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图中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所受合力F的四种方向,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 D.2.关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变化 B.速度的水平分量变化C.速度的竖直分量变化 D.处于平衡状态3.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公式,可知其向心加速度a与v2成正比B.根据公式a=ω2r,可知其向心加速度a与ω2成正比C.根据公式,可知其角速度ω与半径r成反比D.根据公式,可知其角速度ω与转速T成反比4.下列有关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功的正负是由位移和力的方向共同决定的C.功是标量,做功比多D.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只由汽车的额定功率决定5.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这是因为( ) A.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B.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C.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D.橡胶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6.真空中有两个相同金属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和,固定在相距为的两处,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为。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此时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A. B. C. D.7.如图所示为某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A、 B、C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2E、E、E,则( ) A.该点电荷为正电荷B.该点电荷在A点的左侧C.B、C两点场强相同D.电子在A点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左8.如图所示,Q是一个绝缘金属导体,把一个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P移近Q,由于静电感应,A端出现的感应电荷量大小为qA,B端为q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导体Q上qA>qBB.导体Q上qA=qBC.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D.A端电势低于B端电势二、多选题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B.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C.电势差是一个标量,但有正值和负值之分D.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和放入该点的电荷的电性、电荷量无关10.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电场线上等距离分布M、N、P三个点,其中N点的电势为零,将一负电荷从M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负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负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一定小于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B.M点的电势一定小于零C.正电荷从P点移到M点,电场力一定做负功D.负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零11.如图所示,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处在匀强电场中,且正方形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已知,,,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的电势 B.C.电场强度的方向由C指向A D.电场强度大小为12.如图所示,属于匀强电场的有( )A.B. C. D.三、实验题13.下图是某实验小组为了定性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与其极板间距离d、极板间正对面积S之间的关系装置图。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的平行板电容器的A板与静电计相连,B板和静电计金属壳都接地,A板通过绝缘柄固定在铁架台上,人手通过绝缘柄控制B板的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在该实验中,静电计的作用是A.测定该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 B.测定该电容器的电容C.测定该电容器的电荷量 D.测定A、B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3)在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①甲图中的手水平向左移动增大极板间距离d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②乙图中的手竖直向上移动减小极板间正对面积S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4)通过以上实验可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14.某兴趣小组的几位成员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经正确操作得到的一条纸带(局部),把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记作O点,测出点O、A间的距离,点A、C间的距离,点C、E间的距离,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重物的质量为m=1.0kg,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物动能的增加量为 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四、解答题15.如图所示,长l=1 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5 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 N/C,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37°=0.6,cos37°=0.8求:(1)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2)小球的质量m。(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的大小。16.在离地面h=30m高度处,小明将一质量为m=0.5kg的物体以v0= 20m/s的初速度斜向上抛出,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1=30m/s,g取。求:(1)小明对物体做的功W;(2)从抛出到落地,克服阻力做的功。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B C A B B ACD CD题号 11 12答案 BC BC13. B A 变大 变大 见解析【详解】(1)[1]探究多种因素电容大小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B。(2)[2]该实验中静电计是为了测定该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从而反映出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变化,故选A。(3)①[3]甲图中的手水平向左移动增大极板间距离d时,由可知,电容器电容C减小,又由于Q不变,则由可知,U变大。②[4]乙图中的手竖直向上移动减小极板间正对面积S时,由可知,电容器电容C减小,又由于Q不变,则由可知,U变大。(4)[5]由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可得: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d越大,电容C越小;两板间的正对面积S越小,电容C越小。14. 8.00 8.25【详解】[1]打C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所以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物动能的增加量为[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15.(1)3.0×10-2 N;(2)4.0×10-3 kg;(3)2.0 m/s【详解】(1)电场力F=qE=3.0×10-2 N (2)由解得m=4.0×10-3 kg(3)由动能定理解得v=2.0 m/s16.(1)100J(2)25J【详解】(1)由动能定理可知,小明对物体做的功代入数据得(2)从小球抛出到落地列动能定理方程为代入数据得从抛出到落地,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