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土地资源(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土地资源(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土地资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秋 太平区期末)我国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的是(  )
A.大兴安岭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2024秋 双辽市期末)土地利用因地制宜,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
A.大兴安岭主要发展种植业
B.新疆主要发展渔业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D.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3.(2024秋 原阳县校级月考)漫画《不堪重负》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乱占耕地 B.人口增长快
C.人均耕地减少 D.耕地污染
4.(2024秋 长安区期末)图片中反映的问题是(  )
A.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
C.草场超载 D.森林破坏
5.(2024秋 江油市期末)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地大物博,耕地、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B.目前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C.人均土地资源贫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无限
6.(2024春 阿克苏市月考)当前,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天然林砍伐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做有利于(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保持水土
④防止海平面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4春 龙川县校级期末)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间,全国耕地减少1.13亿亩,主要流向林地和园地。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我国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主要原因是(  )
A.气象灾害减少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市场需求量增加 D.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8.(2024春 新华区期末)下列关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B.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
C.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其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D.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林地。”
9.(2024春 鹿邑县期末)2023年第3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如图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乱占耕地 B.耕地污染
C.土地利用率低 D.土地荒漠化
10.(2024 吉林)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在农耕区过度放牧
B.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管理
C.城市用地占用大量耕地
D.多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11.(2024春 肇源县期中)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
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藏粮于技
③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
④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4 夏津县校级一模)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可将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渔业
B.②—水田—黄土高原发展种植业
C.③—林地—横断山区发展林业
D.④—草地—内蒙古高原发展淡水渔业
13.(2024春 襄城县期中)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希望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如图),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
C.华北平原——旱地
D.大兴安岭——水田
14.(2024春 长沙期中)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农作物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下列关于春耕备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确保春耕土地面积,严守耕地红线
B.确保春耕土地质量,合理施肥
C.春耕灌溉用水可以随意取用
D.耕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15.(2024秋 临淄区期末)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下列土地类型与图示对应无误的(  )
A.甲—草地乙—水田丙—林地丁—旱地
B.甲—草地乙—旱地丙—林地丁—水田
C.甲—水田乙—旱地丙—林地丁—草地
D.甲—水田乙—林地丙—草地丁—水田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4秋 乐陵市校级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如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
材料二: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多样”或“单一”)。
(2)我国耕地所占比例    (选填“大”或“小”),这与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分不开的,请从地形特点的角度分析:   。
(3)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地,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地。
(4)我国的耕地面积呈递减趋势,为此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
(5)由材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    、年际变化大;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地区分布    ,具有    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    。
(6)请你为节约用水提出一个金点子:   。
17.(2024秋 岳阳期末)读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及漫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季风区/非季风区)。其中①是    。(水田或旱地)
(2)②区域的粮食作物是    。③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3)如图漫画所示情况出现在图中    (填字母)土地类型区,指出该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试从地形和人口方面分析原因。
(5)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请为耕地资源利用保护提出三条建议。
18.(2024秋 汝州市校级月考)根据土地的利用情况,可以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 探究土地类型】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1)请写出图1中序号所在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①   、②   、③   。
【活动二 资源合理利用】
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不合理使用等,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②所在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水资源短缺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沙漠广布
(3)图2反映了    (土地利用类型)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图3反映了    (土地利用类型)利用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
19.(2024秋 鄄城县期末)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抢耕”漫画。读下图回答问题。
(1)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部地区,是我国    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2)林地主要分布在    、   和东南地区的地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目前,由于过度放牧和垦荒,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   。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    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0.(2024秋 复兴区期末)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农业分布特点图中A、B所示为    分布区,其中A为    ,B为    。(后两个空填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    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    ℃等温线及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从气候上看,我国水田主要分布在    、   (温度带)和    (干湿地区)。
(4)说明C、D两处的地形区及土地利用类型。
C    (地形区),   (土地利用类型);D    (地形区),   (土地利用类型)。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秋 太平区期末)我国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的是(  )
A.大兴安岭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答案】B
【分析】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解: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故选:B。
【点评】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2.(2024秋 双辽市期末)土地利用因地制宜,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
A.大兴安岭主要发展种植业
B.新疆主要发展渔业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D.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地形陡峭的山区适宜发展林业,这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充足的地方应该发展种植业。
【解答】解: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大兴安岭主要发展林业,新疆主要发展畜牧业,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种植业,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3.(2024秋 原阳县校级月考)漫画《不堪重负》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乱占耕地 B.人口增长快
C.人均耕地减少 D.耕地污染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农业.
【答案】D
【分析】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解答】解:漫画《不堪重负》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重金属超标造成的耕地污染;不能体现出乱占耕地、人口增长快、人均耕地减少。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耕地存在的问题,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要牢记。
4.(2024秋 长安区期末)图片中反映的问题是(  )
A.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
C.草场超载 D.森林破坏
【考点】草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C
【分析】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
【解答】解: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其反映了草地因超载放牧而退化的问题,草场超载放牧,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我们要保护草原,依法管理,限制对天然草场的过度使用。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5.(2024秋 江油市期末)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地大物博,耕地、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B.目前我国大量开垦荒地,土地资源越来越多
C.人均土地资源贫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无限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C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解答】解:我国地大物博,耕地、林地比重较小;目前,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我国土地资源的发展潜力较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小,“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相关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和自己的生活常识解答即可。
6.(2024春 阿克苏市月考)当前,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天然林砍伐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做有利于(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保持水土
④防止海平面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林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A
【分析】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保护森林资源的意义很大,如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作用。
【解答】解: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减少污染、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当前,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天然林砍伐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做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不能防止海平面下降。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保护森林资源的意义,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理解解答即可。
7.(2024春 龙川县校级期末)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间,全国耕地减少1.13亿亩,主要流向林地和园地。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我国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主要原因是(  )
A.气象灾害减少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市场需求量增加 D.农业技术水平提高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类型齐全,草地、林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大,耕地比重小;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耕地总体质量较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解答】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近年来,我国耕地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量却连续增长,表明粮食单产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D正确;近年来气象灾害并未明显减少,A错误;交通运输条件和市场需求量对粮食单产影响不大,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8.(2024春 新华区期末)下列关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B.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
C.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其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D.土地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林地。”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解答】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和丘陵;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其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分布状况,要理解记忆。
9.(2024春 鹿邑县期末)2023年第33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如图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乱占耕地 B.耕地污染
C.土地利用率低 D.土地荒漠化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A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比较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解:读图可知,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违规建房,乱占耕地,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存在的土地问题,理解解答。
10.(2024 吉林)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在农耕区过度放牧
B.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管理
C.城市用地占用大量耕地
D.多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考点】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B
【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解: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应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管理;不能在农耕区过度放牧,城市用地不能占用大量耕地,大量使用化肥虽然能提高粮食产量,但容易造成水污染。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点,理解作答即可。
11.(2024春 肇源县期中)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
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藏粮于技
③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
④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A
【分析】在全世界27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数量居于后几位。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解: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其措施有: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落实藏粮于技,合理用地,实行土地休耕,提高土地生产力等,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是错误的做法。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理解回答即可。
12.(2024 夏津县校级一模)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可将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①—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渔业
B.②—水田—黄土高原发展种植业
C.③—林地—横断山区发展林业
D.④—草地—内蒙古高原发展淡水渔业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C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以旱地为主,以南地区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沙漠、戈壁等难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解答】解:读图可知,①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耕地为水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可发展水稻种植和淡水渔业;②为我国的北方地区,耕地为旱地,可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发展种植业;③地为我国的林区,可在横断山区发展林业,有利于保持水土;④地为草地,可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地区发展畜牧业。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3.(2024春 襄城县期中)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希望全社会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如图),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草地
C.华北平原——旱地
D.大兴安岭——水田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C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以旱地为主,以南地区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沙漠、戈壁等难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解答】解: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盛产稻米和淡水鱼,被称为“鱼米之乡”,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华北平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旱地;大兴安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4.(2024春 长沙期中)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农作物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下列关于春耕备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确保春耕土地面积,严守耕地红线
B.确保春耕土地质量,合理施肥
C.春耕灌溉用水可以随意取用
D.耕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C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所以要确保春耕土地面积,严守耕地红线、确保春耕土地质量,合理施肥,耕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也要合理利用。
【解答】解: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所以要确保春耕土地面积,严守耕地红线、确保春耕土地质量,合理施肥,耕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也要合理利用;春耕灌溉用水不能随意取用,因为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缺水严重,要合理使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15.(2024秋 临淄区期末)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下列土地类型与图示对应无误的(  )
A.甲—草地乙—水田丙—林地丁—旱地
B.甲—草地乙—旱地丙—林地丁—水田
C.甲—水田乙—旱地丙—林地丁—草地
D.甲—水田乙—林地丙—草地丁—水田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分布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B
【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我国的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区域的土地类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等西北内陆,为草地;乙区域的土地类型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为旱地;丙区域的土地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为林地;丁区域的土地类型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为水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4秋 乐陵市校级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如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
材料二: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多样 (“多样”或“单一”)。
(2)我国耕地所占比例  小 (选填“大”或“小”),这与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分不开的,请从地形特点的角度分析: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少 。
(3)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林 地,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草 地。
(4)我国的耕地面积呈递减趋势,为此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
(5)由材料二可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  修建水库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地区分布  不均衡 ,具有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  跨流域调水 。
(6)请你为节约用水提出一个金点子: 淘米水浇花、不用流水洗菜等 。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多样;
(2)小;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少;
(3)林;草;
(4)切实保护耕地;
(5)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不均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6)淘米水浇花、不用流水洗菜等。
【分析】(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2)我国耕地所占比例小,主要是因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少。
(3)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
(4)我国的耕地面积呈递减趋势,为此我国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5)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6)生活中,为了节约用水,可以淘米水浇花、不用流水洗菜等。
【解答】解:(1)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等。
(2)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耕地所占比例小,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2.68%,主要是因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少。
(3)结合所学知识,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区为我国的东北林区,所以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
(4)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建立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基本农田。
(5)结合所学知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为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因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主要为修建水库。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地区分布不均衡,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措施主要为跨流域调水。
(6)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根据生活实际作答,例如淘米水浇花、不用流水洗菜、洗脸水可以冲厕所等。
故答案为:
(1)多样;
(2)小;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少;
(3)林;草;
(4)切实保护耕地;
(5)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不均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6)淘米水浇花、不用流水洗菜等。
【点评】本题以“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为材料,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耕地所占比、基本国策、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7.(2024秋 岳阳期末)读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及漫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季风区 (季风区/非季风区)。其中①是  水田 。(水田或旱地)
(2)②区域的粮食作物是  小麦 。③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林地 。
(3)如图漫画所示情况出现在图中  B (填字母)土地类型区,指出该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试从地形和人口方面分析原因。
(5)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请为耕地资源利用保护提出三条建议。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季风区;水田;
(2)小麦;林地;
(3)B;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4)地形:山地为主,山区面积大,平原少;人口:人口数量多;
(5)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营造防护林;治沙、治水、治盐碱等综合措施。
【分析】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解:(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其中①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
(2)②区域位于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③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
(3)如图漫画所示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现象,此类情况主要分布在B草地。
(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从地形和人口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地形方面:山地为主,山区面积大,平原少;人口方面:人口数量多。
(5)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为保护耕地应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营造防护林;治沙、治水、治盐碱等综合措施;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并且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休耕轮耕;低产田变高产田;不污染土地;少用化肥农药等。
故答案为:
(1)季风区;水田;
(2)小麦;林地;
(3)B;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4)地形:山地为主,山区面积大,平原少;人口:人口数量多;
(5)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的管理和保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营造防护林;治沙、治水、治盐碱等综合措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土地资源概况,读图理解回答即可。
18.(2024秋 汝州市校级月考)根据土地的利用情况,可以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 探究土地类型】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
(1)请写出图1中序号所在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① 草地 、② 耕地 、③ 林地 。
【活动二 资源合理利用】
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不合理使用等,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②所在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 。
A.水资源短缺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沙漠广布
(3)图2反映了  林地 (土地利用类型)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图3反映了  草地 (土地利用类型)利用过程中出现的  草场超载放牧 问题。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草地;耕地;林地;
(2)A;
(3)林地;草地;草场超载放牧。
【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以旱地为主,以南地区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区;沙漠、戈壁等难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解答】解:(1)读图可知,我国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名称是:①是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四大省级行政区域的草地;②是主要东部季风区的耕地;③是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的林地。
(2)由图可知,②是华北平原,华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故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水资源紧张,A正确;平原地形平坦,B错误,热量不足不是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C错误;此处无沙漠,D错误。故选A。
(3)图2中发现,因为人类过度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反映了我国林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应是滥砍滥伐;从图3中发现,羊多草少,小草发出哀求,反映了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应是草场超载放牧或过度放牧。
故答案为:
(1)草地;耕地;林地;
(2)A;
(3)林地;草地;草场超载放牧。
【点评】本题以我国土地的利用情况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问题土地的利用类型、资源的利用及存在的问题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19.(2024秋 鄄城县期末)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抢耕”漫画。读下图回答问题。
(1)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东 部地区,是我国  种植 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2)林地主要分布在  东北 、 西南 和东南地区的地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目前,由于过度放牧和垦荒,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 植树种草,建防护林,合理放牧,划区轮牧等 。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  乱占耕地 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把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林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东;种植;
(2)东北;西南;
(3)植树种草,建防护林,合理放牧,划区轮牧等;
(4)乱占耕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解答】解:(1)由图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该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其中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渔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河流湖泊附近。
(2)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的地区,其中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目前,由于过度放牧和垦荒,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治理措施是:植树种草、建防护林、合理放牧、划区轮牧、退耕还植、加强草场管理等。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乱占耕地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把耕地作为建设用地,乱占耕地。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保证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故答案为:
(1)东;种植;
(2)东北;西南;
(3)植树种草,建防护林,合理放牧,划区轮牧等;
(4)乱占耕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0.(2024秋 复兴区期末)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农业分布特点图中A、B所示为  耕地 分布区,其中A为  水田 ,B为  旱地 。(后两个空填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  秦岭一淮河 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  0 ℃等温线及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从气候上看,我国水田主要分布在  热带 、 亚热带 (温度带)和  湿润区 (干湿地区)。
(4)说明C、D两处的地形区及土地利用类型。
C  内蒙古高原 (地形区), 草地 (土地利用类型);D  青藏高原 (地形区), 草地 (土地利用类型)。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耕地;水田;旱地;
(2)秦岭一淮河;0;800;
(3)热带;亚热带;湿润区;
(4)内蒙古高原;草地;青藏高原;草地。
【分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南方地区,B位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为耕地种植业分布区,其中A为南方地区的水田,B为北方地区的旱地。
(2)读图可知,区域A南方地区和B北方地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及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
(3)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从气候上看,我国水田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湿润区
(4)读图可知,图中C是内蒙古高原,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草原广布,土地类型是草地;D是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高寒,草原面积广大,土地类型是草地。
故答案为:
(1)耕地;水田;旱地;
(2)秦岭一淮河;0;800;
(3)热带;亚热带;湿润区;
(4)内蒙古高原;草地;青藏高原;草地。
【点评】本题以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温度带、干湿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等 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