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20.百色乐业县猕猴桃果肉为金黄色,果心有紫红色放射线状条纹,口感清甜,果肉细嫩,香气浓郁,营养价值高,维生素C含量高达138mg/100g,被誉为“维C之王”。经常食用该产地的猕猴桃可以预防A.脚气病 B.夜盲症 C.坏血病 D.骨质疏松症21.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馅料多是鲜肉、红枣、豆沙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糯米富含淀粉,可以在小肠中被分解为麦芽糖B.瘦肉富含蛋白质,可在小肠中消化成氨基酸C.粽子中的水和无机盐不需要消化能直接被吸收D.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被大肠吸收22.母亲节到了,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小泽为妈妈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鱼、红焖肉。你认为还应该加上哪种食物,使之营养更均衡A.小米粥 B.排骨汤 C.素炒芹菜 D.牛奶23.如下表是李刚体检时的血常规化验单部分结果,请你帮他分析,他可能患有化验项目 测定值 参考值 单位RBC(红细胞) 3.8 4.0~5.5 1012个/LWBC(白细胞) 6.8 4.00~10.0 109个/LHGB(血红蛋白) 85 110~150 g/LPLT(血小板) 210 100~300 109个/LA.白血病 B.贫血 C.炎症 D.止血困难24.图是人体心脏及血管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若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运送到咽喉部,所经过路线最合理的是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C.丙→乙→丁→甲 D.丁→乙→甲→丙25.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低龄化,不良的生活方式往往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下列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生活方式是A.高盐高糖,烧烤不断 B.吸烟喝酒,熬夜学习C.精神紧张,经常焦虑 D.平衡膳食,锻炼身体26.图为流入和流出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A.脑 B.肾脏 C.肺D.小肠27.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的部位是A.气管 B.肺 C.血液 D.组织细胞28.甜菜红素是红心火龙果的重要营养成分,但不易被人体消化分解,因此在大量食用红心火龙果后会引起尿液变色。甜菜红素随尿液排出时,依次通过的结构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肾脏→尿道→输尿管→膀胱→体外29.胶囊内镜是用于诊断消化道疾病的吞咽式小型设备,该设备不适宜用于检查A.食道 B.胃 C.肝脏 D.大肠30.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操作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变大,肺内气压变小B.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C.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D.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31.在校园科技节生物展区,同学们展示了自制的可调节眼球成像模型(如图所示)。该模型由透明水透镜、可前后移动的光屏、注射器及光具座组成。注射器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凸度。该模型中水透镜模拟眼球结构中的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视网膜32.周一早上升旗,当主持人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出旗,少先队员行队礼时,小刚抬起手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图表示小刚做出敬礼动作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骨,②是关节B.骨骼肌可以收缩牵拉骨,也能推开骨C.只依赖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此动作D.敬礼动作,只需一块骨骼肌参与即可完成33.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当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引起各种病症。下列病因与疾病的对应错误的是A.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B.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C.肾上腺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D.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亢34.青春期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突增B.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C.男生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D.性意识开始萌动,应避免跟异性交往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35.(6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协调配合,使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图6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部分结构和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进行过程①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引起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的容积变大,外界空气进入肺,完成______过程。(2)过程④中,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由B系统进入C系统的过程称为________。(3)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80升原尿,但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这主要是由于【a】_______(填结构名称)具有______作用。排尿不仅起到排出代谢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__的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意义。36.(6分)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上,各班的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奋力拼搏,观众们在看台上摇旗呐喊加油助威。请分析作答:(1)比赛前,运动员需要做好热身,热身能够加速关节囊分泌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减少损伤。这体现了___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在10×50米接力赛中,晓丽因近视看不清远处奔跑来的同学,她应佩戴适度的_______透镜矫正。(3)接力赛中,小强因摔倒擦伤了膝盖,他感到非常疼痛。“擦伤膝盖并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______→B→⑤→A(用图7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4)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其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_。(5)最后一棒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的一瞬间,裁判员快速按下计时器,这属于__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37.(6分)百色市某中学举行春季篮球比赛,各班同学积极参与。图1为运动员投篮过程示意图,图2为参与球赛过程中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篮球运动员听到裁判员吹哨准备罚球,听觉的感受器位于图9中的【⑥】_______(填结构名称),听觉形成的部位是______(填结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因为肾上腺分泌较多的【d】_______(填名称)。(2)图1中,篮球运动员站在罚球线上投篮,过程B伸肘投篮时肱二头肌的状态为______。(3)篮球运动员在场上你争我夺地进行着激烈的对抗,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图2中【b】________。(4)比赛中,运动员大汗淋漓,这是_______分泌的汗液,通过导管排到皮肤的表面。38.(6分)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如图1所示,该设备将人体内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液引出体外,经氧合器对其充氧,并送回患者的肺静脉。图1是氧合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图1中,氧合器替代了图2中_______(填器官名称)的生理功能。(2)图2中,插管甲中血液流经氧合器后,氧气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____结合,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__血。(3)从氧合器流出的血液,依次流经插管乙、肺静脉到达图2中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填结构名称)。这一过程,相当于人体血液循环中的______(填“体循环”或“肺循环”)。(4)图2中,健康人体内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39.(6分)大蒜为药食同源的百合科植物,在疾病防治方面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为探究大蒜素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选取基本状况相同的造模大鼠(患慢性肾衰竭的大鼠)40只,随机平均分成四组,每天灌喂不同剂量的大蒜素。四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含量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分组 甲 乙 丙 丁大鼠数量 10只 10只 10只 10只灌喂物质 无 10毫克大蒜素 20毫克大蒜素 30毫克大蒜素血清肌酐含量(mol·L-1) 78 69 65 60(注:血清肌酐是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肌酐含量越高,表明肾脏功能越差)(1)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_____,它在人体中担负着排出废物、毒物等重要工作。(2)血清肌酐的含量变化主要由肾小球决定,当肾小球的_________作用下降时,血清肌酐的含量上升。(3)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4)实验中,计算各组实验大鼠血清肌酐含量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5)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灌喂大蒜素的剂量越大,血清肌酐的含量越______,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越好。(6)结合该实验结果,请你给慢性肾衰竭病人提一条饮食建议________。(写一点即可)2025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试卷七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答案 C A C B B D A D C C B B A C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35.(6分)(1)收缩 吸气(2)吸收(3)肾小管 重吸收 水和无机盐36.(6分)(1)结构和功能(2)凹(3)⑧→⑦(4)糖类(或淀粉)(5)条件(或复杂或后天性) 反射弧37.(6分)(1)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或听觉中枢或大脑皮层或大脑) 肾上腺素(或肾上腺激素)(2)舒张(3)小脑(4)汗腺38.(6分)(1)肺(2)血红蛋白动脉(3)左心房肺循环(4)扩散作用(或气体扩散作用)39.(6分)(1)尿液(2)滤过(3)作对照(或形成对照)(4)避免偶然性(或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5)低(或少)(6)适当食用大蒜(或食用大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