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7届高一下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45分,每题3分)
1. 果蝇体色黄色A对黑色a为显性,翅型B对残翅b为显性。研究发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在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现推测是配子出现了问题,则按此推测双显个体中AaBb所占的比例为( )
A. 1/5 B. 2/5 C. 3/5 D. 4/5
2. 人类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  )
A. 3/4、1/4 B. 3/8、1/8
C. 1/4、1/4 D. 1/4、1/8
3. 某雌蛙的基因型为AaBb,其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l、C2),—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染色体数目、贮存的遗传信息以及细胞体积,正确的是
A 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 细胞体积C1与C2相同,S1与S2相同
C. 染色体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 核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4.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复制得到的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B.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 受精作用发生时,先发生核的融合,后整个细胞融合
D. 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5. 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12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 24、12、48、48 B. 24、6、24、48
C. 12、 6、12、12 D. 12、0、24、24
6. 下列有关实验材料选择不适合的是( )
A. 豌豆自然状态下是纯种,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可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B. 山柳菊具有易于区分且可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可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C. 果蝇生长周期短,子代数量多,可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D.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在杂交实验时可以省去的步骤是去雄
7. 如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现已查明Ⅱ3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Ⅰ1和Ⅱ2的基因型相同
B. Ⅱ2一定带有该病的致病基因
C. Ⅲ1的致病基因的获得途径是:Ⅰ1→Ⅱ2→Ⅲ1
D. Ⅱ2和Ⅱ3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1/2
8.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搅拌、离心等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2噬菌体中P仅存在于DNA中,而S在蛋白质和DNA中都存在
B. 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进行分层
C. 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若培养时间不适宜、上清液中也可能有较多的放射性
D.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说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9. 甲生物有细胞结构,其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只有一种核酸,其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变形虫 B. T2噬菌体、豌豆
C. 烟草花叶病毒、硝化细菌 D. 肺炎链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10. 下列关于DNA分子的计算,正确的是
A.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中,DNA分子的(A+T)/(G+C)的值一般相同
B. 不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分子的(A+G)/(T+C)的值一定不同
C. 若DNA 的一条链中(A+G)/(T+C)=0.5,则其互补链中(A+G)/(T+C)=0.5
D. 10对A-T碱基对和20对C-G碱基对,可构成的DNA分子种类数小于430种
11. 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相对分子质量为a;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甲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第一代(Ⅰ)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其子代DNA分子离心结果与乙图相同
B. 预计亲代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上连续复制n次,产生的子代DNA中含15N的占1/2n-1
C. 图甲的实验结果能够证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 由实验结果推测第三代(Ⅲ)大肠杆菌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
12. 下图所示的基因编码区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组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链是转录的模板链,其左侧是3'端,右侧是5'端
B. 6号碱基对由A/T替换为G/C后,合成的肽链不变
C. 5号和6号碱基对之间插入G/C,合成的肽链变短
D. 甲链和乙链上均有终止密码子,可使转录终止
13. DNA甲基转移酶可将胞嘧啶甲基化为5-甲基胞嘧啶,M蛋白与甲基化DNA片段结合会抑制相关基因表达。拟南芥可通过调控A基因的甲基化水平来响应低温胁迫。研究者发现低温下拟南芥ros1(DNA去甲基化酶基因缺失突变体)植株中A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植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复制时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
B. M蛋白与甲基化DNA片段结合可能阻止了基因的转录过程
C. 低温条件下DNA去甲基化酶可使A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
D. 常温条件下ros1植株A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低于正常植株
14. 关于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人的红细胞与神经元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差异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B. 同卵双胞胎具有的微小差异是由于配子的多样性造成的
C. 人的身高由单个基因决定,也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有关
D. 人的白化症状是由于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使机体缺少酪氨酸酶导致的
15.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B. 基因突变是基因上某个位点的改变,其引起的遗传病有的用光学显微镜是可以观察到的
C. 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自由组合,进而会导致配子的多样性
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不一定会导致基因重组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图1为某小鼠(2n=40)的细胞分裂过程图(图中只画出部分染色体),图2为该生物精(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④细胞名称为______;②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图1中的③细胞所处的时期为______。
(2)图1中染色体与核DNA数比例为1/2的细胞有______(填数字序号)。图1中的④可能对应图2中的______(填字母)时期。若图1中该小鼠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和a所在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则该细胞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
(3)图2中甲、乙、丙分别表示______。
(4)图2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______(填字母)时期,a→b的原因是______。图2中c时期的细胞中含Y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______。
17. 图 1中 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 Ⅰ和Ⅱ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将图1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可看出 DNA 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 Ⅰ是_______________酶、 Ⅱ是____________________酶。
(2)图2中,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填序号)交替连接而成.该DNA片段中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若是环状DNA 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图2中④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A和T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_”连接。
(4)该过程发生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
(5)DNA 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______________为原料,按照破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6)若亲代DNA分子中A+T 占60%,则子代 DNA 分子某一条单链中.A+T 占__________________%.
(7)若将含 N的细胞放在只含 N的环境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4次, 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 分子中,含 N的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如图表示细胞生物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表示生理过程。(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AAG—赖氨酸、GCU—丙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1)在真核细胞内生理过程a发生的时期主要是______,参与生理过程a的酶主要是_______,生理过程b过程中相关酶读取模板链是沿______(填“5’→3’”或“3’→5’”)的方向。
(2)产生图中所示②的片段对应的DNA上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5'-______-3'。结构⑤上的反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为5'-_______-3'。
(3)由图中所示②的片段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序列是_______(填氨基酸名称),②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决定的氨基酸种类可能不变,这是由于密码子具有_______的特点。
19. 燕麦颖片颜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现有甲(黑颖)、乙(黄颖:AAbb)、丙(白颖)三个纯合品系的燕麦,为研究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结果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P F1表型及比例 F1自交得F2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是黑颖 黑颖:黄颖=3:1
实验二 丙(♀)×乙(♂) 全是黑颖 黑颖:黄颖:白颖=9:3:4
(1)控制燕麦颖片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亲本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F2中黄颖与白颖个体杂交,后代出现白颖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
(3)若要确定实验二F2中某一黄颖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写出最简便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
20. 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研究实验材料。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截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眼色的红眼和紫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翅型由等位基因T/t控制,眼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某小组以长翅红眼、截翅紫眼果蝇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别为,长翅红眼雌蝇:长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①的实验结果);长翅红眼雌蝇:截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②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优点是__________。(写出两点)
(2)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翅型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3)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属于伴性遗传的性状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杂交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027届高一下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45分,每题3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初级精母细胞 ②. 精细胞 ③. 有丝分裂中期
(2) ①. ①③④ ②. b ③. AB、 aB 、Ab 、ab
(3)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4) ①. b ②.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③. 0或1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半保留复制 ②. 解旋 ③. DNA聚合
(2) ①. ②③ ②. 2 ③. 0
(3) ①.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②.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4)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
(5)脱氧核苷酸 (6)60
(7)1/8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②. 解旋酶、DNA聚合酶 ③. 3’→5’
(2) ①. GAAAGAAGCCAT ②. GAA
(3) ①. 甲硫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 ②. 简并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遵循 ②. 实验二中F2的表型比例是9:3:3:1的变式
(2) ①. aaBB ②. 1/3
(3)实验思路:让该黄颖个体自交,观察子代燕麦颖片颜色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若后代均为黄颖,则该黄颖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白颖,则该黄颖个体为杂合子。
【20题答案】
【答案】(1)易饲养,生长周期短,繁殖快,子代数量多;易于区分的多对相对性状;染色体数目少
(2) ①. 长翅 ②. 亲代是长翅和截翅果蝇,杂交①子代全是长翅
(3) ①. 翅型 ②. 翅型的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 ③. RRXTXT、rrXt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