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四季的山水》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四季的山水》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四季的山水》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赣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四季的山水》是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围绕四季山水展开,引导学生感受季节变化之美,学习用色彩表现四季山水。通过欣赏、分析作品,让学生掌握色彩运用知识,提升美术素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但对色彩表现四季山水的理解和运用不足。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学习困难在于准确把握四季色彩特征和运用色彩对比。可通过欣赏作品、实践练习突破。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敏锐感知四季山水的色彩特征和美感。
2. 提高对色彩冷暖对比的敏感度。
艺术表现
1. 学会运用色彩知识表现四季山水的变化。
2. 能够结合材料,运用色彩对比创作风景作品。
创意实践
1. 发挥创意,用独特方式表现四季山水。
2. 在实践中探索色彩运用的新方法。
文化理解
1. 了解不同画家对四季色彩的运用和文化内涵。
2. 体会自然与艺术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四季山水的色彩特征。
2. 理解色彩冷暖对比在表现四季中的作用。
3. 学会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四季山水作品。
难点
1. 准确把握四季色彩的细微差别。
2. 巧妙运用色彩对比表现四季的独特氛围。
3. 将个人感受融入作品,展现创意。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感受四季之美
(1) 播放一段展示四季山水美景的视频,视频中包含春天嫩绿的山林、夏天湛蓝的湖水、秋天金黄的稻田和冬天洁白的雪山等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四季的色彩变化和独特魅力。
(2) 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视频中哪个季节的景色最吸引你,为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季色彩的初步印象。
(3) 展示一些不同季节山水的摄影作品,如春天繁花似锦的山谷、夏天云雾缭绕的山峰、秋天层林尽染的山脉和冬天银装素裹的森林,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四季山水的色彩特点。
(4) 请学生描述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四季景色,分享印象深刻的色彩感受,如春天油菜花的金黄、夏天荷叶的翠绿等。
(5) 提出问题:“如果用一种颜色来代表每个季节,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为什么?”激发学生思考四季与色彩的联系。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选择颜色的理由,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7)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四季色彩的多样性。
(8)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四季的山水,强调用色彩表现四季山水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1.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四季之美。
2. 积极回答问题,分享对四季色彩的印象。
3. 仔细观察摄影作品,描述四季景色。
4. 参与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评价任务 感受能力:☆☆☆
表达能力:☆☆☆
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和摄影作品,营造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四季色彩的感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知识讲解 讲解四季色彩特征和冷暖对比
(1) 详细讲解春天的色彩特征,春天万物复苏,色彩以嫩绿、浅粉、淡黄等明亮柔和的色调为主,给人清新、生机勃勃的感觉。展示春天山水的绘画作品,如嫩绿的草地、粉色的桃花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春天的色彩。
(2) 分析夏天的色彩特点,夏天阳光强烈,色彩多为深绿、湛蓝、亮黄等鲜艳浓郁的色调,体现出热烈、旺盛的生命力。展示夏天山水的画作,如湛蓝的天空、翠绿的森林等,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运用。
(3) 介绍秋天的色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色彩以金黄、橙红、褐色等暖色调为主,营造出成熟、宁静的氛围。展示秋天山水的作品,如金黄的稻田、火红的枫叶等,让学生感受秋天的色彩魅力。
(4) 讲解冬天的色彩特征,冬天寒冷,色彩多为白色、灰色、深蓝等冷色调,给人宁静、寒冷的感觉。展示冬天山水的画作,如洁白的雪山、灰色的树林等,让学生体会冬天的色彩。
(5) 引入色彩冷暖对比的概念,解释暖色(如红、橙、黄)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冷色(如蓝、绿、紫)给人寒冷、宁静的感觉。通过展示不同冷暖色调的色彩块,让学生直观感受冷暖色的差异。
(6) 举例说明在绘画中如何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来表现四季,如在表现春天时,可以用暖色调的花朵与冷色调的天空形成对比,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展示相关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7) 组织学生进行色彩冷暖对比的小练习,让学生在纸上分别画出暖色调和冷色调的色块,并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形状来表现冷暖的感觉。
(8) 对学生的小练习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色彩冷暖对比在表现四季中的重要作用。 1. 认真听讲,记录四季色彩特征。
2. 观察绘画作品,分析色彩运用。
3. 参与色彩小练习,体验冷暖对比。
4. 听取教师点评,改进不足。
评价任务 知识理解:☆☆☆
观察能力:☆☆☆
练习效果:☆☆☆
设计意图 系统讲解四季色彩特征和冷暖对比知识,通过举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为创作实践做好准备。
作品分析 活动一:分析画家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展示并分析作品
(1) 展示1 - 2件有色彩的绘画作品,如画家描绘四季山水的油画或水彩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2) 提出问题:“画家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色彩来表现季节?这些色彩是如何搭配的?”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 请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情况,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深入分析画家运用色彩的技巧和意图。
(5) 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色彩的面积、形状、位置和色相、纯度、明度、冷暖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形成色彩对比。
(6) 举例说明画家如何通过色彩对比来突出季节的特点,如在表现秋天时,用大面积的金黄与少量的翠绿形成对比,增强秋天的氛围。
(7) 让学生尝试从作品中找出冷暖色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8) 总结画家运用色彩表现四季的方法和经验,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参考。 1. 观察作品,思考问题。
2. 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分析结果。
3. 代表小组发言,汇报讨论情况。
4. 学习画家的色彩运用方法。
评价任务 观察分析:☆☆☆
讨论参与:☆☆☆
方法掌握:☆☆☆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画家作品,让学生学习专业的色彩运用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为学生的创作提供灵感和借鉴。
创作实践 活动二:用色彩表现四季山水 布置创作任务
(1) 明确创作任务:用冷暖色知识表现校园或家乡某一处风景在四季中的变化,或者结合材料,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表现出让你印象深刻的风景。
(2) 提供一些创作思路和建议,如可以先确定要表现的季节和主题,然后选择合适的色彩和构图,还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
(3) 展示一些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创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 发放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颜料、画笔、画纸等,让学生做好创作准备。
(5) 巡视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绘画中的问题等。
(6)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大胆尝试新的色彩组合和表现手法,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方式。
(7)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和色彩的协调,避免出现色彩混乱或不协调的情况。
(8) 为学生提供一些时间进行作品的完善和修改,确保作品质量。 1. 明确创作任务,确定创作主题。
2. 参考优秀作品,获取创作灵感。
3. 开始创作,运用色彩知识表现四季山水。
4. 对作品进行完善和修改。
评价任务 主题明确:☆☆☆
色彩运用:☆☆☆
创意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创作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作品展示与评价 活动三:展示与评价作品 组织作品展示
(1)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或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屏幕上,让其他学生能够欣赏。
(2) 请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表现手法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3) 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作品的优点、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等。
(4)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 从色彩运用、主题表现、创意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优秀作品。
(6) 为优秀作品颁发小奖品,如绘画工具或小饰品等,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7) 总结本次创作活动,强调色彩运用和创意表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创作。
(8) 引导学生将优秀作品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创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1. 展示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2. 参与相互评价,发表看法。
3. 听取教师评价,了解作品优缺点。
4. 学习优秀作品的经验。
评价任务 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
综合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分享创作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教师的评价和总结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
(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四季山水的色彩特征、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和创作四季山水作品的方法。
(2) 强调色彩运用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自然,发现色彩之美。
(3)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对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创意给予表扬。
(4)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或者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表现四季山水。
(5) 鼓励学生将美术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用美术作品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6) 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不断进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7) 感谢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宣布本节课结束。
(8) 整理教学用具和材料,保持教室整洁。 1. 回顾本节课内容。
2. 听取教师总结和期望。
3. 明确课后作业。
4. 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
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
态度表现:☆☆☆
作业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同时,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作品。
2. 用文字描述自己作品中色彩运用的特点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3. 收集1 - 2幅表现四季山水的优秀作品,分析其色彩运用。
拓展作业
1. 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法重新创作一幅四季山水作品。
2. 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幅大型的四季山水壁画。
3. 举办小型的四季山水画展,邀请家人和朋友参观。
板书设计
四季的山水
一、四季色彩特征
春天:嫩绿、浅粉等
夏天:深绿、湛蓝等
秋天:金黄、橙红等
冬天:白色、灰色等
二、色彩冷暖对比
暖色:红、橙、黄
冷色:蓝、绿、紫
三、创作要点
主题明确
色彩协调
创意表现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通过视频、图片和作品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四季山水的色彩之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2. 注重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并运用到创作中。
3.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不足之处
1. 在创作实践环节,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不够细致,导致部分学生的作品质量有待提高。
2.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有些仓促,学生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教学方法还可以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