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开明集团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集团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
(本卷g取10N/kg)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250g的是( )
A. 一头牛 B. 一张课桌 C. 一本八年级物理书 D. 一个鸡蛋
2. 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输电线内芯不用黄金,是因为黄金具有较差延展性
B. 玻璃刀的刀刃用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密度大
C. 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密度大
D. 锅铲的把手用陶瓷,是因为陶瓷的隔热性好
3. 为了纪念物理学中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时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其名字被用来作为“力”的单位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托里拆利 C. 伽利略 D. 卢瑟福
4. 2025年5月31日下午3点,16支龙舟劲旅在里运河龙首湾段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赛龙舟时,桨要向后划,而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船 B. 船桨 C. 水 D. 人
5. 浩瀚宇宙,星辰璀璨,中国航天器正在书写着举世惊叹的传奇篇章。其中我国探月工程的航天器名称是( )
A. 天宫 B. 嫦娥 C. 天舟 D. 天问
6.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握紧球拍 B. 旱冰鞋下装滚轮
C. 瓶盖上的花纹 D. 雪天加防滑链
7. 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竖直匀速下落的雨滴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B. 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将立即停止运动
C. 赛车在弯曲的跑道上飞速行驶,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地改变
D. 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最木箱的摩擦力
8. 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 安全锤的尖锤头 B. 书包背带较宽 C. 铁轨下铺枕木 D. 坦克的宽履带
9. 如图所示,水坝的下部要比上部建造的宽一些,这是因为( )
A. 上窄下宽的形状更加美观
B. 梯形的坝体更加环保
C. 越深的地方,水的压强越小
D. 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越宽的坝体能承受的压强越大
10. 小明将一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排开水的质量为18g;再将同一小球放入酒精中静止后(),排开酒精的质量为16g。则该小球的密度为( )
A. 0.8 B. 0.9 C. 1.0 D. 1.2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1. 小华用吸管做以下物理小实验:
(1)当图中气球向左喷气后,气球将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
(2)图中将两个轻质小球靠近时,发现它们相互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_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12. 如图所示,高铁站台离边缘不远处有一条踩上去有凸凹感黄色带区域,人必须站在黄色区域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黄色区域以内的空气流速____、压强_____,易发生安全事故.
13. 如图所示,将一个重2.7N的排球竖直向上抛出。若排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都是0.2N,则排球上升时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N,下降时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N。
14. 淮扬菜品“文楼汤包”因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而家喻户晓,揭开笼屉便闻到浓浓的鲜香,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_________。品尝汤包的口诀是: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一扫光。如图舒冉用吸管“吸”食汤汁,是利用了_________的原理。
15. 严冬季节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因此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后,碎冰总是_________(选填序号;a.漂浮在水面、b.悬浮在水中、c.沉在水底);房间的暖气一般都贴近地面安装,因为热空气上升,这一现象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6. 小明坐在翔宇大道的有轨电车上,透过玻璃能看到里运河的旖旎风光,这是利用了玻璃的_________(选填“透光”、“导电”或“延展”)性。当有轨电车突然减速时,小明会向前倾倒,这是由于小明具有_________。
17. “苏超”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图运动员何健一记头球追平比分,顶球时足球向内凹陷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同时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请在图中画出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______。
18. 小华同学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120g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深桶后,溢出100g水,则该物体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这个物体在水中将会_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在水平桌面上,小明同学将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当将玻璃杯打翻沉底后,请在乙图中画出水面的大概位置_______(乙图中虚线不代表实际水面)。
19. 小明用小木球从高处释放来模拟雨滴在空中下落的运动情况。他查阅资料了解到:物体下落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阻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公式为(k为比例常数)。小木球质量为m,让木球从足够高处由静止下落,则小木球在整个竖直下落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小木球下落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48分,解答第21、25题,应写出必要推理说明、公式和演算步骤)
20. 小明想通过下列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请帮助他完成实验。
(1)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若调平前游码未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则最终测量结果会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
(3)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
(4)小华同学在学完测量固体密度以后,想要利用量筒,烧杯和天平测淮安特产浦楼白汤酱油的密度。下列操作中步骤_________(选填“A”、“B”、“C”或“D”)是不需要的。请你根据下列四幅图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
A、测空烧杯的质量
B、测烧杯与酱油的总质量
C、将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测体积
D、测剩下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21. 某电动轿车的质量是1600,在平直公路上四个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0.08。求:
(1)轿车自身的重力;
(2)轿车对地面压强。
(3)若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为重力的0.1倍,则轿车的牵引力为多少?
22. 小明和小华准备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前他俩作出下列猜想:①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下实例中能够支持上述猜想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A.拖动轻桌子比拖动重桌子更轻松;B.抛出的物体最终总是落回地面;C.在冰面上推一个箱子,要比在普通水泥地面推动要容易得多;D.荷叶上的两个小水滴接触时,会变成一个大水滴;
(2)小明用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如图甲、乙、丙所示;
(3)在乙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
(4)比较_________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5)比较甲、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6)操作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同一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木块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图木块所受摩擦力;
(7)若摩擦力突然消失了,下述可能存在的场景为:_________(选填序号)。
A.水的体积很难压缩 B.行驶的自行车刹不住 C.小华轻轻一跳可以飞得很高
23. 如图所示,小明进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压强计的橡皮膜,若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表明其气密性好;从结构来看,压强计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根据步骤_________(选填“AB”“BC”或“AC”)可以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由此实验现象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_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3)在图B中保持探头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实验前,若压强计两边液面不相平,应将胶管拆下,U形管两边均可以与大气连通,待U形管两边液柱相平后,再装上胶管;若将调节好的压强计移到高原地带进行实验,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相比,大气压强更_________(选填“小”或“大”),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对仪器进行重新调节。
24.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畅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分别挂不同物块甲和乙,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甲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甲受到浮力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是正确的;(选填“A、B、C或D”)
(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甲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或D”)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或D”);
(4)分析比较实验_____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请再列举一个运用同样方法的实验名称:_________。
25. 船舶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称为“满载排水量”。如图所示是中国自制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其满载排水量为8.5万吨。()求:
(1)福建舰满载航行时受到的浮力;
(2)一架质量为6000的歼-15T舰载机起飞以后,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多少?
26. 小明将一只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
(1)如图所示,他让密度计分别静止漂浮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装水的容器是_________(甲/乙);
(2)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刻度处;
①如丙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_________点(p/q);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对不对?_________。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丁)、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铅笔的横截面积为S,请你推导出h与的关系式_________(用给定的字母表示推导结果)。
(3)小明在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为了使密度计能更加稳定的竖直漂浮在液体中,小明增加了铜丝的质量,测得密度计在液体中对应深度和密度的关系为图像a。那么增加配重前,密度计在液体中对应深度和密度的关系图像可能是_________(选填“b”或“c”)。
27. 宋代《营造法式》记载对木梁的要求是“凡梁之大小,各随其广分为三分,以二分为厚。”即当矩形木梁横截面的高宽比为3∶2时,它的承重能力最强。疯狂物理跨学科小组用图甲所示的方式测试木材的承重能力,实验过程中木材的形变都是弹性形变。
(1)三根用同种木材制成的木梁,长度、横截面积大小均相同,按图乙所示的三种方式使用,其中承重能力最强的是______(填序号);
(2)为提高木梁的承重能力,可以在木梁上粘贴一层抗拉伸的材料,效果最好的粘贴位置是______;
A.木梁的顶面 B.木梁的底面 C.木梁的侧面 D.效果都一样
(3)木材发生形变时,中间位置的形变量最大,一般用中间位置的形变量x来表示整段木材的形变量。木材的形变系数为E,其计算式为,其中l为木材的长度,h和b分别为木材横截面的高和宽,F为施加在木材上的压力。现代建筑设计要求木梁的形变量不大于木梁长度的,以保障房屋的安全。一根木梁长为4m,横截面高为0.1m,宽为0.06m,所用木材的形变系数为,则该木梁的最大承重为______N。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
(本卷g取10N/kg)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1题答案】
【答案】(1) ①. 右 ②. 相互
(2)同种
【12题答案】
【答案】 ①. 大 ②. 小
【13题答案】
【答案】 ①. 2.9 ②. 2.5
【14题答案】
【答案】 ①. 运动 ②. 大气压
【15题答案】
【答案】 ①. 小 ②. a ③. 小
【16题答案】
【答案】 ①.
透光 ②.
惯性
【17题答案】
【答案】 ①. 形状 ②. 运动状态 ③.
【18题答案】
【答案】 ①. 1 ②. 下沉 ③.
【19题答案】
【答案】 ①. 先增大后不变 ②.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48分,解答第21、25题,应写出必要推理说明、公式和演算步骤)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左 ②. 偏大 (2)72
(3)2.4 (4) ①. A ②. 1.15
【21题答案】
【答案】(1)
16000N (2)
(3)
1600N
【22题答案】
【答案】 ①. AC ②. 3.4 ③. 水平向左 ④. 甲和乙 ⑤.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⑥. 平衡 ⑦. 小于 ⑧. AB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明显 ②. 不是
(2) ①. BC ②. 大
(3)相等 (4) ①. 小 ②. 需要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变大 ②. C
(2)A (3)B
(4)②⑥⑦ (5)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5题答案】
【答案】(1)
(2)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不变 ②. 乙
(2) ①. p ②. 不对 ③.
(3)b
【27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②. B ③. 96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