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市綦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①春节非遗申报成功的喜讯如春雷炸响,古城霎( )时热闹起来,年味日渐浓郁。青石板街上 chù( )立着十二米高的蟠龙灯架,流转着鎏金光芒,当暮色四合,千盏花灯次第亮起,整条长街化作流光溢彩的星河,令游人目眩神迷。舞狮队踩着震耳欲聋的鼓点腾挪跳跃,狮口吐出的火焰瞬息万变,时而如牡丹盛放,时而似金蛇狂舞,引得人群爆发出阵阵喝彩。大街小巷,往年分崩离析的老街坊,如今都成了民俗展示的主力。人群簇拥处,剪纸艺人将红纸赋予魔法,银剪游走间龙凤呈祥的窗花让人目不暇接。②曾经濒临失传的皮影戏班,在非遗保护资金支持下重焕生机。戏台上《大闹天宫》的皮影腾云驾雾,金箍棒扫过处迸出火星,孩童们尖叫着伸手去接那些幻化成蝶的火星子。卑bǐ( )的黑心商贩再不敢用劣质材料仿制传统年画,非遗认证的朱砂拓印门神在阳光下流转着千年丹霞。子时将近,城隍庙前骤( )然腾起百尺火龙,老匠人手持铁勺泼洒滚烫铁水,铁水撞上砖墙的刹那化作漫天金雨,点亮了护城河,③护城河的倒影里分明浮动着秦汉的明月,唐宋的灯笼,明清的糖人担子。这场跨越千年的狂欢让所有观者叹为观止,④非遗不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血脉里永不停息的春潮。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 分)霎时( ) chù 立 卑 bǐ 骤然( )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 分)A.震耳欲聋 B.分崩离析 C.赋予 D.叹为观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① B.② C.③ D.④请以“春天”或“秋叶”为描写对象,仿写句子。(4 分)例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选自刘成章《安塞腰鼓》)对 象 : , ; , 。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8 分)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强调“士”应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下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情节中,最能体现保尔具有这种精神的一项是( )(3 分)A.保尔在车站食堂打工时,因反抗欺压被解雇。B.保尔参加红军后,在战斗中头部受重伤。 C.保尔全身瘫痪后,用牙齿咬笔坚持创作。 D.保尔与冬妮娅因阶级立场不同而分手。(2)请你从下面名句中任选一句,作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书签的配文,并结合小说内容阐明理由。(5分)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浴火可以让人重生,也可以把人摧毁。6.综合性学习(8 分)【探“和”之义】(1)请你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俗语..、名言..等,参照示例,写一个句子,表达对“和”的理解。(4 分)示例 1: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和谐共处与民族团结。示例 2:从“庶政惟和,万国咸宁” 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为政治国的法宝。【寻“和”之用】(2)每逢春节,小渝的父母就会因去奶奶家过节,还是去外婆家过节而闹得不愉快。如果你是小渝,请从“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4 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一)古诗文积累(10 分,每空 1 分)7.请按要求填空。(10 分)主题 诗文《诗经》风韵 (1)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山水寄情 (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高洁志趣 (5)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民生疾苦 (7)文人书写民生疾苦,以墨蘸泪,字字皆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通 过“ ,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道出了自己因战乱流离而长夜难眠的深切痛苦。而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则更见底层辛酸——老人 “ , ” 的矛盾与反常心理,将贫寒处境中为生计所迫的无奈刻画得入木三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15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战国策·燕策一》)[注]①涓(juān)人:指古代宫中担任洒扫清洁的人,亦泛指亲近的内侍。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4 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实是欲界之仙都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反以报君 举一反三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愿为市鞍马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10.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甲文批判“食马者”的短视行为,乙文暗讽“涓人买骨引马”的圆滑世故。B.甲文把“伯乐相马”的传说翻出新意,生动地论证了识别人才的重要性。C.两文都强调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区别在于甲文重理论乙文重行动。D.两文均主张“千里马”要主动创造机会展现才能,而非被动等待明主赏识。11.甲、乙两文均以“千里马”为喻探讨人才问题,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两文表达方式和观点的差异。(4 分)三、现代文阅读(4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 12~16 题。(22 分)①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 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 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 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 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 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 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③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节选自梁衡《壶口瀑布》)12.阅读文章,根据提示梳理内容,补全下面思维导图。(4 分)所至 所见 ③ 宽厚13.请从语气、重音两个方面为第①段画线句做朗读设计,并阐述理由。(4 分)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14.梁衡认为,好的散文应该具有三美: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 分)15.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要“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来看黄河。(6 分)链接材料一:古代诗文写壶口,内容比较接近,大多着力描写壶口瀑布水势之大、水声之巨。如“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刘子诚《观壶口》),“石堑横分薄烟雾,天瓢倒泻吼雷霆”(崔光笏《壶口》),等等。链接材料二:翻开各处的地方志,咏同一名胜的诗文不知有多少,却很少能传开来,就是因为它们雷同,人们读了第一、第二首,第三首便不想再读。对付题材重复的办法就是寻找新角度。——梁衡《从重复的泥潭里拔出来》16.校园广播站“读书”栏目组准备向同学们推荐阅读《壶口瀑布》,请为栏目组拟写一段推荐语。(4 分)(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 17~20题(18 分)【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摘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材料二】中国青年网北京 9 月 3 日电(记者 秦亮 通讯员 朱昱松 李振宇)2020 年暑期,清华大学“终南寻脉—— 西安高新非遗文化创业产业调研支队”的同学专访了西安非遗研究保护中心的副主任王智,与这位被誉为“非遗搜索引擎”“非遗百科全书”的专家就非遗保护和利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记者:什么是非遗?“非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非物质性。一件和非遗相关的实物,包括产品、材料、工具等,从概念上说 都不是非遗。剪纸实物、皮影实物等许多在大众认知中与非遗高度相关的事物,其实都并非真正的‘非遗’。” 王智指出。王智表示:“非遗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实物,而是一种活态的过程。我们所关注的更多是制作、演绎它们的技艺。那些实物不能直接等同于非遗本身。”记者: (1)王智给出了否定回答——“需要给技艺加上一个限定条件:传统技艺,或者说是有序、不间断、百年三代相传。”例如已经失传很多年的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即使现在有人通过查阅资料将它复刻出来,也不能称其为非遗。记者:青年学生如何才能保护好非遗?王智认为,对青年学生来说,如果想要保护和传承好非遗,那么对于非遗一定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要能分清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非遗的非物质性,认识非遗它一定是有序、不间断、世代相传、通过人来传承的文化形态。“只有弄清什么是非遗,才能明白我们要保护的是什么,才能明白如何保护它们。”记者: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社会的不断现代化,传承和保护古老的文化意义何在?这是一种对于我们精神家园的坚守。是我们的 DNA。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看、去反思,很多传统的东西我们丢掉了。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蕴藏古老农耕文化传统的村落和环境不断地消失。记者: (2)王智说,我觉得两者其实并不冲突。非遗需要保护,让更多人知道非遗、了解非遗,这是传播和利用层面的事情。怎么传播和利用?就是要创造性转化、创新式发展。王智也强调,不能把对非遗的利用、改造以及衍生文化当做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本身。比如,在皮影、剪纸、刺绣、玉雕、石雕、木雕的现代生产中都用到了机械,但是机械化生产一定不是非遗要保护的东西,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可以叫做非遗衍生品。(2020-09-03 中国青年网)【材料三】非遗调查你觉得非遗的发展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推动非遗发展的建议①②③打造多元化非遗体验项目,增强参与感和体验感。( 《中国青年报》2024 年 10 月 17 日)【材料四】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韦衍行)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12 月 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9 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 44 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发布的介绍词说:“在中国,春节标志着新年的开始,以传统历法正月初一为岁首。春节前后,人们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辞旧迎新,祈福纳祥,欢庆家庭团圆,促进社区和睦,这一 庆祝过程俗称‘过年’。除参加公共庆典外,人们祭祀天地和祖先,并向长辈、亲友及邻里拜年,表达美好祝愿。该遗产项目为中国民众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2024 年12月05日人民网)学校正在举办“非遗文化周”活动,你作为学生会成员参与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内涵辨析17.根据材料内容,以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多个方面。B.非遗的核心是“活态的过程”,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技艺的传承,而非实物本身。C.非遗难以转化成经济效益和传承人数太少是非遗失传、发展受限的主要因素。D.春节申遗成功为中国民众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彰显了文化自信。任务二:调查研究18.请根据材料二内容,在材料二横线处补充记者的提问。(4 分)19.请你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完善小渝同学设计的调查问卷——“推动非遗发展的建议”项目。(4 分)①②务三:讨论探究20.春节申遗成功后,有同学认为“传统习俗过时了,没必要保留”。请结合上述材料谈看法,字数 100 字左右, 说明保护春节等非遗的意义。(6 分)四、作文(55 分)21.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5 分)要求:①不少于 500 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1)生活中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无论是家乡清晨的薄雾、校园角落的老树,还是旅行中见过的名山大川、古镇街巷,都可以成为你笔下动人的风景。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游记。(2)学校将举行少先队退队仪式,你将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在仪式上发表演讲。请以“摘下红领巾,系上青春梦”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分享少先队时光的经历,表达对青春的憧憬。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4分)shà 矗 鄙 zhòu2.(3分)B(分崩离析:形容国家、集团等分裂瓦解)3.(3分)B(搭配不当,“濒临失传”应搭配“技艺”)4.(4分)选择“春天”或“秋叶”的意象写句,写出一句得2分。答案示例:春天:丝绦一样,是摇曳的柳条;银铃一样,是叮咚的溪流。秋叶:金箔一样,是轻盈的盘旋;蝴蝶一样,是翩跹的舞姿。5.(8分)(1)(3分)C(A“反抗压迫”体现斗争精神,但未突出“弘毅”的持续性;B“战斗受伤”展现勇敢,属于被动承受而非主动践行理念;D“情感选择”体现价值观冲突,与“弘毅”无关)(2)(5分)选A或B均可。答案示例:我选A,A句意为为了国家不顾生死,不避祸患,不求个人利益。(2分)这也正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人生态度。保尔总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主动要求转到布琼尼骑兵队去,冲在最危险的战斗第一线。为了修通从林场到火车站的铁路,他不顾严寒、疾病,拼命工作。(3分)我选B,B句意为“经过烈火般的苦痛的考验后,有人炼就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有人却变得消沉堕落”。(2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钢铁”隐喻革命者的意志,而“浴火”恰如保尔经历的重重磨难,如战场受伤、瘫痪失明等,既是对生命的摧残,也是淬炼精神的熔炉。保尔在全身瘫痪后,用牙齿咬笔写作,最终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印证了“重生”的核心内涵。(3分)6.(8分)(1)(4分)仿照例句形式,恰当运用名言等,2分;语言流畅2分。不运用有关“和”的故事、俗语、名言等不得分。答案示例1: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与不计得失的隐忍。示例2: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2)(4分)要求:保持和谐欢乐气氛1分,具体方法2分,语言流畅得体1分。参考答案:“爸爸妈妈,春节最重要的是开心团圆,我们不要因为在哪里过年而争吵。我们可以考虑一个折中的办法,比如今年去奶奶家,明年再去外婆家,或者把他们一起接到我们家过年。家和万事兴呀,你们说呢!”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7.(10分)每空1分。如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1)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2)在水之湄 (3)波撼岳阳城(4)日光下澈 (5)寂寞沙洲冷(6)零落成泥碾作尘(7)自经丧乱少睡眠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二)文言文阅读(15分)8.(4分)D(A.想要/欲界,佛家三界之一;B.用马鞭驱赶/鞭子;C.同“返”,返回/类推;D.买)9.(4分)(2分)(1)喂马的人不知道根据千里马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2分)(2)我要的是活马,怎么买死马回来还用了五百两金子呢 10.(3分)B(A项“圆滑世故”错误,涓人行为是战略智慧;C项“千里马常有”并非两文共同观点;D项“主动展现”无依据,两文均强调识才者责任。)11.(4分)甲文以议论为主,(1分)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困境,暗喻封建社会中人才遭压抑的普遍性,批判统 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实。(1分)乙文以记叙为主,(1分)通过“买骨引马”的故事,揭示“以行动彰显诚意”方能聚拢人才的道理(“强调主动的行动与良好的策略对招揽人才的作用”亦可)。(1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22分)12.(4分)每空1分。①河心 ②多姿多彩 ③所感 ④未经磨难,不能“成河”,也不能“成人”13.(4分)示例:“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用轻快、流畅的语气来读,体现出河水奔腾时的欢 快、自由。“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开始,语气转为急促、紧张,“更闹,更挤,更急” 则要用强烈、激昂的语气,将河水在深沟中汹涌澎湃的状态展现出来。(任意答出一点并阐明理由,2分)“突然”一词要读得稍重,以突出意外感。“畅畅快快”“驰骋”重读,突出河水流动时那种自由自在、毫无阻碍的欢快状态和河水奔腾的动态感。“四十多米宽”重读,突出深沟的宽度,体现出河水面临的巨大落差和险峻的环境。“更闹,更挤,更急”重读且语气逐渐加强,突出河水在跌进深沟后的汹涌状态。(任意答出一点并阐明理由,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4.(4分)答案示例1:作者选用了丰富的动词、动词短语。如写河水从上游排排涌来,用了“挤”“撞”“推”“搡”“呼”“拥”等动词;写进入龙槽的细流,用了“夺路而走”“乘隙而进”“折返迂回”等动词短语。用写人的动作来描写水的动态,更能触动读者的感受,引发联想想象。答案示例2: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畅畅快快地驰骋”“来不及想一下”“翻个身再跌下去”“哀哀 打旋”等,用“情感修饰语”加“动词”,使水流染上人类的情绪特征。作者用能够唤起情感反的语言,把读者带入“意境”,从而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答案示例3:作者的“所感”由“所见”引发。“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一句,照应上文的 “碎成点,碎成雾”“汩汩成泉”“潺潺成溪”“如丝如缕”;“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一句,照应上文的“畅畅快快地驰骋”“哀哀打旋”。作者由形态各异的水,联想到情感各异的人。然后用“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来反问,阐明“一个小小的壶口,就是一个大世界”之意,照应前一句“我突然陷入沉思”,“突然”“沉思”有“顿悟”的韵味。15.(6分)答案示例:写壶口瀑布的文章或诗句,大都描写其水势之大、水声之巨,“前人之述备矣”再写绝无新意,(2分)所以,作者想寻找新角度——专选了个枯水季节。在枯水季节,作者才能看到“水”的不同形态,细观“石”的侵蚀状态,(2分)才能由“水”与“石”的关系,感悟到“柔中带刚、奋力抗争”的黄 河精神,提炼出“历经磨难,方显个性”的精辟哲理。(2分)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立意构思的精妙。16.(4分)突出文本特点,2分;阐述阅读收获,1分;符合推荐语气,1分。答案示例:同学们,本期节目我们推荐梁衡先生的散文《壶口瀑布》。这一篇文章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深刻诠释。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如同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与勇往直前。梁衡先生将壶口瀑布的自然之美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巧妙结合,运用了渲染、衬托等多种艺术手法,由水及人、情理交融,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让我们走进梁衡先生的《壶口瀑布》,感受那份震撼人心的力量。(二)(18分)17.(4分)C(非遗发展受限的因素很多,不只是难以转化成经济效益和传承人数太少)18.(4分)(1)非遗能否等同于技艺呢?(2)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是矛盾的吗?(回答“非遗的传播和利用”等均可,必须关乎两者)19.(4分)提出两条建议,每条2分。答案示例:加大政策扶持,确保非遗资金。/加大宣传力度,传播非遗文化。/把非遗元素融入日常生活,打造接地气的非遗产品。/推进非遗进入校园(社区),推动非遗普及教育。(学校开设非遗课程)20.(6分)从非遗的概念范畴、保护非遗的意义、春节等(其他非遗亦可)非遗项目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理由,每条2分。答案示例:①非遗已经被各社区、群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②非遗代表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保留它能增强文化自信。③春节等非遗项目,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比如春节承载着家庭团聚、祈福纳祥等。我们的保留不是固守形式,而是传承其精神内核。四、作文(55分)一类 (50-55分) 情境把握准确 写作目的明确 读者对象分明 写作角色合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感情真挚 选材新颖 内容充实 构思巧妙 条理清晰 详略得当 过渡自然 词汇丰富 手法多样 准确流畅二类 (44-49分) 情境把握准确 写作目的明确 读者对象较分明 写作角色较合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感情真实 选材适当 内容具体 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详略得当 过渡较自然 词汇较丰富 手法较多样 准确通顺 错别字极少三类 (38-43分) 情境把握较准确 写作目的较明确 读者对象较分明 写作角色较合理 较符合题意 中心较突出 感情较真实 选材较合理 内容较具体 结构较完整 条理较清楚 详略较得当 过渡不够自然 词汇不丰富 比较通顺 错别字较少四类 (33-37分) 情境把握基本准确 写作目的基本明确 读者对象不够分明 写作角色不够合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不太明确 感情不够真实 选材不够合理 内容不够具体 结构不够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 详略不够得当 过渡不自然 语言不够通顺 表意不够清楚 错别字较多五类 (0-32分) 情境把握不准确 写作目的不明确 读者对象不分明 写作角色不合理 偏离题意 无写作中心 感情虚假 选材不合理 内容单薄 结构散乱 条理混乱 缺乏详略 没有过渡 语言不通顺 表意不清楚 错别字多注:(1)无标题或标题不完整扣2分;(2)字数不足500字,每少50个字扣1分,扣到3分为止。非正常与不完整作文评分细则非正常作文及评分标准 不完整作文抄袭 照抄过半,视为抄袭,10分以下 符合题意 字数在100字以下,10分以下照抄未达一半,视为引用,正常给分 字数在100-200字,10-20分之间给分拼凑 作文材料+阅读1+阅读2+文言文阅读,视为抄袭,10分以下 字数在200-400字,正常给分*80%宿构、套作、扩写 原则上不超过三类文(38-43)给分 字数在400字上,正常给分-字数不足扣分(每少50字扣1分)改写 就原材料进行合理改写,正常给分 不符合题意 游离于题意的判为四类卷(33-37)认识错误 在20分以下给分 偏题的判为五类卷(0-32)【乙文参考译文】从前有个君主愿意用千两黄金买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一个近臣对君主说:“请让我去买千里马。”君主派他出去了,三个月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死了,他用五百两金子买了马头,返回交给了国君。君主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怎么买死马回来还用了五百两黄金呢 ”近臣回答说:“死马都用五百两金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必定知道君主您会重金买千里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来的。”于是不过一年,有多匹千里马来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