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为两部分,选择题25分,综合题35分,满分60分。
2.本试题共8页,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
1. 2025年初,在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一个“太空抽屉”里,科研人员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成功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在细胞中与该过程相似的生理活动可发生的场所是(  )
A. 液泡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细胞核
2.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三大重要生理活动,下列关于农业生产措施与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理密植——增强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 中耕松土——抑制农作物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
C. 移栽后遮阳——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
D. 大棚蔬菜增施“气肥”——提供氧气,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3. “稻谷飘香,禾下追梦”,2025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如图分别是水稻的果实、植株、花蕊和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们吃的米饭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图一中的①
B. 图一中的②发育成图二中的①②
C. 图一所示结构是由图三中③发育形成
D. 图四中的①用来吸收水稻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4. 如图为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乳与胚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M点前曲线上升的原因是胚从外界吸收水
B. MN曲线下降的原因是胚乳不再提供有机物
C. N点时,胚已经长出绿叶并进行光合作用
D. N点后,胚呼吸消耗与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
5. 若选项中的内容对应于图中的甲、乙、丙、丁,则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
A. 消化腺、唾液腺、胰、肝
B. 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
C 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D.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6. 下列有关泌尿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尿和尿液中的无机盐含量相同
B. 膀胱是形成尿的主要器官,肾单位是储存尿的器官
C. 进入肾小球的血管为小动脉,出肾小球的血管为小静脉
D. 肾结石是尿液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肾内部形成的沉淀
7. 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甲),它可以短时间捕捉到消化道内的三维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部检查时, 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食道→咽→胃→小肠
B.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检测②部位的病变情况
C.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③,③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D.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⑥,⑥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
8. 下列关于血液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呈淡黄色,其中含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等
B. 缺铁容易贫血从而降低人体运输氧气的能力,使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等症状
C. 白细胞有多种,都没有细胞核
D. 如果输入异型血有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因此输血时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9. 康康同学最近身体不舒服去医院就诊,下表为他的血常规报告单,下列对康康同学身体情况分析以及提出的建议中,判断错误的是( )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 3.8×1012/L (4.3-5.8)×1012/L
白细胞 11.8×109/L (3.5-9.5)×109/L
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血小板 210×109/L (125-350)×109/L
A. 身体有炎症 B. 凝血和止血功能正常
C. 患有贫血 D. 应多吃含钙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0. 甲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示意图,乙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正常呼吸
B. 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C. 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D. 图中血管①和血管③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
11. 毛细血管是人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下列特点与其物质交换功能无关的是( )
A. 数量多、分布广 B. 血流速度慢
C. 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弹性较小
12. 中医常常通过“把脉”来判断患者症状,西医则通过“指尖采血”进行病情检测,如果细菌感染比较严重,常需要点滴抗生素进行治疗,以上治疗过程中“把脉”“指尖采血”“点滴药物”分别利用的血管是(  )
A.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B.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C.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D. 动脉、静脉、静脉
13. 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或器官)的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或器官,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表示肺,则A中流动脉血,C流静脉血
B. 若A、C分别表示小动脉、小静脉,则B表示肾小球
C. 若A为肺静脉,C为主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 若B为小肠,则与A相比,C中血液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4. 采耳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规范的采耳可能会导致中耳某一结构受伤,从而影响人的听力。该结构可能是( )
A. 鼓膜 B. 咽鼓管 C. 听小骨 D. 耳蜗
15. 在眼球中,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
A. 角膜 B. 瞳孔 C. 晶状体 D. 视网膜
16. 根据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判断下列与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风沙迎面袭来,立即眨眼
B. 上课铃声响起,走进教室
C. 看到路口红灯亮起,停步等候
D. 听导航软件的提示,前往目的地
17. “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注意很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呼吸道,由于气道堵塞无法正常呼吸,严重者会导致死亡。一旦有人发生异物窒息,应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法急救(如图)。施救时,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B. 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C. 膈顶回升,肺内气压变小 D. 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变大
18. 2024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造子宫研究团队,将一只早产胎羊放在人工羊水里,并将其脐带血管和母羊血管相连,从而维持胎羊正常的生长发育,最终胎羊在母体外存活达90分钟,这也代表着“世界首例去ECMO人造子宫实验”初步成功。人造子宫在动物试验上的成功给早产儿的救助带来了希望。下图1是科学家研制的“人造子宫”,图2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生物袋相当图2中的②
B. 袋内的电解质溶液能为胎羊发育提供营养
C. 胶管A、B相当于脐带
D. 该人造子宫可以完全代替人类子宫
19. 上题实验中不使用ECMO是人造子宫研究中的重大突破。ECMO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通过动力装置将缺乏氧气的血液引流至体外,经过氧合器为血液添加氧气并去除二氧化碳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如图所示ECMO将血液由导管1引出,经导管2泵入,其中装置A内包含了动力泵和氧合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装置A只有气体交换的功能
B. 导管1内血液比导管2内血液含氧量高
C. 图示ECMO的血液最先回到心脏的右心室
D. 股静脉中分布有静脉瓣
面罩式雾化经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或肺炎,雾化器将药液分散为小颗粒,小颗粒药物可通过口和鼻到达病变部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雾化治疗肺炎时,药液需要被分散为约1微米的小颗粒才能沉积在肺部,说明呼吸道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空气变得(  )
A. 温暖 B. 湿润 C. 清洁 D. 干燥
21. 有些肺炎重症患者,肺泡内会形成一层透明的膜,就像在肺泡内表面刷了一层浆糊,主要阻碍了呼吸过程中的(  )
A. A B. B C. C D. D
22. 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国心”是世界上最小的第三代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要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体循环的动力,则“中国心”的安装位置应紧贴心脏的(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23. 在生物实验课上,老师使用呼吸监测设备对康康同学在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情况进行了监测,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 )
A. 与图2相比,图1状态下呼吸深度较浅,AB段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 图2反映此人正在进行剧烈运动;cd段(不含c、d两点)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C. 图1中a点,b点肺内气压相等;图2中d点肺内气压高于c点
D. 与图1相比,图2状态呼吸频率较慢
24. 饮食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如:某种无机盐摄入不足,导致贫血现象存在;某研究组选择了40名健康志愿者,按平时早餐习惯分成不进早餐组、高糖组、高脂高蛋白组和均衡营养组,按组别给予相应早餐,并分别于空腹(餐前)和餐后1、2、3小时取静脉血检测血糖浓度,实验期间不食用其他食物,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挑食引起的贫血一般是因为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含铁的无机盐摄入不足导致的
B. 在4组实验中,高糖组早餐后血糖浓度升得最快,其主要原因是高糖早餐中糖类多
C. 不进早餐组2小时后有的人头晕甚至心慌,原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D. 营养素种类齐全,各种营养素的量比例合适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
25.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这些变化,有利于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关于青春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引起这种变化的器官是子宫
B.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C. 学会悦纳自己和接纳别人,应具有摆脱不良心理的勇气和毅力
D. 进入青春期,睾丸发育成熟,男孩喉结突出,出第二性征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5分)
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香瓜肉质甜脆、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青睐。图一表示香瓜叶肉细胞内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是绘制的夏季香瓜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某晴天大棚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
(1)图一中乙过程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内进行。
(2)图二中中午12点左右,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主要是因为温度高,部分气孔关闭,减少了______吸收,此时大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如图三a点对应的时刻,若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为m克,此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______克。
(4)若用阴天时测量,排除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图三中的d点会______移动(填“向上”或“向下”)。
(5)下列关于图四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 a点表示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 b点表示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图中cd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 f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E. f点(18时)之前,光合作用强度一直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6)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提高番茄产量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7. 图一是人体心脏解剖图,图二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完成一系列生理活动的示意图,其中M、N表示不同的血管。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中(填字母)。
(2)若血液从B出发,经血管①→X后,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则X代表的器官是______,血液经血管②______回到C左心房。
(3)由血液循环运输来的氧和养料,主要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通过______作用释放能量,以维持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4)血管N与血管M中的血液成分相比,尿素的含量会______(填“增多”或“减少”),血管N中流的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______血。
28. 康康学习了消化系统与合理营养知识后,还能为家庭成员的健康提供帮助。请根据图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2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以及图3小肠壁纵切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填写相应的数字标号)。
(1)康康放学后,望着爸爸的“啤酒肚”,给爸爸做了一顿减肥餐:米饭、清炒胡萝卜丝、清炒西兰花。其中_________这道菜能预防夜盲症。爸爸认为食物中缺少图1中第Ⅱ、C层的食物,这些食物能提供丰富的_________,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的物质。妹妹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康康建议妹妹多摄入图1中________(填字母)层食物。
(2)康康妈妈吃饭细嚼慢咽,这样不仅帮助食物消化,还能减轻图2中[ ]________和肠的负担(填器官名称)。
(3)爸爸没有抵御住美食的诱惑,自己做了红烧小肠。康康看到爸爸清洗的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如图3,其中的①皱襞表面有许多________;小肠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该管壁及绒毛壁都由一层扁平的________构成。
(4)饭后,康康承担起洗碗筷的任务,盘子上的“油”很快就被洗涤剂洗干净。而“油”在人体内的消化需要图2的[④]肝分泌的______________参与。
29. 火灾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灾害之一。据统计,在火灾中有50%以上的人是因为吸入了可燃物燃烧时释放的毒气(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烟雾而死亡的。火灾现场的火焰或热气流会大面积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还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而致人死亡。严重烧伤病人体内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会令烧伤部位蒸发的水分增加,严重时机体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肋间肌和膈肌______时,胸腔容积扩大。此时,高温毒气和烟雾会进入呼吸道,如图1所示,从而依次损伤人体呼吸道的A→ _____ →E→F(填图1中相关字母)黏膜,造成呼吸道的受损和阻塞。
(2)发生火灾时,可燃物燃烧释放的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____,经其外包绕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影响了红细胞运输_______的功能,造成人窒息而亡。
(3)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伤口会有大量体液渗出,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成分输血,即主要输入血液中的____以及时补充烧伤病人的体液。
(4)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正确的灭火或逃生方法。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在浓烟中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用浸湿的棉被裹在身上避免皮肤灼伤
c.用湿布堵住门缝,避免烟雾进入室内
d.在浓烟中大声呼救,无惧吸入更多烟雾
(5)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如图2)具有保护头部、供氧阻燃等功能,可用于火场浓烟环境下的逃生自救。结合火灾致死原因,若请你设计一款家用火灾应急呼吸器,除上述提到的功能外,还应具备__________功能(写出一点即可),可更有利于自救和逃生。
30.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随之也在不停地产生废物,这些废物若不及时排出,就会影响健康。其中许多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尿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围绕此问题同学们开展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
图一是同学们用橡皮泥制作的泌尿系统简易模型,请根据模型回答:
(1)人体尿液是在[ ]_______形成的,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液的排出是间断的,原因是[ ]_______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2)请你评价模型中不科学之处: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任务二】探究尿液的形成过程
图二是同学们绘出的肾单位结构及尿的形成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生理过程,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3)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在④内形成了原尿,这是因为a的生理过程,在⑤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b_______。
【任务三】了解血液透析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出代谢废物的器官。当肾脏出现功能衰竭时,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可以采用如图四所示的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严重时须肾脏移植。
(4)其中半透膜模拟的是_______。①与②血管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①中代谢废物的含量减少。人体还能通过其他途径排出废物,请你也说出一种: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任务四】解读尿常规化验单
(5)康康爸爸单位最近的体检中,发现同事甲尿常规化验单项目中有红细胞+++,康康所在小组对此展开分析推理、判断,如果是肾脏原因导致的,甲最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是: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为两部分,选择题25分,综合题35分,满分60分。
2.本试题共8页,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D
【20~21题答案】
【答案】20. C 21. B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C
【25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5分)
【26题答案】
【答案】(1)线粒体 (2) ①. 二氧化碳 ②. 增加
(3)0 (4)向下 (5)CD
(6)合理密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小肠 ②. A
(2) ①. 肺 ②. 肺静脉
(3)呼吸 (4) ①. 减少 ②. 静脉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清炒胡萝卜丝 ②. 蛋白质 ③. D
(2)⑤胃 (3) ①. 小肠绒毛 ②. 上皮细胞
(4)胆汁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收缩 ②. D→C
(2) ①. 肺 ②. 氧气
(3)血浆 (4)d
(5)带有应急照明装置(或方便佩戴等)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肾脏 ②. ③膀胱 (2)没有设计尿道
(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 ①. 肾小球 ②. 排汗##呼气
(5)肾小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