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阿坝州2025春季高2026届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 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晴朗的天气里,太阳即将升起或者刚落到地平线下的几分钟内,蓝色天空穹顶与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被称为“曙幕光”,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0°至6°之间,叫作“民用曙暮光”。一些摄影爱好者由于偏爱拍摄“曙暮光”,喜欢购买我国北方地区价格偏低的有窗户向西的商品房。下图为“民用曙暮光”现象发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秋分日,赤道上某地出现“民用曙暮光”的最早和最晚时间间隔约为( )
A.11小时12分 B.12小时48分
C.11小时48分 D.12小时12分
2.夏至日清晨时分,西安(34°15′N,108°55′E)的一位中学生拍摄“民用曙暮光”时,太阳刚好从地平线上升起,这时,这位中学生的影子朝向是( )
A.西南 B.西北 C.东北 D.东南
3.北方窗户向西的商品房价格偏低的原因是( )
A.冬季空气质量差 B.冬季通风力较弱
C.夏季日照时间长 D.夏季采光条件差
北京时间2025年1月28日(除夕)20:00分乙巳蛇年春节联欢晚会全球直播,此时,全球不同的地区虽呈现出多样的昼夜状况和时间差异,却在这一时刻共享节日的欢乐。远在英国伦敦留学的小明通过手机观看晚会直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小明开始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A.1月27日11:00 B.1月27日12:00
C.1月28日11:00 D.1月28日12:00
5.乙巳蛇年春节假期(除夕至正月初七)期间,成都( )
A.昼渐短 B.正午物影渐长 C.日出东南 D.皎月高悬
曲峡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发育而成。在流水作用下,某些曲峡段的山体发展成为离堆山。四川盆地嘉陵江流域发育了众多离堆山。下图为嘉陵江中游曲峡景观图与离堆山地貌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嘉陵江从曲流逐渐发育出离堆山的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
①河流下切②河流侧蚀③地壳抬升④裁弯取直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7.嘉陵江盘龙——新政河段内曲流演变为曲峡的过程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河道弯曲程度不变 B.地下水补给河流减少
C.河床泥沙沉积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在地中海中部的撒丁岛的最北端,有一块造型独特、形似熊罴的高大岩石(如图),当地人称为“熊岩”,其岩体由花岗岩组成。完成下面小题。
8.形成“熊岩”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D.地壳张裂—岩浆喷出—风化侵蚀
9.“熊岩”物理风化最明显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我国广西西南部某喀斯特地区(22.5°N附近),峰丛顶部多为旱生型矮林,峰丛洼地内为雨林,其顶层多被望天树(又名擎天树,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占据。2023年3月,调查人员在该地一个峰丛洼地内发现了高达72.4米的望天树(如下图),打破了我国喀斯特地区“最高树”的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参与峰丛洼地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
①化学溶蚀②重力崩塌③冰川刨蚀④风力吹蚀⑤流水侵蚀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11.该地区峰丛洼地内望天树特征为( )
A.水滴叶尖,旱季落叶 B.叶片宽阔,老茎生花
C.叶片常绿,多板状根 D.主干直立,基部分枝
蛇曲,又称河曲,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段。因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自由蛇曲和嵌入式蛇曲(蛇曲形成后,地壳抬升,看起来像“嵌入”地面一样)。图1为自由蛇曲景观图,图2为嵌入式蛇曲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蛇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地壳运动 D.冰川堆积
13.与自由蛇曲相比,嵌入式蛇曲( )
A.河道摆动更频繁 B.河岸更缓
C.河水流速更缓慢 D.河谷更深
2023年12月20日,烟台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强冷空气流经渤海和黄海海面在山东半岛北侧登陆。在烟台形成冷流降雪,降雪量达23.7毫米。12月份也是烟台冷流降雪发生频率最高,降雪量最大的月份。下图为黄渤海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黄渤海对冷流气团性质的影响是( )
A.黄渤海水温较低,使冷流气团的温度降低
B.黄渤海水温较高,使冷流气团的湿度增大
C.黄渤海水温较低,使冷流气团的密度减小
D.黄渤海水温较高,使冷流气团的气压升高
15.与冷流雪产生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气旋
C.反气旋
D.冷锋
16.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与烟台地区类似冷流雪的是( )
A.阿尔卑斯山南坡
B.海南岛的北部
C.日本本州岛东岸
D.美国五大湖南岸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下左图是智利所在区域略图,下右图是智利S市和M市气候资料图。
(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从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2)智利南部海岸线曲折,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原因。
(3)比较M市与S市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若尔盖草原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凹地(见下图),这里气候独特,水源充足、土壤深厚,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平均厚度约为1米。其形成是生物(主要是植物)在死亡后沉积在沼泽底部,无法完全腐败分解,经几千年演化形成。1935年8月,红军长征途径若尔盖草原,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完成了悲壮的“红军过草地”军事奇迹。
材料二:若尔盖县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均温℃ -10.1 -7 -2.3 1.7 5.5 8.7
降 水 量(mm) 4.8 7.9 17.2 36.6 76.8 101
月份 7 8 9 10 11 12
均温℃ 10.7 10.1 6.5 1.8 -4.2 -8.8
降 水 量(mm) 122 112 101 57 7.8 2.8
(1)据表简述若尔盖县的气候特征
(2)结合材料一,说明若尔盖草原泥炭形成的地理条件。
(3)列举红军过草地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泥炭是沼泽植物残体在过湿环境下未能被微生物完全分解而堆积形成。新疆阿尔泰山区盛行西风,第四纪冰期结束(距今约1.5万年)后陆续形成多处泥炭沼泽。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几十年来阿尔泰山区泥炭沼泽面积迅速减少。2016年,阿尔泰山区泥炭沼泽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下图示意阿尔泰山区两处泥炭沼泽(表1)从形成至今泥炭沉积速率的变化。
泥炭沼泽 甲处 乙处
地理位置 48.8°N,87.0°E山峰西北侧 48.2°N,88.5°E山峰东南侧
海拔高度/米 1770 2460
沼泽成因 湖泊退化 多年冻土融化
泥炭层厚度/米 1~5 5~10
(1)说明第四纪冰期结束后甲处泥炭沼泽的形成过程。
(2)据图说明乙处泥炭层比甲处厚的原因。
(3)指出甲乙两处中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显著的一处,并简述判断依据。
(4)简述在阿尔泰山区泥炭沼泽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意义
阿坝州2025春季高2026届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A C D C A C B C B C B D B D D
17.
(1)
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远;南部隔着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
(2)
位于板块交界(消亡、挤压碰撞)处,地壳活跃,岩石破碎,易被侵蚀;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浪大,海水侵蚀强;地处盛行西风迎风坡/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受第四纪冰川影响,地质时期冰川侵蚀作用强。
(3)
年降水量:M市>S市;降水季节变化:S市>M市;M市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S市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夏季受副高控制(或M市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比S市长);S市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具有减湿作用。
18.
(1)
冬冷夏凉,年均温低,年温差较小;年降水量较丰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2)
若尔盖草原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草甸植被丰富;海拔高,温度低,生物分解作用弱;地势平坦,冻土发育,地表积水,形成沼泽;植物死亡后,沉积于沼泽底部,形成泥炭。
(3)
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低;空气稀薄缺氧,容易高反;地面泥泞,容易陷入沼泽;天气变化多端;缺少食物等。
19.
(1)
气候变暖加剧蒸发,甲地湖泊水位降低,形成沼泽;植物繁殖,死亡后残体在沼泽底部沉积;气温较低且地表积水,微生物分解慢,植物残体不断累积。
(2)
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时间较早;距今6千年前沉积速率较大。
(3)
判断:乙地。依据:乙地沉积速率较小;乙地降水少;乙地气温低,对气候变暖敏感。
(4)
对大气的影响: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调节局地气候;净化空气。对水的影响:涵养水源;减少旱涝灾害;调蓄洪水;吸附水体污染物;改善水质;增加下游水源供应。对生物的影响:保护沼泽(或草甸)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泥炭沼泽的稀有物种。涉及文化服务功能方面:为气候变化等研究提供监测和科研基地;搭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科普教育平台;提供休闲游憩场所;保障居民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