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创意改善生活》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创意改善生活》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创意改善生活》教案
学科 初中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湘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属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索”领域,具跨学科特点。它结合美术与多领域,通过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以创意提升生活品质,融合美术技能、创意思维与环保理念,培养综合实践与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初期,好奇且爱尝试新事物。经过小学美术学习,有一定绘画与色彩感知基础,但创意应用与实践能力待提升。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技能培养,更要激发创造力,让学生用创意改善生活。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欣赏日常生活中的创意作品,感受创意为生活带来的美。
2. 提高对生活中创意设计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
1. 了解创意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初步构思盲人拐杖作品。
2. 掌握一定的设计表现手法,将构思以简单方式呈现。
创意实践
1. 发挥创意思维,用手绘草图呈现整体或局部的完善设想。
2. 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
文化理解
1. 理解产品创意对改善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2. 学会用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创意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如何将创意融入日常生活,改善生活品质。
2. 掌握创意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物品。
难点
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设计出有特色的盲人拐杖作品。
2. 引导学生完善设计方案,考虑多方面因素。
3. 让学生将创意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提升设计的实用性。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片导入,引入新课 展示书灯作品
(1) 热情地向学生打招呼,欢迎学生来到美术课堂。
(2) 告知学生在进入课题前进行一个猜测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
(3) 大屏幕展示书灯作品,提问学生这是什么。
(4) 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于不同的答案给予回应。
(5) 当学生回答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6) 适时揭晓答案,展示书灯答案页,确认这是书灯。
(7) 询问学生是否猜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8) 肯定学生的参与,为后续猜测活动营造积极氛围。
展示暖杯垫作品
(1) 提出再次进行猜测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暖杯垫,询问学生这是装饰品、玩具还是收纳盒。
(3) 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于积极回答的学生给予表扬。
(4) 当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揭晓暖杯垫的答案,展示答案页。
(6) 对猜对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 强调书灯和暖杯垫作为实用小家电,能提升生活体验和带来便利。
(8)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创意改善生活》,明确学习方向。 1. 积极参与猜测活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 观察展示的作品,思考其用途和特点。
3. 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学习不同的观点。
4. 对猜对的同学表示祝贺,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评价任务 参与度:☆☆☆
回答准确性:☆☆☆
好奇心激发:☆☆☆
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猜测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创意在生活中的体现。
欣赏分析,探索新知 分析厨房用品设计
(1) 展示厨房用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用途。
(2)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这些物品用途的看法。
(3) 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补充,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这些物品。
(4) 讲解设计师会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强调设计要满足人的需求。
(5) 举例说明厨房用品从基本实用到革新、多彩、巧妙设计的转变,让学生感受设计的发展。
(6)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设计带来的生活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7) 总结设计的本质是满足人的需求,强调好的创意要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8)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设计,发现更多满足需求的创意产品。
介绍古代伞的发展与创新
(1) 展示古代伞的图片,介绍伞在中国的发明历史和重要地位。
(2) 讲解古时伞被称为“簦”,以及伞在不同阶层的使用情况。
(3) 强调伞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了解伞的文化背景。
(4) 展示现代新颖的伞设计,如《九边伞》,介绍其独特的功能。
(5) 引导学生分析《九边伞》的设计特点,思考其如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6) 鼓励学生讨论现代伞设计的创新之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7) 总结科技进步对伞设计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科技与创意的结合。
(8)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物品的设计如何随着科技进步而创新。 1. 观察图片,思考厨房用品和伞的用途。
2. 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倾听教师的讲解,学习设计的相关知识。
4. 参与讨论,分析创意产品的设计特点。
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
发言积极性:☆☆☆
知识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和分析厨房用品、古代伞等物品的设计,让学生了解设计的本质是满足人的需求,以及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为后续的创意设计奠定基础。
思考与交流 活动一:分析反向折叠雨伞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1) 展示反向折叠雨伞的图片,提问学生与普通雨伞的不同之处。
(2)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3) 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进一步提问学生在使用时的便利之处和适合的场合。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6) 巡视小组讨论情况,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
(7)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8) 对小组代表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反向折叠雨伞的优点。
鼓励学生分享特别的伞
(1) 提出让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特别的伞的要求。
(2) 认真倾听学生的分享,对于独特的分享给予表扬。
(3) 引导其他学生对分享的内容进行讨论和评价。
(4) 总结学生分享的特别的伞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创意在伞设计中的体现。
(5)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发现更多有创意的物品。
(6) 强调创意设计可以为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
(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意应用到其他物品的设计中。
(8) 为后续设计盲人拐杖的活动做好铺垫。 1. 观察反向折叠雨伞,找出与普通雨伞的不同。
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使用便利和适合场合。
3. 积极分享自己见过的特别的伞。
4. 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参与讨论和评价。
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
讨论参与度:☆☆☆
分享独特性:☆☆☆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反向折叠雨伞和分享特别的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分享欲,让学生感受到创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设计盲人拐杖的活动提供灵感和思路。
思考与交流 活动二:欣赏创意产品设计 展示并讲解异形杯子和章鱼系列家具
(1) 引导学生打开书本P20页,展示《异形杯子》和《章鱼系列家具》的图片。
(2) 详细介绍《异形杯子》的设计背景和目标用户,强调其为有关节炎、风湿病的人设计的特点。
(3) 讲解《异形杯子》如何方便用户从各个角度握紧杯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功能性。
(4) 介绍《章鱼系列家具》的设计理念,即家具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5) 展示桌子和床的设计特点,如桌子外形是章鱼,高度可调节,床可伸缩。
(6)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创意设计如何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和生活乐趣。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两件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8)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和总结。
介绍个性化产品设计
(1) 展示《帽架台灯》《红蓝椅》《小鸟水壶》《月光花园扶手椅》《童趣电视系列产品》等图片。
(2) 强调个性化产品具有区别于常规产品的形式,设计师以奇特创意打动消费者。
(3)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产品的独特之处,分析其设计如何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区分开来。
(4) 组织学生讨论个性化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和意义。
(5) 鼓励学生在设计中注重体现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6) 总结个性化产品设计的特点和优势,为学生的创意设计提供参考。
(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个性化设计应用到盲人拐杖的设计中。
(8) 为学生的创意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发。 1. 打开书本,观察《异形杯子》和《章鱼系列家具》的图片。
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3. 观察个性化产品的图片,分析其独特之处。
4. 参与讨论,思考个性化设计在盲人拐杖设计中的应用。
评价任务 作品理解:☆☆☆
讨论参与度:☆☆☆
创意启发:☆☆☆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异形杯子》《章鱼系列家具》等创意产品和个性化产品设计,让学生感受创意设计的魅力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意和个性化设计应用到盲人拐杖的设计中,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思考与交流 活动三:小组讨论盲人拐杖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和讨论
(1) 提出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盲人进行调研和产品设计讨论的任务。
(2) 强调从功能、形态、色彩和材料等方面进行思考。
(3) 为学生提供一些调研的方法和途径,如查阅资料、访问盲人等。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工,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
(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6) 巡视小组讨论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7) 提醒学生在讨论中注重团队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
(8) 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意设计的思路和建议,启发学生的思维。
听取小组代表发言
(1)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设计思路。
(2) 认真倾听小组代表的发言,记录重要信息。
(3) 对于小组代表的发言给予肯定和鼓励,表扬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引导其他小组对发言小组的设计思路进行评价和讨论。
(5) 组织学生对不同小组的设计思路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优点和不足。
(6) 对各小组的设计思路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改进的建议。
(7) 强调盲人群体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的多方面因素,如功能实用性、形态便捷性等。
(8) 鼓励学生在后续的设计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方案。 1. 明确小组任务,进行分工。
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想法。
3.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设计思路。
4. 参与对其他小组设计思路的评价和讨论。
评价任务 团队合作:☆☆☆
设计思路:☆☆☆
讨论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盲人群体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意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意设计,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提供方向和思路,同时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评价他人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质。
学习活动 布置设计任务
(1) 明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盲人调研情况设计或优化盲人拐杖。
(2) 强调以手绘草图方式呈现整体或局部的完善设想。
(3) 展示一些优秀的设计参考作品,为学生提供灵感和范例。
(4) 详细说明设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考虑功能、形态、色彩和材料等。
(5) 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创意思维,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
(6) 提醒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7)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如马克笔、卡纸等。
(8) 关注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巡回指导学生实践
(1)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不断巡视各小组的设计情况。
(2) 观察学生的设计思路和表现手法,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
(3) 对于遇到困难的小组,耐心倾听他们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4)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创意和方法,突破传统思维。
(5) 提醒学生注意设计的细节,如线条的流畅性、色彩的搭配等。
(6) 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设计想法和感受。
(7) 对学生的创意和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8) 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意启发和灵感,帮助他们完善设计方案。 1. 明确设计任务,开始小组设计。
2. 参考优秀作品,发挥创意思维。
3. 分工合作,进行手绘草图设计。
4. 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评价任务 设计进度:☆☆☆
创意表现:☆☆☆
团队协作:☆☆☆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设计实践,将之前所学的知识和创意应用到具体的作品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水平,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完善课堂上设计的盲人拐杖草图,使其更加详细和完善。
2. 用文字描述设计的思路和创意点,以及如何满足盲人的需求。
3. 整理设计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拓展作业
1.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盲人拐杖的模型。
2. 调查市场上现有的盲人拐杖产品,分析其优缺点,并与自己的设计进行比较。
3. 与盲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自己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板书设计
创意改善生活
一、创意产品欣赏
书灯、暖杯垫、反向折叠雨伞等
二、设计要素
功能、形态、色彩、材料
三、盲人拐杖设计
小组设计思路展示
四、设计实践
手绘草图要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图片导入环节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积极参与猜测活动,课堂气氛活跃。
2.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丰富的创意产品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充分了解了创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3. 小组讨论和设计实践环节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意思维的发展。学生们积极交流和分享,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设计思路。
不足之处
1. 在引导学生设计盲人拐杖作品时,部分学生的创造力未能充分激发出来,设计方案较为常规。可能是因为启发方式不够多样化,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探索更多的创意启发方法。
2.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学习活动环节有些仓促,部分学生的设计未能充分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完成。
3.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