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2.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选择题(共20分)说明: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择的选项代号(ABCD)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 )A. 氨基酸和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形成B. 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C. 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D. 原始海洋的形成2. 1965 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这在当时远远超过国际水平。利用氨基酸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属于生命起源的哪一个过程(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 如图为生物进化树中的植物进化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代表的植物类群分别是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B.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C. 自然选择决定原始生命进化成不同种类原始植物的方向D. 从生活环境看,植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并推断生物进化的顺序B. 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 相比早期形成的地层,较晚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都较高等、复杂D. 中华龙鸟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5. 滇金丝猴是世界上栖息地海拔最高的灵长类动物,与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的近亲相比,它们四肢短小、躯干健壮、皮毛厚实,这都是为了在刺骨的寒风中减少热量损失而发生的适应性进化。有关滇金丝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滇金丝猴四肢短小、躯干健壮、皮毛厚实等性状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B. 环境的变化使滇金丝猴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异C. 滇金丝猴的进化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D. 滇金丝猴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6. 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的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之一B. 能人阶段能够制造工具并开始使用火,是人类进化的关键阶段C. 南方古猿能够直立行走,会使用天然工具D. 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7.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B.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C.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只包括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D. 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8. 生态瓶是小型生态系统,其组成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代表非生物部分B. 绝大多数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C. ②包含菌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D. 该生态瓶的能量最终来自植物9. 某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朱鹮位于第三、四营养级B. 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贝类、鱼类C 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D. 流入朱鹮的总能量小于鱼类和贝类的总能量之和10.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碳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B. 图中存在一条食物链:甲→乙→丙C. ②③④过程的实质都是细胞的呼吸作用D. 甲是生态系统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11. 如图是某生态模式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表示呼吸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B.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玉米固定太阳能开始C. 若无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速度会降低D. 微生物分解产生的能量可被生产者再次利用12. 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A. 西湖 B. 呼伦贝尔草原C. 腾格里沙漠 D.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13. 如图是由一条食物链上的四种生物构成的能量金字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生物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B. 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最多的生物是④C. 若③被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②的数量将会增多D. 物质和能量沿①→②→③→④循环流动并逐级递减14.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 直接使用价值 B. 间接使用价值C. 潜在使用价值 D. 环保价值15.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对于濒危物种,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B. 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法律C. 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可适当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D. 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对其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16. 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没有利用细菌或真菌的是( )A. 腐乳 B. 老陈醋 C. 老酸奶 D. 灌装香肠17. 下图是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酵母菌数量、葡萄糖和酒精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营腐生生活B. 产葡萄酒时,需要密封形成无氧环境C. 酒精浓度上升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D. 最后酒精含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全部死亡18. 防止食品腐败可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下列食品与保存方法对应关系不恰当的是( )A. 香蕉——冷冻法 B. 干木耳——脱水法C. 速冻水饺——低温保存法 D. 黄桃罐头——罐藏法19. 2024年初,我国科学家在无刺草鱼的培育中取得重大突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A. 无刺草鱼身体呈梭形,用鳍游泳——生物影响环境B. 无刺草鱼成年后以水生植物为食——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 无刺草鱼生长速度快,但四龄左右才能产卵——生长和繁殖D. 无刺草鱼可将无刺特征传递给后代——遗传现象20. 如图1为光学显微镜的两个目镜。图2是当两个不同倍数的物镜观察同一装片至成像清晰时,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位置关系。图3是图1的A和图2的a组合使用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A和a组合使用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B. B和a组合使用时,视野中亮度最低,应调节光圈增大进光量C. 视野中有污点时,要及时用餐巾纸擦拭目镜和物镜,以免干扰观察D. 图3视野状态基础上,仅将物镜换为b,视野中可能会观察不到细胞非选择题(共30分)说明:本大题包括五个小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21. 据图一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图二脊椎动物“进化树”,回答:(1)在图一所示的装置_______中发现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这些小分子物质的场所是图中_______所示装置。(2)在图二中,甲、乙、丙代表的动物类群依次是_______,从生物进化水平上分析,可以得出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类人猿也有A、B、O、AB等血型:大猩猩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约为98%,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约为99%,这是人类利用_______证据来研究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由此可以说明_______。22. 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知识后,某同学对自家的水稻田进行实地调查绘制了如下食物网(图甲),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的全过程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的生物成分,①-④代表生理过程。(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田中影响水稻生长的环境因素很多,青蛙、蛇属于_______因素:其中,蛇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_______营养级。(2)水稻田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_______。(3)将鱼放养在稻田中形成稻鱼种养生态系统,可获得稻鱼互利双增效益,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产生双增效益的原因是_______。与普通稻田相比,稻鱼种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_______,理由是_______。(4)D的作用是_______。23.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1:欧洲航海者的日记显示,15世纪以前,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上的渡渡鸟随处可见。后来欧洲殖民者到达了毛里求斯岛,他们疯狂地捕猎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加之殖民者带来的猪、狗、鼠等,猪大量繁殖,并吞食了渡渡鸟的卵,导致渡渡鸟灭绝了。渡渡鸟灭绝之后数年,毛里求斯岛上的卡尔瓦利亚树也面临灭绝的危险。这种树的果皮坚厚,种子很难萌发。渡渡鸟最喜欢吃卡尔瓦利亚树的果实,果实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后,果皮变薄了,果实中的种子得以正常萌发。资料2:2014年5月30日,一位游客在山西省级自然保护区云顶山游览时,发现山顶上居然有人在搞大面积施工,山上大片植被惨遭破坏!云顶山位于山西省娄烦和交城、方山三县交界处,距太原市100多公里。主峰海拔2708米,是吕梁山脉腹地高峰之一,因山势险峻,山顶直插云际而得名,被称为“山西青藏高原”。云顶山中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有野生种子植物936种。按照野生植物的主要经济用途分类,可将云顶山植物资源分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有毒植物和蜜源植物1类,但就是这样一个自然保护区。却不知被什么人肆意“开垦”了!(1)分析资料1可以看出,渡渡鸟的灭绝,从表面上看人类的活动只是破坏了_______的多样性,但由于渡渡鸟这一物种的基因库不复存在,所以实质上是破坏了_______的多样性。(2)根据以上资料说明毛里求斯岛上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一是人为捕杀,另一个原因是_______。(3)参考资料1、2,联系你所学知识,说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_______(至少两点)。(4)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请你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措施_______(至少两点)。24. 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可以采取一定的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细胞中,进而从牛的乳汁提取血清白蛋白,高效地满足人类需求。如图所示是利用奶牛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上图中奶牛C乳汁中提取出人类血清蛋白利用的是_______技术。(2)上图方框内奶牛C的培育过程中所采取的繁殖技术是从_______水平进行的操作,该技术与组织培养在生殖方式上的本质特点是_______。奶牛C与图中_______的相似程度更高。(3)将⑤植入奶牛B的子宫内的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实例是_______。(4)要想大量培养奶牛C这种性状的个体,下步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25. 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高含营养物质。图一是制作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二是绘制的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图一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若视野中出现气泡,最可能是哪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______(填序号),②用滴加液体的目的是_______。(2)图二是该同学绘制的细胞结构模式图,请你指出两处错误:_______。(3)若细胞质在视野中是顺时针流动的,则它的实际流动方向是_______。(4)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一个污点位于视野的左侧,要想把它移出视野,则将玻片向_______移动。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2.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选择题(共20分)说明: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择的选项代号(ABCD)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A【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D非选择题(共30分)说明:本大题包括五个小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21题答案】【答案】(1) ①. B ②. A(2) ①. 爬行类、哺乳类、两栖类 ②. 从低等到高等(3) ①. 分子生物学 ②. 人类和类人猿具有共同祖先(或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22题答案】【答案】(1) ①. 生物 ②. 三、四(2)水稻田是由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3) ①. 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能量的浪费) ②. 强 ③. 生物种类和数量多,营养结构复杂(或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4)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23题答案】【答案】(1) ①. 生物种类##物种 ②. 基因##遗传(2)外来物种的侵入 (3)对生物资源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等(至少两点)(4)建立自然保护区;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至少两点)【24题答案】【答案】(1)转基因 (2) ①. 细胞 ②. 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③. 奶牛A(3)试管婴儿 (4)克隆【25题答案】【答案】(1) ①. ②③①④ ②. ① ③.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2)多画了叶绿体、少画了细胞壁(3)顺时针 (4)右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