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练习--第27讲 水的电离平衡及应用(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练习--第27讲 水的电离平衡及应用(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27讲 水的电离平衡及应用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5常州期中]在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Mg2+、K+、SO、Cl- B. Na+、Ca2+、ClO-、Cl-
C. K+、Ca2+、NO、HCO D. Na+、Ba2+、Cl-、NO
2 [2025扬州期中]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10-12 mol/L的溶液中:Na+、Al3+、Cl-、SO
B. pH=3的溶液中:K+、Fe2+、SCN-、NO
C.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Mg2+、SO、[Al(OH)4]-
D. 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的溶液中:Na+、Mg2+、SO、HCO
3 [2025南通海安期中]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1×10-13 mol/L的溶液中:NH、Ca2+、Cl-、NO
B.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Mg2+、Cu2+、NO、SO
C. 由水电离的c(H+)=1×10-12 mol/L的溶液:K+、Ba2+、NO、HCO
D. 无色透明溶液中:K+、Al3+、HCO、SO
4 [2025南师大附中期中]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1012的溶液中:Fe2+、Al3+、SO、I-
B. 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的溶液中:Na+、CO、Br-、Ba2+
C. pH=2的溶液中:NO、Cl-、Fe2+、SO
D. =1×10-13 mol/L的溶液中:K+、Na+、CO、NO
5 [2024扬州中学期中]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温度下纯水中c(OH-)=4×10-7mol/L,则该温度下0.1 mol/L盐酸的pH<1
B. 25 ℃时,pH=3的稀硫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C. 将pH=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D. c(H+)>c(OH-)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6 [2025南师大附中期中]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
B.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干燥后才能加入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C. 滴定时没有排出滴定管中的气泡
D. 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凹液面保持水平
7 [2025扬州期中]室温下,向20.00 mL 0.10 mol/L盐酸中滴加0.10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lg5=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V(NaOH溶液)=20.00 mL时,pH=7
B. V(NaOH溶液)=30.00 mL时,pH=12.3
C. 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小
D. 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减小
8 [2024无锡一中期中]如图为不同条件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常温的纯水冷却,可以使其从A点变化为C点
B. 将NaCl溶液常温蒸发一部分水,可以使其从A点变化为B点
C. 若50 ℃时Kw=1.0×10-13,则此时0.1 mol/L KOH溶液的pH为12
D. 向水中加入NH4NO3、NaHSO4或Na3PO4,都能促进水的电离
9 [2024泰州靖江中学阶段考试]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①将等浓度的硫酸和醋酸均升高相同温度(不考虑醋酸的挥发),二者pH均增大
②t ℃时,pH=6的溶液中,c(OH-)=1×10-8 mol/L
③将KCl溶液从常温加热到80 ℃,溶液的pH变小,但仍然呈中性
④常温下,甲、乙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2倍,则甲、乙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⑤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则该溶液可能是稀盐酸
⑥用湿润的pH试纸分别测量HNO3和HNO2的pH,HNO2的误差大
⑦用pH试纸测量NaClO溶液的pH=11
⑧常温下,pH=10的某碱溶液,取1 mL稀释到100 mL,稀释后pH为a,则a≥12
⑨某温度下纯水中,c(OH-)=2×10-7 mol/L,则该温度下0.1 mol/L的盐酸的pH=1
A. ③④⑤⑨ B. ①②④⑧ C. ③⑤⑥⑦ D. ④⑥⑧⑨
10 [2024扬州中学月考]某水溶液中存在H2XO3/HXO、HYO/H2YO缓冲对。常温下,该水溶液中各缓冲对微粒浓度之比的对数值lgG[G表示 eq \f(c(H2XO3),c(HXO))或 eq \f(c(HYO),c(H2YO))]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H2X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1=10-6.4、Ka2=10-10.3,H3YO4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1=10-2.1、Ka2=10-7.2、Ka3=10-1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表示lg eq \f(c(H2XO3),c(HXO))与溶液pH的关系
B. a→b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越来越大
C. 当c(H2XO3)=c(HXO)时,c(HYO)=c(H2YO)
D. 当溶液pH逐渐增大时, eq \f(c(H2YO)·c(HXO),c(HYO))逐渐减小
11 [2024徐州期中]25 ℃下,浓度均为0.1 mol/L、体积为V0的HX、H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的电离程度:c点大于b点
B. 溶液的导电性:a点大于b点
C. 中和a、c两点溶液,消耗NaOH物质的量相同
D. HX的电离平衡常数Ka(HX)≈1×10-5
12 [2024南通海安期中]常温下,将体积均为V0的HA溶液和B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V,溶液的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pOH=-lg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离常数:Ka(HA)>Kb(BOH)
B. 水的电离程度:b>d
C. 升温,a点溶液中增大
D. 等浓度HA和B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7
13 [2025扬州中学期中]已知以下几种常见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CH3COOH的Ka=1.8×10-5;H2CO3的Ka1=4.5×10-7、Ka2=4.7×10-11;HClO的Ka=3×10-8。
(1) 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四种溶液,pH最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CH3COOH   B. H2CO3  
C. HClO   D. HCl
(2) 25 ℃时,将pH=2的醋酸和盐酸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至100 mL,稀释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醋酸________(填“>”“<”或“=”)盐酸。
(3) 将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用g/100 mL表示)。
Ⅰ. 实验步骤
①用移液管量取25.00 mL食用白醋,用水稀释后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得待测白醋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__作指示剂。
③读取盛装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mL。
④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管中NaOH溶液的最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 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1 2 3 4
V(样品)/mL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mL 20.95 20.00 20.05 19.95
Ⅲ. 数据处理与讨论
⑤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白醋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滴定前盛放白醋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B. 酸式滴定管没有用待装液润洗
C. 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⑥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市售白醋总酸量=________g/100 mL(写出计算过程)。
14 [2025南通海安中学期中]食醋是日常饮食中的一种调味剂,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中醋酸含量不得低于35 mg/mL,实验室用标准NaOH溶液测定食醋中醋酸的浓度,以检测食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某品牌白醋的醋酸浓度测定过程如图所示。
(1) 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滴定管量取10.00 mL白醋后,滴定管读数如丙图所示,此时液面显示读数a为________mL,将其稀释至100 mL备用。
(2) 为尽可能的减少实验误差,应该选________(填“酚酞”“甲基橙”或“石蕊”)作指示剂。
(3) 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的白醋时,眼睛应该注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该滴定实验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0.05 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释后醋酸溶液,滴定结果如表所示。则该品牌白醋中醋酸含量为________mg/mL。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mL 0.02 25.01
2 25.00 mL 0.70 25.71
3 25.00 mL 0.50 24.20
(6) 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B. 装有待测液的滴管,放液前滴定管尖嘴处无气泡,放液后尖嘴处有气泡
C.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NaOH溶液
D. 滴定前盛放白醋稀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15 [2025南京六校联合体月考]草酸(H2C2O4)是一种白色粉末,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其钠盐易溶于水,钙盐难溶于水。
已知:①25 ℃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5.9×10-2、Ka2=6.4×10-5。②25 ℃时,Ksp(CaC2O4)=4×10-8、Ksp(CaCO3)=3.6×10-9。
Ⅰ. 某化学小组研究草酸(H2C2O4)及其盐的性质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草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C2O4 2H++C2O
B. 0.1 mol/L草酸溶液中:c(H2C2O4)>c(HC2O)>c(C2O)
C. 常温下,将草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D. 要使H2C2O4的电离程度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入少量草酸晶体
(2) 25 ℃时,向20 mL CaCO3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1.0×10-3 mol/L的草酸钾溶液20 mL,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草酸钙沉淀。
(3) 常温下,用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某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滴定曲线如图,c点所示溶液中:2c(C2O)+2c(HC2O)+2c(H2C2O4)=c(Na+)。
①滴定过程中,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②a点溶液pH<7,溶液显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平衡常数的角度解释)。
Ⅱ. 某化学小组研究草酸的应用
(4) 医学上常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来测血液中钙的含量。
测定方法是取2 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H4)2C2O4溶液,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H2C2O4后,再用KMnO4溶液滴定。
①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滴定管在盛装KMnO4溶液前未润洗
B.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 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用待测液润洗
16 [2025常州中学期中]用主要成分为CuS、FeO的低品铜矿来制备Cu2O的一种流程如下:
(1) “酸浸”中Cu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H2C2O4的Ka1=5.36×10-2、Ka2=5.35×10-5;NH3·H2O的Kb=1.75×10-5。
①室温下,NH4HC2O4溶液显________性。
②等浓度的NaHC2O4和Na2C2O4混合溶液中,c(C2O)______(填“>”“<”或“=”)c(HC2O)。
③已知:H2CO3的Ka1=4.31×10-7、Ka2=5.61×10-11;H2S的Ka1=9.1×10-8、Ka2=1.1×10-12。将少量CO2通入NaHS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除锰”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还原”前需测定铜氨离子{[Cu(NH3)4]2+}的浓度来确定水合肼的用量。取20.0 mL除去Mn2+的铜氨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准确量取25.00 mL稀释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3 mol/L H2SO4至pH=3~4{发生反应:[Cu(NH3)4]2++4H+===Cu2++4NH}。加入过量KI固体。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生成的碘用0.100 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为2Cu2++4I-===2CuI+I2、I2+2S2O===2I-+S4O),重复2~3次,平均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2.00 mL。
①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其方法: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
②记录实验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第一次实验的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第一次滴定时________(填字母)。
A. 装液前,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B. 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直接加入待测溶液
C. 滴定前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③计算铜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5)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水合肼浓度对Cu2O的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水合肼浓度大于3.25 mol/L时Cu2O的产率下降,[Cu(NH3)4]2+的转化率仍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7讲 水的电离平衡及应用
1 D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10-7 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碱性条件下,Mg2+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碱性条件下,Ca2+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条件下,ClO-不能大量存在,且酸性条件下,ClO-与Cl-会发生归中反应,B错误;碱性条件下,Ca2+、HCO均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条件下,HCO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
2 A =10-12 mol/L的溶液显酸性,组内离子能大量共存,A正确;pH=3的溶液中,N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酸性条件下,SO和[Al(OH)4]- 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10-7 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碱性条件下,Mg2+、HCO均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条件下,HCO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3 A =10-13 mol/L的溶液显酸性,组内离子能大量共存,A正确;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碱性条件下,Mg2+、Cu2+均不能大量存在,B错误;由水电离的c(H+)=1×10-12 mol/L<1×10-7 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碱性条件下,Ba2+、HCO均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条件下,HCO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Al3+与HCO会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4 A =1012>1,溶液显酸性,组内离子能大量共存,A正确;由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10-7 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碱性条件下,CO与Ba2+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条件下,CO不能大量存在,B错误;pH=2的溶液中,N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NO与Fe2+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1×10-13 mol/L的溶液显酸性,酸性条件下,CO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5 D 0.1 mol/L盐酸中c(H+)=0.1 mol/L,pH=-lgc(H+)=-lg0.1=1,A错误;25 ℃时, pH=3的稀硫酸中c(H+)=1×10-3 mol/L,pH=11的氨水中c(NH3·H2O)>1×10-3 mol/L,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很多,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B错误;将pH=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中c(OH-)增大,C错误。
6 D 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之前,需要先润洗酸式滴定管,A错误;加入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之前,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无需干燥,B错误;滴定时没有排出滴定管中的气泡,可能会产生误差,C错误。
7 D V(NaOH溶液)=20.00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溶液呈中性,pH=7,A正确;V(NaOH溶液)=30.00 mL时,所得溶液中的c(OH-)==0.02 mol/L,c(H+)== mol/L=5×10-13 mol/L,pH=-lgc(H+)=-lg(5×10-13)=13-lg5=13-0.7=12.3,B正确;反应终点的溶液呈中性,甲基红变色的pH范围在突变范围内,故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小,C正确;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已知酸、碱均会抑制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
8 C 降低温度,Kw减小,将常温的纯水冷却,纯水中c(H+)和c(OH-)均减小,A错误;常温蒸发一部分水,温度不变,Kw不变,纯水中的c(H+)、c(OH-)不变,B错误;50 ℃时Kw=1.0×10-13,0.1 mol/L KOH溶液中的c(OH-)=0.1 mol/L,则c(H+)== mol/L=1.0×10-12 mol/L,pH=-lgc(H+)=-lg(1.0×10-12 )=12,C正确;NaHSO4在水中可直接电离出H+,会抑制水的电离,D错误。
9 A 升高温度,可促进醋酸的电离,溶液中c(H+)增大,醋酸溶液pH减小,①错误;温度不确定,Kw不确定,无法依据pH计算溶液中的c(OH-),②错误;升高温度,Kw增大,溶液中的c(H+)增大,pH变小,但溶液中始终存在c(H+)=c(OH-),溶液呈中性,③正确;常温下,设甲溶液的pH=2a(碱性)、乙溶液的pH=a(酸性),混合液呈中性时,10-a=102a-14,a≈4.7,若将pH≈9.4的强碱溶液与pH≈4.7的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等于7,④正确;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1×10-7 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该溶液可能是稀盐酸,⑤正确;pH试纸用水润湿,相当于对待检液进行稀释,HNO3是强电解质,稀释过程中不会有新的H+电离出来,溶液pH变动较大,故HNO3的误差大,⑥错误;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会漂白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量漂白性溶液的pH,⑦错误;加水稀释某碱溶液,溶液的pH会减小,故pH=10的某碱溶液加水后,pH不可能变大至12,⑧错误;0.1 mol/L的盐酸中的c(H+)=0.1 mol/L,pH=-lgc(H+)=-lg0.1=1,⑨正确。故选A。
10 C  eq \f(c(H2XO3),c(HXO))=,温度不变,H2XO3的Ka1不变,随pH增大,c(H+)减小, eq \f(c(H2XO3),c(HXO))减小,则lg eq \f(c(H2XO3),c(HXO))也减小,故曲线Ⅰ表示lg eq \f(c(H2XO3),c(HXO))与溶液pH的关系,A正确; eq \f(c(HYO),c(H2YO))=1时,溶液的pH=7.2, eq \f(c(YO),c(HYO))=1时,溶液的pH=12.7,a→b的过程中,溶液的pH由8逐渐增大到接近9,H2YO逐渐转化为HYO,HYO逐渐转化为YO,水的电离程度越来越大,B正确;当c(H2XO3)=c(HXO)时,溶液的pH=6.4,当c(HYO)=c(H2YO)时,溶液的pH=7.2,故当c(H2XO3)=c(HXO)时,c(HYO)≠c(H2YO),C错误; eq \f(c(H2YO)·c(HXO),c(HYO))= eq \f(c(H2YO),c(HYO)·c(H+))× eq \f(c(H+)·c(HXO),c(H2XO3))×c(H2XO3)=×c(H2XO3),温度不变,H2XO3的Ka1不变,H3YO4的Ka2不变,当溶液pH逐渐增大时,c(H2XO3)减小,故 eq \f(c(H2YO)·c(HXO),c(HYO))逐渐减小,D正确。
11 A b、c点溶液均是酸溶液,且溶液pH相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故水的电离程度c点=b点,A错误;a、b点溶液均是HX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的总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性减弱,故溶液的导电性a点>b点,B正确;初始时,HX、HY溶液中溶质的总物质的量相同,故中和a、c两点溶液,消耗NaOH物质的量相同,C正确;25 ℃下,HX溶液中c(X-)≈c(H+),HX的电离是微弱的,c(HX)≈0.1 mol/L,则0.1 mol/L HX的电离平衡常数Ka(HX)≈=1×10-5,D正确。
12 C 加水稀释过程中,pH或pOH变化幅度较大的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较大,故电离常数Ka(HA)7,D错误。
13 (1) D (2) < (3) CO2+ClO-+H2O===HCO+HClO (4) ②酚酞 ③0.60 ④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⑤BD
⑥6.0(计算过程见解析)
解析:(1) 浓度相同时,酸的电离程度越大,pH越小,HCl是强酸,完全电离,盐酸的pH最小,故选D。(2) 25 ℃时,将pH=2的醋酸和盐酸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至100 mL,醋酸是弱酸,稀释后,醋酸的pH较小,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较大,水的电离程度较小,故水的电离程度:醋酸<盐酸。(3) 电离常数H2CO3>HClO>HCO,故向NaClO溶液中通入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lO-+H2O===HCO+HClO。(4) ②CH3COONa 溶液呈碱性,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误差较小,可选择酚酞作指示剂。③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且滴定管为精密仪器,读数时需要估读一位,故读数为0.60 mL。④滴定终点的标志: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⑤滴定前盛放白醋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对所测白醋的浓度无影响,A错误;酸式滴定管没有用待装液润洗,相当于稀释了待装液,锥形瓶中醋酸总的物质的量偏小,消耗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偏小,使所测白醋的浓度偏低,B正确;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消耗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所测白醋的浓度偏高,C错误;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消耗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小,使所测白醋的浓度偏低,D正确。⑥第1次滴定记录的V(NaOH)(消耗)数据误差较大,舍去。V消耗(NaOH)的平均值为20.00 mL,白醋总酸量=××60 g/mol=60.0 g/L=6.0 g/100 mL。
14 (1) 甲 18.20 (2) 酚酞 (3)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4) 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 30.0 (6) BC
解析:(1) 量取白醋应使用酸式滴定管,故选甲。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且滴定管为精密仪器,读数时需要估读一位,此时液面显示读数a为18.20 mL。(2) CH3COONa溶液呈碱性,为尽可能的减少实验误差,应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故选择酚酞作指示剂。(3) 滴定时,眼睛应该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5) 3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5.01-0.02) mL=24.99 mL、(25.71-0.70) mL=25.01 mL、(24.20-0.50) mL=23.70 mL(误差大,舍去),则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该品牌白醋中醋酸含量=××60 g/mol=30.0 g/L=30.0 mg/mL。(6) 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小,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低,A错误;装有待测液的滴管,放液前滴定管尖嘴处无气泡,放液后尖嘴处有气泡,则待测液的体积偏大,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高,B正确;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NaOH溶液,相当于稀释了标准NaOH溶液,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高,C正确;滴定前盛放白醋稀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对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无影响,D错误。
15 (1) B (2) 不能 (3) ①Na2C2O4 0.054 mol/L ②a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HC2O4,Ka2=6.4×10-5,Kh(HC2O)==1.69×10-13,前者大于后者,则HC2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溶液显酸性 (4) ①5H2C2O4+2MnO+6H+===10CO2↑+2Mn2++8H2O  ②AC
解析:(1) H2C2O4是弱酸,应该分步电离,A错误;H2C2O4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且电离是微弱的,故0.1 mol/L草酸溶液中:c(H2C2O4)>c(HC2O)>c(C2O),B正确;常温下,将草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增大,c(OH-)增大,C错误;加入少量草酸晶体,溶液中c(H2C2O4)变大,由“越稀越电离”知,H2C2O4的电离程度减小,D错误。(2) 25 ℃时,CaCO3的饱和溶液中的c(Ca2+)== mol/L=6×10-5 mol/L。混合后的瞬间,溶液中的c(C2O)==5×10-4 mol/L,c(C2O)·c(Ca2+)=5×10-4×6×10-5=3×10-816 (1) CuS+MnO2+4H+===Cu2++Mn2++S+2H2O
(2) ①酸 ②> ③CO2+H2O+HS-===H2S+HCO
(3) Mn2++NH3·H2O+HCO===MnCO3↓+NH+H2O
(4) ①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瓶壁 ②AC ③0.440 0 mol/L(计算过程见解析) (5) Cu2O被N2H4·H2O进一步还原成Cu单质
解析:(1) 由流程图中“酸浸”的副产物S知,“酸浸”中CuS转化为Cu2+和S,氧化S2-的是MnO2,具体离子方程式见答案。(2) ①室温下,NH水解可使溶液显酸性,H2C2O4的Ka2=5.35×10-5>=,则HC2O以电离为主,也可使溶液显酸性,故NH4HC2O4溶液显酸性。②Ka2=5.35×10-5>=,HC2O的电离程度大于C2O的水解程度,故等浓度的NaHC2O4和Na2C2O4溶液显酸性,c(C2O)>c(HC2O)。③电离常数H2CO3>H2S>HCO>HS-,故将少量CO2通入NaHS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HS-===H2S+HCO。(3) “除锰”时加了氨水,无气体产生,产物为MnCO3、NH和H2O。(4) ②装液前,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液润洗,相当于稀释了标准液,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会导致第一次实验的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A正确;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直接加入待测溶液,对消耗标准液的体积无影响,不会导致第一次实验的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B错误;滴定前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会导致第一次实验的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C正确。③由题给信息可得关系式:[Cu(NH3)4]2+~Cu2+~I2~S2O,铜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440 0 mol/L。(5) 水合肼的作用是作还原剂,将Cu2+还原生成Cu2O,当水合肼浓度大于3.25 mol/L 时Cu2O的产率下降,[Cu(NH3)4]2+的转化率仍增大,可能原因是过量的水合肼继续还原Cu2O,最终产物中含有Cu单质。(共62张PPT)
模块三 
化学反应原理
主题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27讲 水的电离平衡及应用
配套练习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5常州期中]在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答案:D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2 [2025扬州期中]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3 [2025南通海安期中]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4 [2025南师大附中期中]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5 [2024扬州中学期中]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温度下纯水中c(OH-)=4×10-7mol/L,则该温度下0.1 mol/L盐酸的pH<1
B. 25 ℃时,pH=3的稀硫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C. 将pH=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D. c(H+)>c(OH-)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解析: 0.1 mol/L盐酸中c(H+)=0.1 mol/L,pH=-lgc(H+)=-lg0.1=1,A错误;25 ℃时,pH=3的稀硫酸中c(H+)=1×10-3 mol/L,pH=11的氨水中c(NH3·H2O)>1×10-3 mol/L,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很多,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B错误;将pH=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中c(OH-)增大,C错误。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6 [2025南师大附中期中]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
B.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干燥后才能加入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C. 滴定时没有排出滴定管中的气泡
D. 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凹液面保持水平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解析: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之前,需要先润洗酸式滴定管,A错误;加入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之前,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无需干燥,B错误;滴定时没有排出滴定管中的气泡,可能会产生误差,C错误。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7 [2025扬州期中]室温下,向20.00 mL 0.10 mol/L盐酸中滴加0.10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lg5=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V(NaOH溶液)=20.00 mL时,pH=7
B. V(NaOH溶液)=30.00 mL时,pH=12.3
C. 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
橙的小
D. 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减小
2
4
5
1
3
7
9
6
8
11
10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8 [2024无锡一中期中]如图为不同条件下水的电离平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常温的纯水冷却,可以使其从A点变化为C点
B. 将NaCl溶液常温蒸发一部分水,可以使其从A点变化为B点
C. 若50 ℃时Kw=1.0×10-13,则此时0.1 mol/L KOH溶液的pH为12
D. 向水中加入NH4NO3、NaHSO4或Na3PO4,都能促进水的电离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9 [2024泰州靖江中学阶段考试]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①将等浓度的硫酸和醋酸均升高相同温度(不考虑醋酸的挥发),二者pH均增大
②t ℃时,pH=6的溶液中,c(OH-)=1×10-8 mol/L
③将KCl溶液从常温加热到80 ℃,溶液的pH变小,但仍然呈中性
④常温下,甲、乙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2倍,则甲、乙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⑤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则该溶液可能是稀盐酸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⑥用湿润的pH试纸分别测量HNO3和HNO2的pH,HNO2的误差大
⑦用pH试纸测量NaClO溶液的pH=11
⑧常温下,pH=10的某碱溶液,取1 mL稀释到100 mL,稀释后pH为a,则a≥12
⑨某温度下纯水中,c(OH-)=2×10-7 mol/L,则该温度下0.1 mol/L的盐酸的pH=1
A. ③④⑤⑨ B. ①②④⑧
C. ③⑤⑥⑦ D. ④⑥⑧⑨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解析:升高温度,可促进醋酸的电离,溶液中c(H+)增大,醋酸溶液pH减小,①错误;温度不确定,Kw不确定,无法依据pH计算溶液中的c(OH-),②错误;升高温度,Kw增大,溶液中的c(H+)增大,pH变小,但溶液中始终存在c(H+)=c(OH-),溶液呈中性,③正确;常温下,设甲溶液的pH=2a(碱性)、乙溶液的pH=a(酸性),混合液呈中性时,10-a=102a-14,a≈4.7,若将pH≈9.4的强碱溶液与pH≈4.7的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等于7,④正确;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1×10-7 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该溶液可能是稀盐酸,⑤正确;pH试纸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用水润湿,相当于对待检液进行稀释,NO3是强电解质,稀释过程中不会有新的H+电离出来,溶液pH变动较大,故HNO3的误差大,⑥错误;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会漂白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量漂白性溶液的pH,⑦错误;加水稀释某碱溶液,溶液的pH会减小,故pH=10的某碱溶液加水后,pH不可能变大至12,⑧错误;0.1 mol/L的盐酸中的c(H+)=0.1 mol/L,pH=-lgc(H+)=-lg0.1=1,⑨正确。故选A。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A. 水的电离程度:c点大于b点
B. 溶液的导电性:a点大于b点
C. 中和a、c两点溶液,消耗NaOH物质的量相同
D. HX的电离平衡常数Ka(HX)≈1×10-5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13 [2025扬州中学期中]已知以下几种常见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CH3COOH的Ka=1.8×10-5;H2CO3的Ka1=4.5×10-7、Ka2=4.7×10-11;HClO的Ka=3×10-8。
(1) 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四种溶液,pH最小的是_____(填字母)。
A. CH3COOH   B. H2CO3  
C. HClO   D. HCl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25 ℃时,将pH=2的醋酸和盐酸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至100 mL,稀释后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醋酸________(填“>”“<”或“=”)盐酸。
(3) 将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4) 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用g/100 mL表示)。
Ⅰ. 实验步骤
①用移液管量取25.00 mL食用白醋,用水稀释后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得待测白醋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__作指示剂。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③读取盛装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__mL。
④滴定。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管中NaOH溶液的最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Ⅱ. 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1 2 3 4
V(样品)/mL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mL 20.95 20.00 20.05 19.95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Ⅲ. 数据处理与讨论
⑤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白醋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滴定前盛放白醋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B. 酸式滴定管没有用待装液润洗
C. 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 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⑥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市售白醋总酸量=________g/100 mL(写出计算过程)。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NaOH溶液,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⑤滴定前盛放白醋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对所测白醋的浓度无影响,A错误;酸式滴定管没有用待装液润洗,相当于稀释了待装液,锥形瓶中醋酸总的物质的量偏小,消耗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偏小,使所测白醋的浓度偏低,B正确;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消耗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所测白醋的浓度偏高,C错误;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消耗0.100 0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小,使所测白醋的浓度偏低,D正确。⑥第1次滴定记录的V(NaOH)(消耗)数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14 [2025南通海安中学期中]食醋是日常饮食中的一种调味剂,国家标准规定酿造食醋中醋酸含量不得低于35 mg/mL,实验室用标准NaOH溶液测定食醋中醋酸的浓度,以检测食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某品牌白醋的醋酸浓度测定过程如图所示。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1) 选用________(填“甲”或“乙”)滴定管量取10.00 mL白醋后,滴定管读数如丙图所示,此时液面显示读数a为________mL,将其稀释至100 mL备用。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为尽可能的减少实验误差,应该选________(填“酚酞”“甲基橙”或“石蕊”)作指示剂。
(3) 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的白醋时,眼睛应该注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该滴定实验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5) 用0.05 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释后醋酸溶液,滴定结果如表所示。则该品牌白醋中醋酸含量为________mg/mL。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 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mL 0.02 25.01
2 25.00 mL 0.70 25.71
3 25.00 mL 0.50 24.20
(6) 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高的是______
(填字母,下同)。
A. 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B. 装有待测液的滴管,放液前滴定管尖嘴处无气泡,放液后尖嘴处有气泡
C.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NaOH溶液
D. 滴定前盛放白醋稀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30.0 g/L=30.0 mg/mL。(6) 读取NaOH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读数偏小,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低,A错误;装有待测液的滴管,放液前滴定管尖嘴处无气泡,放液后尖嘴处有气泡,则待测液的体积偏大,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高,B正确;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NaOH溶液,相当于稀释了标准NaOH溶液,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偏高,C正确;滴定前盛放白醋稀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对所测白醋中醋酸的浓度数值无影响,D错误。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答案:(1) 甲 18.20 (2) 酚酞 (3)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4) 滴入最后半滴NaOH溶液,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5) 30.0 (6) BC
15 [2025南京六校联合体月考]草酸(H2C2O4)是一种白色粉末,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其钠盐易溶于水,钙盐难溶于水。
已知:①25 ℃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5.9×10-2、Ka2=6.4×10-5。②25 ℃时,Ksp(CaC2O4)=4×10-8、Ksp(CaCO3)=3.6×10-9。
Ⅰ. 某化学小组研究草酸(H2C2O4)及其盐的性质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25 ℃时,向20 mL CaCO3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1.0×10-3 mol/L的草酸钾溶液20 mL,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草酸钙沉淀。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①滴定过程中,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点溶液pH<7,溶液显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平衡常数的角度解释)。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Ⅱ. 某化学小组研究草酸的应用
(4) 医学上常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来测血液中钙的含量。
测定方法是取2 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H4)2C2O4溶液,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H2C2O4后,再用KMnO4溶液滴定。
①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②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滴定管在盛装KMnO4溶液前未润洗
B.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 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用待测液润洗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16 [2025常州中学期中]用主要成分为CuS、FeO的低品铜矿来制备Cu2O的一种流程如下:
(1) “酸浸”中Cu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已知:H2C2O4的Ka1=5.36×10-2、Ka2=5.35×10-5;NH3·H2O的Kb=1.75×10-5。
①室温下,NH4HC2O4溶液显________性。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③已知:H2CO3的Ka1=4.31×10-7、Ka2=5.61×10-11;H2S的Ka1=9.1×10-8、Ka2=1.1×10-12。将少量CO2通入NaHS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除锰”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①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其方法: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
②记录实验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第一次实验的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第一次滴定时________(填字母)。
A. 装液前,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B. 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直接加入待测溶液
C. 滴定前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③计算铜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5)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水合肼浓度对Cu2O的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水合肼浓度大于3.25 mol/L时Cu2O的产率下降,[Cu(NH3)4]2+的转化率仍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2
4
1
3
7
9
6
8
11
10
5
12
13
14
15
16
0.440 0 mol/L。(5) 水合肼的作用是作还原剂,将Cu2+还原生成Cu2O,当水合肼浓度大于3.25 mol/L 时Cu2O的产率下降,[Cu(NH3)4]2+的转化率仍增大,可能原因是过量的水合肼继续还原Cu2O,最终产物中含有Cu单质。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