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生物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发现,牛粪中的母牛分枝杆菌有助于治疗抑郁症。注射这种细菌菌体蛋白的小鼠,其自身的焦虑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生菌体蛋白的基因位于母牛分枝杆菌的细胞核中
B. 母牛分枝杆菌合成菌体蛋白的过程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进行
C. 菌体蛋白进入小鼠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D. 母牛分枝杆菌中含有DNA,不含有RNA
2. 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D分别是E、F、G、H的组成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A是葡萄糖,E是糖原
B. 新冠病毒的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
C. 人体中C的种类很多,其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D. 相比于相同质量的E,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较多
3. 相比于健康细胞,癌细胞的分裂速度较快,生命活动旺盛,其所需的能量基本上由无氧呼吸提供。假设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癌细胞的分裂周期相对较短
B. 癌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ATP
C. 相比于健康细胞,癌细胞产生等量ATP需要消耗更多的葡萄糖
D.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生成CO2和乳酸
4. 人体中某生命活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PADP+PiATP
A. 该生命活动过程可体现酶的专一性
B. 过程②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
C. 图中的Pi为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
D. 过程①伴随着特殊化学键的断裂
5.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新生个体中存在衰老的细胞,衰老个体中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C. 在成熟的生物体中,某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D. 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中均未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6.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B. 核膜、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C. 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其数量与细胞代谢有关
D.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二者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不同
7. 科学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移动到细胞膜附近时,细胞膜会形成管状的收缩丝将受损线粒体包裹,细胞在运动的过程中收缩丝向细胞外凸出,最后脱落,从而将受损的线粒体排出细胞外。细胞排出受损线粒体的方式属于(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吐
8. 某同学将某种植物花瓣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若干,随机均分为5组,标为a、b、c、d、e。取上述5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得的各组花瓣细条的长度变化如图所示(只考虑水分交换)。据此可推测,该植物花瓣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相当于( )
A. 0.2~0.3mol·L-1的蔗糖溶液
B. 0.3~0.4mol·L-1的蔗糖溶液
C. 0.4~0.5mol·L-1的蔗糖溶液
D. 0.5~0.6mol·L-1的蔗糖溶液
9. 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可用α、β和γ表示,即A—Pα~Pβ~Pγ。ATP分子水解产生的磷酸基团会使载体蛋白磷酸化,该磷酸基团最可能处于ATP上的位置是( )
A. α B. β C. γ D. β和γ
10. 改善运动肌利用氧的能力是马拉松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甲、乙两名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强度下,摄氧量与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可选用葡萄糖饮品补充水分和能量
C. 由图可知,在马拉松赛中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更占优势
D. 在较高运动强度下,乙运动员利用氧的能力比甲运动员强
11. 野生果蝇都为正常眼,突变型花斑眼是果蝇的染色体发生了如下图所示变化所致。字母表示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图中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  )
A. 缺失 B. 易位 C. 重复 D. 倒位
12. 稗草和玉米都能合成丁布(一种天然抗生素),以抵抗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实验人员发现稗草与玉米基因组中控制合成丁布的相关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推测两者有共同的起源。该证据属于(  )
A. 分子水平证据 B. 胚胎学证据
C. 化石证据 D. 比较解剖学证据
13. 在有氧条件下,土豆中多酚氧化酶(PPO)催化细胞液泡中的酚类化合物氧化形成褐色素,进而导致土豆褐变,使土豆品质下降。实验人员研究了甲、乙、丙三种不同品种的土豆中PPO活力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实验的自变量是土豆的品种和温度
B. 甲、乙品种的PPO更适合在30℃条件下保存
C. 与甲、乙品种相比,20℃条件下丙品种的土豆更容易发生褐变
D. 土豆中的PPO和酚类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存在部位不同
14. 小鼠的基因A编码的IGF2是小鼠正常发育必需的一种蛋白质,缺乏该蛋白质的小鼠个体矮小。来自精子的基因A是非甲基化的,能正常表达,来自卵细胞的基因A则是甲基化的,不能表达。选择纯合的矮生小鼠(aa)与纯合的正常小鼠(AA)杂交得F1.下列关于F1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矮生小鼠做母本时,F1全为矮生小鼠
B. 矮生小鼠做父本时,F1全为正常小鼠
C.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正常小鼠的比例为1/2
D. F1小鼠的基因A/a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15. 控制凝血因子Ⅷ合成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该基因中的部分碱基缺失会导致凝血因子Ⅷ难以合成,使人类患A型血友病。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凝血因子Ⅷ合成的基因与人类的性别决定有关
B. A型血友病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
C. A型血友病女性患者的儿子不一定患病
D. A型血友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16. 除草剂的使用使杂草的生存阻力增加,从而导致某杂草种群中抗除草剂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除草剂的使用效果逐渐减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杂草种群中抗除草剂个体与不抗除草剂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使用除草剂后,该杂草种群发生了进化
C. 该杂草种群中抗除草剂个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D. 除草剂对该杂草种群中抗除草剂个体进行了定向选择
二、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 家兔作为实验中常用的生物材料,可用来对生物生理学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家兔细胞经_____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血浆与组织液中的_____成分差别最大,但两者的_____(答出3点)等理化性质应该相同。
(3)脑中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连接紧密,并且存在糖蛋白,能选择性阻止某些物质通过,该结构有什么生理意义 _____。
(4)内环境稳态是家兔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_____三条途径排出。
18. 某遗传病由基因B/b控制,下图为某患该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若Ⅱ-4和Ⅱ-5生育健康女儿的概率为3/8,则Ⅱ-4的基因型为_____,Ⅲ-4的基因型与Ⅲ-1的相同的概率为_____。
(2)若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4的基因型为_____。若Ⅱ-4和Ⅱ-5生育一个女儿,则代表该女儿的符号是_____(填“□”“○”“■”或“●”)。
(3)若该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6 的致病基因来自_____(填“Ⅰ-1”或“Ⅰ-2”)。若Ⅲ-6的基因型为XbXbY,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19. 水稻体内的叶绿素酸酯氧化酶基因(OSCAO1)与叶绿素的合成有关。野生型水稻和某黄绿叶突变型水稻w08的OSCAO1基因中第946~963位的碱基序列如图所示,w08的OSCAO1基因上发生的变化导致其编码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已知UGA为终止密码子,几种氨基酸及其对应的密码子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氨基酸 甘氨酸 甲硫氨酸 缬氨酸 色氨酸 异亮氨酸
密码子 GGA AUG GUU UGG AUA
(1)水稻体内的密码子共有___种。氨基酸与密码子之间的对应关系是___。
(2)过程①是以___(填“a”或“b”)链为模板,以___为原料,在___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3)与DNA复制相比,过程②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过程②中,核糖体从mRNA的___(填“5'端向3'端”或“3'端向5'端”)移动。据图推测,w08水稻的叶肉细胞中,叶绿素酸酯氧化酶的相应氨基酸序列为___。
(4)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w08水稻的光合效率比野生型水稻低,推测其可能的具体原因是___。
20. 甲、乙两种遗传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约为1/625。下图1为某家族的相关遗传系谱图,图2为该家族中部分成员与甲病相关基因的电泳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图1分析,甲病不可能是____病。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若只考虑乙病相关基因,Ⅲ2与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
(2)结合图2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正常基因应位于图中的条带_____(填“1”或“2”)。若Ⅲ1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
(3)Ⅲ3与人群中一正常男子(Ⅲ4)婚配怀孕后,其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产前诊断,因为他们后代患病概率为____(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
21. 果蝇是一种小型的蝇类,是生物学中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甲、乙、丙三个模型分析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欲在显微镜下观察果蝇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使用____________(填1种染料名称)使染色体着色。若观察到的视野内的细胞染色体形态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则该细胞处于分裂__________期。
(2)进行有丝分裂时,模型甲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期。模型___________的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模型甲的细胞变成模型丙的细胞,是由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导致的。
(3)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较,果蝇体细胞从模型丙变为模型乙时,除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变化不同之外,还有其他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答出1点)。
1-5 CBDBB 6-10 BDCCA 11-15 BABCD 16A
17(1) ①. 血浆 ②. 内环境
(2) ①. 蛋白质 ②. 渗透压、温度、pH
(3)可以防止有害物质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脑部,从而维持脑部的内环境稳态
(4)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分泌汗液)、呼吸系统(呼气)
18(1) ①. Bb ②. 2/3
(2) ①. XBXb ②.
(3) ①. Ⅰ-2 ②. Ⅱ-4 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含基因b的两条X染色单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
19(1) ①. 64 ②. 一个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2) ①. b ②.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③. RNA聚合酶
(3) ①. A-U、U-A ②. 5'端向3'端 ③. 甘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
(4)w08水稻为黄绿叶,说明其叶绿素相对较少,导致光合效率相对降低
20(1) ①. 伴Y染色体遗传 ②.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③. 2/3
(2) 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②. 2 ③. 1/2##50%
(3) ①. 需要 ②. 27/52
21(1) ①.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②. 中
(2) ①. 前期或中 ②. 乙和丙##丙和乙 ③.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3)不形成细胞板和细胞壁;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