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七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邢台市七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6月质量检测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物学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B.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白羊亲本杂交后代中既有白羊也有黑羊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2.草莓的颜色红色和白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下表是关于草莓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组 杂交组合 F1的表型及数目
红草莓 白草莓
1 红草莓×白草莓 492 501
2 红草莓×白草莓 998 0
3 红草莓×白草莓 1502 506
A.草莓果肉的颜色中白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红草莓AA,白草莓aa
C.实验2的后代中红草莓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后代中白草莓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Aa或AA
3.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可基本概括为雌雄个体产生卵细胞和精子,再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能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配子的多样性以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使子代具有多样性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以使亲子代之间保证遗传的稳定性
4.科学家们经过漫长的实验探究,总结出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在观察的基础上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
B.摩尔根等人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萨顿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染色体和基因数量不相等,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
5.某科研小组做了以下两组实验:
第①组:将T2噬菌体同时用35S和32P标记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第②组:将大肠杆菌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后,再让未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下列关于这两组实验培养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标记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①组得到的全部子代噬菌体会带上32P和35S标记
B.第②组得到的全部子代噬菌体都会被32P标记但不会被35S标记
C.第①组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都会被32P标记,部分子代噬菌体会被35S标记
D.第②组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都会被35S标记,个别子代的部分DNA单链不会被32P标记
6.如图为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①将连接在另一个核苷酸的5'端
B.图中的③代表的碱基可以是胸腺嘧啶,②可以代表核糖
C.将一个DNA分子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小分子物质
D.若用多个图中的分子连接成脱氧核苷酸双链模型,则②和③将排列在外侧,①排列在内侧
7.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断探索,最终揭开了基因的奥秘。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
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D.DNA中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体现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
8.基因表达的产物通常是蛋白质。下图表示一条mRNA上的部分碱基序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翻译时tRNA上的所有碱基和mRNA上的所有碱基都能配对
B.图示mRNA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从而可提高每条肽链的合成速率
C.tRNA可以携带氨基酸,并将其运输到核糖体和mRNA的结合处上完成翻译
D.翻译过程中mRNA在核糖体上不断移动,使肽链不断延长
9.克里克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于1957年提出了中心法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对中心法则作出了补充,例如新冠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该+RNA既能作为mRNA翻译出蛋白质,又能作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RNA。如图为中心法则的完整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链球菌细胞中能发生①②⑤过程
B.①、③过程所需要的原料相同
C.④、⑤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D.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能进行①②③④⑤过程
10.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两类重要的可遗传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等位基因
B.同胞兄妹之间遗传上的差异主要是基因突变所造成
C.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但确实改变了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D.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为基因重组而出现基因型为AA、Aa、aa的后代
11.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某调查显示吸烟时长与患肺癌风险存在一定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吸烟则不会有患肺癌的风险
B.越早戒烟越能降低肺癌死亡积累风险
C.肺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比正常细胞高
D.吸烟一定会使肺部细胞的抑癌基因突变产生肺癌
12.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有如图所示的两种类型:①串联重复,重复片段紧接在染色体固有的片段之后(如图甲);②反向串联重复,重复片段虽与染色体固有片段衔接在一起,但重复片段中基因排列顺序是反向的(如图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染色体的重复片段相同,都是B和C两个片段
B.反向串联重复中基因的排列顺序不会发生改变
C.串联重复和反向串联重复均会改变基因的数量
D.图中两类重复的染色体与正常结构的染色体联会时,都有可能出现环状突起
13.预防人类遗传病的发生对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等至关重要。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
B.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后代患各种遗传病的风险
C.检测父母是否携带某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能预测后代患这种疾病的概率
D.通过基因治疗治好某女性的血友病后,她不会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小鼠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一对黄色短尾小鼠经多次交配产生的F1中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实验发现,某些基因型的个体会在胚胎期死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型为YY的胚胎致死
B.亲本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均为YyDd
C.F1小鼠的基因型共有5种
D.F1中黄色长尾小鼠自由交配,子代中黄色长尾小鼠占1/3
15.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关于生物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开雌花玉米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开雄花玉米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B.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也是红绿色盲患者
C.人群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具有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的特点
D.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
16.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被15N标记,该分子中有400个胞嘧啶,让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复制4次后得到的DNA分子中,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所占比例为1/32
B.第2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1200个
C.复制3次后得到的DNA分子中A:T:C:G=3:2:3:2
D.复制5次后得到的DNA分子中2个含有15N、30个含有14N
17.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等修饰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某动物的毛色有黑色和黄色,分别由基因A、a控制,基因A在精子中不会发生甲基化,而在卵细胞中会发生甲基化,使基因A不能正常表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基化修饰不会改变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B.该动物卵细胞中发生的甲基化现象会遗传给子代
C.相同环境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表型都相同
D.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正反交的子代表型不同
18.下列有关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隔离阻止了基因交流并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B.人类的活动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12分)图甲表示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C时期核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相应区段互换,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_时期。
(2)根据图乙中的细胞_______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依据是_______。图乙中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时期。图乙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
(3)请在图丙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请标出纵坐标、画出曲线)。
20.(13分)“成人早老症”是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该病患者在青春期后开始老化并逐渐加重,临床表现以短身材、老人外貌、白内障、关节挛缩及各种皮肤病变为特征。患者常在20岁开始发病、30岁广泛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伴发肿瘤,40多岁死亡。该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编码一种DNA解旋酶的WRN基因发生突变后使WRN蛋白的羧基末端至少缺少128个氨基酸残基,在缺少的这些氨基酸中含有允许DNA解旋酶进入细胞核的定位信号。图甲和图乙为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示意图,a~d为相关物质或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多个核糖体与一个mRNA结合的意义是_______。
(2)某同学认为图甲可以表示该种遗传病患者细胞中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所示的过程中,物质d和c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d和c中含有氢键的是_______。图乙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4)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引起该种遗传病患者体内WRN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减少的直接原因是由突变后的WRN基因转录而来的mRNA中_______。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猜测,产生有缺陷的DNA解旋酶后,细胞的增殖能力_______(填“提高”或“下降”),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1.(11分)普通小麦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某科研小组利用具有抗虫基因的长穗偃麦草和普通小麦培育抗病新品种的育种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C、D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1)长穗偃麦草和普通小麦的杂交后代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杂交后代甲的形成原理是_______,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条染色体。
(2)杂交后代乙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_条。
(3)图中①过程采用_______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进而培育出抗虫新品种的育种方式为_______育种,该育种方法的优势体现在_______。
22.(12分)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如图为某科研小组针对两种遗传病进行调查后汇总的遗传系谱图,目前可以确定,甲、乙均为单基因遗传病,且乙病可以确定为伴性遗传病,Ⅱ1个体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其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Ⅱ2个体为纯合个体。不考虑任何变异、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等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
(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
(2)若Ⅱ3和Ⅱ4再生一个男孩,表现为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Ⅲ2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的_______个体。
(3)若Ⅲ3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为降低后代的患病率,临床上建议他们生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3.(11分)如图是物种A(某种原始鼠类)进入甲、乙岛后,某时期将甲岛上的B物种引入乙岛,迁入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最终演化出B、C、D三个物种的生物演化过程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甲岛上B物种的基因库是指_______;将其引入乙岛后,B物种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这表明B物种与C物种已存在_______。
(2)物种A在进入甲、乙岛后,由于_______,从而使其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最终形成B、C物种。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
(3)假设乙岛上D种群规模较大,且种群内是自然状态下自由交配的婚配类型,其中YY基因型个体占20%,yy基因型个体占40%,则该种群产生的F1中,Y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若将D种群迁入甲岛,后调查发现yy个体易死亡,则该种群的基因频率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6月质量检测·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A错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例如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DD、Dd、dd,其中DD、dd为纯合子,B错误;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C错误;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D正确。
2.C 从实验2和3中可分析得出草莓的颜色中红色是显性性状,A错误;实验1中亲本红草莓的遗传因子组成应为Aa,白草莓的遗传因子组成应为aa,B错误;实验2中亲本红草莓的遗传因子组成应为AA,白草莓的遗传因子组成应为aa,后代中红草莓均为杂合子Aa,C正确;实验3的子代红草莓与白草莓的性状分离比接近3:1,其中白草莓为隐性,所以遗传因子组成只能是aa,D错误。
3.A 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错误;受精作用涉及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该过程需依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配子的多样性以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使子代具有多样性,C正确;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产生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会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所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以使亲子代之间保证遗传的稳定性,D正确。
4.C 萨顿在观察的基础上推断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时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B正确;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一起,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错误;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而染色体是DNA分子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D正确。
5.D 第①组:将T2噬菌体同时用35S和32P标记后,让其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会进入大肠杆菌,而被35S标记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大肠杆菌,且噬菌体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由于大肠杆菌未被标记,则生成的子代蛋白质外壳都不会带有35S标记,但侵入大肠杆菌的DNA会进入部分子代噬菌体中,因此有少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会被32P标记;第②组:将大肠杆菌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再用未被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繁殖得到的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会被35S标记,子代噬菌体中来源于亲代的母链不会被32P标记。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6.C 图中的①代表磷酸基团,它连接在该核苷酸的5'端,在DNA复制时,它将连接在另一个核苷酸的3'端,A错误;图中的③代表的碱基可以是胸腺嘧啶,②代表脱氧核糖,B错误;将一个DNA分子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和A、T、G、C四种碱基,共6种小分子物质,C正确;若用多个图中所示的核苷酸分子连接成脱氧核苷酸双链模型,排列在外侧的是磷酸(①)和脱氧核糖(②),碱基(③)连接在内侧,D错误。
7.D DNA中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体现了DNA分子具有特异性,D错误。
8.C 翻译过程中,tRNA上只有反密码子和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配对,不是所有碱基之间都能配对,A错误;一条mRNA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但每个核糖体负责合成一条肽链,可以节省合成全部肽链的时间,但每条肽链的合成速率不会因为核糖体个数增加而得到提高,B错误;tRNA可以携带氨基酸,并将其运输到核糖体和mRNA的结合处上完成翻译,C正确;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不断移动,使肽链不断延长,D错误。
9.D ①DNA复制,②转录,⑤翻译,肺炎链球菌为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DNA,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A正确;①、③过程需要的原料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正确;④、⑤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都是A—U、G—C,C正确;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子代的过程不涉及逆转录、DNA的复制和转录,D错误。
10.A 同胞兄妹间遗传的差异性主要由基因重组所造成,B错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也不改变基因的数量和位置,C错误;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出现基因型为AA、Aa、aa的后代,是因为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11.B 不吸烟也会有患肺癌的风险,只是比吸烟人群风险低,A错误;越早戒烟会降低肺癌死亡积累风险,B正确;肺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比正常细胞低,C错误;吸烟可能会导致肺部细胞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多次突变,从而产生肺癌,D错误。
12.B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甲所示的两个重复中,都是重复了B和C两个片段,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反向串联重复“重复片段中基因排列顺序是反向的”,所以反向串联重复中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B错误;两种重复都增加了基因的数量,C正确;由于染色体中出现重复的片段导致染色体长度增大,所以与正常结构的染色体进行联会时可能会出现环状突起,D正确。
13.C 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基因检测只能检查DNA序列,不能筛查染色体数目是否异常,因而不能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A错误;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风险,对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不能降低风险,B错误;检测父母是否携带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能预测后代患这种疾病的概率,C正确;基因治疗是指用正常基因取代或修补患者细胞中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基因治疗好某女性的血友病只是让她的凝血因子正常,不再出现血友病症状,但不能修补或替换所有细胞中的血友病基因,她的卵原细胞仍含有血友病基因,仍会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D错误。
14.CD F1的表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即黄色:灰色=2:1,短尾:长尾=3:1,所以黄色纯合YY致死,且亲本的基因型都为YyDd,A、B正确;YY导致胚胎致死,亲本黄色短尾YyDd相互交配产生的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有YYDD、YYDd、YYdd,因此F1小鼠的基因型有6种,C错误;F1中黄色长尾小鼠基因型为Yydd,自由交配的子代中黄色长尾小鼠占2/3,D错误。
15.BC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没有性染色体,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也患病,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具有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的特点,C正确;家鸡中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D错误。
16.ACD 1个DNA分子复制4次后得到16个DNA分子,共有32条脱氧核苷酸链,来自亲本的含15N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会分别进入2个DNA分子中,则含有5N的脱氧核苷酸链所占的比例为2/32=1/16,A错误;该DNA分子中共有2000个碱基,其中有胞嘧啶数目为400个,则G=C=400,A=T=(2000-400-400)/2=600个,第2次复制需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600=1200个,B正确;复制3次后得到的DNA分子中A:T:C:G=3:3:2:2,C错误;复制5次得到32个DNA分子,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知,这32个DNA分子中有2个含有15N(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32个DNA分子都含有14N,D错误。
17.ABD 甲基化的实质是影响基因的表达,不会改变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A正确;该动物卵细胞中发生的甲基化现象会遗传给子代,B正确;基因A在精子中不会发生甲基化,而在卵细胞中会发生甲基化,说明来自精子的A和来自卵细胞的a结合成的Aa表现为黑色,而来自精子的a和来自卵细胞的A结合成的Aa表现为黄色,故相同环境下,基因型为Aa个体的表型不一定相同,C错误;如果AA(♀)和aa(♂)杂交是正交,后代为Aa,由于A在卵细胞内表现为甲基化,表现为黄色,则AA(♂)和aa(♀)杂交为反交,后代Aa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因此正反交的子代表型不同,D正确。
18.ACD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阻止了基因交流,生殖隔离的产生标志新物种的形成,A错误;人类的活动可能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也可能会影响生物性状的选择,进而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正确;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D错误。
1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DNA复制 CD
(2)d 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合理即可,2分) 次级精母 DE cd(缺一不可)(2分)
(3)(纵坐标标注正确得1分,曲线趋势正确得2分,共3分)
2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3分)
(1)有效提高翻译(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或少量mRNA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2分)
(2)不同意(1分),图甲所示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边转录边翻译),而真核生物细胞中核基因的表达应先进行转录再进行翻译,二者不同时也不在相同场所进行(2分)
(3)作为翻译的模板(识别并)运输氨基酸 c 从左向右
(4)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下降 细胞分裂前需先进行核DNA的复制,DNA解旋酶催化DNA复制时的解旋过程,有缺陷的DNA解旋酶不能进入细胞核会使核DNA因不能解旋而导致无法复制,进而降低细胞的增殖能力(合理即可,2分)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合理即可,2分) 染色体(数目)变异 56
(2)98(2分)
(3)花药离体培养(2分) 单倍体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通常是纯合子(2分)
2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BXab(2分) (2)0(2分) I1或I2(2分)
(3)女孩 Ⅲ3基因型为XAbXab,与正常男性(XAbY)婚配,若生女孩,后代必定带有来自父亲的XAb,女孩均正常,若生男孩,则有1/2的概率患病(3分)
2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该岛上B物种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2分) 不能 生殖隔离
(2)甲、乙岛环境的不同,分别对物种A进行定向选择(合理即可,2分)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2分)
(3)40%(2分) 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