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梳理】一、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例如,用锤子随意敲击金属块,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就是噪声,因为此时金属块振动是无规则的。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比如,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有人大声喧哗,这声音就属于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的噪声,因为它妨碍了其他人正常的阅读学习。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噪声的等级: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1)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30 - 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比如在安静的居民区夜晚通常处于这个声级范围。(3)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像在一些较为嘈杂的办公室环境可能接近这个声级。(4)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害。例如,工厂车间里一些大型机器长时间运转发出的噪声可能达到这个声级甚至更高,工人如果不做好防护,听力就易受损。(5)150dB以上的噪声会使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比如某些爆炸瞬间产生的巨大噪声。2.噪声的危害:(1)对听力的影响:如前面所述,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听力会逐渐下降,严重时甚至失聪。(2)对生理的影响:噪声会引起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比如,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失眠、烦躁不安等症状。(3)对心理的影响:使人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三、控制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这是最根本的控制噪声的方法。例如,给汽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消声器可以改变发动机排气时的振动情况,使其发出的声音变成有规则的、较弱的声音,从而在声源处就降低了噪声的产生。又如,在工厂里,对一些产生噪声的机器设备通过改进工艺、更换零部件等方式,让其运转时发出的声音变小,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当无法在声源处有效控制噪声时,可以采取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措施。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隔音墙可以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声音,使得噪声在传播到居民区等需要安静的地方时强度减弱。再如,在一些大型机器设备周围设置隔音罩,隔音罩能够阻挡声音的传播,减少噪声对外界的影响。3.在人耳处减弱:当噪声源无法控制且传播途径也难以有效改变时,可以在人耳处采取防护措施。常见的就是佩戴耳塞、耳罩等护耳器。耳塞可以插入耳道,通过其特殊的材质和结构对进入耳道的声音进行一定程度的衰减;耳罩则是罩在耳朵外面,通过隔音材料和密封设计来降低进入耳朵的噪声强度,保护听力。【考点练习】一、噪声及来源1.人们把噪声称为“隐形杀手”,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 )A.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 B.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C.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D.山间小溪的流水声【答案】A【解析】【解答】物理角度上讲影响人类正常工作、休息的声音同属于噪音,A、 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 ,影响了工人的正常工作,属于噪音,A正确;BCD、演奏声音对于正在听曲的人来说属于正常的声音,小鸟的鸣叫声和溪水声不影响人的正常休息,不属于噪声,BCD错误。综上选A。【分析】噪声:影响人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对于休息的人来说,乐声属于噪声,但是对于欣赏音乐的人来说就不属于噪声。2.根据如图所示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A. B.C. D.【答案】C【解析】【解答】 A、B、D图中波形振动规则,属于乐音;C图中波形振动不规则,属于噪声。故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从物理角度来看,振动不规则的声音属于噪声。3.小稳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以 的形式传到小稳的耳中,影响了小稳的休息,这种声音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答案】波;属于【解析】【解答】人听到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传播的形式是声波,鼾声是以波的形式传到耳中的,鼾声过大时,影响了别人的休息,则鼾声就属于噪声。【分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影响他人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二、防治噪声的途径1.近日“福建舰”航母已经顺利完成海试,并首次亮相演示了其搭载的JH26轰炸机如图所示,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超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答案】C2.下列措施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是( )A.午休时佩戴防噪声耳塞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图书馆内不得大声喧哗 D.高架道路两旁的隔音墙【答案】D【解析】【解答】A.午休时佩戴防噪声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图书馆内不得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减弱。3.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新建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在当阳境内正线里程约46.838km。如图为坝陵群力村的一路段,设计者在铁路两边安装的挡板主要是为了( )A.交通安全 B.美化环境C.减小大气污染 D.减小噪声污染【答案】D4.教室里有“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的标语,提醒同学们在别人学习时,要注意保持安静,标语中的“高”是指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在 减弱噪声;如图所示在惠东中学旁的高架桥上两侧安装有隔音板,其目的是在 减弱噪声。【答案】响度;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三、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表中是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在学校附近,常常会有禁止鸣喇叭标志,如图1所示:在马路旁也会安装噪声监测仪,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声音的来源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主观感觉球磨机工作 120 感到疼痛汽车鸣笛 100 很吵一般车辆行驶 80 较吵图书馆阅览室翻书 40 安静风吹落叶沙沙声 10 极静A.图1中的标志是指在学校附近需降低噪声的音调B.图2中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的等级C.图2中显示的“83dB”,是指一个物体在1s内振动83次D.卧室声音强弱的等级保持为120dB,人也可以保证高质量睡眠【答案】B2.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 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答案】A3.如图所示是某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的示数是以 为单位,此时 (选填“是”或“不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该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答案】分贝;不是;不能【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从环保角度来分析,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的说话声B.上物理课,从音乐教室传来的悠扬歌声C.熟睡中,忽然听到了弹奏着的钢琴声D.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富有感情的领读声【答案】D【解析】【解答】A.图书阅览室的说话声,打扰了他人学习,是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上物理课时,音乐教室传来的悠扬歌声,打扰同学与老师上课,是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熟睡中传来的钢琴声,打扰人的睡觉,是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语文课上,老师有感情的领读声,可以激发同学的朗读热情,是乐音,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从物理学角度而言,噪声是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一切干扰他人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不可能成为噪声的B.噪声是无法减弱的C.噪声虽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但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不大D.波形无规则可循的声波是噪声【答案】D【解析】【解答】 A.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和休息,即使是悦耳的音乐也是噪声,故A错误;B.噪声可以通过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处减弱,故B错误;C.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使人头痛、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状,故C错误;D.做无规则振动,波形无规则可循的声波是噪声,故D正确。故选D。【分析】凡是影响人类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3.如图所示是高架两旁的隔音墙,主要用来减少车辆行驶时造成的噪声污染,以下与这种减少噪声污染方法相同的是( )A.有些住宅区的窗户安装真空玻璃B.处于噪声环境时,在耳朵上戴防声耳罩C.车辆行驶时在市区禁止鸣笛D.电影中的枪手在枪上安装消音器【答案】A【解析】【解答】高架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车辆行驶时造成的噪声污染;A. 有些住宅区的窗户安装真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 在耳朵上戴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 车辆行驶时在市区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 电影中的枪手在枪上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减弱噪声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西安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答案】B【解析】【解答】 西安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那么会对人的学习产生影响,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故选B。【分析】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学习、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据此分析判断。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答案】B【解析】【解答】 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传播过程减弱了噪声,B正确,ACD错误。综上选B【分析】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判识选项,噪声的减弱途径有声源处、传播中和人耳处。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答案】B【解析】【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解答】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A、关闭教室的门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C、高速公路两旁的住户窗子安装双层玻璃,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7.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两旁安装噪声检测仪C.给机器加上隔音罩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答案】D【解析】【解答】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相同的操作办法有安装消音器等,D正确,戴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音,给机器加上隔音罩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C错误,噪声检测仪只能检测噪声的强度,B错误。综上选D。【分析】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8.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 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处声音的特性如表所示, 甲、乙两处声音的波形如图所示( )位置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甲 50 2000乙 100 500A.甲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处声音的响度B.甲不属于噪声, 乙属于噪声C.甲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人耳不做保护时, 不能待在乙处【答案】D【解析】【解答】A.甲处声音是50dB,乙处的声音是100dB,甲处响度小于乙处声音的响度,A不符合题意;B.甲是乐音,对人们产生干扰时,也属于噪声,乙声音杂乱无章,属于噪声,B不符合题意;C.甲声音和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不符合题意;D.乙处声音是噪声,对人体有伤害,人耳不做保护时,不能待在乙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声音的强弱等级大,响度大;相同介质中,声速相同;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对人们有干扰的声音是噪声。二、填空题9. 我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调小音量,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 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 中减弱噪声。【答案】分贝;声源处减弱噪声;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解析】【解答】第1空:我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第2空:调小音量,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第3空: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减弱声传播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0.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 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的。【答案】响度;声源【解析】【解答】“轻声”指声音的响度小。在教室轻声说话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综上 第1空、响度; 第2空、声源。【分析】1、声音的特点:不同材料决定音色不同;振幅决定响度;振动频率决定音频;振动频率决定音频,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声源处(摩托车装消声器)、传播中(建隔音墙 )、人耳处(戴耳罩).11.下午18:30,楼道上有人拍球,声音很大,影响学习,小云赶快把门关上,小华捂住耳朵,邓老师立刻制止了拍球的同学。小云的做法是从 减弱噪声,小华的做法是从 减弱噪声、老师的做法是从 减弱噪声(以上均选填“入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答案】传播过程中;入耳处;声源处【解析】【解答】制止了在楼道拍球,阻止声音产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把门窗关起来,防止声音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捂住耳朵,阻止声音进入人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阻止声音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途径控制噪声;阻止声音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2.生活处处是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小明周末在家做作业,忽然听到客厅里传来了美妙的歌声,这个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对正在做作业的小明而言,歌声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答案】振动;噪声【解析】【解答】(1)客厅里传来了美妙的歌声,这个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歌声影响正在写作业的小明,因此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对正在做作业的小明而言,歌声是噪声。【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凡是影响人类正常休息、学习或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13.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我省许多城市的广场舞扰民现象非常严重,如图所示,在某广场的一个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利用噪声监测仪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这种方法是在 处控制噪声。【答案】dB;不能;声源【解析】【解答】噪声监测仪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补充单位为54.4dB;噪声监测仪可以检测噪声大小,不能减弱噪声;关掉音箱,声音不能发出,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分析】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阻止声音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三、简答题14.现代工程建设提倡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从什么方面减弱噪声的?人长期处于噪声大的环境有哪些危害(2点即可)?【答案】微爆破可以减小爆破时发出的声音,防止噪声的产生,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长期处于噪声大的环境中,可以使人神经衰弱,危害听力,血压增高等。【解析】【解答】微爆破时,产生的声音响度小,减小爆破时发出的声音,从声源处减弱噪声。长期处于噪声大的环境中,危害听力,人还会神经衰弱,血压增高等。【分析】产生的声音小,是声音的响度小,在声源处控制噪声15.夜间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第一个同学起身关上窗户,第二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这两个同学是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减弱噪声的?【答案】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第一个同学关窗,采取的办法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第二个同学用被子把头蒙上睡,采取的办法可以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析】【解答】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第一个同学关窗,采取的办法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第二个同学用被子把头蒙上睡,采取的办法可以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阻断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途径处控制噪声。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梳理】一、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例如,用锤子随意敲击金属块,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就是噪声,因为此时金属块振动是无规则的。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比如,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有人大声喧哗,这声音就属于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的噪声,因为它妨碍了其他人正常的阅读学习。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噪声的等级: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1)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30 - 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比如在安静的居民区夜晚通常处于这个声级范围。(3)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像在一些较为嘈杂的办公室环境可能接近这个声级。(4)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严重损害。例如,工厂车间里一些大型机器长时间运转发出的噪声可能达到这个声级甚至更高,工人如果不做好防护,听力就易受损。(5)150dB以上的噪声会使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比如某些爆炸瞬间产生的巨大噪声。2.噪声的危害:(1)对听力的影响:如前面所述,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听力会逐渐下降,严重时甚至失聪。(2)对生理的影响:噪声会引起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比如,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失眠、烦躁不安等症状。(3)对心理的影响:使人产生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三、控制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这是最根本的控制噪声的方法。例如,给汽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消声器可以改变发动机排气时的振动情况,使其发出的声音变成有规则的、较弱的声音,从而在声源处就降低了噪声的产生。又如,在工厂里,对一些产生噪声的机器设备通过改进工艺、更换零部件等方式,让其运转时发出的声音变小,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当无法在声源处有效控制噪声时,可以采取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措施。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隔音墙可以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声音,使得噪声在传播到居民区等需要安静的地方时强度减弱。再如,在一些大型机器设备周围设置隔音罩,隔音罩能够阻挡声音的传播,减少噪声对外界的影响。3.在人耳处减弱:当噪声源无法控制且传播途径也难以有效改变时,可以在人耳处采取防护措施。常见的就是佩戴耳塞、耳罩等护耳器。耳塞可以插入耳道,通过其特殊的材质和结构对进入耳道的声音进行一定程度的衰减;耳罩则是罩在耳朵外面,通过隔音材料和密封设计来降低进入耳朵的噪声强度,保护听力。【考点练习】一、噪声及来源1.人们把噪声称为“隐形杀手”,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 )A.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 B.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C.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D.山间小溪的流水声2.根据如图所示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 )A. B.C. D.3.小稳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以 的形式传到小稳的耳中,影响了小稳的休息,这种声音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二、防治噪声的途径1.近日“福建舰”航母已经顺利完成海试,并首次亮相演示了其搭载的JH26轰炸机如图所示,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超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2.下列措施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是( )A.午休时佩戴防噪声耳塞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图书馆内不得大声喧哗 D.高架道路两旁的隔音墙3.城市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新建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在当阳境内正线里程约46.838km。如图为坝陵群力村的一路段,设计者在铁路两边安装的挡板主要是为了( )A.交通安全 B.美化环境C.减小大气污染 D.减小噪声污染4.教室里有“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的标语,提醒同学们在别人学习时,要注意保持安静,标语中的“高”是指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在 减弱噪声;如图所示在惠东中学旁的高架桥上两侧安装有隔音板,其目的是在 减弱噪声。三、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表中是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在学校附近,常常会有禁止鸣喇叭标志,如图1所示:在马路旁也会安装噪声监测仪,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声音的来源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主观感觉球磨机工作 120 感到疼痛汽车鸣笛 100 很吵一般车辆行驶 80 较吵图书馆阅览室翻书 40 安静风吹落叶沙沙声 10 极静A.图1中的标志是指在学校附近需降低噪声的音调B.图2中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的等级C.图2中显示的“83dB”,是指一个物体在1s内振动83次D.卧室声音强弱的等级保持为120dB,人也可以保证高质量睡眠2.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 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3.如图所示是某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的示数是以 为单位,此时 (选填“是”或“不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该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从环保角度来分析,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的说话声B.上物理课,从音乐教室传来的悠扬歌声C.熟睡中,忽然听到了弹奏着的钢琴声D.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富有感情的领读声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不可能成为噪声的B.噪声是无法减弱的C.噪声虽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但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不大D.波形无规则可循的声波是噪声3.如图所示是高架两旁的隔音墙,主要用来减少车辆行驶时造成的噪声污染,以下与这种减少噪声污染方法相同的是( )A.有些住宅区的窗户安装真空玻璃B.处于噪声环境时,在耳朵上戴防声耳罩C.车辆行驶时在市区禁止鸣笛D.电影中的枪手在枪上安装消音器4.西安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7.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两旁安装噪声检测仪C.给机器加上隔音罩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8.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 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处声音的特性如表所示, 甲、乙两处声音的波形如图所示( )位置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甲 50 2000乙 100 500A.甲处声音的响度大于乙处声音的响度B.甲不属于噪声, 乙属于噪声C.甲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人耳不做保护时, 不能待在乙处二、填空题9. 我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调小音量,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 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 中减弱噪声。10.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轻声”是指声音的 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的。11.下午18:30,楼道上有人拍球,声音很大,影响学习,小云赶快把门关上,小华捂住耳朵,邓老师立刻制止了拍球的同学。小云的做法是从 减弱噪声,小华的做法是从 减弱噪声、老师的做法是从 减弱噪声(以上均选填“入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12.生活处处是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小明周末在家做作业,忽然听到客厅里传来了美妙的歌声,这个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对正在做作业的小明而言,歌声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13.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我省许多城市的广场舞扰民现象非常严重,如图所示,在某广场的一个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利用噪声监测仪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这种方法是在 处控制噪声。三、简答题14.现代工程建设提倡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从什么方面减弱噪声的?人长期处于噪声大的环境有哪些危害(2点即可)?15.夜间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第一个同学起身关上窗户,第二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这两个同学是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减弱噪声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讲义-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生版).docx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讲义-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