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祥千年》教案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赣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吉祥千年》这一课题在初中美术教材中具有独特地位,它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动物形象。教材详细介绍了龙、凤、麒麟等瑞兽的原型、艺术价值与吉祥寓意,还提及奥运会吉祥物。通过该内容学习,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艺术创作能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美术基础和生活经验,但对传统文化中吉祥动物形象的理解较浅。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强,学习热情高,但在艺术创作中可能缺乏创新和深入思考。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突破创作难点。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能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瑞兽形象的艺术美感,体会其造型、色彩的独特之处。2. 敏锐察觉生活中具有吉祥寓意动物形象的美,提升审美敏感度。艺术表现1. 掌握塑造吉祥动物形象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元素设计出有个性的作品。2. 准确用绘画语言表达吉祥寓意,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创意实践1. 发挥创意,将多种元素融合,设计出新颖的吉祥动物形象。2. 积极参与创作实践,在过程中解决问题,增强实践能力。文化理解1. 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动物形象的寓意和文化内涵。2. 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了解龙、凤、麒麟等瑞兽的动物原型、艺术价值和吉祥寓意。2. 掌握塑造吉祥动物形象的方法,包括选取参照元素、运用造型和色彩。3. 理解吉祥形象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美好愿望。难点1.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吉祥动物形象。2. 精准把握吉祥寓意,通过艺术形式生动表现出来。3. 突破传统思维,在设计中展现个性与创新。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相关图片资料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展示奥运吉祥物图片(1)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2) 详细介绍这五个吉祥物分别对应“北京欢迎你”五个字,以及其中四个有动物原型的情况,引发学生兴趣。(3) 提问学生:“这些可爱的吉祥物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4) 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吉祥物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的形象吗?它们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5) 结合学生的回答,简单提及这些吉祥物所承载的吉祥寓意,如福运、健康等,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做铺垫。(6) 展示一些其他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形象图片,如鲤鱼象征年年有余、喜鹊象征喜事临门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吉祥动物形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7)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思考这些动物形象是如何与吉祥寓意联系起来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8) 总结学生的发言,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吉祥千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动物形象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1. 认真观看奥运吉祥物图片,积极参与讨论。2.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3. 观察其他吉祥动物形象图片,尝试理解其寓意。4. 跟随教师的引导,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评价任务 参与讨论:☆☆☆表达观点:☆☆☆观察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奥运吉祥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初步感受吉祥动物形象的魅力。引导学生思考吉祥物的意义和寓意,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同时,通过展示其他吉祥动物形象图片,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吉祥动物形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知交流 布置资料收集任务(1) 教师向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去博物院或查看其官网,收集2 - 3种自己最喜欢的瑞兽的资料。(2) 详细说明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瑞兽的名称、外观特征、历史渊源、被人们赋予的吉祥寓意等。(3) 为学生提供一些查找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如在博物院官网的藏品介绍中查找、在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等,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介绍自己喜欢的瑞兽。(5) 巡视各小组的交流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倾听他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促进小组内的思想碰撞。(6) 邀请部分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他们小组讨论的成果。要求代表们清晰、准确地介绍瑞兽的相关信息和寓意。(7) 对小组代表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补充一些学生可能遗漏的重要信息,加深学生对瑞兽的理解。(8)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瑞兽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 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收集瑞兽资料。2. 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资料和想法。3. 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和见解。4. 推选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评价任务 资料收集:☆☆☆小组交流:☆☆☆汇报展示:☆☆☆设计意图 通过布置资料收集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组织小组交流和全班汇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思想交流,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瑞兽的相关知识和吉祥寓意。引导学生思考瑞兽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探究理解 活动一:分析吉祥形象的塑造方法 展示经典瑞兽形象(1)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龙、凤、麒麟等经典瑞兽的形象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瑞兽的造型特点。(2) 引导学生分析瑞兽形象是如何依托参照元素进行塑造的,例如龙的身体可能融合了蛇、鱼、鹿等动物的部分特征,凤的造型可能借鉴了孔雀、锦鸡等鸟类的形态。(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探讨这些瑞兽形象是如何取其局部造型、寓意或色彩来承载吉祥愿望的。(4) 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吉祥形象的塑造方法。(5) 邀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要求代表们结合具体的瑞兽形象,详细阐述其塑造方法和所蕴含的吉祥寓意。(6) 对各小组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分析和理解,同时进一步强调吉祥形象塑造中元素选取和寓意表达的重要性。(7) 展示一些现代设计中运用吉祥形象的案例,如广告、包装、标志等,让学生观察这些案例中吉祥形象的变化和创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设计中传承和发展吉祥文化。(8) 组织学生再次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化传承意识。 1. 认真观察瑞兽形象图片,分析其造型特点。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3. 推选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4. 观察现代设计案例,思考吉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评价任务 观察分析:☆☆☆小组讨论:☆☆☆创新思维:☆☆☆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经典瑞兽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塑造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吉祥形象是如何依托参照元素来承载吉祥愿望的。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思想碰撞,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展示现代设计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认识到吉祥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表现分享 活动二:设计吉祥动物形象 布置设计任务(1) 教师明确设计任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形象。提醒学生可以结合之前所学的瑞兽形象塑造方法和吉祥寓意知识进行创作。(2) 为学生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建议,如可以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要原型,然后融合其他动物的部分特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赋予动物形象独特的寓意。(3) 强调设计的要求,包括造型要新颖独特、色彩搭配要协调美观、寓意要明确清晰等。(4) 发放绘画工具,让学生开始进行设计创作。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创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5) 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6) 提醒学生注意创作时间的安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能够按时完成设计作品。(7)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设计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初步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所蕴含的吉祥寓意。(8) 鼓励小组内的同学相互评价和提出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1. 认真听取设计任务和要求,确定设计思路。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吉祥动物形象的设计创作。3. 积极参与小组内的初步展示和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4. 倾听同学的评价和建议,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评价任务 创意设计:☆☆☆作品表现:☆☆☆交流评价:☆☆☆设计意图 通过布置设计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设计作品。组织小组内的初步展示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分享和学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质。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动物形象的寓意、塑造方法以及自己的设计创作过程。(2)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3)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4) 强调吉祥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传承吉祥文化。(5) 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设计作品,对这些作品进行表扬和肯定,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作热情。(6)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作品进一步完善,并制作成手抄报或海报,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吉祥文化。(7)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吉祥文化的奥秘,收集更多的吉祥动物形象资料,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8) 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创作提出期望,希望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水平,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1. 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积极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3. 观看优秀学生作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4. 明确课后作业任务,做好课后学习和创作的准备。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收获分享:☆☆☆作业理解:☆☆☆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吉祥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邀请学生分享收获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总结能力。展示优秀作品,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作热情。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传承意识。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将课堂上设计的吉祥动物形象作品进一步完善,使其造型更加精美、寓意更加深刻。2. 制作一份手抄报或海报,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展示在上面,并配上相关的文字说明,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吉祥寓意。3. 向家人和朋友宣传自己的作品和吉祥文化,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拓展作业1. 收集更多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形象资料,了解它们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制作成资料卡片。2. 尝试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剪纸、陶艺等,创作一个新的吉祥动物形象作品。3. 思考如何将吉祥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提出一些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板书设计吉祥千年一、吉祥动物形象寓意龙 - 权威、尊贵凤 - 美丽、祥瑞麒麟 - 太平、长寿二、塑造方法选取参照元素融合局部造型、寓意、色彩三、设计创作创意构思表现手法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通过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和讲授法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活动。2. 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动物形象的知识,又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3.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学生的创意和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足之处1.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学生的作品质量有待提高。2. 课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小组交流和展示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使得最后的课堂总结有些仓促。3. 对吉祥文化的拓展和延伸还不够,没有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吉祥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