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炎陵县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2025.6)8.根据下图不同的货币形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渐渐形成(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B.少数民族与汉族农牧文明存在隔阂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北宋手工业技术高超一项符合题目要求。)D.民族政权并立阻碍经济发展交流丹货币1.时间轴是培养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③表识9.唐代敦煌壁画多描绘佛教故事,人物形象庄严肃穆;而宋代《清明上河图》则以市井生示的阶段特征是(活为题材,展现普通人的劳动与娱乐。这一变化反映了()先秦时期①②④明清时期A.绘画技法上的进步B.宗教文化的衰落0●→C.艺术世俗化的倾向D.中央集权的强化⊙的公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1368年1840年10.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A.西汉B.唐朝C.宋朝D.元朝⊙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1.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塑造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作者是()裂2.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剩不绝”。这表明运河的作用是(A.苏轼B.关汉卿C.辛弃疾D.黄庭坚⊙A.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B.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12.“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C.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D.巩固了隋王朝统治3.2024年5月,国家典籍博物馆向公众举办一场展览。该展览共分为“沙场战胜·少秦A.设置特务机构B.设立军机处C.实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狱13.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故事出自文学作品()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凡夫一面·李世民”四个部分。与之1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相关的治世局面是()14.“清朝前期,中国采取了逆时代大潮的国策完全堵塞了可能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01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文中的“国策”是()⊙4.唐朝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A.休养生息政策B.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这反映出唐朝()C.崇文抑武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A.中外交往繁盛B.政治制度完普C.民族关系和睦D.南北交流加强15.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月⊙5.他在唐玄宗时被征召入宫,开始专门从事天文历法的研究,他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排列正确的是(衍历》,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这里的“他”是()①李春修建赵州桥②孙思邈写成《千金方》⊙A.孙思邈B.沈括C.郭守敬D.僧一行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④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6.“诗史互证”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诗句能印证唐朝盛世景象的是()16.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者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A.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叛军攻占长安⊙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B.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7.宋代流行一句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导致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宋朝实施了()C.科举制度使选拔官员的权力从世家转移到中央,加强了皇权A.中央集权政策B.废除武官政策C.崇文抑武政策D.降低进士科地位D.清朝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3页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A D B C A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C D C C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 题 14 分,18 题 12 分,19 题 12 分,20 题 14 分)17.(1)图一曲辕犁(1 分):犁地(耕地)(1 分)图二 筒车(1 分):灌溉(1 分)(2)特点:①手工业技术高超;②商品种类丰富;③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分,任答两点)(3)交子(2 分);影响:便于商品流通,促进商业发展(2 分)(4)农业生产工具进步;手工业与商业逐步繁荣(2 分,任答一点)18.(1)措施: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2 分)(仅答“设立都护府”得一分)意义: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推动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2 分)(2)成熟办法:开明的民族政策。(2 分)史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2 分,任答一点)(3)宣政院(2 分)(4)设置机构(1 分);其他方式:和亲;册封首领;武力平叛(任答一点得一分)19.(1)布衣:毕昇(2 分);优势:省工(或省力省时);成本较低(或节约了原材料消耗);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2 分,任答两点)(2)【示例一】《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2 分)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 分)【示例二】《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2 分)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 分)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示例三】《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2 分)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2 分)(3)原因:①君主专制强化,阻碍社会发展进步;②八股取士(文字狱)的实行,禁锢人们思想进步;③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2 分,任答一点)感想:要大力发展经济,进一步增强国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主创新;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等。(2 分,言之有理即可)20.(1)A:隋炀帝(2 分) B:郑成功(2 分)(2)【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观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2 分)论述:早在元朝时,随着澎湖巡检司的设立,台湾便正式纳入中央管辖,成为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朝末年,因为明朝衰落,荷兰侵略者侵占了台湾,但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维护了统一。清朝稳定内地的统治后,于 1683 年将台湾纳入中央管辖。为了更好的管辖台湾于 1684 年设置了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有 2-3 个正确史论结合,计 6 分)结论:综上所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台湾的阴谋都不会得逞。(2 分)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历史.pdf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2025.06).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