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水资源(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水资源(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水资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秋 长春期中)修建水库主要解决水资源的(  )
A.季节分布不均
B.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布不均
C.空间分布不均
D.沿海和内陆分布不均
2.(2024秋 肇源县月考)为了解决我国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引黄济青 B.引滦入津 C.建立水库 D.南水北调
3.(2024秋 伊通县期末)成都市东部新区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少雨季节容易形成干旱,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是(  )
A.人工降雨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4.(2024春 礼县校级月考)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一水多用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防止水污染
5.(2024秋 玉门市期末)1月11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能力等进一步加强。下列行为符合“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B.用自来水冲洗路面,美化城市环境
C.洗碗时多使用洗涤剂,保证餐具洁净
D.废水回收净化再利用,节约水资源
6.(2024 黑龙江)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  )
A.海水淡化 B.跨流域调水
C.防治水污染 D.兴建水库
7.(2024秋 酒泉期末)解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南水北调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8.(2024春 郸城县校级期中)关于图中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充足
B.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C.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实施调水工程
D.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
9.(2024 黑龙江三模)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和华北 B.西北和西南
C.西南和东南 D.华北和西北
10.(2024 黑龙江三模)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大工程有(  )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③引黄济青工程 ④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24春 观山湖区期中)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与维护模式,其核心概念是“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这种城市能够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其对城市的影响是(  )
①减少城市内涝,提高雨水利用率
②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的质量
③雨水补充地下水,提高地下水位
④减轻交通压力,美化社区的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2024 邵阳二模)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中有这样的诗句:“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为了减轻类似“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的灾情,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
B.引海水灌溉
C.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D.大力培育耐旱作物
13.(2024秋 临淄区期末)如图示意中国南方、北方水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对比情况,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于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地多水多,水土组合最合理
C.北方地区地少水少,水土组合不合理
D.解决南北方水土问题的措施是修建水库
14.(2024 天门一模)华北地区缺水日益加剧,为缓解该地区缺水的现状,可行的方法有(  )
①推进西部大开发,将大量的人口和耗水工业迁入西部
②将长江水引进华北
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④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
⑤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15.(2024秋 齐齐哈尔期末)我国北方缺水尤为突出的地区表述正确的是(  )
A.西北、东北 B.西北、华北 C.华北、东北 D.华北、西南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4秋 靖江市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图1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图2为我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季节分配图。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图1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特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地。
(2)丙地虽然处于水资源的过渡地带,但也是我国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尤其是    (填季节)常常因为缺水发生    (气象灾害)。
(3)由图2可知,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季水资源最丰富。
(4)塔里木河夏季径流量占比特别大,主要原因是其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17.(2024春 青县期末)读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   ,   ”的特点。解决措施是    。最主要的工程是    工程。
(2)从乙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   等特点。解决措施是    。
(3)实际上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还有    变化大的特点。(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18.(2024春 新华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如江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等。
资料二: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欠佳的国家。如下图中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区域比重图。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上南北差异是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措施是    。
(2)据资料二分析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最差的区域是    ,并写出理由    。
19.(2024 重庆)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常遭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冷流暴雪,且持续时间长,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风貌,被称为“中国雪窝”。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我国利用图中的运河,将    流域的水资源调往    地区,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    问题。
(2)简要分析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成为“雪窝”的原因。
(3)请说出降雪对威海和烟台地区农业生产的两点有利影响。
(4)图示黄河段每年初春和秋末都会出现凌汛现象,请简述其产生的原因。
20.(2024 宁江区校级开学)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为缓解此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
(2)根据图1河流流量变化,可以得出    为汛期,   为枯水期(选填“夏秋“或“冬春”)。为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    来解决。
(3)在我国北方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应注重发展    农业。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水资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秋 长春期中)修建水库主要解决水资源的(  )
A.季节分布不均
B.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分布不均
C.空间分布不均
D.沿海和内陆分布不均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A
【分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有效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从空间分布看,南丰北缺,东多西少,有效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解答】解: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主要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通过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2.(2024秋 肇源县月考)为了解决我国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
A.引黄济青 B.引滦入津 C.建立水库 D.南水北调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解答】解: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可有效缓解京津地区淡水不足的问题。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3.(2024秋 伊通县期末)成都市东部新区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少雨季节容易形成干旱,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是(  )
A.人工降雨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防治水污染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B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华北地区由于降水较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大,所以缺水严重。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华北缺水的问题。
【解答】解: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产生的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主要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通过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成都市东部新区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少雨季节容易形成干旱,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是兴修水库。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4.(2024春 礼县校级月考)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一水多用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防止水污染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B
【分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有效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从空间分布看,南丰北缺,东多西少,有效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解答】解: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使得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解决水资源空间不均的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是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5.(2024秋 玉门市期末)2022年1月11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能力等进一步加强。下列行为符合“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B.用自来水冲洗路面,美化城市环境
C.洗碗时多使用洗涤剂,保证餐具洁净
D.废水回收净化再利用,节约水资源
【考点】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防治污染的意义;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但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污染、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
【解答】解:大量使用化肥虽然能提高粮食产量,但容易造成水污染;自来水冲洗地面会造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浪费;洗涤剂污染水源;废水回收净化再利用,节约水资源,符合“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节约利用水资源的方法,牢记即可。
6.(2024 黑龙江)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  )
A.海水淡化 B.跨流域调水
C.防治水污染 D.兴建水库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多,冬春少,有效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有效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解答】解:水库可以在河流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兴修水库。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7.(2024秋 酒泉期末)解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南水北调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B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华北地区由于降水较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大,所以缺水严重。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华北缺水的问题。
【解答】解: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使得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解决水资源空间不均的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是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8.(2024春 郸城县校级期中)关于图中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充足
B.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C.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实施调水工程
D.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
【考点】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防治污染的意义.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D
【分析】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特别是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现象严重,更增加了这种矛盾.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答】解:图中漫画所揭示的问题是水资源的污染和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解决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答题即可。
9.(2024 黑龙江三模)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和华北 B.西北和西南
C.西南和东南 D.华北和西北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答案】D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解答】解:我国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其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严重不足。故选项A.B.C.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应采取什么措施?
10.(2024 黑龙江三模)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大工程有(  )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③引黄济青工程 ④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答案】C
【分析】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解答】解: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故选:C。
【点评】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1.(2024春 观山湖区期中)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与维护模式,其核心概念是“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这种城市能够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其对城市的影响是(  )
①减少城市内涝,提高雨水利用率
②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的质量
③雨水补充地下水,提高地下水位
④减轻交通压力,美化社区的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B
【分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多,冬春少,有效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有效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解答】解: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以减少城市内涝,增加了城市水面面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①正确;海绵城市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可以补充地下水,提高了地下水位,③正确;海绵城市并不能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的质量,②错误;海绵城市对城市交通影响小,④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12.(2024 邵阳二模)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中有这样的诗句:“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为了减轻类似“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的灾情,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
B.引海水灌溉
C.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D.大力培育耐旱作物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B
【分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多,冬春少,有效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有效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解答】解:“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描述的是华北平原的春旱,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培育耐旱作物等。海水是咸水,不能灌溉农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13.(2024秋 临淄区期末)如图示意中国南方、北方水资源、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对比情况,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于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地多水多,水土组合最合理
C.北方地区地少水少,水土组合不合理
D.解决南北方水土问题的措施是修建水库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A
【分析】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东北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原和山地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为非季风区,降水少,处于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我国水资源总体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春夏多,秋冬少,呈现时空分布不均。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的匹配不合理,南方水多地少,而北方是地多水少。
【解答】解:读图可知,南方地区水资源多、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北方地区水资源少、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A正确;南方地区地少水多,水土组合不合理,B错误;北方地区地多水少,水土组合不合理,C错误;解决南北方水土问题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分布,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解答即可。
14.(2024 天门一模)华北地区缺水日益加剧,为缓解该地区缺水的现状,可行的方法有(  )
①推进西部大开发,将大量的人口和耗水工业迁入西部
②将长江水引进华北
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④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
⑤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B
【分析】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答】解: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为缓解该地区缺水现状,可行的方法有:将长江水引进华北;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将华北大量的人口和耗水工业迁入西部和加大地下水的开采都是不可行的。
故选:B。
【点评】考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15.(2024秋 齐齐哈尔期末)我国北方缺水尤为突出的地区表述正确的是(  )
A.西北、东北 B.西北、华北 C.华北、东北 D.华北、西南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B
【分析】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使得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解决水资源空间不均的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是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解答】解: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使得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华北平原降水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大,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多,水资源缺乏。我国西北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4秋 靖江市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图1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图2为我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季节分配图。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图1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空间 分布不均的特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丁 地。
(2)丙地虽然处于水资源的过渡地带,但也是我国缺水比较严重的地区,尤其是  春季 (填季节)常常因为缺水发生  旱灾 (气象灾害)。
(3)由图2可知,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夏 季水资源最丰富。
(4)塔里木河夏季径流量占比特别大,主要原因是其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高山冰雪融水 。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空间;丁;
(2)春季;旱灾;
(3)夏;
(4)高山冰雪融水。
【分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多,冬春少,有效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有效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解答】解:(1)通过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东多西少空间分布不均。甲位于缺水带,乙位于少水带,丙位于过渡带,丁位于多水带,故丁地水资源丰富。
(2)丙地位于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正值冬小麦返青,农业需水量大,故春季缺水严重,易发生旱灾。
(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据我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季节分配图可知,长江、珠江、塔里木河、黄河这四条河年径流量占比最大的季节是夏季,故夏季水资源丰富。
(4)塔里木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较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进入丰水期。
故答案为:
(1)空间;丁;
(2)春季;旱灾;
(3)夏;
(4)高山冰雪融水。
【点评】本题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和我国主要河流年径流量季节分配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自然资源分类、水资源分布及原因、河流水文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17.(2024春 青县期末)读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 东多西少 , 南多北少 ”的特点。解决措施是  跨流域调水 。最主要的工程是  南水北调 工程。
(2)从乙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夏秋多 、 冬春少 等特点。解决措施是  兴修水库 。
(3)实际上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还有  年际 变化大的特点。(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2)夏秋多;冬春少;兴修水库;
(3)年际。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解答】解:(1)从甲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最主要的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通过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
(3)实际上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还有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故答案为:
(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2)夏秋多;冬春少;兴修水库;
(3)年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18.(2024春 新华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如江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等。
资料二: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欠佳的国家。如下图中为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区域比重图。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上南北差异是  南多北少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措施是  跨流域调水 。
(2)据资料二分析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最差的区域是  北方地区 ,并写出理由  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但人口多,耕地多,水土配置最差 。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2)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但人口多,耕地多,水土配置最差。
【分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多,冬春少,有效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有效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解答】解:(1)我国东南部多外流河,降水多,西北多内流河,降水少,故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东多西少;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北方水资源量占比少,但人口、耕地面积占比大,故北方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最差。
故答案为:
(1)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
(2)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水资源少但人口多,耕地多,水土配置最差。
【点评】本大题以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区域比重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9.(2024 重庆)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常遭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冷流暴雪,且持续时间长,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风貌,被称为“中国雪窝”。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我国利用图中的运河,将  长江 流域的水资源调往  华北 地区,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  空间分布不均的 问题。
(2)简要分析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成为“雪窝”的原因。
(3)请说出降雪对威海和烟台地区农业生产的两点有利影响。
(4)图示黄河段每年初春和秋末都会出现凌汛现象,请简述其产生的原因。
【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长江;华北;空间分布不均的;
(2)威海和烟台地区多丘陵,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形成降雪;
(3)有利于冬小麦过冬和消灭害虫;春季融雪有利于冬小麦返青;
(4)图示黄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分析】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多,冬春少,有效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有效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为黄河上游,河口与桃花峪之间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由于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解答】解:(1)目前,我国利用图中的运河,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华北地区,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2)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成为“雪窝”的原因是威海和烟台地区多丘陵,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形成降雪。
(3)降雪对威海和烟台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冬小麦过冬和消灭害虫;春季融雪有利于冬小麦返青。
(4)图示黄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故答案为:
(1)长江;华北;空间分布不均的;
(2)威海和烟台地区多丘陵,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形成降雪;
(3)有利于冬小麦过冬和消灭害虫;春季融雪有利于冬小麦返青;
(4)图示黄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河和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20.(2024 宁江区校级开学)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为缓解此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跨流域调水 。
(2)根据图1河流流量变化,可以得出  夏秋季节 为汛期, 冬春季节 为枯水期(选填“夏秋“或“冬春”)。为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  兴修水库 来解决。
(3)在我国北方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应注重发展  节水 农业。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两年三熟 。
【考点】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自然资源.
【答案】(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2)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兴修水库;(3)节水;两年三熟。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使得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解决水资源空间不均的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是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随着冬季风的加强(冬季的来临),雨带南撤,河流的水量减少,水位逐渐下降,河流进入枯水期。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
(3)我国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较少,发展农业生产是应注重发展节水农业。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暖温带,作物的熟制为两年三熟。
故答案为:(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2)夏秋季节;冬春季节;兴修水库;(3)节水;两年三熟。
【点评】本题以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及长江径流量年变化曲线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