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4级高一(下)期末模拟测试物理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 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揭示了包括行星在内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爱因斯坦进一步发展了经典力学,创立了相对论。关于相对论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论时空观认为运动的时钟会变快,运动的尺子会变长B. 相对论时空观认为在某参考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另一参考系看来不一定是同时的C. 经典力学不能适用于“天问一号”宇宙探测器在火星着陆D. 在经典力学中,物体质量随运动状态改变而改变2. 如图所示,中学生在雨中打伞行走,从物理学可知当雨滴垂直落在伞面上时人淋雨最少,若雨滴在空中以2 m/s的速度竖直下落,而学生打着伞以1.5 m/s的速度向西走,则该学生少淋雨的打伞(伞柄指向)方式为(sin 37°=0.6,cos 37°=0.8)( )A. B. C. D.3.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的小球(视为质点)用轻质细线悬挂于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以不同的角速度通过最高点时,细线的拉力与其角速度的平方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小球在最高点的角速度大小为B.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C. 细线的长度为D. 当时,的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4. 如图所示,在感受向心力的实验中,某同学用轻质细绳一端拴住小球,抡动细绳,使小球近似在水平面内做速率越来越大的圆周运动。在小球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他拉住绳子的力也越来越大B. 绳子会越来越接近水平C. 理论上,绳子可能达到水平状态D. 松手后,小球将沿轨迹的切线方向飞出5. 脑震荡是指因头部受到外力打击等所致轻度脑损伤。但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每啄一次的速度达到555,而头部摇动的速度更快580。研究发现,啄木鸟的头部很特殊:大脑和头骨之间存在着小小的硬脑膜,头颅坚硬,骨质松而充满气体,似海绵状;从而使啄木鸟不会发生脑震荡。下面哪个物理规律可以很好地解释啄木鸟不会得脑震荡( )A. 动能定理 B. 动量定理C. 机械能守恒定律 D. 动量守恒定律6. 我国一箭多星技术居世界前列,一箭多星是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轨道的技术。两颗卫星释放过程简化为如图所示,火箭运行至P点时,同时将A、B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A卫星进入轨道1做匀速圆周运动,B卫星进入轨道2沿椭圆轨道运动,P点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Q点为远地点,B卫星在Q点变轨到轨道3,之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卫星在P点的向心力相等B. A卫星运行的周期大于B卫星沿轨道3运行的周期C. B卫星从轨道2上Q点变轨进入轨道3需减速D. B卫星沿轨道2从P点运动到Q点过程中动能减少7.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动量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此物体动能一时间()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C. D.8. 如图所示,倾角为、底端有挡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拴在挡板上,另一端与物体A连接,弹簧与斜面平行,A、B质量均为m,物体B紧贴着A但不粘连,两者静止在斜面上。现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缓慢推动物体B,当弹簧的总压缩量为时撤去F。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外力F作用的过程,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外力F作用的过程,外力F做的功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C. 撤去外力F瞬间,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D. 若A、B向上运动过程中分离,则分离时弹簧的压缩量为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中只有多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2025年3月15日,金融界消息,苏州澄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取得“盒体自动包装设备”专利。该设备的电机转动带动转盘做圆周运动,从而将盒体移动至不同工位,实现盒体成型、定型、放料以及扣盖工序的一体化作业。模型简化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的小物块A、B(可视为质点)与转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转盘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物块 A、B与转轴的距离分别为、,物块与转盘间动摩擦因数相同。转盘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最终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块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始终为B. 转盘加速转动的过程中物块受转盘的静摩擦力方向始终指向转盘中心O点C. 转盘转动最大角速度为D. 转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为10. “飞车走壁”是一项传统的杂技表演艺术,演员骑车在倾角很大的锥形桶面上做圆周运动而不掉下来。简化后的模型如图所示,若表演时杂技演员和摩托车的总质量m=300kg,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摩托车与侧壁间沿侧壁倾斜方向的摩擦力恰好为零,轨道平面离地面的高度为H=10m,侧壁倾斜角度α=53°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sin53°=0.8,cos53°=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杂技演员和摩托车整体受重力、摩擦力、弹力B. 摩托车做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为10m/sC. 摩托车做圆周运动,杂技演员和摩托车整体对侧壁的压力为5000ND. 杂技演员和摩托车的角速度2rad/s11. 一辆机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启动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机车的质量,机车前进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恒定,时机车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该功率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机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B. 机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为C. 内牵引力做功为D. 机车的最大速度为1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径AB长度为2R,现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然后由A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则该过程( )A. 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B. 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RC. 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D. 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摩擦生热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 小明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横挡条卡住平抛小球后,用铅笔标注小球顶部在方格板上的投影点,则坐标原点应为小球在斜槽末端点时的___________。A.底部 B.球心 C.顶部(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斜槽轨道可以不光滑B.每次横挡条必须向下或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C.必须将所有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D.y轴的方向(竖直向下)根据重垂线确定(3)拍摄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如图乙所示,可以看出,小球离开斜槽末端后做斜抛运动,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A.斜槽不光滑B.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C.小球被释放时的初速度不为0D.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14.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的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A的后面。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1,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把两小车粘合成一体。他在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先接通电源然后轻推小车A,使A获得一定的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1)实验中打出纸带如图2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则应选___________段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_段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选填:“BC”“CD”或“DE”)。(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20kg,小车B的质量m2=0.1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1v1=___________kg·m/s;碰后(m1+m2)v2=___________kg·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B碰撞过程中___________不变。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要求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15. 最近,詹姆斯韦布望远镜发现了离地球133光年的地外行星系统。未来中国航天员星际旅行到达此类地行星。假设探测器距该行星表面的高度为h,(h远小于行星半径)航天器绕行星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该行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它天体对探测器的引力作用,求:(1)该行星的平均密度;(2)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16. 如图所示,两滑块A、B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已知A的质量mA=8kg,B的质量mB=6kg,滑块B的左端连有轻质弹簧,弹簧开始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现使滑块A以v=14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静止的滑块B相互作用(整个过程弹簧没有超过弹性限度),直至分开,求∶(1)滑块通过弹簧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最大弹性势能;(2)滑块A与B分开时,两者的速度分别为多少?17. 图(a)为车站的安全检查装置,图(b)为该装置的简化示意图。质量的小物块轻放在水平传送带的端,经传送带加速后从端离开,最后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至底端处,到过程可认为速率不变。已知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传送带以的恒定速率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斜面的长度,倾角,小物块与传送带、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取,,。求:(1)物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3)若水平面放一质量的薄木板与点平滑连接,物块下滑后冲上薄木板时的速率不变,物块与薄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薄木板下表面光滑,薄木板和地面都足够长。求物块最终距薄木板右端的长度。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4级高一(下)期末模拟测试物理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中只有多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题答案】【答案】AD【10题答案】【答案】BC【11题答案】【答案】BC【12题答案】【答案】B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题答案】【答案】 ①. C ②. AD##DA ③. B【14题答案】【答案】 ①. BC ②. DE ③. 0.21 ④. 0.20 ⑤. 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之和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要求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15题答案】【答案】(1)(2)【16题答案】【答案】(1)336J;(2)vA=2m/s,vB=16m/s【17题答案】【答案】(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