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世界的气候(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世界的气候(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世界的气候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秋 榆树市期中)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现象与立春节气对应的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2.(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气候终年炎热的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两极
3.(2024秋 广安区校级月考)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冰川广布 D.降水丰富
4.(2024秋 兰州期末)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较弱 B.海拔较高
C.离海较远 D.受冬季风影响
5.(2024秋 庆云县校级月考)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
A.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B.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C.全年高温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一年四季分明
6.(2024秋 团风县校级月考)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洋流 D.纬度位置
7.(2024 海南)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而减缓全球变暖的有(  )
①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②用柴草做生活燃料
③大规模发展重工业
④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24秋 肇源县月考)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很多诗词中也包含了很多地理知识和现象。下列诗词中描写气候的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9.(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月考)“天气”和“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
A.天空大雨倾盆 B.昆明四季如春
C.今晨气温骤降 D.昨天晴空万里
10.(2024秋 五华区期末)下列是小明作文中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语句描述,正确的是(  )
A.今天的气候晴朗,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
B.奶奶很喜欢南方冬季温和的天气
C.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较异常
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电交加,气候变化大
11.(2024 迎泽区校级开学)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判断下列语句,描述天气的是(  )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昆明四季如春
⑤明天大风降温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⑥
12.(2024 安州区开学)《黄帝内经》中提到:天寒地冻的“冬三月”,人们需要“避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位于年平均气温在10℃~22℃的范围之内,如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分布图”甲地避寒区面积大,却不是国际著名避寒胜地,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地处热带雨林区,气候过于湿热
C.地处热带沙漠区,气候过于干旱
D.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
13.(2024 游仙区开学)大马士革(33°30′N,36°18′E)为叙利亚首都,下表为大马士革的气候资料。
月份 1月 6月 7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12 33 36 12 24.6
平均低温(℃) 2 16 18 4 10.5
降水量(mm) 43 0 0 41 220
大马士革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4.(2024秋 靖边县期末)科学家们近几年在珠穆朗玛峰6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发现了植物生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为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人类应当(  )
A.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B.增加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C.增加绿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大量砍伐森林,减少绿地面积
15.(2024秋 大余县期末)小袁暑假到云南玉龙雪山旅游,登山前小袁测得海拔为2596米,登山后小袁所在山顶海拔为5596米。若山脚处气温为20℃,据此推测山顶气温大约是(  )
A.2℃ B.18℃ C.18.2℃ D.38℃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4秋 云梦县校级月考)某校地理课堂以“探究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的气温共同特点是    。
(2)从全球气候空间分布,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西分别向内陆    ,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
(3)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美洲大陆西部,北美洲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现狭长条带状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是    。
小组二:发现气候与农业、聚落的关系
甘蔗是常见的糖料作物。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尤其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就遭受冻害。
(4)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    (填数字序号),①是    气候,③气候特征是    。
(5)结合“西亚民居和当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图”,试分析该民居墙厚、窗小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7.(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月考)某校学生利用课间,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用同样大小的烧杯,放入等量水和沙子,将温度计放入同一深度,置于太阳光下,观测温度的变化)。读实验记录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记录表
介质温度时间 水 沙子
早上上课前(7:55) 20℃
中午午休(12:30) 25℃ 30℃
傍晚放学后(19:00) 19℃ 16℃
(1)该实验探究的是    对气候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下面哪种现象    。
A.夏季,我国普遍高温
B.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C.青藏高原全年气温低
D.西北内陆气温年较差大
(3)炎热的夏季,人们喜欢到凉爽的地方避暑。你在暑期最想去哪里避暑?说出你的理由。
18.(2024秋 沧州月考)英国冒险家贝尔需要拍摄一部自然景观题材的纪录片。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完成下列问题。
(1)贝尔要拍摄茂密雨林的纪录片,①②③中    地比较适合,此地属于    气候,读图可知,此种气候多分布在    (填纬线)附近。
(2)贝尔打算在北回归线附近拍摄“绿水青山”纪录片,他发现②地和③地都分布在    (填纬线)附近,但是景观差异很大。原因是:③地位于    大陆的东岸,为    气候,年降水量远远    (选填“少于”或“多于”)②地年降水量。拍摄“绿水青山”景观应选择    (填序号)地。
19.(2024秋 南山区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学生计划探究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在A1和A2点进行“海拔高低对气温的影响”的实验,在B1和B2点进行“坡向对气温的影响”的实验。图1为学生的工具包。图2为实验当天该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轨迹。
(1)在工具包中,选择完成本次任务所需要的三个工具。
(2)在“海拔高低对气温的影响”的实验中,学生测得18.2℃及16.1℃两个数值。推测A1点对应的数值,并分析A1和A2点的气温值存在差异的原因。
(3)学生测得B2点气温高于B1点气温,简析两点气温值存在差异的原因。
(4)列举还可能会干扰实验测量点气温的自然因素。
20.(2024秋 台儿庄区期末)北京动物园迎来了图示地区的四位新成员。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动物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与北京相同的是    。(选择填空)
A.黑猩猩
B.骆驼
C.北极熊
D.东北虎
(2)从海陆位置来看,骆驼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内陆、沿海)地区。四种动物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中,分布在低纬度的是    气候,面积最大且相邻其他气候类型最多的是    气候。
(3)依据四地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断:甲地比丙地气温    (高、低),乙地比丁地年降水量    (多、少)。
(4)假如你是动物园管理员,为了给北极熊一个适宜的环境,你认为从气候角度考虑应对场馆做哪些调整。    。
(5)丁地气候的特点为:   ;甲地气候的特点为:   ,分布规律为:   。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世界的气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秋 榆树市期中)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现象与立春节气对应的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B
【分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立春时节北方地区的景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描写的是处暑时节的景象。
【解答】解: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观,不符合题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立春时节北方地区的景观,符合题意。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的是清明时节的景象,不符合题意。
D、“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描写的是处暑时节的景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诗词中蕴含的地理知识,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分析解答。
2.(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气候终年炎热的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两极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A
【分析】一般地,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5℃以上为热带,特点为终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5℃为亚热带,特点为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0℃为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最高月平均气温小于10℃,为寒带。
【解答】解: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温度带的气候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3.(2024秋 广安区校级月考)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  )
A.纬度较高 B.海拔较高 C.冰川广布 D.降水丰富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A
【分析】根据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因纬度较高,且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发源地,该地区冬季积雪多,冻土层厚等,冬季寒冷而漫长,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高,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的主要原因是这里纬度较高,该省区位于我国的最北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的主要原因,牢记作答即可。
4.(2024秋 兰州期末)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较弱 B.海拔较高
C.离海较远 D.受冬季风影响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答案】B
【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因而,对气候的形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解答】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故选:B。
【点评】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5.(2024秋 庆云县校级月考)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
A.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B.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C.全年高温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一年四季分明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B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解答】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风向随季节有明显转变。
故选:B。
【点评】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
6.(2024秋 团风县校级月考)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洋流 D.纬度位置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D
【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解: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赤道地区气流上升,遇冷凝结,易形成降水,南极地区气流下沉,不容易形成降水。
故选:D。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理解记忆。
7.(2024 海南)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而减缓全球变暖的有(  )
①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②用柴草做生活燃料
③大规模发展重工业
④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C
【分析】人类活动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到气候的冷暖与干湿,而且对生态环境、经济贸易仍至国际政治关系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环境与经济的改变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气候变化。可以说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是迄今人类遇到的一个最复杂的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之一。
【解答】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做法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而减缓全球变暖。用柴草做生活燃料,大规模发展重工业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故选:C。
【点评】考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而减缓全球变暖的正确做法,理解作答,
8.(2024秋 肇源县月考)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很多诗词中也包含了很多地理知识和现象。下列诗词中描写气候的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B
【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ACD是短期内的天气状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B描述的长期的气候状况。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解答即可。
9.(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月考)“天气”和“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
A.天空大雨倾盆 B.昆明四季如春
C.今晨气温骤降 D.昨天晴空万里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B
【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答】解:天空大雨倾盆、今晨气温骤降、昨天晴空万里都是表示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而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二者的区别。
10.(2024秋 五华区期末)下列是小明作文中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语句描述,正确的是(  )
A.今天的气候晴朗,和同学们打球很开心
B.奶奶很喜欢南方冬季温和的天气
C.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气候较异常
D.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电交加,气候变化大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C
【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答】解:今天时间短,晴朗是对天气的描述,A错误;南方冬季温和属于对气候的描述,B错误;今年夏季气温较往年偏高,是对气候的描述,C正确;上午晴空万里,下午雷雨交加,时间短,变化快,是天气现象,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二者的区别,得出答案。
11.(2024 迎泽区校级开学)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判断下列语句,描述天气的是(  )
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昆明四季如春
⑤明天大风降温
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⑥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C
【分析】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洋流因素等。
【解答】解:天气的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大,气候的特点是时间长,较稳定。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描述天气的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明天大风降温”,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12.(2024 安州区开学)《黄帝内经》中提到:天寒地冻的“冬三月”,人们需要“避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位于年平均气温在10℃~22℃的范围之内,如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分布图”甲地避寒区面积大,却不是国际著名避寒胜地,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地处热带雨林区,气候过于湿热
C.地处热带沙漠区,气候过于干旱
D.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专题】示意图;天气与气候.
【答案】C
【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气温:高纬度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降水: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海陆位置: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降水: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因素:气温: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地区,全年炎热干燥,故甲地虽然避寒区面积大,却不是国际著名避寒胜地,AB错误,C正确;甲地纬度在0﹣30°之间,属于低纬度地区,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读图分析理解解答即可。
13.(2024 游仙区开学)大马士革(33°30′N,36°18′E)为叙利亚首都,下表为大马士革的气候资料。
月份 1月 6月 7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温(℃) 12 33 36 12 24.6
平均低温(℃) 2 16 18 4 10.5
降水量(mm) 43 0 0 41 220
大马士革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C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不同,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不同。据表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读表可得,大马士革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4.(2024秋 靖边县期末)科学家们近几年在珠穆朗玛峰6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发现了植物生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为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人类应当(  )
A.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B.增加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C.增加绿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大量砍伐森林,减少绿地面积
【考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C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解答】解: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大量砍伐森林减少绿地面积、大量开采煤炭等措施会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为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人类应当增加绿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化石能源使用和大量砍伐森林、减少绿地面积会加快全球变暖步伐。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减缓全球变暖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点分析解答即可。
15.(2024秋 大余县期末)小袁暑假到云南玉龙雪山旅游,登山前小袁测得海拔为2596米,登山后小袁所在山顶海拔为5596米。若山脚处气温为20℃,据此推测山顶气温大约是(  )
A.2℃ B.18℃ C.18.2℃ D.38℃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A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在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解答】解: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若山脚处气温为20℃,据此推测山顶气温大约是20℃﹣(5596﹣2596)÷100×0.6=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计算解答此题即可。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4秋 云梦县校级月考)某校地理课堂以“探究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  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的气温共同特点是  全年高温 。
(2)从全球气候空间分布,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西分别向内陆  减少 ,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海陆因素 。
(3)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美洲大陆西部,北美洲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呈现狭长条带状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是  地形因素 。
小组二:发现气候与农业、聚落的关系
甘蔗是常见的糖料作物。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尤其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就遭受冻害。
(4)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  ④ (填数字序号),①是  地中海 气候,③气候特征是  全年温和湿润 。
(5)结合“西亚民居和当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图”,试分析该民居墙厚、窗小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专题】示意图;天气与气候.
【答案】(1)热带雨林;全年高温;(2)减少;海陆因素;(3)地形因素;(4)④;地中海;全年温和湿润;(5)气候干旱炎热,墙厚有利于白天隔热和夜晚保温,窗小有利于防风沙。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和分布范围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热带气候,包括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和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其气温的共同特点是全年高温。
(2)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西分别向内陆减少,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是海陆位置,由于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跨经度广,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因此,降水量是自东、西分别向内陆减少。
(3)在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下,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但由于北美洲西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太平洋水汽不能深入内陆地区,因此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落基山脉西侧的狭长地带,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4)甘蔗喜热、喜湿、喜光,对热量要求尤其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就遭受冻害,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适宜种植甘蔗的气候类型是④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夏季降水少,②冬季气温低于0℃,③全年温和湿润,不适宜种植甘蔗;①是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③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5)西亚地区以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墙厚有助于隔热,保持室内凉爽;窗小则可以减少热量进入室内,减弱太阳辐射,使室内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利于防风沙。因此,民居结构适应了当地炎热干燥的自然环境,以提高居住舒适性。
故答案为:(1)热带雨林;全年高温;(2)减少;海陆因素;(3)地形因素;(4)④;地中海;全年温和湿润;(5)气候干旱炎热,墙厚有利于白天隔热和夜晚保温,窗小有利于防风沙。
【点评】本题以“探究气候”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涉及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相关气候类型分布的因素、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17.(2024秋 碑林区校级月考)某校学生利用课间,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用同样大小的烧杯,放入等量水和沙子,将温度计放入同一深度,置于太阳光下,观测温度的变化)。读实验记录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记录表
介质温度时间 水 沙子
早上上课前(7:55) 20℃
中午午休(12:30) 25℃ 30℃
傍晚放学后(19:00) 19℃ 16℃
(1)该实验探究的是  B 对气候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下面哪种现象  D 。
A.夏季,我国普遍高温
B.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C.青藏高原全年气温低
D.西北内陆气温年较差大
(3)炎热的夏季,人们喜欢到凉爽的地方避暑。你在暑期最想去哪里避暑?说出你的理由。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1)B;
(2)D;
(3)我最想去丽江避暑。 理由:当地夏季气候凉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位置等。
【解答】解:(1)由图可知,水代表海洋,沙子代表陆地,水和沙子的比热容不同,导致它们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不同。 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因此水升温慢降温也慢,而沙子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 。所以该实验探究的是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故B正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人类活动等描述不准确,故ACD错误,故选B。
(2)由图可知,水的温度一天当中温差较小而沙子一天当中的温差较大,可以得出东部沿海地区年温差较小,西北内陆气温年较差较大,故D正确。ABC的结论和实验不符,故ABC错误。故选D。
(3) 丽江的夏季平均气温在18.1℃﹣25.7℃之间,非常凉爽,适合夏季避暑 。理由:气候凉爽 :丽江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不需要空调也能舒适居住。丰富的旅游资源 :丽江拥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拉市海、泸沽湖等著名景点,适合游玩和避暑。
故答案为:
(1)B;
(2)D;
(3)我最想去丽江避暑。 理由:当地夏季气候凉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
【点评】此题以实验记录表为材料,涉及气候的影响因素、我国气候特征、夏季避暑胜地的选择等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8.(2024秋 沧州月考)英国冒险家贝尔需要拍摄一部自然景观题材的纪录片。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完成下列问题。
(1)贝尔要拍摄茂密雨林的纪录片,①②③中  ① 地比较适合,此地属于  热带雨林 气候,读图可知,此种气候多分布在  赤道 (填纬线)附近。
(2)贝尔打算在北回归线附近拍摄“绿水青山”纪录片,他发现②地和③地都分布在  北回归线 (填纬线)附近,但是景观差异很大。原因是:③地位于  亚欧 大陆的东岸,为  亚热带季风 气候,年降水量远远  多于 (选填“少于”或“多于”)②地年降水量。拍摄“绿水青山”景观应选择  ③ (填序号)地。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1)①;热带雨林;赤道;
(2)北回归线;亚欧;亚热带季风;多于;③。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解答】解:(1)贝尔要拍摄茂密雨林的纪录片,应该选择在①地拍摄茂密雨林的纪录片,这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②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2)②地位于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位于亚洲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可以判断出②地与③地都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但两地的气候差异很大,所以景观差异很大。③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远远多于②地年降水量,所以拍摄“绿水青山”景观应选择③地,②地是一片荒漠。
故答案为:
(1)①;热带雨林;赤道;
(2)北回归线;亚欧;亚热带季风;多于;③。
【点评】本题以英国冒险家贝尔需要拍摄一部自然景观题材的纪录片为材料,涉及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气候牲,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世界气候的掌握程度。
19.(2024秋 南山区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学生计划探究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在A1和A2点进行“海拔高低对气温的影响”的实验,在B1和B2点进行“坡向对气温的影响”的实验。图1为学生的工具包。图2为实验当天该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轨迹。
(1)在工具包中,选择完成本次任务所需要的三个工具。
(2)在“海拔高低对气温的影响”的实验中,学生测得18.2℃及16.1℃两个数值。推测A1点对应的数值,并分析A1和A2点的气温值存在差异的原因。
(3)学生测得B2点气温高于B1点气温,简析两点气温值存在差异的原因。
(4)列举还可能会干扰实验测量点气温的自然因素。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答案】(1)地图、温度计、北斗定位设备;
(2)A1点的数值应为16.1℃:A1点海拔高,气温低,A2点海拔低,气温高;
(3)当日太阳主要长时间照射山体的南面,B2所在的南面为阳坡,气温较高;而B1点位于北面,是阴坡,气温较低;
(4)云层遮蔽、树荫遮蔽、风速等。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解:(1)由材料探究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可知,要完成本次任务所需要地图、温度计、北斗定位设备等工具。
(2)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盛高而降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读图可知,A1点海拔高,对应的数值应为16.1℃;A2点海拔低,气温高。
(3)读图结合当天该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轨迹可知,B2位于山体的南面(阳坡),B1位于山体背面(阴坡),当日太阳主要长时间照射山体的南面,B2所在的南面为阳坡,气温较高;而B1点位于北面,是阴坡,气温较低。
(4)由图可知,该实验为测量气温的试验,在测量过程中,可能有云层遮蔽、树荫遮蔽、风速等对测量数据产生影响。
故答案为:
(1)地图、温度计、北斗定位设备;
(2)A1点的数值应为16.1℃:A1点海拔高,气温低,A2点海拔低,气温高;
(3)当日太阳主要长时间照射山体的南面,B2所在的南面为阳坡,气温较高;而B1点位于北面,是阴坡,气温较低;
(4)云层遮蔽、树荫遮蔽、风速等。
【点评】本大题以探究海拔高低对气温的影响实验为材料,涉及地形对气温的影响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
20.(2024秋 台儿庄区期末)北京动物园迎来了图示地区的四位新成员。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动物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与北京相同的是  D 。(选择填空)
A.黑猩猩
B.骆驼
C.北极熊
D.东北虎
(2)从海陆位置来看,骆驼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内陆 (内陆、沿海)地区。四种动物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中,分布在低纬度的是  热带雨林 气候,面积最大且相邻其他气候类型最多的是  温带大陆性 气候。
(3)依据四地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断:甲地比丙地气温  高 (高、低),乙地比丁地年降水量  少 (多、少)。
(4)假如你是动物园管理员,为了给北极熊一个适宜的环境,你认为从气候角度考虑应对场馆做哪些调整。  北极熊生活馆应气温低,有冰 。
(5)丁地气候的特点为: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甲地气候的特点为: 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为: 甲地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 。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专题】示意图;天气与气候.
【答案】(1)D;(2)内陆;热带雨林;温带大陆性;(3)高;少;(4)北极熊生活馆应气温低,有冰;(5)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全年高温多雨 甲地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读图可知,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黑猩猩生活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骆驼生活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气候,B错误;北极熊生活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C错误;东北虎生活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D正确。故选D。
(2)读图可知,从海陆位置来看,骆驼原居住地是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四种动物原居住地的气候类型中,分布在低纬度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面积最大且相邻其他气候类型最多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地比丙地气温高,因为甲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高;而丙地位于北极圈以内,纬度高,气温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乙地位于内陆,降水稀少,丁地距海较近,降水较多,因此乙地比丁地年降水量少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4)由图可知,北极熊生活在高纬度的北极地区,是终年寒冷的寒带气候,比北京气温低,北京的北极熊生活馆应气温低,有冰来降温,使其满足北极熊的生活环境。
(5)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甲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附近(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
故答案为:(1)D;(2)内陆;热带雨林;温带大陆性;(3)高;少;(4)北极熊生活馆应气温低,有冰;(5)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全年高温多雨 甲地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
【点评】本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四位新成员的照片”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分布,不同地区生长的动物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