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中国的土地资源 课后作业 (含解析)八年级地理湘教版(2024)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中国的土地资源 课后作业 (含解析)八年级地理湘教版(2024)上册

资源简介

3.1 中国的土地资源
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显示,全国共有耕地12758.0万公顷、园地2011.3万公顷、林地28354.6万公顷、草地26428.5万公顷、湿地2356.9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96.8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18.6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9.6万公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是( )
A.耕地面积广大 B.难利用土地少
C.平原面积大于山区面积 D.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2.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乱占耕地 D.不合理规划
3.下列举措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东部地区大量采伐森林 B.不断扩大建设用地
C.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D.长江流域围湖造田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A.水资源总量、耕地、人口、土地面积
B.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C.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D.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5.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
A.大量开垦耕地
B.缺水问题突出
C.人口急剧增加
D.水资源浪费严重
耕地撂(liào)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开展,四川省许多地方的大量耕地存在长期撂荒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造成四川许多地区耕地长期撂荒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条件差 B.灌溉水源本钱高
C.粮食已自给有余 D.农村劳动力缺乏
7.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将( )
A.危及国家粮食平安 B.利于耕地积蓄肥力
C.缓解人均耕地压力 D.抑制民工大量外出
8.缓解农村耕地长期撂荒的有效措施是( )
A.禁止民工外出打工 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D.统一管理撂荒耕地
2025年4月22日,国家林草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以来,草地生态保护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草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草地分布区的主要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渔业 D.畜牧业
10.目前,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洪涝灾害频发 B.草场退化 C.森林砍伐严重 D.浪费和滥占耕地
11.修复草地生态主要的措施是( )
A.退牧还草 B.南水北调 C.禁止放牧 D.东水西调
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目前,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3.从1980年到2022年,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
A.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 B.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大量草地成为建设用地 D.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14.针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区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将建设用地全部恢复耕地 B.加大力度退林还耕
C.增大草地面积 D.适当控制建设用地
15.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和“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土地属于 资源(选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我国土地资源类型 ,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2)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这些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3)读图可知,耕地大体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 和丘陵地带(地形),其中水田和旱地的界线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但目前我国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请列举一例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A错误;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B错误;山区面积大于平原面积,C错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D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浪费和乱占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草场超载,草质下降;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等。不合理规划不是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D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东部地区大量采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A错误;不断扩大建设用地,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B错误;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C正确;长江流域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面积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少,人口和水资源比北方地区多,读图可知,a南方地区数量远多于北方地区,是水资源总量;b北方地区略多于南方地区,是耕地;c南北方差别小,南方略多,是人口;d南北方均占比较小,但南方地区略多于北方地区,是土地面积,A正确。故选A。
5.答案:B
解析:北方地区耕地比重较大,但是水资源不足,会导致缺水问题突出,B正确;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不会导致大量开垦耕地,也不会导致人口急剧增加,AC错误;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使人们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不是浪费,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由材料可知,造成四川多地耕地长期撂荒的主要原因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开展,农村劳动力缺乏,D符合题意;不是由于生产条件差、灌溉成本高和两室一自给有余,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A
解析: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意思是有田没有人去种,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将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农村社会稳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统筹的过程,A正确,C错误;耕地长期撂荒,缺少管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地肥力会下降,B错误;D选项因果关系颠倒,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效益低下,外出是寻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导致农村大量耕地撂荒,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联系实际可知,禁止民工外出打工不利于经济发展,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耕地长期撂荒影响不大,统一管理撂荒耕地有利于缓解农村耕地长期撂荒,D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D
解析:草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在草地上放牧牲畜。种植业主要在耕地进行,林业在林地开展,渔业在水域进行,所以草地分布区主要农业部门是畜牧业,D正确。故选D。
10.答案:B
解析:目前草地资源利用存在过度放牧等问题,导致草场退化,B正确;洪涝灾害频发多与降水、地形等有关,不是草地资源利用主要问题、森林砍伐严重是林地问题、浪费和滥占耕地是耕地问题,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A
解析:修复草地生态,退牧还草能让草地休养生息,恢复生态,A正确;南水北调是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禁止放牧过于绝对,合理放牧可实现可持续、东水西调不是修复草地生态主要措施,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D
解析:从所给2022年数据“建设用地84%”可知,建设用地占比最大,所以目前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建设用地,D正确。故选D。
13.答案:B
解析:对比1980年和2022年数据,1980年耕地占75%,2022年耕地占2%,耕地比例大幅下降;1980年建设用地占17%,2022年建设用地占84%,建设用地比例大幅上升。由此可判断大量耕地成了建设用地,B正确;林地1980年占3%,2022年占6%,A错误;题干未提及草地相关信息,C错误;建设用地是增加趋势,不是成为林地,D错误。故选B。
14.答案:D
解析:将建设用地全部恢复耕地,过于绝对,建设用地对于区域发展如城市建设等有重要作用,不能全部恢复耕地,A错误;从数据看林地本身占比就少,且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加大力度退林还耕不符合实际情况,B错误;题干未提及草地相关内容,且从现有数据无法得出要增大草地面积,C错误;由于建设用地增长过快,适当控制建设用地,有利于区域土地合理利用,维持生态平衡等,D正确。故选D。
15.答案:(1)可再生;齐全
(2)草地;畜牧业
(3)平原;800;乱占耕地现象严重;土地污染;土地浪费等
解析:(1)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通过自然过程或人为活动,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再生或更新的资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土地资源可以不断循环使用,故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根据右图,草地、林地、耕地(旱地和水田)都有分布,故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这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产业提供了条件。
(2)从图中可知,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这些地区气候干旱或半干旱,降水较少,草类生长良好,适合发展畜牧业,所以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
(3)从图中可看出,我国耕地大体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这里地形平坦、水源相对充足,利于耕作。水田主要在南方,旱地主要在北方,其界线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该线也是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由于植被破坏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过度放牧、滥垦草原等造成土地荒漠化;城市扩张、违规建设等乱占耕地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