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 中国的河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李白描述黄河和太行山的诗句。下图为黄河和太行山脉周边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欲渡黄河冰塞川”反映黄河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B.有结冰期 C.流量大 D.流速快2.推测诗中情景反映月份是( )A.1月 B.7月 C.10月 D.4月3.河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黄河流经此地之后,径流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生态环境破坏严重B.沙漠地区蒸发量大C.生产生活用水增加D.河水农业污染严重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黄河流域的浮桥众多。每年汛期来临前,济南泺口黄河浮桥被拆除为泄洪“让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黄河流域众多的浮桥( )A.便于行人和车辆通行 B.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小C.构造复杂、拆装困难 D.外形美观、造价较高5.黄河下游河段拆除浮桥的时间最可能是( )A.初夏、冬季 B.初春、夏季 C.初春、秋季 D.初冬、春季2025年3月22日至28日为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的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下图为我国东部四条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四条河流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一个国家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大体可以表明这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右图中所示信息体现了我国水资源分配的特点是( )A.各地区分配均匀 B.季节变化大 C.冬季水流量最大 D.年际变化大8.针对该现象,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A.开采地下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建水库 D.污水达标排放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区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季气温最低,春旱严重C.气候干旱,多内流河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0.冰块阻塞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图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11.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春季凌汛时间提前 B.冬季凌汛时间提前C.春季凌汛规模变大 D.冬季凌汛规模变大黄河壶口瀑布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瀑布。2024年元旦前夕,黄河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呈现出“清瀑飞流”壮美景观,完全看不出平时的“沙色”。左图示意壶口瀑布位置,右图示意“清瀑飞流”“沙瀑飞流”景观,完成下面小题。12.在黄河壶口欣赏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的理想时间是( )A.12月—次年2月 B.3月—5月C.6月—8月 D.9月—11月13.壶口“沙色”瀑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下游都有较多支流注入 B.中游流经黄土高原C.下游地形平坦,流速慢 D.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14.近年来,壶口呈现“清流飞瀑”景观的次数增多,表明黄河流域( )A.水污染在不断减少 B.生态环境得到改善C.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水患得到完全治理15.读我国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比较图,回答问题。甲线为直线,乙线为曲线,丙为虚线,丁为点状线。(1)图中甲乙丙丁四条分界线,属于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的是______,该线以东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______和______。(2)流量变化图A表示的是图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的______(填序号),该河流春汛形成的原因是______。(3)河流②名称为______,对应流量变化图的______(填字母),该河流水源来自______,夏季河流水量大,冬季水量小,甚至有______现象。(4)图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河流是______(填序号),请分析该河流汛期长的原因______。(5)丁线大致和_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重合。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 黄河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位于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欲渡黄河冰塞川”反映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有结冰期,B正确;与含沙量大、流量大、流速快无关,ACD错误。故选B。2.答案:A解析:黄河一般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河流封冻,结冰期大概为3个月,故该情景反映的月份是1月,A正确;7、10月气温较高,黄河无结冰期,BCD错误。故选A。3.答案:C解析: 黄河流经河套平原河段之后,因该地为灌区,农业生产用水量较大,引水多,径流量减少,所以人为原因主要是生产生活用水增加,C正确;该地为塞上江南,生态环境保护较好,A错误;沙漠地区蒸发量大不是人为原因,B错误;河水农业污染严重不会造成径流量减少,D错误。故选C。4.答案:A解析: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桥梁的作用是便于行人和车辆通行,A正确;浮桥漂浮于水面上,不稳定,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其没有桥墩,构造简单、拆装容易,外形美观、造价较低,BCD错误。故选A。5.答案:B解析:每年初春时,黄河有些河段会出现凌汛现象,为了顺利度过凌汛,黄河段浮桥一般每年初春会临时拆掉;黄河处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水量较大,有夏汛,为了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将拆浮桥为泄洪“让路”,因此黄河拆除浮桥的时间最可能是初春,夏季,B正确。故选B。6.答案:A解析:读图可得,四条河流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是①河流,A正确。故选A。7.答案:B解析:图中四条河流的流量情况各不相同,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存在差异,并非各地区分配均匀,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四条河流在不同月份的流量有明显变化,流量在夏季(7-10月左右)普遍较高,而在其他季节相对较低,这体现了我国水资源分配季节变化大的特点,B正确;由图可知,四条河流冬季(1-4月左右)流量较小,并非冬季水流量最大,C错误;图中展示的是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一年中不同月份的流量变化,没有体现多年的流量变化情况,所以不能体现年际变化大的特点,D错误。故选B。8.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得,针对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采取措施为兴建水库,C正确;开采地下水是增加水资源来源、污水达标排放是减少水污染,AD错误;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B错误。故选C。9.答案:D解析: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可知,河流发源于北侧,西侧和东侧,说明该地北、西、东侧高,中间低,A错误;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易产生春旱,B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以半湿润区为主,属于外流区,C错误;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地形呈现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D正确;故选D。10.答案:D解析:一般来说,凌汛发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河流存在结冰现象,二是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读图分析可知,该河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冬季河流有结冰期,读图分析河流的水系可知,四条河流中甲、乙、丙三条河流都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不会产生凌汛现象,ABC错误;丁河段的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会产生凌汛现象,D正确。故选D。11.答案:A解析:凌汛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发生于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春季气温回升快,上游解冻期提前,导致凌汛现象提前,A正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冬季河流封冻期推迟,因此冬季凌汛时间也会推迟,B错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整体气温升高,冰层变薄,冰凌数量减少,春汛和冬汛规模减小,CD错误。故选A。12.答案:C解析: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多,多暴雨,6-8月是黄河水量最大的月份,含沙量最大,能看到最为壮观的“沙色”瀑布,C正确。故选C。13.答案:B解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7、8月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B正确;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几乎没有支流注入,A错误;壶口“沙色”瀑布形成跟下游地形平坦,流速慢无关,C错误;黄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不属于湿润区,D错误。故选B。14.答案:B解析:近年来,壶口呈现“清流飞瀑”景观的次数增多,表明黄河流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效果明显,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黄河含沙量下降,黄河变清,B正确;“清流飞瀑”说明污染减少,A错误;“清流飞瀑”景观跟径流季节变化减小、水患得到完全治理无关,CD错误。故选B。15.答案:(1)乙;平原;丘陵(2)①;春季升温,积雪融化。(3)塔里木河;B;高山积雪融水;断流(4)④;雨季时间长(5)400解析:(1)读图可知,乙分界线经过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该分界线上的山脉都是东北--西南走向,该线以东地形,类型主要是平原和丘陵。(2)读图可知流量变化图A表示的是左图中的①黑龙江,该河流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春汛;夏季东北进入雨季,降水较多,补给河流,进入夏汛。(3)读图可知图中②是塔里木河,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量小,对应右图流量变化图的B图,该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冬季气温低,融水减少,河流水量小,甚至有断流现象。(4)读图可知图中汛期最长的河流是④所示的珠江,珠江位于我国南部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时间最长,导致珠江成为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5)读图可知丁线大致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大致经过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主要是半湿润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