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 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1. 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释放能量B.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包括草食、肉食和杂食动物C.分解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供生产者循环利用D.非生物环境仅包括水和空气,不包括温度和光照2.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农民在播种前松土,主要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A.适量的光线 B.充足的空气 C.一定的水分 D.肥沃的土壤3. 生物圈中的绿色开花植物,大多由种子萌发形成。虽然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形态、大小和颜色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主要结构基本相同。关于种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肥厚的子叶中B.玉米种子的胚乳和菜豆种子的子叶功能相同C.人工种子的胚状体相当于天然种子的种皮D.种子萌发只需要完整的胚,不需要营养物质4. 植株的生长与根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息息相关,根尖是根中生命活 动最活跃的部分,结合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幼根的生长与③和④有关B.④的细胞分裂补充③区细胞C.①是成熟区,密被根毛,也称为根毛区D.②处的细胞能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无限制地长大5. 关于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物质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层细胞分裂向外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内形成新的韧皮部B.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自下而上运输到植物各部分C.木质部中的导管由活细胞组成,负责运输有机物D.叶脉中的筛管与茎、根的筛管连通,可运输有机物6. 将两株生长状况相近的青菜幼苗分别放入清水和食盐溶液中(如下图),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溶液中的幼苗因吸水而生长更旺盛B.清水中的幼苗会萎蔫,因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C.食盐溶液浓度过高导致幼苗细胞失水,出现萎蔫D.萎蔫的幼苗放入清水后无法恢复原状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与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植菠菜时增施氮肥,可促进其叶片生长,使植株繁茂B.种植番茄时增施磷肥,有利于果实发育,提高产量C.种植甘蔗时增施钾肥,能促进茎秆健壮,提高含糖量D.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而钙、锌、硼等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几乎没有影响8.为了解叶片结构,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并绘制了相关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为叶脉,内有输导组织B.③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⑤是蒸腾失水的门户,对应图2中⑧D.与⑦细胞的结构相比,⑥内含叶绿体9.下图是某同学建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概念图。图中空格①、②应依次填写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A.有机物、线粒体 B.叶绿体、有机物C.线粒体、有机物 D.有机物、叶绿体10.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近99%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抑制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B.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周围大气湿度C.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D.蒸腾作用使植物实现了“水往高处流”11.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以下甲、乙、丙、丁四套装置,你会选择( ))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丙 D.乙和丁12.〈齐民要术〉记载:种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即根据当地的“风向”选好“行向”,注意行距,以利于空气流通)。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便于氧气释放,降低有机物的消耗B.通过透光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C.合理的行距,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通风有利于补充光合作用的原料13.如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丁→乙→甲→丙②滴加碘液后,遮光部位不变蓝,未遮光部位变蓝③步骤乙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④步骤甲中大烧杯内是酒精,用于脱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4.呼吸作用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B.为延长水果保质期,最好把它们放到温暖、湿润的环境中C.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其呼吸作用也比较旺盛D.农田被淹后及时排涝是抑制呼吸作用15.下列有关农业生产生活中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不相符的是( )A.剪除枝叶——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B.冷藏果蔬——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C.晾晒粮食——促进粮食的呼吸作用 D.增加光照——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16.社区绿化具有美化、防尘、降噪等作用,为居民提供了宜居的环境。但可能出现踩踏草坪、攀枝折花等不文明行为,这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有伤害。如果经常在绿地上行走,不仅会损伤植物的茎秆,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绿地植物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导致土壤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导致土壤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导致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导致根部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17.水果常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在冷藏室中低温保存,下列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低温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快速繁殖 B.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散失C.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消耗增加 D.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微生物18.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作为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C.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通过蒸腾作用增加降水D.分解有机物,将动植物遗体转化为无机物19.水是一切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还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关于水资源及其保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中97%以上的水可直接供人类使用B.水循环使水资源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C.我国通过立法保护长江、黄河等重要水资源D.“世界水日”的设立说明全球水资源已严重短缺20.下列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开始下降B.碳达峰是指通过植树造林等技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C.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D.碳中和意味着完全消除人为二氧化碳排放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7分)《哪吒之魔童闹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影片中哪吒肉身被毁后,太乙真人以藕粉为原料用七色宝莲给他重塑肉身,“藕断丝连”的特性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哪吒“毁灭——重生”的成长主线相契合。如图是荷花结构图、有关实验现象。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荷花的叶在光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就像一个能量转换站,把 转化为 ,并将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同时将产生的有机物通过 管运输到藕中贮存。(2)图中所示的藕是荷花的变态茎,藕属于荷花的 器官。(3)如图,将新鲜的藕切片,向横切面上滴加碘液,藕的横切面变蓝,这说明藕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 (填“淀粉”或“蛋白质”或“脂肪”)。(4)藕的每一根藕丝都由3-8根导管构成,这些“丝”属于 组织。(5)可采用分藕繁殖法繁殖荷花:在春季,将藕分割成段,每段保留1-2个芽眼,插入泥中培养。据此判断,分藕繁殖法属于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22.(6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了植物栽培研究和实践活动,图1是他们利用包装盒制作水培装置种植菠菜;图2是他们查询资料后绘制的畎[quǎn]亩法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加入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 。(2)图1利用增氧泵向水中通气,有利于菠菜根部进行 。(3)菠菜吸收营养液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通过茎中的 向上运输,供植物利用,其中大部分水通过 作用散失到空气中,使培养箱中的水位逐渐下降。因此,培养箱要定期补充水分和更换营养液。(4)为了抗旱防涝,我国北方人民发明了畎亩法。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叫作“上田弃亩”;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请从图2的A和B中任选一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的优点: (先选择写出A或B,再写出其优点)。23.(5分)模型制作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用模型来解释现象,用模型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是生物学的学科特色。在学习了“植物的繁殖”一课后,某班级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花的结构模型。请结合同学们制作模型的过程和体验,回答问题:(1)真真认为三个小组的模型都呈现出了花的主要结构,即雄蕊和雌蕊。其中雄蕊由 和 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2)美美认为,第二组的模型虽然不如第一、三组的漂亮,但其优点是能通过切面看到内部结构[③] ,该结构位于子房内部。她建议在③中放几个小圆球,其中底部中间一个稍大点的代表重要的生殖细胞,该生殖细胞是 。(3)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花结构的了解,还进一步复习了花在受精后各部分的变化及其他相关知识,桃子里面的桃仁(如图二)是由第二组作品所示的结构 (选填序号)发育而来的。24.(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原麦收图景六月的中原大地,河南省周口市的麦田翻涌着金色的波浪。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轻语,空气中飘散着谷物特有的芬芳,这是植物光合作用赐予大地的礼物。农民们躬身收割,将饱满的麦粒铺展在晒场上。在阳光的亲吻下,麦粒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悄然散失,水锨翻动间,每一粒小麦都在进行着收获后最后的呼吸代谢。这些金黄的麦粒,不仅凝结着农民三百多个日夜的辛勤,更记录着植物将阳光转化为淀粉的生命奇迹。当牙齿轻咬晒干的麦粒,那淡淡的甜香正是植物呼吸作用转化能量的见证。材料二:哈密瓜传奇在吐鲁番这片神奇的绿洲,哈密瓜正书写着植物适应环境的生命传奇。长达16小时的充足日照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完美条件,而15℃以上的昼夜温差则巧妙地调控着呼吸作用强度——白昼炽热的阳光促进糖分积累,夜晚骤降的温度又抑制了糖分消耗。这种独特的光合一呼吸平衡,造就了哈密瓜令人难忘的甜蜜。收获时节,瓜农们指尖轻叩瓜皮,通过清脆的回响判断成熟度。当刀锋划过金黄的外皮,橙红的果肉中饱含的不仅是甜蜜的汁液,更是植物智慧地平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生命结晶。每一口香甜,都在诉说着阳光、温差与植物生理的完美协奏。(1)植物通过细胞呼吸可以分解糖类等有机物,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和___________是细胞呼吸的重要场所。(2)在材料一中,收获的小麦如果未能及时晾晒,堆放在一起时,可能出现发热现象,这与___________有关。(3)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用冰箱冷藏果蔬,就是利用___________抑制其呼吸作用,延长储藏时间。(4)为什么大棚栽培的瓜果很甜?在大棚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白天适当提高棚内的光照强度、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强作物的___________,促进有机物的合成;夜间适当降温等,抑制作物的___________,减少有机物的分解。(5) 在材料二中,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新疆瓜果更甜更受消费者的青睐,新疆瓜果比较甜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25. (6分)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根据下表设置的条件来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快慢的环境因素。各组装置的枝条大小及叶片数量相同且来自同种植物,初始重量均为300克。各装置的放置处通风状况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环境条件 光照 温度/℃ 空气湿度/%第1组 有光 30 70第2组 有光 30 30第3组 有光 16 30第4组 无光 30 30(1)如果将第一、二两组进行对照,可以探究___________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该变量数值越大,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越___________(填“多”或“少”)。(2)第二组5小时后装置重量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第三组,说明高温可以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3)兴趣小组同学认为,该实验每组用一个装置进行实验,容易出现偶然性,得出的结果说服力还不够,想要更具有说服力,还要进行___________。(4)对于刚移栽的植物,往往通过降低其蒸腾作用来减少水分散失,从而提高成活率。根据对照实验第二、四组的结论,请提出提高刚移栽的植物幼苗成活率的具体措施: 。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末检测试卷七年级生物一、单选题(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B B C D C D D B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A A C C C C D C C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7分)(1)光能 化学能 筛管 (2)营养器官 (3)淀粉(4)输导 (5)无性生殖22.(6分)(1)氮、磷、钾 (2)呼吸作用(3)成熟区(或根毛区) 导管 蒸腾(4)A:在地势高的地方,将作物种植在沟里,有利于储存水分,从而保证植物的水分需求;(或 B:在地势低的地方,将作物种植在上,有利于防止因涝害导致的土壤氧气不足而发生的烂根现象)(选A或B任一种方式作答均可,意思对即可)23.(5分)(1)花药 花丝 (2)胚珠 卵细胞 (3)③24.(6分)(1)线粒体(2)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3)低温(4)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5)这与当地瓜果生长的季节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白天多合成有机物,夜间少分解有机物(意思对即可)。25.(6分)(1)空气湿度 少 (2)小于 促进(3)重复实验或者多次实验(意思对即可)(4)遮阴处理(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