点评】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